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798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docx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理论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由教育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想方设法地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发展,才能保障(  )的有效进行。

A.社会活动 B.教育活动  C.生产活动   D.集体活动

2.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念是: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  )的研究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处于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A.教育实践  B.教育活动   C.教育教学    D.教育管理

3.在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入“自由个性”的发展阶段。

所谓(  )是指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也摆脱了“物的依赖性”,从而真正独立地、自由地存在和发展自身,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A.特殊性   B.独特个性  C.自由个性  D.自主性

4.教师的法律地位是通过立法确定的教师职业地位。

从广义上来看,教师的法律地位应涵盖教师的(  )、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等方面的内容。

A.文化地位  B.组织地位   C.思想地位   D.政治地位

5.从总体上来看,人的发展非常复杂,是一个生活与(  )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构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

A.生产  B.进步   C.发展    D.生长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D.在实践中发展

7.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8.老师上课时,声调抑扬顿挫,就容易使学生(  )

A.分散注意 B.集中注意  C.转移注意  D.分配注意

9.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0.焦裕禄同志生前常在夜晚睡觉前,把一天经历过的事情想一遍,人物的音容笑貌、事物的具体形象历历在目,他称为“过电影”。

这是(  )

A.想象   B.记忆表象 C.保持  D.再认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C【解析】新课程改革认为,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自由个性”的概念。

4.D【解析】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指法律赋予教师职业的权利、责任。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从本质上确立了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

5.D【解析】略。

6.C【解析】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它是由具体的个体在头脑中进行的。

由于人的知识经验、需要、愿望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同。

7.A【解析】创造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思维上。

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8.B【解析】略。

9.A【解析】已有研究指出,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10.B【解析】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一、单项选择题

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的课的种类。

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  )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思想性

3.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目标      C.教学大纲  D.课程目标

4.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体育 C.智育   D.美育

5.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环境 C.遗传素质 D.教育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2.B【解析】“产婆术”是启发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3.C【解析】略。

4.A【解析】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组成,五者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5.C【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

6.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D【解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特征。

8.D【解析】“学而时习之”指学完知识后要不定时地复习,即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9.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10.B【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每日一练】

1.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   )

A.爱国守法  团结奉献  爱护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诚实守信

B.爱国守法  团结奉献  爱护学生  钻研业务  为人师表  诚实守信

C.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爱护学生  钻研业务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D.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计算。

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3.“一切教育活动的首要问题在于儿童本能的、冲动的态度和活动,而不在于外部需求的发展和应用……”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儿童的学习基础   B.学习资源和材料

C.儿童的能动活动 D.学习的方法技巧

4.在学习过程中,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干扰。

这种作用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幻觉  D.联觉

5.俗话说: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人格养成

6.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常说: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这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不确定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复杂性特点  D.长期性特点

7.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8.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9.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发展史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关于建构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构建者

B.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C.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往往存在最终的答案

D.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结果,强调学习的结果比学习的过程更为重要

10.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下列学生观(   )

A.学生是固定的人、智慧的人、具有广泛联系的人

B.学生是固定的人、独特的人、真实客观存在的人

C.学生是发展的人、智慧的人、具有无穷潜力的人

D.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参考答案】

1.D【解析】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D【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计算是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

3.C【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4.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前摄抑制的概念。

5.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的重视。

6.B【解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7.C【解析】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8.D【解析】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教学论或认知—发现学习说。

9.B【解析】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往往不存在最终答案;建构主义者更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10.D【解析】D项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每日一练】招教教育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代美好教育的目的是(  )

A.自学 B.教育 C.创新 D.育人

2.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应该达到(  )

A.0.5小时 B.1小时C.1.5小时 D.2小时

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4.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具备“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水平。

A.自我中心B.权威C.前习俗D.后习俗

5.“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明人的心理具有( )

A.客观性 B.主观性C.目的性 D.社会性

6. 场独立型学习者一般偏爱的学科是(  )

A.语文 B.数学C.政治 D.历史

7.班级危机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

危机预设、()和危机善后等阶段

A.危机发生、危机控制、危机确认B.危机控制、危机发现、危机确认

C.危机预设、危机发生、危机控制D.危机防范、危机确认、危机控制

8.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以下关于“关爱学生”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权益

B.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C.严慈相济,做学生的严师良友

D.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法

10.美妙的音乐很悦耳,像春风拂过脸颊。

这属于(  )

A.知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二、多项选择题

11. 小学班队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必须遵循(  )

A.教育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C.自主性原则 D.计划性原则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幻想的有( )

A.有个小学生将来想成为科学家B.庄周梦蝶

C.夜晚注视天空中的星星久了,觉得星星在动D.守株待兔

1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技能学习 B.知识学习 C.行为规范学习 D.动作学习

14.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

A.自主性 B.集体性 C.时效性 D.针对性

15.课堂管理的功能主要有(  )

A.维持功能 B.发展功能 C.改造功能 D.促进功能

三、判断题

16.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最为重要。

 (  )

17.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顺应迁移。

 (  )

18.“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 )

1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  )

20.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人的需要。

(  ) 

四、案例分析题

21.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七年级某班班主任纪老师发现班级总平均成绩年级排名最后。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家长会上纪老师宣布了一些决定:

首先是将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及排名,要求子女成绩不好的家长配合监督;其次对排名最后的同学实施惩罚——要么背着第一名绕操场跑一圈,要么罚款20元以奖励第一名。

