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古代十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770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饶阳古代十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饶阳古代十景.docx

《饶阳古代十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饶阳古代十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饶阳古代十景.docx

饶阳古代十景

饶阳古代十景

明万历《饶阳县志》载饶阳八景,清乾隆《饶阳县志》又添两景,总共十景:

一、柳堤环翠。

“沙堤烟柳势纵横,景印长河彻底清。

四境红尘飞不到,分明翠水映金城。

”这是明朝陕西商州学正石经世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对饶阳城堤柳树写的一首赞美诗。

(石经世,饶阳县人,以老疾辞,曾创修饶阳县志,即前志)。

饶阳县城在北宋太宗年间,从鲁口(今固店村北)迁至芜蒌县城,即现在的旧城区。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饶阳县城修建土城墙和护城河。

由于滹沱河频年水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知县张东山主持修建县城围埝,周长八里,堤高一丈,阔一丈三尺,堤外木寨三道,品坑七层。

围埝上栽植了一些柳树。

明万历年间,山西沁源县岁贡李守真到饶阳任知县。

为使县城免遭水患,他上任第二年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组织民众增筑城堤,周长八里,堤高一丈五尺,阔两丈,用木夯砸实。

从树根蟠土考虑,当年植柳3000余株,并派专人连续管护五年城堤柳树,在护城水源的滋润下,生长旺盛,枝繁叶茂,绿树成荫。

每到春季,河堤两岸,绿柳翠蔓,莺歌燕舞。

明末饶阳文人胡纯曾赋诗《柳堤怀古》:

“清圆嘉树霭融融,绿绕金城如画中。

蔽日长条留戏马,千霄翠盖引飞鸿。

何时饥馑容樵客,谁惜伶仃贷老翁。

遗爱讴吟犹未泯,春阴十万总成空。

”2007年,饶阳退休干部徐夫吟诗一首:

“饶城几经风雷烟,兵燹洪兽破翠环。

凡事多是人作美,再现柳风桃花天。

”对“柳堤环翠”古景充满眷恋之情。

二、沱水拖兰。

流经饶阳县的滹沱河,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

“沱水拖兰”即指滹沱河风景。

滹沱河水患虽然给当地人带来灾难,但客观上畅通了水路运输,给当地发展经济带来了有利条件。

在滹沱河岸边吕汉有一古老的码头,明清时期更加繁华,游客商人,熙熙攘攘,通往天津卫的舟楫来来往往。

历代不少外籍官宦和文人骚客对滹沱河留下了很多美妙壮丽的诗篇。

南宋丞相、著名诗人文天祥在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被元军俘虏,送往大都(今北京)途中,路过滹沱河,曾吟诗一首:

“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

萧王麦饭曾仓卒,回首中天感慨多。

”唐胡曾吟: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暂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唐李益的《滹沱见蕃使》: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江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对“沱水拖兰”美景,明清时期也留有不少诗篇:

“长河二月伴,雪霁断冰开。

但觉波涛至,犹疑风雨来。

飘摇野艇渡,荡漾白鸥回。

望极平沙际,春光净绿苔。

”(王英,明金溪人,南京礼部尚书)“高筑长堤深浚河,黄埃赤日奈如何!

休将汗滴滹沱水,滴入滹沱水更多。

”(尹耕,明代州人,进士)。

“忆昔长安地,风情慷慨多。

炊烟犹豆粥,春雨见滹沱。

戍古流莺语,亭空牧马过。

可怜东汉业,日暮满鱼歌。

”(侯珏,清山西临汾监生,曾任饶阳知县)。

金幼孜(明)诗:

“前驱闻警跸,传道近滹沱。

冻合含初日,风微动碧波。

人从仙杖出,路自画桥过。

北望幽燕外,青山叠叠多。

解放初期,饶阳广泛流传一首民谣:

“饶阳有三宝,水蓬花,稗子草,长流水,断不了。

”后来,由于岗南水库的修建,滹沱河变成干河,长年无水,沿河一带,“大风刮,流沙跑,刺蒺藜,扎蓬草。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沱水拖兰”美景不再。

