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043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电子备课.docx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电子备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乘法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包括找规律、列队表演

(一)、列队表演

(二)电影院和练习三五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的。

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因此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成为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时积的变化规律:

掌握这一规律,两个整十数的乘法就能口算得出结果。

在发现规律之前,计算12×40,120×40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他们要把这些算式转化成熟悉的形式:

12×40=12×5×8=?

120×40=60×2×40=60×80=?

从中应让学生体会到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式子的变形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三课“列队表演

(一)、列队表演

(二)”,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首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直觉能力,再探索精确计算的各种算法,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但必须掌握它。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体会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每一层计算的含义。

第四课“电影院”,结合电影院有多少座位的问题情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首先需要理解问题情境,明确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即“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是什么意思,把它与来看电影的“500人”联系起来,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其次提高了对估算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解释自己估算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与习惯。

至于“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的计算,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因为本课的算法与上一课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际生活得到应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三、课时安排:

找规律1课时

列队表演

(一)1课时

列队表演

(二)1课时

电影院1课时

练习三1课时

学 科

   数学    (第 册)

备课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学内容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法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3、学生熟悉进行乘法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并能熟练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难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口算卡片、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设

 一、创设情境,知识迁移

 

二、学习新知,合作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1、竞答,出示口算卡片。

2×3=5×1=12×3=14×2=10×4=30×3=2×200=60×2=

2、听算竞答,说口算过程。

500×4=6×70=90×7=8×600=

(为新知学习打下基础)

3、

(1)肯定学生的回答(师评,生评并对自己提出要求)

(2)归纳题目特征: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学习“找规律”

(1)出示第一组算式。

5×1=5×10=50×10=

并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教师在算式添上得数。

同时发现这三道题的结果是5、50、500,每一题比上一题的结果都多一个“0”。

学生能发现这一问题,说明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如果提不出,可由老师以“我有不疑问”等巧妙提出。

学生可能会根据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来说明50×10=?

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及结果。

如果是,教师应给予鼓励,但不急于肯定,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观

 

察算式: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

生:

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导: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应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去发现。

现在你们能否运用其他的已有知识来说明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讨一下:

(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需要补充、讨论、完善,或有另外的解释,只要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但要适当加以巧妙的控制]

刚才,同学们的研讨的有理有据。

下面我们再举几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一下:

(2)出示第2、3组算式:

3×2=12×4=

3×20=12×40=

30×20=120×40=

1).学生回答算式,教师总结评价。

2)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2、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并注意观察三组算式:

5×1=53×2=612×4=48

5×10=503×20=6012×20=480

50×10=50030×20=600120×40=4800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

师给予肯定。

(4)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注:

可由学生代表完整表述]

 

出示课本31页“练一练”第1、2题(可直接看课本)。

提出要求:

组织交流

 

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的进步表现在哪里?

你给同学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你学习的同学是谁?

你的疑问是什么等等。

通过回答,明确:

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只要把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结果后面添上0,多位数后面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学生会利用已学知识和已往经验,很快得出结果。

 

学生可能是:

生1:

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10个50),从数位表知它是500。

生2:

50×10=50050×2×5

=100×5

=500

 

学生讨论、交流:

组内同学相互交流,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发现,从而同伴相互补充、完善。

 

小组代表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a.独立完成,同桌互查交流。

b.学生互评,找出存在的优、缺点,供全班交流订正。

 

 5

分钟

 

15

分钟

 

12

分钟

 

3分钟

 

作业

设计

 

 教材第31页第3、4、5题5分钟

板书设计

乘法

5×1=3×2=12×4=

5×10=3×20=12×40=

50×10=30×20=120×40=

教学反思

 

学 科

   数学    (第 册)

备课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学内容

队列表演

(一)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

(一)”的问题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理解算理。

2、经历算法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运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探索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探索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设

 一、情景引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如图所示)

 

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

方法一:

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

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

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

说一说。

(2)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

4、完成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3、完成练一练第1、4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交流后,归纳总结

 

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

 

(2)、展示学生的想法:

 

小组讨论交流:

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

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独立完成后汇报

 

同桌交流

 5

分钟

 

15

分钟

 

12

分钟

 

3分钟

作业

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5题5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 科

   数学    (第 册)

备课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学内容

队列表演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

(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设

 一、情景引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出示14×12,能用竖式计算吗?

