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283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docx

小学+初中+高中案例2

小学案例:

当朋友发来的贺卡带有病毒时你怎么做

========================

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

一、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

本案例主要针对较高年级的小学生设计的。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处于对事物理解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辩不清,还不能客观或全面地分析问题。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关键在于诱导、疏通与渗透。

在信息技术经验上,学生已经能够通过E-mail进行交流和通信,并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需要分析与教学设计

1、采用讨论法。

本案例以一个两难故事(朋友发来的贺卡带有病毒)为讨论主题,让学生决定自己的行为并阐述决定行为的原因,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对主要的、相异的观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自身内部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促进道德水平的提升,提高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同伴影响法(Peerteaching)。

皮亚杰一贯重视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认为儿童之间彼此交流,可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

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其他儿童比成人更能促使儿童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

让儿童互相交谈,进行讲座或辩论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一味地告诉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并不能真正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作用,而同伴之间的不同选择往往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较大的触动。

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

信息素养

新的机会

知识

符号

概念

事实

技术

思想

原理

操作

方法

人际互动

表达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行为选择及原因

交流

倾听其他同学的行为选择,并参与讨论,对照自己的选择,进行比较、权衡、判断,等等

合作

问题解决

发现问题

发现计算机上的一些文件被破坏

分析问题

是朋友的贺卡带有病毒,是恶意攻击还是无意造成

确定方案

朋友并非恶意

解决问题

采取正面行动,如杀毒,并告诉朋友,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不是蓄意报复或转嫁他人

评价调控

要素评价

过程评价

个性化评价

调整控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身心健康

明白朋友并非是恶意攻击

信息意识

作品欣赏

行为规范

价值内化

真诚待友,与人为善的稳定态度

===============

教学过程设计

===============

活动过程设计

一、引入讨论主题(5分钟)

师:

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们经常会收到朋友的电子贺卡吧?

收到贺卡的时候你们高兴吗?

收到贺卡后你们会做什么呢?

生:

议论。

(可能的回答是也会给朋友发贺卡或者打电话表示祝贺和感谢)

师:

那么,如果有一次你收到一个朋友的电子贺卡,没想到这个贺卡已经感染了病毒,把你的文件都感染上了,硬盘上的一些数据被破坏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你将怎样对待你的这位朋友?

为什么?

师:

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原因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可以不留姓名。

(不留姓名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生:

写出自己的选择及原因。

二、整理学生的观点(5分钟)

师:

下面请班长帮助老师将同学们写好的收上来,其他的同学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换看法。

生:

与同学交换看法。

师:

整理学生的主要观点。

可能的观点及原因

可能的观点

可能的原因

将这个带有病毒的贺卡再发给这个朋友,让他尝尝被病毒侵入的滋味。

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惩罚

自己先杀毒,并告诉朋友这件事,以免发生更大的损失

朋友发贺卡本是好意的,并非恶意破坏;朋友之间真诚相待

三、分组与讨论(15分钟)

师:

组织学生分组,5人一组,协助学生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

呈现学生们的主要观点(用幻灯片展示)。

生:

推选小组长和记录员,观看呈现的观点。

师:

同学们,这是我们班同学的主要观点,你更赞成哪一种观点?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与你所在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按照我发给你们的表格1把你们的主要观点记下来,按照表格2整理一下小组的讨论。

(分发小组纪录表和小组记录整理表,见附录1、2。

师:

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可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如果你将这个带有病毒的贺卡发给了你的这位朋友,你认为你们以后的关系会怎样?

2、如果将这个带有病毒的文件发给了其他的朋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如果你不小心发给了你的朋友带有病毒的贺卡,你希望他怎样对待你?

4、你认为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用幻灯片展示问题,供学生讨论时思考)

生:

小组讨论。

师:

作为小组的一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提醒和点拨。

四、班级内交流(10分钟)

师:

好,同学们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下面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向同学们汇报一下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告诉大家你们小组的意见都相同吗?

有什么分歧点?

(汇报时可以参照整理的小组纪录。

生:

汇报小组主要观点。

五、结束语(5分钟)

师: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在一些观点上达成了共识,主要有……,但是在一些观点上同学们之间还存在分歧,比如……。

我不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做出相同的选择,因为你们每一个人的观点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都非常棒!

师: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样的事情,就是你的朋友会无意中伤害到你,而你也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到你的朋友们。

比如你借同学的东西不小心弄坏了,你做了很长时间的作品被你的同学不小心删除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种事情呢?