三、上方先春。

上方台又名先春台,位于大齐村东南,流班寨村东一里处,北临滹沱河,台高四丈,广五亩。

台上北部有正殿观音庙,二层楼高,殿内中间是千手观音坐像,东西两边泥塑十八罗汉。

正殿南边建有龙母庙,进庙有一走廊,走廊的东西墙上画有哼哈二将。

庙内半人高的龙母雕像坐在中间,金黄色,手拿梳子梳头。

木头底座下面有“一眼井”,其实是用一个大水瓮代替。

龙母坐像右边供桌上有二尺高的三位龙姑塑像,左边有一供桌,桌后墙上有金黄色的龙王爷塑像。

与正殿平行之东西盖有厢房,西厢房是和尚起居念经的地方,单独有围墙。

东厢房准备起庙会时让唱戏的人员居住。

龙母庙门外东西两侧有两通龟驮石碑。

门前广场有一棵槐树和一眼水井,这眼井叫“地平井”,井水面始终与地平面平着,井水有一定热度,冬天洗手脸,一点不凉,夏天喝一口井水,心里透凉。

台子东南角外有南北100步长、东西20步宽的一个花池,花池内的各种花卉,由于用这眼井里的温水浇灌,每逢春天,草卉先芳。

一旁还盖有小屋一间,屋内种着绿草,绿草的颜色常年不变。

先春台的名子因此而来。

明饶阳人石经世吟诗一首:

“谁命高台作上方?

五云深处建龙堂。

只缘早识东皇面,独占春风第一芳。

上方台的建立与一段神话传说有直接关系。

刘俊,饶阳县大齐村人,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皇帝下诏命他任湖广左布政使,四品官。

刘俊乘船沿大运河南行,想不到有一根两搂粗的木头跟船飘浮。

刘俊认定,这一神木随行,乃龙王爷和龙母来保佑。

自己做了高官,要不忘乡亲,让神木去保佑家乡父老。

于是这位左布政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乡里正(村长)写信,决定修建龙母庙,庙址选在大齐村东南自家的五亩地里。

当时乡绅们听说修庙祈求龙母保佑,纷纷捐出银两。

因庙址北临滹沱河,故筑一高台称“上方台。

”刘俊请当地艺人把那根神木雕刻成一尊龙母坐像置于庙中。

上方台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开始筹建,宝德六年(公元1426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诞辰之日落成,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贺。

从此,上方台成为饶阳一美景,也作为当地人们祈雨的地方。

明吏部尚书田唯嘉在老家饶阳养病期间,曾参加一次求雨,因祈雨有应作诗一首:

“夏杪何堪转亢阳,三农无计共徬徨。

传闻圣境多灵异,敢效徬诚祷上方。

甘雨如期五日降,晚籽犹冀百禾昌。

愿言感应昭千古,保障皇家社稷长。

”云南高崧登上方台,曾吟诗一首:

“乘兴徐徐入上方,可人秋色恰当阳,赏心独爱胭脂菊,触景空怀斑彩堂。

花满千江巢翡翠,春耕万亩足牛羊。

持怀不尽登临趣,采得民风喜欲狂。

”明莆田人郑任春日游上方台诗曰:

“郊外名台拥上方,联镳载酒探韵光。

缘阶细草将舒绿,夹岸垂杨欲绽黄。

慧日生辉临贝叶,慈云散彩映绳床。

相传此地春先到,乘兴来登一醉狂。

”明正统五年立(公元1440年),庙前广场立有一石碑,刻有十几位饶阳知县的名字。

后来,滹沱河南滚,上方台的庙宇和石碑被冲毁。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这里己经变成高洼不平的地方,原来的古迹多少还能看到一些,几筒古碑已深埋地下。

四、花台晚照。

花台位于饶阳县西部罗屯村西,广一亩,高丈余,每春群花盛开,其萼异长,日没后远望,台上恍若有光,相传,廉颇守柏林关时所筑。

“花山在何处,此地有花台。

萼异人间种,根疑仙苑来。

临风芳树动,向日锦屏开。

若遇山公过,应看倒载回。

”这是明郑一鳞为“花台”写的一首赞诗。

战国时期,饶阳属赵国,安平在中山国管辖之内,罗屯村西部属中山国边境地区。

当时,这里有几千亩柏树林。

罗屯西北不到三十华里的安平县袁营一带就有中山国驻军。

战国时期除“战国七雄”外,中山国虽然面积不大,但非常强盛,是赵国心腹之患。

赵武灵王十年(公元305年),武灵王准备率大军进功中山国之时,把“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年轻将领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派往饶阳截堵中山军。

