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30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docx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典型习题练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普通版

1.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2.化学知识的许多相同点可用“都”字归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的出来的性质都是物理性质

D.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6.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7.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A.分子间距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D.分子体积增大

8.若用和分别表示氢、氧元素的原子,

表示为水分子,以下对分子原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同原子的大小有所不同,氧原子半径比氢原子的大

B.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结合个数比例和氢、氧原子的化合价有关

C.水分子不能表示为

,可见氢、氧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不是随意的

D.氢、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后,氢氧原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9.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大小可以改变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1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氧分子”或“氧原子”)

12.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回答:

(1)对“品红在水中扩散”现象的解释是。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

(3)氧化汞分解的原理是。

13.

(1)图中A烧杯盛有浓氨水,B烧杯内是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

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本实验能说明(答出一条即可)。

(2)氨气(NH3)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

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 ;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  和  .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

  .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

15.在行驶的汽车内吸烟,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成为被动“吸烟者”,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为了防止烟味呛人,吸烟者将身旁的车窗打开一条缝,这样烟雾就会顺着窗缝钻出车外,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  .

16.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  ;25升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以装入容积为0.024升的钢瓶中,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  .

17.“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

材料一:

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材料二:

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材料三: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干。

(1)材料一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小亮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

①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②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查阅资料:

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

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

(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填“快”或“慢”)。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探究: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静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他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0.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此处不必填写)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21.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用给出的化学知识点解释下列现象(只填序号):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②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逐渐鼓起来;

③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④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氮气用作保护气。

22.(4分)将有关分子的特征的编号,填在对应的叙述后面:

①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钢瓶中();

②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

③路过餐馆,闻到酒菜香味();

④木炭可以燃烧,之后得到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3.(8分)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进行实验探究。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放在试管口的棉花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

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

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25.简答或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说明。

(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将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通常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作用。

(4)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理由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

当撒布开后会在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此时它其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会因得到能量而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物质会由固态变为气态。

这个过程中分子本身的质量和体积均没有变化。

因此C项正确,D项不正确。

云层中的水分子则由于温度降低而运动减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因此AB项均正确。

所以应选D项。

考点:

微粒的基本性质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氯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氯气分子加压间隔变小。

故选C。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

6.C

【解析】

试题分析: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正确,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以体积变大,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故选C

考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7.A

【解析】

试题分析: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大,所以气体体积变大,乒乓球会从新鼓起,而分子本身的个数,质量,体积都未发生改变。

故选A

考点:

分子的相关性质

8.D

【解析】

试题分析:

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并结合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不同原子的大小有所不同,氧原子半径比氢原子的大,A正确;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常显+1价,氧常显-2价,所以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结合个数比例和氢、氧原子的化合价有关,B正确;水分子由固定的组成和结构,不是随意的,C正确;氢、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了改变,氢氧原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D错误.故选D.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9.C

【解析】

试题分析:

25m3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考点:

分子的性质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是正确的解释;B选项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说明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常温下运动较慢不是不运动,故答案选择C;D选项是正确的解释.

考点:

分子的特征

11.氧分子;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考点:

物质的构成、分子的定义

12.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2)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解析】

试题分析:

原子、分子的特征为:

质量和体积很小、不断的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

(1)“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从微观上来说是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氧化汞分解的原理是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考点: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13.

(1)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或酚酞溶液遇氨分子显红色;浓氨水有挥发性等)

(2)4NH3+3O2

2N2+6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图中A烧杯盛有浓氨水,B烧杯内是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本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2)书写化学方程式,先写反应物、生成物,再配平,最后注明有关条件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14.

(1)分子,原子,离子;

(2)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也可以控制分子的定向移动;(3)我在水分子之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我.

【解析】

试题分析: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即分子、原子和离子,故填:

分子,原子,离子;

(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人类已经能够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故填: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也可以控制分子的定向移动;(3)水分子很小,分子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

我在水分子之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我.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微粒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15.是在不断运动的;车外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行驶的汽车内吸烟,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成为被动“吸烟者”,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被动吸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外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大,压强较小,车内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大,车内压强较大的空气流向压强较小的车外,车内的烟气被压出车外.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6.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间隔.

【解析】

试题分析:

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是因为牡丹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牡丹花香.25升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以装入容积为0.024升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9.

(1)小于;慢;

(2)NH3+HCl=NH4Cl;温度越高(低),分子运动越快(慢)

【解析】

试题分析:

(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5=36.5,所以填写“小于”。

因为白烟产生主要在C处,距浓盐酸近,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氯化氢分子运动的距离短,由此可知,分子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关系,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慢。

(2)写化学方程式,必须知道反应物、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然后再配平。

由题可知,反应物为氨气、氯化氢,生成物为氯化铵,反应条件没有明确指出,意味着该反应是在通常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由表格知,热水中分子运动速率快,所以答案为:

温度越高(低),分子运动越快(慢)。

考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0.①

烧杯A

烧杯B

现象

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解释

烧杯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中,所以烧杯A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此处不必填写)

②对比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C烧杯中能挥发出氨气;由于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最后就进入A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中,而氨气溶于水后,即形成氨水,溶液呈碱性;再结合酸碱指示剂酚酞的性质分析,酚酞遇碱液变红,故可见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由于大烧杯的隔离作用,氨气分子无法进入B烧杯,故B不变;其中B烧杯的存在,能证明在空气中放置,酚酞不会变色,从而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响问题,属于控制变量法中最常用的对比。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题是对课本上的基本实验的考查,理解和熟练掌握基本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

21.①B②C③A④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选B;

②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逐渐鼓起来,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选C;

③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④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选D。

考点:

微粒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点评:

微粒的性质有:

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性质决定用途,不同的物质由于其性质不同,也有不同的用途。

22.(4分)(每空1分)①B;②C;③C;④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②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路过餐馆,闻到酒菜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④木炭可以燃烧,之后得到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说明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考点:

微粒的性质及其应用。

点评:

微粒的性质有:

微粒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3.

(1)胶头滴管(1分)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1分)

(2)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1分)(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每空1分)(4)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滴到棉花上)(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室中的胶头滴管是用来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的。

本实验中,为了能清楚地观察棉花的变色情况,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

本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本实验的意图是将浓氨水滴在棉花上,靠微粒的运动使滤纸上各点的石蕊变红色,若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有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滴到棉花上)。

考点:

胶头滴管的使用;微粒的特征;酸碱指示剂;实验设计与评价。

点评:

本题结合微粒的特征和酸碱指示剂的知识来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24.⑴水分子⑵原子⑶分子不断运动⑷分子间有间隔,间隔减小

【解析】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物质的体积变小.

初中化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