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再认真思考,如果你有什么见解,可以发到我的电子信箱:

liweinj@。

师:

最后,请大家对照屏幕上的表格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讨论。

我最初的观点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之后我是怎样想的

我现在认为

 

附1:

小组讨论记录表

讨论时间主持人

主要成员记录员

发言人

主要观点及理由

对这一观点

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或补充

附2:

小组讨论记录整理表

小组的主要观点

理由

共识

分歧

 

==============

案例评论

==============

很多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的确,即使你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道理,开导劝告,鼓励引导,他们依然会“我行我素”。

说了一大箩筐,学生几乎什么都没有听进去。

而这个时候,学生受同伴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

因为老师、家长的教导让他们感觉是强制性的。

与自己年龄相似,发展水平也相差不多的同伴交流时,他们感觉是平等的。

本案例充分利用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首先,创设一个两难故事,使学生内心产生矛盾与冲突。

接着,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与学生心灵接触的机会,使教师有机会倾听学生心底深处的想法。

然后,总结挑选主要的、相异的观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与讨论中,重新看待问题。

这样,一方面,由“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式的训导,变成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促进;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意识、态度、行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所谓“冷水泡茶慢慢浓”。

初中案例: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

一、教学对象分析

1、本案例的教学对象为初中高年级学生,初中高年级学生生理上的激变虽然还在继续进行,但经过近两年的动荡,多数人已经比较适应。

但仍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具有冲动、好奇、自控力差等心理特点。

2、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处于质变期,部分学生已初步成熟。

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得到初步发展。

3、经过两年的相处,同学之间能够达成一定的信任,并且确信教师能够公正的对待双方。

(此项是开展批判性讨论的重要条件)

4、大多数学生接触网络已经有一段时间,对网络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需要分析与教学设计

网络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学生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创新性等健康人格特征;另一方面,长时间与网络相处,极易形成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给塑造健康人格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因此,进行“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将对这一问题持相反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批驳对方的观点。

从而深刻地认识网络的影响,形成对网络客观而全面的看法。

在组织的过程中,让学生辩论的题目是与自己的实际想法相反的观点,以便学生能够站在对立面思考问题,通过预见对方的主张而完善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

信息素养

新的机会

知识

符号

概念

事实

技术

思想

原理

操作

方法

人际互动

表达

能清晰地介绍自己对于中学生上网的观点,向对方辩友提问

交流

倾听队友以及对方辩友的发言,及时发现弱点,予以补充或辩驳。

合作

与队友积极配合,合作完成观点的确立、资料的整理、论据的搜集、辩辞的写作以及商量辩论对策等过程

问题解决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确定方案

解决问题

评价调控

要素评价

过程评价

个性化评价

调整控制

根据对方辩友的发言,及时调整发言及辩论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身心健康

信息意识

能充分认识到上网对中学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克服消极因素;形成控制上网时间、浏览健康内容、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的良好习惯,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

作品欣赏

行为规范

价值内化

==============

教学过程设计

==============

*辩论前准备*

一、介绍辩论题目。

师:

同学们,两个星期之后,我们班将要开展一次辩论会,辩论的题目是: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观点: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反方观点: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正反方的题目,确定你的观点。

生:

思考辩题,确立自己的观点。

二、学生确立自己的观点,组队

师:

下面请支持正方观点的同学站在我的左边,支持反方观点的同学站在我的右边。

生:

组队。

师:

好,下面请同学们记住:

站在我左边的辩论题目是: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站在我右边的辩论题目是: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辩论题目与初始的选择正好相反,可以稍微的调整一下人数,因为可能会出现两队的人数相差过大的情况。

师:

请大家参照《辩论大赛要求和程序》(见附录1)进行准备。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篇文章(略,这4篇文章正反观点均有),同学们可以分析这4篇文章提出的观点,最好多查找一些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

师:

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你所持有的观点是什么?

有可以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吗?

对方(也就是你开始的选择)可能会从哪些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

可能会从哪些角度反驳你的观点?

4位辩手之间需要怎样配合才更具战斗力?

