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638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docx

国企中化国际面试总结

中化国际面试总结

自己曾经许诺过,如果拿到offer一定把全程的面经写下来,这也算是为明天的面试积攒rp吧。

 一、 投中化国际是跟着中化集团一起投的,至于是网申过的简历关,还是现场投才过得就不大清楚了。

反正面中化管培时,来面试的人大都是网申的,这么看来现场投基本上没啥用。

  中化国际的面试流程是这样的:

一面小组讨论,二面AC(英语笔试+能力测试+英语口试),三面案例分析。

  一面:

11月20日上午9点,上海金茂大厦18层。

  虽然经常路过金茂,不过这还是我第一次进到金茂里面。

门禁管理得比较严,要出示身份证换张门禁卡才能上去。

中化国际包了一整层楼(其他层有没有不知道)办公室却异常宽敞,让你想象不到金茂的高租金。

那天天气比较冷,我穿的比较厚,进去后里面空调又开的比较高,坐在waitingroom里就一直淌汗。

  等了大概几分钟就被叫到一个会议室里开始面试。

一上来,面试官先跟我们聊了会,说他们当年是如何参加面试,说我们现在条件和环境都很好了。

感觉他们状态很放松,似乎面试过程就是要和我们闲话家常。

本来以为是群面的,两个面试官说形式自由可以是无领导讨论、辩论或者小组讨论。

考虑到我们这组本来应该是10个人,当天就去了6个人,所以面试官说小组讨论好了,时间30分钟。

  待大家先行一番自我介绍后,面试官然后就从题库了抽了一道讨论题,题目大意是“李开复放弃Google的高薪职位,而一心发展专为青年人创业提供帮助的创业基金项目,你对他的这一行为如何看待?

”。

  我坐的离面试官最近就先发言了。

大概就主要是对他的行为先肯定,再分析目前青年人创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创业基金发展的必要性。

  然后其余5人顺次发言。

由于这个题目和谁的专业都不沾边,所以大家更多的在称赞他的行为,偶而有人说他这么做会有名人效应,至于其他也讲不出什么,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争论,连讨论也都比较少,整个过程非常和谐。

  我当时想要是这么一直讨论下去,会不会面试官觉得整个小组讨论没啥新意,把整个组毙掉。

  我就整理一下思路,想这种非**性质的创业基金八成就是风险投资基金。

暑假时,在一个证券研究所实习过,对于风投多少还有点了解,所以就赌一把,把李开复的行为和风投行业发展给联系起来。

此后,就把自己的发言基调定位为李开复如何引领风投行业发展。

  我:

当比尔.盖茨创立微软之时,他是凭着一腔热情去开创事业。

当谷歌创始人(当时名字想不起来了)以搜索引擎为主要产品创立Google时,他秉持的是对互联网发展的无限憧憬。

而李开复离开谷歌,创立创业基金时,他想到的是青年人的创业艰难以及自己对于国家发展的责任。

  李开复的这一行为,让无数双眼睛注意到创业基金这一领域,引起**,企业家和学者注意。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名人效应对于其创业基金和这一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我们在称赞其行为的同时,也应对于他所领导的公司和这个行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创业基金的运作与风险投资类似,而风投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多年之久(波士堂有期节目专门讲风投),为什么风投在中国的发展不如国外那样好呢?

究其原因应该是投资者与创业者很难达成一致的目标,缺乏有效投资管理是其症结所在。

李开复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投身这一行业,必能带来更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模式。

  作为一名创业基金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开复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多快的速度帮助青年人创业成功,而尝试开发一种新的基金运作模式,能够让投资盈利,让创业者切实能够获得帮助。

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让这个行业变得利润丰厚,如此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注入,青年创业者的创业**才能被激发,整个行业才能良性发展起来。

我这一段话说完后,刚好时间到。

  组里六个人,两个交大的,一个复旦的,三个上海海事的。

进二面的是两个交大的,一个复旦的,一个上海海事的。

二面:

11月21日下午13:

