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375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docx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普通生物学》测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计10分;选错一个倒扣1分)

1.不同颜色的英国椒花蛾的相对比例的变化,是__a__的一个例子。

a.定向性选择;b.稳定性选择;c.中断性选择

2.__a___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多倍体;b.渐变群;c.瓶颈效应

3.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__a.___。

a.干扰素;b.类毒素;c.外毒素

4.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__b___。

a.光合自养;b.根、茎、叶分化;c.多细胞生殖器官

5.真菌的营养方式为__b__。

a.腐生;b.腐生和寄生;c.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

6.遗传漂变导致__b___改变。

a.种群大小;b.基因频率;c.交配几率

7.植物学家主张高等植物由绿藻样祖先进化而来,理由是__b___。

a.两者之间结构相似;b.两者之间的光合色素和储藏物质相同;

c.两者的生活环境相似

8.__a___之间存在趋同进化。

a.鲨鱼和鲸鱼;b.马和虎;c.人和黑猩猩

9.寒武纪出现物种的爆发式突增,是由于生物__a___的结果。

a.适应辐射;b.生存斗争;c.定向选择

10.地衣是__c___。

a.植物;b.原生生物;c.藻菌复合体

 

二、填空(每空1分,计25分)

1.1.  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__突变__,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2.2.  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科是灵长类中唯一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

所以,南猿是已知的最早的一类人科成员。

3.3.  脑的扩大和石器的制造是人属的重要特征,能人是现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属成员。

4.4.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和原绿藻三类。

5.5.  支原体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6.6.  细菌分泌到体外介质中的毒素称外毒素。

它的成分是蛋白质,经热处理后毒性消失,成为类毒素。

7.7.  细菌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磺胺药和抗生素。

此外,对于多种细菌病的预防或治疗,还常用三类物质,其中__疫苗__起抗原作用,能使抗体产生;抗毒素没有杀菌的功能,抗毒素和抗血清含有抗体。

8.8.  高等植物又称有胚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和维管植物门。

维管植物含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后者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9.9.  孢___子体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建立者效应

●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

——小种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频率:

●小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

迁移到它处定居下来,

与原种群隔离开来,

自行繁殖形成新的种群;

有些等位基因没有带出来,

导致新种群与原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差异;

●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建立者(定殖者)

——分离出来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

●意义:

通过自然选择,有可能形成新物种。

 

2.同义突变

●一种中性突变;

●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大多不止一个;

●即使密码子发生了突变,

但突变后的密码子

与突变前的密码子

可能都是编码是同一蛋白,

这样的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3.溶原周期

●温和性的噬菌体侵入细菌,

并不立即复制使细菌死亡;

●而是将噬菌体的DNA

拼接到细菌的DNA分子上,

成为细菌DNA分子的一部分,

变成原病毒;

●原病毒时期——病毒的溶原周期。

 

4.世代交替

●植物的生活史

有性世代:

从孢子开始,

到由其萌发形成配子体,

并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

无性世代:

从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开始,

到由其萌发形成孢子体,

直至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

●植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

植物生活史中

上述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进行的现象;

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

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动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

有性生殖的世代与无性生殖的世代

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如:

轮虫、蚜虫等。

 

5.性选择

完全和繁殖相关的、

某些个体超出同种相同性别其它个体的优越之处。

 

四、简答题(每题15分,计45分)

1.试述进化理论的发展。

●达尔文式的进化与非达尔文式的进化;

●综合进化论对达尔文学说的修改;

●分子进化和中性学说;

●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

●物种绝灭和灾变;

 

2.病毒、类病毒和朊粒是什么?

它们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方面给你什么启示?

●病毒

★非生物性质

◆构成:

核酸、蛋白质(或只有核酸);

◆无细胞结构;

◆侵入寄主细胞之前

无代谢必须的酶系统,

也不能产生ATP,

所以,无新陈代谢活动;

不能独立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更不能繁殖;

可形成结晶——似无机物;

★明显的生命现象特征

◆构成:

最基本的两种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核酸;

◆侵入寄主细胞后

借助寄主细胞一套生命物质系统

→复制自己、大量繁殖。

★病毒给我们的启示

一种不完全的生命形式;

或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形式

争议:

生物?

非生物?