三、辩论准备、选派代表

生:

查找资料,寻找论据,讨论辩论技巧,写辩辞。

生:

根据《辩论大赛的要求和程序》选派辩手,确定讨论时各自的角色。

师:

给予相关指导。

师生:

选派一位同学做执行主席,两位同学做记录员,两位同学控制时间,5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评委。

按照《辩论大赛辩手评分标准》(见附录2)和《辩论大赛各队评分标准》(见附录3)对各辩手和两队进行评分。

*辩论*

四、辩论开始

生:

按照辩论流程进行辩论。

师生(评委):

作为评委为辩论的各队员和各队打分。

生(记录员):

纪录主要的发言和观点。

五、对辩论简要总结

师:

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辩论。

但是我们的辩论并没有结束,如果大家还有什么观点或者问题可以在班级讨论版上发表,我希望看到更多、更精彩的观点。

师:

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就是请大家把对这次辩论的反思写成一篇小论文(500字左右)。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这个辩题你参考过哪些证据?

2、对方向你的观点提出了哪些挑战?

3、经过辩论之后,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看法?

4、你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立场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

附录1:

辩论大赛的要求和程序

人员

组成

要求

1、每个参赛队由4名辩论员组成;

2、每队中要男女同学都有。

所有辩论队员在比赛中必须尊重执行主席和对方辩友。

参赛时可以自备卡片、小纸条,但切忌通篇宣读。

1、主持人(即执行主席)介绍辩题、正反双方代表队和评判团成员情况,并宣布比赛开始。

(2分钟之内)

2、第一阶段——陈述观点阶段(4分钟)(每队各2分钟)

正方第一位代表发言(陈述本方观点),时间2分钟。

反方第一位代表发言(陈述本方观点),时间2分钟。

3、第二阶段——盘问阶段(6分钟),每队各3分钟;

反方第二位、第三位代表发言,各提出2个问题,分别指定正方一、二、三、四位辩手中的两位回答。

(1分钟之内)

正方的两位代表分别回答反方二位代表提出的问题。

(2分钟内)

正方第二位、第三位代表发言,各提出2个问题,分别指定反方一、二、三、四位辩手中的两位回答。

(1分钟之内)

反方的两位代表分别回答正方二位代表提出的问题。

(2分钟内)

4、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8分钟),每队各4分钟;

正反双方代表可针对对方辩友的发言提出质问,也可根据场上的情况自由辩论。

注:

自由辩论阶段,台下的队友可以提出问题质问对方辩手,也可以根据对方的提问回答问题。

根据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质量,酌情为本队加分。

5、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4分钟),每队各2分钟;

反方第四位队员总结陈词。

(2分钟)

正方第四位队员总结陈词。

(2分钟)

6、主持人(即执行主席)请评判团评议和裁决;邀请本场评判团代表分析赛况,作评判发言。

(执行主席)宣布本场比赛的“优秀辩手”和获胜代表队(5分钟内)

自由辩论时间总共为8分钟,每队各占4分钟。

1、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

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2、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论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受限制。

3、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只剩30秒时,会有铃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用完时,用铃声警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

4、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用尽,另一队还有时间,则该队的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5、辩论员应充分利用自由辩论这段时间,简洁明了地加强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论点。

如进行空洞无物的进攻,有意回避对方的质询,发生言语混乱,将影响到该队成绩。

附录2:

辩论大赛辩手评分标准

每名辩手的评分标准(100分)

辩手1

辩手2

辩手3

辩手4

1、论据内容丰富,引述资料充实、恰当。

满分20分;

2、论证的逻辑性、说服力强。

满分20分;

3、普通话标准,语言的表达流畅,有文采。

满分20分;

4、机智、辩才、反驳和反应能力强。

满分20分;

5、有幽默感。

满分10分;

6、举止、表情大方、得体、风度佳。

满分10分。

附录3:

辩论大赛各队评分标准

各队评分标准(500分)

正方

反方

1、每名队员满分是100分,四名队员相加即400分;

2、鼓励全体队员整体配合,设团体协作精神50分;

3、台下队友配合50分。

原则上每提出一个问题加5分;回答一个问题加5分。

=============

案例评论

=============

本案例采用辩论式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本案例的新颖之处在于:

在辩论中,学习者被要求坚持一种自己反对的观点或立场,需要举出有力的理由支持原本自己反对的观点。

通过立场转换,让学生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挑战,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激情,为讨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

 

高中案例:

网络上需要遵守法规吗

========================

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

一、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

1、本案例是针对高一学生设计的。

这个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对于周围的环境和学习压力不是很适应。

因此,成绩、品德方面还不是很稳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渴望独立和自由,渴望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2、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批判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能够较客观地分析和看待事物。

3、多数学生已经有了比较长时间的上网经验,对于网络的体验也比较丰富。

能够熟练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整理信息。

二、教学需要分析与教学设计

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有了比较丰富的上网经验,有些同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网络高手。

网络和现实的差距,使一些学生易迷失自己,认为网络上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人约束得了。

这个时期的学生自主独立性较强,有自己分析问题的方式和对待事物的看法。

靠说教是无法达到“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的。

因此,本案例以“网络上需要遵守法规吗?