30点,上海金茂大厦18层。

    二面的通知是一面当天晚上发的。

二面就在18层一个大会议室里做笔试题,先做大概一个小时的英语笔试,阅读理解+选择+小论文。

再做大概一个小时行测题+中文小论文(同学说和申论差不多)。

最后是英语口试,ms是外包给一个英语机构做了,每人平均3min。

    二面没啥可发挥空间,考得是真本事,尤其是英语写作和口语。

    休息时,和别人聊天发现申什么岗位的都有,但面试路径似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最搞笑的是,同桌考试的有个浙大,他一面完刚回杭州,晚上就通知他第二天来二面,挺折腾的。

三面:

12月2日上午8:

00,老地方

之前跟hr通电话时,要调调时间hr死活不同意。

天哪,我住闵行以前在陆家嘴实习8:

30上班都要,6:

30起来。

现在改八点岂不是6:

00起。

没办法6:

00起好了。

按时到达后,发现我是最后一个到的,这次熟面孔就不多了,两个北京的,一个天津的,一个大连的,其他就记不得了,反正上海的比较多,总共12人。

三面是在之前笔试的那个大会议室里,做casestudy。

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两个能上网的笔记本,我们12人分坐在桌子周边,四周靠墙坐着十几个面试官。

  面试题目是,不日将召开全球气候会议,你作为印度代表站在印度**立场上,请制定符合印度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制作ppt供展示。

具体任务是:

自行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印度代表制定减排目标,制作ppt,并接受联合国某委员会委员的质询;另一组,作为联合国某委员会委员,就印度提出的减排方案进行质询,使其承担应负有的减排责任。

  通过分组,我与6名同学担任印度代表,其余的人呢就成了委员会委员了。

整个80分钟的讨论过程,其实不是我们给出方案的过程,似乎是我们逐步认识这个任务的过程,因为没人有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或者经历,所以时间都花在上网了解了。

大概最后由一名同学统筹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做了一个方案框架,我就负责制作ppt。

本来想着,做完ppt一会再回答几个质询的问题就可以了。

  谁知道,大家说ppt是你做的,就你讲。

我压根没准备,就上场就讲。

不过还好是自己做的,起码讲起来有个条理。

  做完presentation后,就接着接受另一组同学的质询,这个我不担心,之前打过几场校级辩论赛。

  总的来说,三面还是比较难的,算是casestudy+辩论,感觉做联合国委员比较亏吧,一来自己组的任务和目标不够明确所以准备起来也不太容易。

二来,没有具体给你一个show的机会,这样就比别人少了很多表现。

二、中化集团财务部一面面经

中化集团财务部一面面经(谨以此帖纪念我的第一场群殴)  

面试之前在版上看了看面经,拜读了huiwen4999“2009.11.09中化集团财务综合部群面面经”,非常详细可靠,本文仅补充一些个人感受。

今年中化集团财务部一面已经进入尾声,希望能对明年的师弟师妹们有一点点帮助吧(最近常能体会到找不到可靠的笔经和面经的郁闷和焦躁t_t)  

1、团队非常重要,但是这是可遇而不可求滴……小组讨论最终结论是需要达成一致意见的,如果各说各话,最终能晋级的有可能只是小组中一到两位大牛,如果合作得当,受益者众多(例如本人@_@收到二面通知真的是很意外~本来是想着头一次群殴感受气氛攒攒经验的,沾光进了二面,非常感谢同组的同学,外经贸还有南开的牛牛们,适度的领导和适度的aggressive),我所在的小组十人,晋级下一轮七人,我觉得主要就是团队合作和谐进展顺利。

  

2、时间要把握好。

我们组集体把时间看错了。

讨论加小组陈述共三十分钟,就是讨论时间只有二十五分钟。

当我们准备总结陈词时,面试官说,你们的案例讨论到此结束,时间已经用完了……集体瀑布汗~  

3、案例讨论上,最好能在一开始制定好框架,不然在讨论时极易跑题。

我们组的题目是关于从三个候选人中选出合适的总经理人选。

在头五分钟经过一小会儿争论,组员就讨论框架达成一致,先从材料中抽象出总经理所需要的素质特征,然后对候选人进行比较,每一个素质按优劣排序。

一条条列下来很快就取得了对合适人选的一致意见。

然后推选一人准备小组总结发言,其他人在旁边进行补充,并讨论对合适人选的缺点提出建议。

  

4、英语问答,把搜到的题和我们组的部分题总结如下,重复率还是很高的,不过估计对明年作用不大了吧~  

1)whatareyourtwomajorweaknesses?