◆“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错误观点

“亦此亦彼”、“灰色系列”——普遍现象,

恐龙——鸟;病毒——其中之一;

◆生物界(生命)、非生物界(非生命)

无绝对界限、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类病毒

★比病毒小的颗粒

无蛋白质外壳;

300多个核苷酸构成,

单链环状或线形RNA分子;

★类病毒、某些基因中的内含子

核苷酸顺序相似;

说明:

类病毒可能来自于基因中的内含子;

●朊粒

★是一种蛋白质分子,

也称蛋白质病毒;

★非生物性质

无核酸——无复制转录功能;

★生物特性——具信号分子作用

能侵入寄主细胞

→寄主细胞产生新的朊粒(即繁殖);

★疯牛病病原体——蛋白粒子Pron

★说明

◆蛋白质可能也含遗传信息

——对中心法则的挑战、补充;

◆生命现象的复杂性——有待于探索。

 

●朊粒与病毒起源的关系

★病毒是细胞出现以后的产物;

★病毒和质粒、转座子有相似之处;

★此外,病毒含有的一些基因

常和寄主细胞的基因相同或相似,

而和它种病毒的基因不同。

因此,病毒可能来自细胞

 

3.论述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和适应。

●植物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气体交换;

◆抵抗重力的问题;

◆陆生环境(温度、风力、湿度及光等)变动剧烈;

●陆生植物适应陆生环境的方式;

◆体表有角质层、蜡质,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生殖器官多细胞;

◆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使胚胎得到保护。

一.名词解释。

基因库非共质体途径内皮层无氧呼吸再生作用

适应光敏色素双名法原核细胞氧化磷酸化

二.问答题

1.请叙述生物膜的结构及其功能

2.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和双子叶植物的茎有何不同?

3.试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4.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

5.碳、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试以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名词解释

体液免疫光合磷酸化形成层克隆共质体途径

细胞周期三羧酸循环世代交替蛰伏光敏色素

二.问答题

1.以动物的神经系统为例,阐述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2.叶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功能的?

3.为什么根据老树的年轮能够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4.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

5.碳、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试以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名词解释。

应激性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细胞呼吸原肠胚中心法则

内起源成花素光能细菌病毒粒子真果和假果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过程,并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2.请叙述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稳态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请分析生物有机体通过哪些途径以维持其稳态。

4.为什么爬行动物能成为真真的陆生脊椎动物?

一.名词解释。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馈调节基因突变细胞外消化病毒粒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光呼吸春化作用边材和心材化能细菌 二.问答题1.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有何意义。

 2.请叙述动物的运输系统的进化历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构造有何不同 4.请叙述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全过程5.根据你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可解决哪些环境问题

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遗传 

填空题

1.生物大分子包括:

,,,。

2.单糖是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单糖的化学通式是。

3.单糖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糖,第C原子与O形成双键,二是糖,第C原子与O形成双键。

4.组成DNA分子的戊糖是脱氧核糖,它是核糖第个C原子上的脱去一个O。

5.脂肪酸的化学通式是,n=。

6.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氨基酸以键共价连接。

7.蛋白质分子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如,。

8.核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

9.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相邻核苷酸以连接成多核苷酸链。

10.核苷酸分子由、、所组成。

11.RNA有三类,即,,.

12.所有蛋白质的起始密码子都相同,即  。

 

选择题

1.在下列的糖中,那些是酮糖:

①果糖②葡萄糖③半乳糖④甘露糖

2.下面哪一种多糖是由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

①糖原②淀粉③纤维素

3.动物细胞中糖的贮藏形态是:

①几丁质②淀粉③纤维素④糖原

4.自然界的单糖是什么立体异构型的:

①L型②D型③D型和L型

5.反映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以α螺旋和非螺旋结构区向内折回,相互定向而产生特异的三维构象,称为:

①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③三级结构④四级结构

6.携带反密码子的RNA是:

①rRNA②mRNA③tRNA

7.DNA复制时,两条被解开的单链是按什么方向顺序合成互补的核苷酸:

①5′→3′②3′→5′③1条是5′→3′,另一条是3′→5′

8.转录只发生在某一个基因片段上,RNA聚合酶沿着DNA的什么方向移动合成mRNA:

①DNA5′→3′②DNA3′→5′③任意方向

9.下列哪些细胞在转录完成后合成hnRNA,并经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加头加尾形成 mRNA:

①细菌②酵母菌③蓝藻④人体细胞

10.在tRNA的3′端有一个固有的序列,是活化氨基酸附着的位置:

①CCA②CAC③ACC④CAA

11.有三个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下列哪个是终止密码子:

①UCG②UAG③UGC④UAG

12.下列哪些是单糖:

①半乳糖②乳糖③蔗糖④麦牙糖 

是非题

1.胆固醇是构成动物和植物细胞质膜的结构成分之一()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是A-U和C-G()

3.真核细胞的mRNA在5′端有polyA,在3′端有G-P-P-P()

4.构成真核细胞核糖体的rRNA为5S,5.8S,28S和16S()

5.DAN和RNA都是双螺旋结构()

6.在间期核中,DNA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与非组蛋白结合成核小体结构的染色质()

7.几丁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葡萄糖()

8.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单位组成,它们都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

所谓转译,就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按mRNA的密码子顺序翻译成氨基酸,并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简答题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有何差异?