”为讨论主题,给学生列出一定的讨论问题,将讨论主题细致化,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形成对问题更加全面的看法,对网络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

信息素养

新的机会

知识

符号

概念

事实

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有关内容

技术

思想

原理

操作

方法

人际互动

表达

阐明自己对讨论问题的观点,澄清相关事实

交流

倾听别人的发言,参与讨论

合作

与小组成员合作,搜集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资料,归纳整理

问题解决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确定方案

解决问题

评价调控

要素评价

过程评价

个性化评价

调整控制

能根据时间和其他成员的发言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身心健康

信息意识

作品欣赏

行为规范

能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有关法律法规,不从事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信息活动,等等

价值内化

养成在网络上使用文明语言、不欺骗、不破坏的行为习惯

===================

教学过程设计

===================

一、宣布讨论题目、讨论列表及讨论原则

师:

同学们一定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上网经验,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网络上需要遵守法规吗?

”。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那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样?

师: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

1、很多人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它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发泄,你以为如何?

2、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有些网友用恶意的语言攻击他人,是否应该对他们有所约束?

该如何约束?

3、一个网民由于在聊天室散布谣言,被公安部门拘留并罚款5000元,你对此事如何看?

4、你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吗?

你认为这个公约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5、目前有关网络法规正在一一完善,且对网站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是否也会抑制互连网的发展?

需要声明是,我上面列出的,只是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考虑的问题,你们在讨论时完全可以超出这个范围,将这些问题当作你们讨论的一个起点或参照点。

生:

思考讨论的主题。

师: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的讨论,每个人都不存在什么失败的发言,即使你的观点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至少你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我们允许在讨论中一言不发,这并不会影响我对你的看法,你可以说:

“我还需要几分钟的考虑时间”或者将你的观点发到班级讨论版或者我的信箱里。

当然,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发言,说出你自己的观点。

二、自由分组

师: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组合,5个人一组,在教室里选择一个地点,作为你们讨论的阵地。

请大家抓紧时间,现在开始!

生:

自由组合,寻找位置。

师:

好,现在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主持人,一个记录员,将你们讨论的主要观点记在我发给你们的这张大稿纸上。

在纪录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讨论点都要记下小组所有成员的意见。

师:

分发稿纸。

生:

推选组长和记录员。

师:

现在讨论开始,时间20分钟。

三、小组讨论

生:

开始小组讨论,记录主要观点。

师:

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并作为小组的一员参与讨论。

四、向大组汇报

师:

现在请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阐述你们小组的主要观点和意见。

生:

推选代表,汇报。

五、对讨论进行总结和概述

师:

今天我们对“网络上需要遵守法规吗?

”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xx同学/组的xx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观点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种观点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有所不同呢?

生:

思考,七嘴八舌回答。

师:

好,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到此,大家按照这张讨论反思表(见附录)对我们这次讨论进行一下反思和总结。

如果你愿意,将你反思的结果发到我们的班级讨论版上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案例评论

=============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本案例就是运用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的形式,对网络法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将说教变成学生自教,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

并运用讨论反思表,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及时地总结和归纳。

这一点对于讨论非常重要,因为讨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形式,课堂上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讨论之后,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深入学生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附1:

讨论反思表

问题

我的反思

在这次讨论中,你认为最生动并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是什么?

该观点有什么支持的证据?

你提出了什么观点?

有什么证据支持吗?

通过讨论,你对问题产生了什么样的不同看法?

从这次讨论中,你认为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给你留下最深刻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在这次讨论中,都出现了哪些观点?

你能简单的描述一下吗?

你对这些观点怎么看?

你认为哪些问题或观点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讨论?

我对讨论法的反思

其他可以应用这种方法的内容:

对这个方法我将做以下调整:

这个方法中我最欣赏的东西:

这个方法对我最大的挑战将是:

案例设计

案例概述

案例名称:

案例简介:

作者签名: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

信息素养

新的机会

知识

符号

概念

事实

技术

思想

原理

操作

方法

人际互动

表达

交流

合作

问题解决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确定方案

解决问题

评价调控

要素评价

过程评价

个性化评价

调整控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身心健康

信息意识

作品欣赏

行为规范

价值内化

过程设计

设计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