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069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化学推断题的特点: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图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各地中考化学试题,推断题的命题水平更高,试题的灵活度也更大。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推断题解题方法指导:

一、顺推法

解题思路:

根据条件按照题意顺序逐一推测,去伪存真,作出结论

二、逆推法

解题思路:

抓住突破口→层层上推→得出结论

(这类解法常适用于以物质相互转化为主要内容的推断)

三、讨论筛选法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通过分析原理或现象,列出几种可能,然后进行讨论与筛选,将有矛盾的结论淘汰,最后推断出正确结论。

(对于一些环形网络式推断题的常用解答方法采用筛选法,逐步观察、推理、判别假设是否成立,直至所有求知物质的相互关系都能成立,才能进行验证复查,确保正确无误。

四、组合推断法

解题思路:

据题设条件,按步分析,逻辑推理,层层推进,“对号入座”得出结论

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

如:

201年桂林、烟台中考化学题

物质的推断解题思路:

突破口的选择:

颜色特征;反应特征[找“题眼”]

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一点击破,顺逆推断

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

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中列出的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

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一、“题眼”:

溶液颜色蓝色CuSO4、Cu(NO3)2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FeCl2、Fe(NO3)2、FeSO4等含Fe2+的溶液

黄色FeCl3、Fe(NO3)3、Fe2(SO4)3等含Fe3+溶液

紫红色KMnO4溶液

火焰颜色淡蓝色H2、S(空气中)

蓝色CO、CH4

蓝紫色S(氧气中)

状态无色无味的气体O2、N2、H2、CO、CO2、CH4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SO2、NH3、HCl

常见液体水、双氧水、乙醇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红色固体Cu(紫红)、铁锈主要成分(Fe2O3)

黑色固体Fe3O4、CuO、MnO2、C粉、Fe粉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CO3、BaCO3、Mg(OH)2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SO4、AgCl

元素之最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元素组成含1种元素:

单质;含2种元素:

氧化物或氯化物(盐酸、盐酸盐);

含3种元素:

含氧酸、碱、盐;含4种元素:

铵盐(含氧酸)、酸式盐(NaHCO3)

含金属元素:

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

元素组成相同的不同化合物:

CO、CO2;H2O、H2O2;FeO、Fe2O3、Fe3O4;

铁盐与亚铁盐

溶解性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踪影,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碱可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钡,微溶:

氢氧化钙。

其它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除了CO2,还有CaO等能与水反应的物质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5.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8.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CaCO3

9.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能使物色酚酞变红的溶液除了碱外,还有Na2CO3等呈碱性的盐溶液

12.遇水放热的物质:

NaOH、CaO、H2SO4;遇水吸热的物质:

NH4NO3

13.不能敞口放置的药品:

H2SO4(浓);HCl(浓);NaOH;Ca(OH)2;

二、物质间的关系

三、反应类型

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常见反应)

(1)化合反应:

单质+氧气→氧化物;

2CO+O2点燃2CO2;H2O+CO2=H2CO3;CaO+H2O=Ca(OH)2

(2)分解反应:

2H2O通电O2↑+2H2↑;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CaCO3煅烧CaO+CO2↑;H2CO3=CO2↑+H2O

(3)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Zn+H2SO4=ZnSO4+H2↑;

(4)复分解反应:

6HCl+Fe2O3=2FeCl3+3H2O;HCl+NaOH=NaCl+H2O;2HCl+CaCO3=CaCl2+H2O+CO2↑;Ca(OH)2+Na2CO3=2NaOH+CaCO3↓;CaCl2+Na2CO3=CaCO3↓+2NaCl

2.A+B→C+D类型

(1)置换反应:

①活泼(氢前)金属+酸→盐+气体

②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活泼金属盐+较不活泼金属

(2)复分解反应:

(条件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碱+酸→盐+水;

⑤酸+盐→新酸(H2O+CO2)+新盐;

⑥可溶性碱+可溶性盐→新碱+新盐;

⑦可溶性盐+可溶性盐→盐+碱;

(3)⑧CO2+2NaOH=Na2CO3+H2O(CO2+碱→盐+水)

(4)⑨CO+Fe2O3高温2Fe+3CO2;

(5)⑩CH4+2O2点燃CO2+2H2O(碳氢化合物燃烧)

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反应:

①②⑩;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①②⑨;

有水生成的反应:

③④⑤⑧

可能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②(金属沉淀)④⑤⑥⑦⑧(五白一蓝一红褐);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①⑤⑨⑩

一、叙述式推断题

1.(2011天津)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其反应类型为。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

(3)若A溶液pH<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为。

2.(2011无锡)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实验

(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新-课-标-第-一-网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

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

(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3.(2011武汉)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

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二.连线式推断题

4.(2011荆门)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⑴写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甲、乙;

⑵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和Ca(OH)2:

;丙和丁:

⑶其中稀硫酸和丁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5.(2011福州市)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若B为纯碱,

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B、C的化学式是

ABC

(2)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纯碱是一种用途是。

6.(2009南昌市)(5分)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能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xKb1.Com

(1)A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B除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7.(2009哈尔滨)A、B、C、D、E分别是氧化铁、铁、氧气、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将一定条件下所有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连接起来:

(2)A与B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C能发生置换反应,则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铜仁)如图,A、B、C、D、E分别代表氧化铁、稀盐酸、一氧化碳、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

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的物质间不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框图式推断题

9.(2011兰州)25、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

D、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10(2011临沂)第七单元燃料及其燃烧已知: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请分析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⑴请写出D、E的化学式:

D。

E。

⑵请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1.(2011湘潭)第七单元燃料及其燃烧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燃B、D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你认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7年厦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E是;

(2)写出上图中①②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3.(07南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③在实验室制取物质G。

根据所得的物质G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E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E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14.(2011泰安)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

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G;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15.(2008年肇庆市)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固体B的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

废液的质量和。

16.(2011鸡西)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

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

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经略去)。

则:

甲的化学式为;丙转化成乙

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17.(2008年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5.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18.(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B;C。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

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19.(2011黄石)下图中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新-课-标-第-一-网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中一种用途:

名称,用途。

(3)写出C、G的化学式:

C,G。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0.(2011河北)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21.(2011兰州)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

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试验:

(1)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是___________;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__。

(2)该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

(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步实验现象的判断,试剂B最好选择__________;请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1襄阳)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

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11南昌市)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4.(2011年内蒙赤峰市)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集气瓶内气体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②③中,固体B起__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D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6年厦门)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08年泰安市)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2011佛山)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固体粉末中一定有,一定没有。

(2)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3)实验步骤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

(4)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5)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28.(2011黄冈)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有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_________;

若A含有四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指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3)若E→F为中和反应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9.(2011烟台)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1实验2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

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30.(2011桂林)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它的可能组成有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g,固体粉末由(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