3.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

4.遗传中心法则 

生物的分界—六界系统

一、填空:

1.        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提出。

他建立了动物、植物的分类系统,包括纲、目、属、种4个等级;制定了一个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即——————,他将生物分为————和————两大类。

2.        五界系统是由美国的生态学家怀特克(R.Whittaker)提出,将生物界分为——————、——————、——————、——————————、——————————。

3.病毒不具细胞形态,没有完整的————,不能制造——,所以病毒不能独立进行各种生命过程。

4.一般病毒的结构是由————和————构成。

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

细菌的病毒称为————,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和———两部分。

5.真核细胞的病毒没有————它们直接附着到细胞表面,由细胞将病毒吞入。

很多病毒的衣壳外面有来自寄主细胞膜的外衣,称为————,其上有特异的————分子,可和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而使病毒粒子进入寄主细胞。

6.细菌形态有——、——、——三种。

7.细菌以————方式繁殖,多数细菌能在环境不良时产生————以度过不良环境。

8.细菌的营养除了吞噬营养外,还有————、————和————三种方式。

9.粘菌是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一类生物,营养体为一团裸露的————,可作————,但在繁殖时能产生————细胞壁的孢子,又具有植物的特征。

10.地衣是真菌与绿藻或蓝藻的共生体。

组成地衣的真菌大多是———,也有————。

11.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12.鞭毛菌亚门代表种类为———,其菌丝为————,孢子具有————。

13.接合菌亚门的代表种类为————,常生于馒头、面包等富含淀粉的食物上。

其菌丝为————,无性生殖的孢子为————,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为————。

14.子囊菌亚门是真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如用于酿酒的————、用于提取盘米西林的————,名贵的补肾中药————。

其无性生殖主要是产生————,有性生殖产生————。

15.担子菌亚门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类真菌,如————、——————|、——————等。

16.担子菌亚门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二、名词解释:

1.溶菌性(毒性)2.溶原性(温和)3.质粒4.菌丝体

三.简答:

1.生物的五界系统是如何划分的?

2.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3.原生生物的特点 

细胞和植物的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2细胞周期3纺锤体纤维4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是非题:

1植物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色各样的无色质体是白色体。

2线粒体存在于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3只有细胞核中含有DNA,并在其中形成染色体。

4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均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5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6气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组织。

7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8在植物的活体内,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9成熟的筛管分子是一个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10植物的主要组织可以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三种系统。

11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每一根纺锤丝都是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的。

 

三单项填空:

1细胞均有质膜,它是的组成成分是:

A.脂质B.蛋白质C.脂质和蛋白质D.脂质和多糖

2不规则地镶嵌在磷脂层中的蛋白质分子的排列状况决定于什么?

A.蛋白质分子中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的存在B.多肽键的空间排列(构象)

C.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D.上述三种条件

3下列细胞器中,均能进行能量转化的一组是:

A.有色体和白色体B.线粒体和白色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有色体

4一个分子自叶绿体类囊体内到达线粒体基质,必须穿过多少层膜?

A.3B.5C.7D.9

5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结构性和保护性的B起机械支撑作用和保护性作用

C使细胞具有选择透性,可以保证胞外的消化作用

D使细胞相互接触,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6当细胞开始分裂时,它有N个染色体和Q个DNA经过有丝分裂后,每一子细胞中的DNA量和染色体数目应为多少?

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

7.在人的皮肤细胞中,当细胞分裂后期时,可以同时看到几个染色体?

A.23B.46C.69D.92

8.DNA的复制发生在:

A.G1期B.S期C.G2期D.M期

9某人观察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下列各项中何者足以说明该细胞是属于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A.没有纺锤丝B.没有中心粒C.染色体发生复制D.核膜消失

10.下列哪些特征是管胞所特有的:

a.细胞壁加厚b.细胞两端尖细c.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d.是死细胞,其细胞核和细胞质消失e.具壁孔f.端壁打通

A.a,c,d,e,fB.a,b,c,d,fC.b,c,d,e,fD.a,b,c,d,e

1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的特征是:

a.都具有导管b.都具有筛管

c.被子植物具有导管d.裸子植物具有筛胞.