 

1、指名板演,并说说这么写的道理。

(1)把12分成10+2,用个位的2成14,就是已经学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十位数字1(也就是1个10)乘14,所得的积是14个10,因此“4”写在十位上。

(2)还可以简单写成

3、完成算一算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汇报交流

质疑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边写边想:

这么写的道理。

 

看图理解

 

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乘法的简便形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互相评价。

 

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口答

 5

分钟

 

15

分钟

 

12

分钟

 

3分钟

 

作业

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4、5题。

5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 科

   数学    (第 册)

备课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学内容

电影院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嫩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估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设

 一、情景引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今天,光明小学的500名学生要去看电影,可不知电影院里的座位够不够,请同学们先估计再计算。

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估算,解释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要求:

(1)学生寻找估算的方法,并能对自己的方法加以解释。

(2)小组内、全班内交流估算过程及方法。

3、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组织汇报交流

4、自己试着解决“三

(1)班有38名同学,每张电影票12元,买电影票需要多少钱?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4题: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找到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这个问题。

 

(1)学生计算26×21,找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种或两种方法。

(2)交流算法。

(3)比较与上节课所学的有什么不同?

先估算,在笔算。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进位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分钟

 

15

分钟

 

12

分钟

 

5分钟

 

作业

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3题。

5分钟

板书设计

笔算进位乘法

26×2126×21=546

=26×3×726

=78×7×21

=54626

52

546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三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书P3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

班班通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教学组织与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时间预设

一、游戏引入

课件出示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小猪跑得快。

27×1632×4454×2627×1331×1243×26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

你是什么想的

10

二、习题

第1题:

课件出示

第2题:

“选数填空”是一道开放题。

结合这一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如:

请大家想想:

能否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划掉,来进行选数填空呢?

(此为“特殊化”策略。

第3题:

21×60=1260(千米)答:

每时飞行1260千米。

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

第4题:

28×60=2080(元)答:

应付2080元。

第5题:

18×42=756(人)答:

共有756人。

第6题:

此为一道数学趣味题,解题有两种方法:

1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在500与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打开万宝箱。

2看哪个算式的积的个位数是2。

 

学生口算

 

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20

三、班内反馈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让学生说说今天学生的感受。

5

四、作业

 

5

五、板书设计:

 

课题:

练习三

(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书P3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

班班通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教学组织与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时间预设

一、口算练习

用课件展示口算题目:

7×30  14×70  80×12  7×30

80×7  65×60  25×20  90×14

 

口答。

5

二、练习一第7题和第12题。

1、处理课本39页第7题

 重点让学生说说错在那里。

2、做第12题

独立完成后汇报

学生独立判断

同位间相互检查

10

三、解决问题

1、练习一第8、9、11题

 出示图,根据图理解后独立完成

  2、练习一第13、14、15题

  学生独立列式完成题目,在班内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同位间相互检查、评比。

 

15

四、总结

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同桌交流

5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一

(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3、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班班通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教学组织与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时间预设

一、情境引入,回忆整理。

(课件出示P42主题图)

1、看到这张图,你想到了什么?

2、你能根据图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内容吗?

 

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思考

在练习本上整理

10

二、基础练习

1、直接说出的数。

6×40=17×4=18×50=45×40=

60×40=17×40=60×60=76×20=

2、完成书P42第1、2题

3、用竖式计算。

第3、4题。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计算,指明说说自己的算理。

小组讨论交流。

15

三、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第6题

独立完成后汇报

7

四、小结

学生谈谈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让学生说说今天学生的感受。

 

3

五、作业

 

5

六、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一

(2)

教学目标:

1、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2、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班班通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教学组织与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时间预设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还记得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想一想,说一说

3

二、计算练习

课件出示

书P34第5题,学生用脱式计算。

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

 

10

三、问题解决

课件出示

第7题:

根据图理解后独立做一做。

第8、9题: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0×12+35

50×15-15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5

四、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同桌交流

5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