(huiwen4999和本人所在组均有人抽到)  

2)areyouagoodtimescheduler?

  

3)最喜欢的课程  

4)你的近期目标  

5)同龄人中你如何rateyourself(huiwen4999和本人所在组均有人抽到)  

6)whatwouldyoudoifyouhaveunlimitedleisuretime?

  

7)whatskillsyouhavecouldapplyinthisjob?

  

8)whatmotivateyoutogetthisjob?

(huiwen4999和本人所在组均有人抽到)  

9)whatwouldyourteammemberrateyou?

  

10)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记不清了)  

11)关于如何做决定(也记不太清楚了)    

12)yourcontributionstoateamworkorjustdiscussion  

13)haveyoueverloseyourtemper?

  

14)描述中化  

三、远东租赁面经

远东租赁是中化集团子公司,9月23日晚,同济大学综合楼304,听宣讲会,投简历。

宣讲会除时间控制稍差的瑕疵,还收获颇多。

很早接触租赁是在研一中小企业发展课,融资租赁课程,不记得是哪位同学讲述的了,主要内容也不记得。

有一点震惊,对于企业学历背景介绍,97.8%本科以上学历,30%mba学生,应该很少有当下的国企能具备如此学历构成吧。

总之去都去了,投简历吧,应该没戏。

不过,左右两位女生在投简历时,掏出一叠不同姓名的简历,汗.....

破天荒的,9.25日早晨收到**通知,27日同济大学9:

30运通楼面试。

看着**,很开心,从辞职到现在,挖掘简历的过程很痛苦,我自己也无恒心坚持做好,并且对自己所具备竞争的能力不备乐观心态。

这个**,鼓舞信心。

虽然猪说,信心是与生俱来,由内而外,而不是靠别的东西来鼓舞。

但对于与身俱缺的东西,也只能通过这种原始的积累一次次来增加。

不扯了,说说面试吧。

早早起床,第一个到运通楼,其中插曲是远东的hr将云通楼在**中写成运通楼。

在云通楼和运筹楼之间纠结,最终决定在云通楼等。

第一个到,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是穿正装的战友们,均对**产生质疑。

等待之余,瞎聊着,ww浙大管工项目管理,zwz君复旦大学金融系,zlb君上交大管工专业,大概,并且携带女友一起参加面试。

了解完毕,**至猪,表示我无信心参加,想逃回去。

在第一次面临这种压力场景,我似乎都会惯性的逃跑,不过猪没回消息,应该是对这种行为极大的不屑。

硬撑头皮下去。

人越来越多,并且hr也在楼前徘徊,是否他所在的地点是正确的,倒地吐血。

    第一轮面试,即兴演讲:

1)为什么选择远东公司?

2)自己具备怎样的竞争优势?

3)未来的职业规划怎样?

采取无排序竞争式演讲。

这种情况下,应该先讲得分会高点,不过我倒数第二个。

第一次面试,我进去考场后已经改变看法,超出面试之外,积累经验,倒也落得洒脱。

介绍很快开始,大群人在排队,我和旁边浙大的ww君稳如泰山的坐着。

一个一个音色并茂的讲着,一个规律,大概网络太发达,大家也乐于慷慨的分享。

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的演讲思路:

1)why行业why公司why职位?

显然做足前期准备,引经据典,十足佩服,但是佩服之余,却觉得很“假”。

众云亦云,基本失去竞争力。

2)“具备领导力,具备抗压能力,我比较好相处.....”描述个性词汇非常精彩,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作为听众的我会觉得有一点空洞,说服力也没那么强....3)一年做什么,三年成就什么....我至今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甚至方向还没,我想大多数毕业生应该也如此吧?