廉颇率部队到饶阳后,在人烟稀少、林木茂盛的罗屯村西边设立了柏林关,为便于观察中山国军情,与当地百姓一起用泥土筑一高台。

为迷惑中山军,他们在高台上养花种草,品种有菊花、月季、百合、小苍兰、晚香玉、马蹄莲、火鹤、牡丹、郁金香、一品红等二十多个品种。

从春到秋,台上的鲜花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五彩缤纷的色彩,常开不败。

武灵王大军攻占中山国的丹丘(曲阳西北)华阳(唐县西北)东垣(石家庄东北)等邑后,这里的军民仍然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

所谓花台上的花萼异长,是故意选择那些品种,使花瓣最外面的绿色叶状薄片,与周围的绿色环境协调,使对方不易发觉这里是专门侦查敌情的高台。

关于日落后恍若有光之说,实际是萤火虫的作用。

这种黄褐色的昆虫,喜欢在安静的花草中寻找食物。

它白天伏在花台的花丛中,夜晚飞出来,因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绿色的光。

古人看到日落的花台闪闪发光,只能用仙花仙草有神灵来解释。

明饶阳人胡纯曾写《花台》诗一首:

“谁劝姮娥带露栽,香风吹散坠瑶台。

锦飘蓬岛堪图画,彩缀隋园胜剪裁。

嘉卉偏迎倒影发,奇葩故借夕阳开。

遥怜韩令留余根,斸断秾华不再来。

五、营邱异迹。

营丘在当年县城(今故城村)以北十余里,今旧县城北五里东草芦村西原芜蒌亭处,广二亩,高数尺,每经水溢不没。

相传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行营。

也是刘秀走国,途经饶阳的古景之一。

明饶阳人石经世有诗云:

“营邱原自汉军成,军去台空野水平。

细柳繁花排锦阵,游人如在画图行。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饶阳知县刘世祚将芜蒌亭移建西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知县侯珏又移于邵家村,同时,深州、武强也建了芜蒌亭,故原址改名为“营邱”。

历代文人曾留下多首诗篇,如明泰和人王直诗曰:

“芜蒌渺何许,迢递带斜晖。

栖鸟夕知倦,行人暮欲归。

渚寒沙影静,天阔树光微。

回首饶阳道,霞明桑叶稀。

”明莆田人陈用过芜蒌亭:

“野树平原外,芜萎夕照中。

亭亭含远岫,冉冉映孤蓬。

驿路催归骑,江天没断鸿。

行人思豆粥,犹自说冯公。

”高懿厚,浙江秀水人,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任饶阳敎谕,他写了一首描写“营邱异跡”诗:

“平沙漠漠草萋萋,汉代芜蒌迹未迷。

故老尚传当日事,残碑犹载昔人题。

无边古木埋幽径,不断长河绕大堤。

豆粥君臣今已远,惟余野鸟近人啼。

清乾隆《饶阳县志》载:

按汉书冯异传记述,光武帝刘秀至饶阳芜蒌亭时,天寒地冻,北风刺骨,众军士皆饥饿和疲惫。

冯异给刘秀上豆粥即在这里。

据说,那天晚上,跟随刘秀的冯异和铫期两员大将,为防王郎派人偷袭,带领军士们挥锨挖土筑邱。

尽管当时天寒地冻,奇怪的是冻土松软,不到一夜就筑成面积近二亩,高三尺,六步远一条条土岗子,成为刘秀兵士临时的行营。

因营台距离滹沱河较近,“水溢不没”之说,也许是当地百姓为保存这一古迹,筑堤围埝形成的。

六、泮沼灵源。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饶阳人石经世在参加编写《饶阳县志》(清代称为前志)时,写了一首诗:

“黉宫(指当时的文庙)创建不知年,开沼重逢九仞泉。

自是斯文得正脉,源头活水故渊渊。

”这是对“泮沼灵源”一景的描述。

饶阳文庙原建在县城西北,元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县尉李也先迁治北极阁以东。

北极阁在县十字街北大街北城墙上。

文庙所以迁于此处,据分析,属于李县尉看好此处有一古井,井水自行向地面长年流水,当年人们都称之为“神井”,“井有神泉”。

地下水出现这种自然现象,在古代是难以解释的,只能归于“神灵”的作用。

在明清时期,饶阳县的文庙经过几次扩建,到乾隆年间已有一定规摸。

文庙由中、西、东三个大院组成。

东为“近圣书院”,中间部分的“先师殿”为主殿,殿北有“崇圣祠”,先师殿属于文庙的中心位置,殿南边围墙中有“戟门”五间,戟门前边有古井泮池,池中常有泉水喷发,泮池颇为幽雅。