女生杨某是外地生,近一个月连续几次考试都排名最后,由于身材弱小,她只能接受罚款。

杨某为逃离这种困境,决定离开学校,父亲认为女儿的成绩升学无望,同意她的想法,告知纪老师后,把女儿送到亲戚家的小吃店做服务员。

一周后,校领导到班级听课时发现了问题,充分调查后,慎重做出了更换班主任的决定,由经验丰富的黄老师接任。

第一次班级晨会,黄老师先和同学们用掌声欢迎杨某“回家”,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进而黄老师以和蔼的态度,生动具体地分析了学习的意义和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宣布学期结束时,班内设立特殊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包括“文艺能手”“勤学标兵”“进步典型”“优秀组长”“助人为乐之星”等奖项。

短短的班会,黄老师的精彩“演讲”让全班同学耳目一新,充满期待。

之后,黄老师在教室里设立“班主任信箱”,让同学们为班级建设提建议,也可匿名留言等。

信箱的效果很明显,收集到许多意见和建议,黄老师都及时给予采纳或反馈,并在“点赞墙”给同学们点赞!

有一天,黄老师收到了一张留言:

“谢谢您,黄老师!

是您开启了我人生的希望之门……”那隽秀的文字表达了杨某的心声。

原来,黄老师一接任班主任就到杨某家进行家访,了解到期中考试前杨某的母亲生病在床,父亲务工时间长,照顺母亲的许多担子就落在她身上。

黄老师一方面个人出资对杨某的家庭表达了慰问,引导杨某及其父亲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杨某的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后来,黄老师发现杨某在歌唱方面很有潜质,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又鼓励她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最终获得二等奖。

期末考试前,黄老师组织了主题为“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温书迎考班会,邀请各科任课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

班会设有学习经验交流、生问师答、自由发言、家长寄语等环节,杨某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1)本案例涉及的违法主体有哪些?

(2分)

(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分析案例中纪老师的行为。

(6分)

(3)结合案例,分析黄老师的行为自觉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10分)

(4)结合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案例中杨某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8分)

(5)结合案例中黄老师的行为,分析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略。

2.B【解析】略。

3.A【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主要是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学生在学校中的有意义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所以,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C【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1)惩罚服从的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惩罚服从的取向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

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

5.B【解析】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它是由具体的个体在头脑中进行的。

主观性体现在由于人的知识经验、需要、愿望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同。

6. B【解析】场独立型者偏好理科、自然科学。

他们理科、自然科学成绩好,人文、社会科学成绩差。

在本题中,数学属于理科,语文、政治、历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7.D【解析】略。

8.D【解析】“关爱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有: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D项不属于关爱学生的内容。

9. C【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陶冶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环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等。

10.D【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多选题

11. ABCD【解析】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

12. AD【解析】幻想是有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B项属于无意想象;C项属于自主运动。

13. ABC【解析】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 ABD【解析】班会的特征是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

15. ABD【解析】课堂管理的功能主要有:

维持功能、发展功能和促进功能。

三、判断题

16.×【解析】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互代替。

其各自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

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各组成部分没有孰轻孰重的区分,只是各自的价值不一样。

17.×【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水平迁移。

18.√【解析】略。

19.√【解析】略。

20.√【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不同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59.

(1)本案例中违法的主体有班主任纪老师、杨某的父亲和杨某的亲戚。

(2)纪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及排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对排名最后的同学实施惩罚:

要么背着第一名绕操场跑一圈”属于变相体罚行为;“要么罚款20元以奖励第一名”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

(3)①黄老师在班级晨会上利用集体的力量温暖杨某的行为自觉贯彻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②黄老师在学期结束时,在班内设立特殊奖并颁发荣誉证书的行为自觉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③黄老师在期末考前组织的迎考班会中邀请了各科任课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的行为自觉贯彻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④黄老师发现杨某在歌唱方面很有潜质,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又鼓励她参加校园歌手赛的行为自觉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⑤之前由于成绩不好而遭到罚款后,杨某逃离学校,后来在黄老师耐心引导下,杨某正确地认识到接受教育的必要性。

这运用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4)①总的来说,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

案例中杨某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教育。

②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

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

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③纪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及排名并对排名最后的同学实施惩罚的行为严重打击了杨某学习的自信心,使得杨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杨某的身心发展。

相反,黄老师在班级晨会上利用集体的力量温暖杨某,在学期结束时设立特殊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在期末考前组织的迎考班会中邀请了各科任课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发现杨某歌唱方面很有潜质并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的一系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杨某学习的自信心,使得杨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杨某的身心发展。

所以案例中杨某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教育。

(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黄老师在班级设置各种奖项鼓励杨某及其他学生、关心杨某的家庭生活、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等行为体现了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及愿意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每日一练】招教教育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C.单一化 D.崇高化

2.学校中,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的是()

A.校园环境B.教学设施C.校园绿化D.后勤人员

3.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计划性和灵活性 B.针对性和补偿性 

C.权威性和目的性 D.零散性和先导性

4.批评传统教育“或多或少地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提倡“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的是()

A.杜威B.皮亚杰C.舒尔曼D.谢弗勒

5.某小学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类班级,并对甲类班级在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

该学校违背了国家关于义务教育(  )的规定。

A.重点发展 B.优先发展 C.协调发展 D.均衡发展

6.“拔苗助长”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式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

7.心算、打腹稿、默读等技能属于(   )

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C.策略技能D.精细技能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教育观点属于A.遗传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环境决定论D.二因素论

9.“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A.难度适中 B.便于检测

C.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 D.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

10.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中,运用改变学生认知的技术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行为塑造法 B.团体心理辅导 C.系统脱敏法 D.理性情绪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