轮到我的时候,我换一种方法,没正面回答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

基本没涉及到我其他经历,单将近一年的mba工作经验,稍为列举,像说别人的故事,像聊天,没有任何昂扬措辞,简单,淳朴。

最后以一个貌似玩笑的结尾“我大学本科4年医疗保险,有4年的mba教育管理经验,1年建筑专业路基路面专业任课教师经验。

远东目前6项主营业务,我涉足其中3项,请问我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远东呢?

对于我这三分钟,优缺点分析如下:

优点:

1、从容的心态,必须每一场面试都要保持这样的心态,患得患失,必然会导致自己情绪紧张,而无法发挥极致。

2、用平稳聊天式语气进行演讲,不像背书,不是表演,纯正的简单的聊天式,并且将真实感表现出来3、没有正面回答3个问题,而让自己讲出的每一点都围绕着主题开展。

缺点:

1、对自己信心缺乏,没有在抓住顺序上的优势2、还是稍为有一小点点的发挥失常,漏掉应该表达的关键一点。

面试结束后,宣布晋级下一轮面试名单,最后一个我,再一次激动,振奋我心。

穿插一下:

早晨我们最早出现的4人全部成功晋级。

    第二轮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时间30分钟讨论,5分钟陈述。

题目古老的话题,一艘救命轮该救谁?

看完案例,我心中便有答案,并且最后验证我心中答案符合hr主考官看法。

我如被建议那样,作timekeeper,不过最终也的确没怎么体现出什么优势。

究竟小组组员之间面试经验都比较浅,还是这个职位的作用不大?

现在有一点点怀疑。

小组讨论大家争相发言,根据此轮获得经验如下:

1、不能打断组员观点陈述2、不要坚持己见,忽略团队建议3、不要沉默,尽量说话,尽量说出自己的观点。

沉默乃此轮面试大忌。

其实整个过程不是考查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而仅看你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不过整个是我后来才深有体会。

尽管前面已有听说。

接着这轮面试,小组组员对全组表现自打分。

基本大多数同学十分,我打9.5分,原因是我们在讨论时忽略一点,未选出一名leader。

其中hr对于整个组的讨论进行了非常精彩的点评。

    接着便是远东比较闻名的组内pk,并且需要一句话陈述你pk掉的理由。

同时hr表示需要大家弥补我指出的缺乏leader的缺陷,补选一个leader。

基本上被投淘汰票的无外乎以上指出的三个注意点。

我pk掉前两种类型的组员,外加一个记录员,记录比较凌乱并且无法为陈述的人提供思路。

最后面试官决定pk掉4位学员,我幸免于组员pk,但没有逃脱hr淘汰,不过到达这一步,结果便真的不再重要了。

最终评价此轮面试,真如网上前辈分享,不可避免有选秀嫌疑,因为这将是一轮漫长的面试流程。

希望ww和zlb君能一路走到金贸35楼。

  

四、中化化肥面试直击12小时

昨天从8点出门,等校车,9:

20到宣讲会地点,同学吧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我,他却足足站了一上午。

    人力资源部经理向我们做了长达2小时多的宣讲,然后就开始第一轮面试。

    在场人数大概有300多,被分成了5组,接着就是2组一来的无领导小组讨论,20分钟,选出队长,写出队名,写出队讯,我们是第2组,50个人,大家七嘴八舌,后来在小组几个人的控制下,压住了少数的反对者,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时间也刚好到,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在我们周围转悠,记下了有些人的名字,时间完毕,出场时,经理收了我的简历,等待了1小时,公布通过第一轮的名单,结果有我,我们那一组一共5人入围,那时已经12:

50了。

    13:

45第二轮面试,于是我和我的同学匆匆吃饭以及填写刚发的职业申请表。

    13:

45开始了第二轮面试,每人2分钟,完成:

自我介绍--姓名、籍贯、专业,自我分析--优势、劣势,女生回答如何做好物流工作,男生回答如何做好销售工作。

    晕,物流,我根本不知道物流包括些什么内容,没办法,我****问我同学,结果还是没有答案,我硬着头皮乱想了几条。

轮到我了,用了90秒介绍前两项,用了30秒介绍物流工作,刚刚到计时员喊时间到时,我结束了我的发言。

    20分钟等待结果,很幸运,我被留下来了,13个女生中选出的5个幸运者之一。

    接着就是第三轮面试,这时,已经18:

00了。

我又饿又冷,天下起了小雨。

    这回是单独面试,每出来一个,我们就围在一起问,原来问的无非是两个问题:

工作地点,工资。

最后我们统一了口径,1800基本工资以下不干。

轮到我去了,我说了2500,经理告诉我,他们公司将来不会在上海发展,最近的工作地点是在江苏。

第三轮公布结果,我被刷了,这是我早预料的,看到我是上海的,就很少有公司让我通过初试,这次已经很幸运的挺到最后了,5个女生中要了2个,她们开价1800,被刷的另外两个女生开价1900,她们真是郁闷啊。

    走出招聘场已经22:

30了,回到寝室就23点多了。

累死我了。

    看来我在外地是找不到工作了,人家都不敢要我,晕,还是回松江的好啊

五、中化化肥面试的黄金七律

今天上午参加了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的招聘。

前段时间我一直没有什么行动,整个西大今年毕业生一共10600余人,现在已经近2000人签约了,看到他们都有主了,不是不着急,其实心里老不塌实,我很希望能够尽快把工作给定了,但是又担心到时候手里握着芝麻还想去拣西瓜,担心自己太贪心,所以我想干脆等等,多看看形势,多学点知识技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有好机会合适的岗位马上孤注一掷,定了后就安心下来搞学习搞毕业设计和为工作做相关准备了,也不再去想别的更好的岗位了。

想是这么想,但是有好的单位来还是想去看看热闹,说不定机会就来了呢。

    企业单位不是我的首选,我的初衷是去看看热闹,毕竟是世界500强企业,(据说以前世界500强企业都不来我们学校的哦),想看看他们的招聘有什么特别之处,顺便说不定能学点面试的知识和技能。

去这个公司是大约10天前就决定要去的,到昨天晚上,我还对自己说,不能因为睡懒觉又不去了。

(因为16号正邦集团的招聘我因为头一天熬夜赶作业第二天睡懒觉给耽误了)。

  不去不知道,一去还真的感觉有所收获。

去看热闹本不是我的风格,但是后来的确成了看热闹,因为简历到今天早上才去杨欢那把简历打出来,(昨晚过去打印时太晚了),在后来面试过程中我也没有积极的表现,或许这也就是我的风格,不爱表现。

公司只来了一个考官,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看起来很不错,很有风度,说话办事讲效率,不罗嗦,一是一,二就是二,言行举止等果然了大公司的风范。

(感觉还很不错,有所收获)。

  今天上午进行的是初试,初试是通过一个活动来选拔。

参加应聘的190个人被分为6队,要求在30分钟之内民主选出队长,然后(在队长的带领下)确定队名、队徽、队训、队歌等,然后各队选出代表围绕这些进行简短阐述,通过这个过程选出比较活跃的人。

  我个人觉得这个过程也只能选出活跃的人,确切的说是爱表现的人。

我个人没有去指手画脚,没有起什么带头作用,默默地在一边和几个同学设计队徽,我们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去想,最后的结果也让我们很满意,但是到我们设计快完成的时候,一个道貌岸然西装领带皮鞋戴着眼镜像是学生干部模样的人,(不是队长,也不是我们负责设计队徽的人),主动过来与我们“沟通”,表现比较活跃,后来这个人就被队长选上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队长受权选出本组6个比较活跃的人,队长本人自然入围),(我不清楚被选出的这个人与队长有无关系),但是实质上就是他篡取了我们的劳动成果。

后来,由于我们多数人对队长选出的6个人,包括对队长的责任心以及做事能力提出了较大异议,队长就被撤消,被另外一个人替换。

在后来的第4、5、6组,选出的人感觉越来质量越值得怀疑,有几个我们在校园里经常见到,就是那种小混混似的,他们凭借着临场发挥临场的表现力通过了初试,但是我相信,他一定经不起下一轮的考验。

而真正有实力的比如杨欢等却被淘汰,无缘下一轮面试。

  当然了,这个公司主要是来招聘营销类类人才的,是需要一定的表现力等等,真正有思想有实力的人不一定能在几分钟之内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的,当然你或许会说,营销就得要求你在几分钟之内搞定一个客户,但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我想做营销最终仍然是做不好的!