这里即“泮池灵源”一景。

文庙是当时饶阳高等教育中心,每年春秋两季,必须向文庙献上一头牛,一只羊,一头猪和酒器,放在孔孟和其他圣人的神像面前,举行儒教仪式。

当年的文庙地处旧礼堂北边东西小街北面,民国初年,儒学成了饶阳县第一高级小学,先师殿成为饶阳女子学校,后称饶阳女子师范。

解放以后,这里开始是饶阳师范,后改为饶阳中学。

此时,泮沼灵源仍存有古迹,一是那眼古井。

当时近千名师生,仍吃井里的水。

可见这眼古井水源充足。

二是院子北边半人多高的台子上是先师殿,学生们称为圣殿,学生们听报告就在殿内。

1957年,饶阳中学迁到西关以后,这里成了干部职工宿舍,那眼古井很快干枯,从此泮池灵源美景也随之销声匿迹。

七、洛乡铁鼓。

“荒村野语费争评,乐乡夜闻风雨声。

苍茫大地谁为证,未听铁鼓夜自鸣。

”这是2007年饶阳县退休干部徐夫写的一首《铁鼓自鸣》怀古绝句。

“洛乡铁鼓”之“洛乡”,实为“乐乡”。

“乐乡”曾称“洛城”。

“洛城”原为饶阳一乡,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87年),刘邦封原燕国大将乐毅之孙乐叔为乐乡侯。

从此洛城成了侯国,后改为乐乡县。

乐乡作为县城存在约200年,东汉初重归饶阳县。

现在小堤村即汉朝时的乐乡县治,当年乐乡在今小堤村南四里处,后称乐乡洼。

如今小堤村的位置即原来的金线岭,也称白马堤,该堤于深饶交界处,自西向东,经小堤村至武强,俗称长城堤。

洛城铁鼓寺于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0年)建,位于乐乡东,乐叔高墓旁,以祭奠供奉先祖乐叔侯所建,开始称崇侯祠,后因寺内铁鼓经常自鸣而改称铁鼓寺。

据传,东汉光武帝夜晚经过此地时,众神喜迎,于是鼓响。

为了永记这一圣事,铁鼓有了灵性,开始经常自鸣。

其实,刘秀称帝晚于铁鼓寺兴建五百余年。

把鼓鸣与光武帝联系起来并非巧合,实际跟汉高祖刘邦封乐叔有直接关系。

这一杜撰故事影响深远。

北宋初年,京官周秉钧到饶阳期间曾题诗六首,现摘录其中“乐乡道中”两首:

“乐乡道上驻征轺,土著相传事已遥。

铁鼓夜深云黯黯,荒郊秋老雨潇潇。

南来我独寻萧寺,北望谁人知汉朝。

多少英雄成往事,滹沱终古水迢迢。

”;“乐乡道上感怀生,班马萧萧景物更。

村近大堤看落日,寺连平野听秋风。

事传汉帝疑多阙,迹记洛城辨未清。

回首可怜冰合地,沱阳自古几休兵。

铁鼓寺的铁鼓经常自鸣,与周围环境有一定关系。

寺庙院落筑有高高的围墙,一旁的乐叔墓也在高土台上,坟丘近似一间屋的圆馒头,用砖垒成,清灰抹平,周围还有四个石门相通。

铁鼓在寺庙门前一座亭子里,生铁铸成,中间空,鼓皮也是寸厚的铁片。

即使风力不大,铁鼓周围的风也会旋转,形成多个正转或倒转的小旋风,这样就会发出“呜呜”、“咚咚”的声响。

加上回声,就形成了鼓鸣,并非神鬼和帝王之意。

乐乡铁鼓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尚有遗址,是当时的小堤农场和县职业中学所在地。

现在人们仍然称那里为“乐乡洼”、“铁鼓寺。

八、故城木栈。

“故城木栈”这是刘秀走国途经饶阳留下的古景之二。

所谓故城是指今故城村,当年的饶阳县城。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破虏将军刘秀从蓟南撤,途经饶阳,路宿庐舍,芜蒌进粥,第二天黎明赶到饶阳城内。