A.a,bB.c,dC.b,cD.a,d

12.在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纤维C.导管和纤维D.纤维和厚角细胞

13.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往往出现的部位是:

A.原生木质部B.后生木质部C.韧皮部D.髓部

14.双子叶植物根的木质部中哪一部位的发育方式是属于内始式的:

A.初生木质部B.次生木质部C.原生木质部D.后生木质部

15.双子叶植物哪一部位的木质部发育方式是属于内始式的:

A.茎的初生木质部B.根的初生木质部

C.茎的次生木质部

16.“雨后春笋”形容竹子生长很快。

其生长是通过哪中生长方式来实现的?

A.顶端生长B.居间生长C.侧生生长D.加粗生长

17.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结构称为: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亚细胞结构D.超显微结构

18.细胞周期的正确顺序是:

A.G1—S—G2—MB.G1—G2—M—S

C.G1—M—G2—SD.G1—M—S—G2

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结构是:

A.侧壁具筛域B.侧壁具筛域C.是具细胞核的生活细胞

D.是有筛域、筛板而没有核的生活细胞

20导管分子的端壁上具有:

A.穿孔B.纹孔C.气孔D.筛孔

21.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22.双子叶植物茎的髓部是由下列哪一项发育而来的:

A.原表皮B.原形成层C.原分生组织D.基本分生组织

23.什么样的植物细胞在死后还能执行其功能?

A.形成层B.厚细胞C.厚角细胞D.导管

24.厚角组织是由什么细胞组成的?

A.薄壁细胞B.细胞壁仅在细胞的角隅处加厚的细胞

C.细胞壁相当加厚的细胞D.在一个方向相当长的细胞

25.大多数植物的代谢活动在哪一种组织中进行?

A.表皮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薄壁组织

26.          下列组织中,哪一种可以形成长条状的结构?

A.表皮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薄壁组织

27.          当细胞开始失水时,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明显。

这是因为:

A.细胞质膜的伸缩性不同B.细胞质膜上的小孔数目不同

C.细胞的渗透势不同D.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28.          在植物从水生向陆生进化过程中,躯体增大。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出现了:

A.厚壁组织B.厚角组织C.木质部D.表皮

29.          植物从水生环境转移到陆生环境后,在系统发育中出现的最主要进步是:

A.出现机械组织和生殖方式发生变化B.出现了同化组织和输导组织

C.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D.出现了输导组织以及生殖方式发生变化

30.          关于原形成层组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仅存在于根中B.它能产生高度变态的表皮细胞(包括根和根毛)

C.它能分化成木质部和韧皮部D.能衍化成为初生分生组织

31.在下列哪类植物中可以见到茎中有次生加厚的细胞:

A.苔藓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D.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

31.          单子叶植物的茎没有髓、髓射线和皮层之分,茎内的薄壁组织被称为:

A.基本组织B.分生组织C.维管形成层

32.          关于叶子上下表皮的论述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角质化局限在细胞的外表面B.表皮细胞因具有角质化加厚,所以是死细胞

C.上下表皮细胞内不具叶绿体,而保卫细胞内却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表皮细胞在横切面上呈扁砖形,保卫细胞的正面观呈半月形。

33.          毛竹茎的大小是由哪种分生组织的活动所决定的?

 

 A.初生分生组织B先是初生分生组织后是次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D.是由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共同决定的 

四填空:

(括号内是填空题的答案) 

1.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

2.  质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3.  胞间连丝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_________的桥梁。

4.  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中。

5.  导管的侧壁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种加厚式样。

6.  侧生分生组织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

7.  按功能不同,可将植物的成熟组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

8.  周皮来源于_______,按照其组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9.  筛管分子的端壁上的筛板上具有许多________,上下相邻的筛管分子就通过穿过它们的__________彼此相连。

10.管胞除了具有______功能外,还有________的功能。

 

五简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结构。

2简述细胞核的结构。

3简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孢子植物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孢子囊和孢子2配子囊和配子3色素体和叶绿体4植物的世代交

5同形世代交替和异形世代交替6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

二是非题:

1裸藻门植物的细胞均无细胞壁,故名裸藻。

2甲藻门植物都有由纤维素的板片嵌合而成的细胞壁,故名甲藻

3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的鞭毛

4硅藻门植物细胞的色素体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较少,类胡萝卜素的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