其实我很想对招聘的人提点建议,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可以多花点时间认真仔细考察的,如此这样的淘汰筛选未免流失了很多真正的人才。

  我本身对这次招聘没什么兴趣的,结果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这样自然的摆平心态我才可以更加冷静的去观察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才能观察我,我自己,到底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在播放完公司的宣传片之后,有个自由提问时间,有的同学提问时或者罗罗嗦嗦,说话说不到正点上,说套话,说那些让多数人都起哄都觉得是讨好考官的话;或者不懂礼貌,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比如插话、打断别人说话等等;或者干脆什么都不问,就只问两个字“待遇”等等,我想请问,你还没给公司带来利润,你怎么有脸面提及待遇?

我不认为一个连基本礼仪都不懂说话表达不清楚或者只看重待遇的人能为公司带来什么!

要是我做为人力资源的负责人来选拔人才,首先就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上看他的为人,在这一环节上淘汰一部分人。

这一部分人说小了就是个人素养问题,说大了就是整个教育体制问题造成的不正当学风,就是不会做人!

看这个校园里,说脏话、乱丢垃圾、课堂手机铃声频响等不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例子随处可见!

我想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现时考察、长期考察才能发现他真正能为你做什么,谁能真正为你做什么!

在此,给将要参加面试的人提个醒:

1.准时参加面试,或者适当提前几分钟到场;

2.遵守场内外纪律,规范的你言行举止,有可能从你一进入招聘会场,面试已经开始了;

3.敏感的问题尽量不谈,比如待遇问题,说的话要尽量委婉,尽量采取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

4.招聘现场上,视招聘岗位选择你的表现形式,招聘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就要针对性地地向什么样人才类型靠近;

5.适当包装自己,但别过分,别做作;

6.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表现时别顾及别的!

7.就业压力确实大,竞争确实很激烈!

你要做好准备!

六、中化集团完整面经:

MT三轮+财务公司两轮

1、MT面试

9点开始了MT的面试,我被排在了第一组,有三个组,每个组大概30多个人的样子。

第一轮是进去有两个面试官和你拉家常,用中文。

果然比较国企,聊聊你的简历,聊聊你是哪儿的人,是不是党员,父母干啥的,是不是党员(这简直是在做政审嘛),是不是学生干部,开展了什么活动,有没有学术活动,自己的职业规划等等。

差不多进去的人都这么问。

最后一个面试官在结束之前问问我有什么爱好,我说我比较喜欢网球和电脑硬件组装和超频,这下好了,遇到知己了,他就和我从雷鸟、巴顿一直聊到现在A的黑盒,看来果然是铁杆的Afan,和我一样执着。

哎,鄙人四年无聊的怪癖课余钻研居然能在面试上用到了,太神奇了。

第一轮还是刷了好些人下来的,30多个人的一组留下10多个人组成新的一组下午2点第二轮。

第二轮也是3组,所以第一轮就是90进30了大概。

下午2点入场了,12个人一起进入会议室,群殴,国语(万幸,这是俺第一次参加群殴,怕怕的)。

是无领导讨论,5分钟审题,30分钟讨论。

题目是属于网上见到的古典的题目,组织个6人团队去开拓新市场,从12个各有优劣的人里挑出你的组员并说明为什么。

30分钟后形成统一意见,由一个人来汇报。

第一次参加,所以其实没什么概念,跟着混,没有说太多余的话。

有一个同学提议将我们12个同学分成两组讨论,然后两组合并意见,我觉得这个是本场最为重要的建议,也是以后的一个经验值得借鉴。

6个人在一起很好讨论出结果了,再加上在场的大部分都是财大复旦经管类的专业很快达成一致了,虽然有比较激进和善于表现的,但讨论很顺利。

后来有同学说他们的2面里没有这么做,12个人吵了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