当时饶阳己应王朗,刘秀险情重重。

为脱险情,刘秀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客馆)就餐。

传吏端来饭菜,刘秀部从饥饿难忍,一度争抢。

传吏生疑,乃敲鼓数十通,扬言邯郸将军至。

刘秀部从皆失色,欲开车驰逃。

刘秀不惊不慌,慢慢对部从说:

“请邯郸将军入席!

”良久,并无动静,暗中对部将铫期使一眼色,起驾而去。

县城传舍到南城门有一段距离,站在城门楼上的门长,看到街上一行人马来去匆匆,未进县衙,用餐也很慌乱,心中生疑,立即指挥当班门子,解开绳索,滑轮转动,吊在城门上的硬木城门徐徐降下来,把个城门关的严严实实,纹丝不动。

这个城门,放下为关,卷起为开。

比起左右开关的两扇城门,不仅开关方便,也好防守。

刘秀部将铫期看的清楚,骑马来到城门前,翻身下马,双手抓住城门的两个铁环,两腿叉开,运足丹田气,摇动胳膊,大吼一声,吱呀呀把重达千斤的城门拖了上去。

刘秀一行赶忙出了城门向南而去。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曾派大将铫期到饶阳清剿王朗残部,维护治安,确保丝绸产业迅速恢复。

铫期的到来,饶阳县民众立刻想起他手托城门之事,就像在悬崖绝壁上用木材架起来的栈道。

不过悬崖上的栈道,是在栈道上行走,这个“栈道”却是在下面通行。

当地达官贵人,出于忠君理念,普通百姓念念不忘汉将铫期力托千斛栈的故事,“故城木栈”一景就这样流传开来。

随着县城搬迁,城门拆除,古景就此消失。

九、灵碑透影。

“灵碑透影”乃清乾隆《饶阳县志》新添的两古景之一。

位于县城北部二十余里的大宫殿村。

据有关资料和当地老人们回忆,大宫殿一带在战国初年,赵国大将廉颇曾带领他的近千名骑兵在这里进行军事训练,以备进攻中山国,期间为赵武灵王建了一座行宫。

明朝初年,从北京到南京的几千里地带,经长期战乱,“人烟断绝”,“城野空虚”。

明太祖曾下诏:

允许百姓开垦荒地,不论亩数多少,不计赋税,只交一分马料。

饶阳民众开始向地广人稀的地方迁移,开荒种地,兴建村落。

到永乐初年,除山西洪洞县迁来大批移民,饶阳县百姓也向荒地多的地方搬迁。

大宫殿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村落。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2年),饶阳县影林村何氏数家迁到这一荒地定居,初称大何庄,很快山西洪洞县郭氏数户也迁到这里。

为使何氏、郭氏和睦相处,二姓族长商议,改变以姓氏起村名的习惯,以发展生产、勤俭持家之意取名“大恭俭”村。

为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村民拿出微薄的积蓄,在村东建起一座东岳庙,庙内有雷公电母神像,庙前立一月白的大理石碑,正面刻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天地之神”,背面刻着善捐民众的名字。

按当地的风俗,在庙前广场前边挖方园一亩左右水坑,坑边用兰砖垒出平地二尺护墙。

池水清澈,平如明镜,有稀疏的荷花成为点缀。

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庙前设香蜡酒果,向风雨雷闪诸神祈祷祈福。

从此,大恭俭民庶得安,周围百姓纷纷迁来落户,他们在东岳庙东又盖了房子。

庙西为大恭俭村,庙东为小恭俭村。

明万历年间,当地百姓因赵国曾在恭俭一带建过行宫,于是将大恭俭改称大宫殿村。

明崇祯六年(公元1628年),东岳庙的石碑突发光萤,照人如镜,观者莫不流览,甚至隔碑可见其影。

当地人传说,碑质特好,泼上一点水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于是,“灵碑透影”之说到处传开。

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阳光照射池水反射到石碑上有一定关系,隔碑透影也可能是水蒸气折射的映象。

清乾隆年间,作为新添的饶阳一景即据此而来。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东岳庙被拆毁,石碑不知落到何处,“灵碑透影”已成古老传说。

十、浩浦凝波。

“浩浦凝波”的地址,据1998年版《饶阳县志》载:

在城东十五里南北岩村西,俗称深洼(683页)。

但真正地址应以乾隆《饶阳县志》为准,浩浦凝波,在南岩村西,俗称深洼旧钟雨水,顺治初,河流澄波万顷。

南北岩与南岩,一村在滹沱河北,一村在河南,一村在县城东北,一村在县城正东,两村相距十余里。

饶阳县水旱灾害不断,与滹沱河改道频繁有关。

自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起,有时流经深州、冀州之间,而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5年)时,滹沱河曾南泛冀州城。

到第二年,即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经由衡水县北部五花营流入漳河与滏阳河混道。

这就是当地民众常说的“南不过衡(衡水县),北不过平(安平县)”。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滹沱河与滏阳河分流开始走北线,但河道仍不固定。

清顺治二年,(公元1742年)刘世祚(山东临清州选贡)到饶阳任知县,开始治理水旱灾害。

他组织服劳役的500多名民众,当年挖了罗家屯、富村、小屯(今屯里村)、合方等七条新沟,史书称“新开沟”。

其中两条沟的开挖形成了饶阳又一新景。

一是小屯沟广7尺,深5尺,长6460弓。

自小屯之东,经崔村、留吾、合我、合束、召市,在南岩之西入吕汉河(即滹沱河)。

二是合方岔沟,广7尺,深5尺,长1150弓,自合方东北经南岩村北,东至献县三角村,入老羊河,以分流小屯沟水势。

小屯沟和合方岔沟开通以后,南岩村的西部北部水势浩荡,宽宽的河水碧波荡漾、水流湍急,在夕阳的映照下,河面像颗颗闪着金光的红宝石,悬浮于碧波粼粼的水面,溅起涓涓涟漪。

夏秋之季,芦苇遍野,荷花盛开,天上鸟鸣,水中鱼游,颇似江南水乡。

南岩村变成了沟渠入河的地方,浩浦凝波新景就这样形成了。

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饶阳县大旱,新开沟断流,这一古景永远消失。

(作者:

肖献法)

饱经沧桑的镇海寺

《饶阳县志》载:

镇海寺宋代政和年间始建,在大尹村北、索庄村东,因镇滋河水患,以建此寺。

还有说法来自清光绪六年镇海寺碑文:

“因唐时滋水泛溢,一带村庄屡被水灾,因设大佛寺以镇之,故名镇海寺。

自此水势渐澈,滋河消灭。

”明正统十年(1445年),有一游方僧人路经此地,观其风水不错,随在寺内主持,又率其弟子四方化缘,然后重修镇海寺山门及大殿,后经历代僧人不断努力,镇海寺香火日盛,铜钟铁鼓十里闻声。

该寺几经损毁,自明代重修两次,清代乾隆和同治年间又两次重修,今存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由乡贡进士金台何定撰文、武略将军太原许杰篆额的《重修镇海寺记》碑和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五品鸿胪寺序班索清源撰文、肃宁马抵邦刻青石碑(碑文内容附后)。

镇海寺后毁于抗日和文革时期,被夷为平地,片瓦皆无。

1992年7月,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大尹村镇政府倡导,多方争取大力支持,镇海寺的修复开始动工,历时二年时间,至1993年3月基础建设初步完成,1994年,由深州刘玉皋、饶阳刘根壮撰写新碑文、饶阳刘福长敬书、曲阳穆武考刻石,镇海寺筹建理事会立碑铭记(附碑文)。

2000年,经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礼请上继下空法师担任住持,重修佛寺,宣扬佛法。

2000年6月,法师带领信众正式入寺。

自此,镇海寺逐步走入完善,并定为净土宗道场。

法师入寺后,参照百丈清规制定了镇海寺共住规约、念佛堂规约、僧值规约等各项修行念佛之严格

规定,先后宣讲了《大乘无量寿经》、《弥勒菩萨殊胜志乐经》、《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等经典,并定期举办佛学讲座,感召十方大德信众鼎力相助,先后筹建完工了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说法堂、僧寮、居士楼、山门及莲界香林等主要设施,成为饶阳县首座恢复重建的寺院。

附:

碑文资料

1、明朝《重修镇海寺记》

乡贡进士金台何定撰文

武略将军太原许杰篆额

佛氏之教,肇于西域,汉明帝时始入中国,继兴于萧梁武帝,盛行于宋元。

逮我皇明圣祖肇造区夏,尊崇其教,广建梵刹,虽海隅岭表咸置佛寺,以为祝延圣寿之所。

百稔以来,列圣相承,率由旧章,其所以典安社稷、巩固基图之必至矣。

距饶阳城东北二十五里,有河曰滋河,地曰索家庄,寺曰镇海。

历岁滋久,荐经兵燹,然寺之遗址尚存,可考者有古刻石佛,几不成像。

验于此,可知其有年矣。

正统十年,僧人思聪睹兹盛地,聚气藏风,意必有古迹焉。

询诸故老,良是寺之废基。

谋诸善士,注意兴复,遂造殿宇廊庑,渐成兰若。

成化十七年,其徒定资继为寺主,重构佛殿前后二座,后构伽兰祖师堂二楹,起盖方丈山门,铸造钟鼓铁炉,俾寺焕然鼎新,风水改观矣。

会有资公高弟觉忻,乃饶阳善人张兴辛氏之子也,启意命公镌石,彰其成绩,用垂永久,徵予为记,切惟释家者流,以遁世离群为本,以兴建庄严为功,然学佛之者求不难乎此,盖以尠矣。

今聪、资二公,不惟尊其道,以淑诸己,而又倡其教以感乎人,非忠信诚确企慕其道者能如是乎?

邑之士夫耆老登名于此者,与坚珉同垂不朽,亦荣幸矣。

为释子者果能景行先□,恪遵其道,以上不负圣朝崇教之恩,以下不负乡耆助善之意,而西来之教亦增光矣,其施财之人供后敦事者,其详具载于碑阴。

峕(时)大明弘治十三年岁次庚申冬吉日僧人觉忻立石

文林郞知饶阳县事前乡进士东鲁赵琮

主簿古韩杨琇

典史巨哲

2、清光绪六年镇海寺碑文

饶阳县城东北隅,离城二十五里索家庄,旧有镇海寺一座。

因唐时滋水泛溢,一带村庄屡被水灾,因设大佛寺以镇之,故名镇海寺。

自此水势渐澈,滋河消灭,大佛之功德莫大焉。

住持僧湛林之始祖思聪及十六世祖定资、十五世祖觉忻自明朝以来重修两次,迨至本朝康熙年间湛林七世祖净坛又重修一次。

俱属自输资财,以成盛世。

正殿大佛傍列十八罗汉,左有伽兰殿,右有祖师殿。

钟鼓二楼,山门裙墙,住持东楼,南北二厅。

一切工程蔚然可观,镇海寺诚胜景也。

但日久年深,风雨损坏,昔年修葺,俱各颓秃。

至同治年间,住持僧湛林意欲继乃祖创造之意,重修佛殿。

但寺中产业凋零,再三踌蹰,无所措手。

至同治十二年时逢其会,偶有湖北襄阳人,熊老夫子印春华,字旌唐,不同寻常。

随呼住持僧湛林曰:

此地聚气藏风,无限胜景,何竟任其颓秃耶?

况近来沱水泛溢,汝应尽力筹运,重修佛寺,以镇滹沱,一带村庄水灾可免。

熊老夫子再三嘱托,且慷慨义气,倡施纹银六十两。

住持僧湛林约同会首等,重修此寺,古刹成功,似有天助,万众一心,共襄盛事。

四方广施资财者不邀而来,以及工人匠作,莫不齐心,踊跃争先。

功成始作,沱水即沏。

一带村庄谷有丰登之景,民有福庞之象。

尹村集市,借镇海寺来脉,生意较前更显茂盛。

始知大佛参佑之恩无以加矣。

藉非旌唐熊老夫子善观地理之功,镇海寺神威灵应,不畿湮没沉沦,以普照于当代哉。

兹当工程告竣,焕然聿新,会首等又恐四方善人共襄盛事者,难以表著,遂略陈谫陋无考之语,勒之于石,相传芳名不朽云。

3、1994年镇海寺新立碑文

燕赵古国,博陵州郡,有饶阳县西汉所建也。

地势东望渤海,西拥太行,为京畿之南域,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