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9493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docx

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报告

  钱继芳梁文瑶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摘要本文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分别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假设、课题实验目标、实验过程与方法、实验成果、实验分析和初步结论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课题开展的全过程。

  实验教学证明在数学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及生生、师生互动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但是,网络教学并不能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不是唯一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因材而异,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

  创造性

  解决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实验课题是由中央电教馆,于2019年4月15日被批准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一个子课题。

  1.问题的提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包括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解决问题是重要的目标领域,它要求学习通过教学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如此高的要求使解决问题成为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中实践能力重要途径数学思维、数学理解。

  然而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只管问,学生只会答的现状还屡见不鲜,成为制约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瓶颈。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以上种种弊端,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研究依据的理论及分析2.1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本课题实验研究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即就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应的问题图式以及相关的观念性理解。

  问题解决活动有可能使学习者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学生自己的原有经验,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通过积极的分析、推论活动生成新理解、新假设,而这些观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又在问题解决活动中自然地得以检验,其结果可能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丰富、充实,也可能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调整、重构。

  2.2基于理论分析的课题研究基本观点问题解决活动需要学生个体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将当前的问题情境同化到已有的经验结构中。

  而原有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套用,学生个体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对原有的知识做一定的调整改变,即原有的知识经验会顺应于当前的问题情境,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一个建构过程。

  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同化和顺应恰恰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机制所在,在这一点上,问题解决活动和学习活动得以汇通。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促使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要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在教学进程中,要首先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后对学生单个或在小组中进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3、实验假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课题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探索出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2、制作一批相应的多媒体素材或课件,研制设计一批典型课范例,形成系列有效的课题教学模式;3、教学论文、研究报告等。

  5、实验过程与方法51实验对象本课题实验在小学第一、第二学段小学一至三年级为第一学段,四至六年级为第二学段中进行,侧重在第二学段。

  面向全体学生,不设对比班。

  52实验时间准备阶段2001年8月-9月确定实验组成员、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申报课题,做好实验前的物质准备。

  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19年6月开展课题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小结阶段实验成果,完成论文、录相课、案例。

  523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12月整理分析数据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整理实验案例、软件、论文,接受课题验收。

  53实验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调查、访问、测验、学生作业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

  6、实验成果61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表明98%以上的学生都喜欢上多媒体课和网络课,认为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习方法和最丰富的学习内容。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都很高。

  例如网络课《旋转和平移》,教师将各种与旋转平移现象相关的素材串联成数学故事风车娃寻宝记,使各自独立的材料和练习巧妙的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当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感性认识。

  学习中,计算机又成为学习工具,学生通过操作键盘、移动鼠标实现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完成多层次的机上练习分卡片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闯迷宫平移图形智开锁旋转图形巧拼图平移旋转的综合练习显身手创意设计平移旋转图形。

  新颖的设计,全方位的参与,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快速收集、快速处理和运用的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例如网络课《数字奥运》,这是一节以统计知识为主题的整理复习课。

  教师将有关第二十八届以及各届奥运会的素材制作成网页式课件,同时利用网络中动态网页的实时统计功能,充分体现网络强大功能。

  此外,在本课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2000软件的各种功能,为学生统计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供了多样性的平台;传奇2000的网络教学平台又为教师协调学生的各种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交流各自的解题策略。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学生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通过实验研究,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路开阔,方法多样,富于独创性。

  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大都能依照图意写出相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由于两个乘法算式只是因数的位置不同,学生往往误认为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意义相同,进而混淆现实背景的意义。

  为加深学生对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印象,深入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师把计算机引入课堂,要求学生运用电脑,绘制一幅反映乘法意义的示意图,并写出图意表示几个几以及相

  应的乘法算式。

  活动中,学生表现了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每个学生不仅完成了一幅或多幅成功的作品,部分学生甚至还创作出内容丰富的情景图。

  活动结束时,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都拉着老师欣赏自己的作品。

  学生作品示例5个2算式2╳55╳23个4算式3╳44╳32个6算式2╳66╳22个2算式2╳24个3算式3╳44╳33个2算式3╳22╳3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中屡获殊荣。

  2019-2019年小学学生数学竞赛获奖情况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三等一等二等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12110132820426562探索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途径621利用网络,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然而,问题来源于生活,镶嵌在生活当中。

  怎样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计算机网络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放的交互功能,自主的学习方式为我们解决这一疑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数学来源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

  因此,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现的数学。

  利用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其功能与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1联系实际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例如《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一课。

  课题导入部分的热身训练环节学生登陆教师指定的旅游网站,查找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旅游景点平均每天接待境内外客人数量。

  在交流信息环节,学生能根据所举实例发现像这样的计算,数据可以不必太精确,只需进行估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好处和价值。

  此时教师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估算实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任务驱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仍以《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一课为例。

  在综合运用的特别企划环节,教师播放了贫困地区儿童生活学习状况录象。

  真实的画面,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同学们自发地想去帮助那些贫困中的孩子。

  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同学们通过网络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向贫困地区的学生献爱心。

  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教师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捐款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估算全校师生的捐款数量等。

  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分工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处理信息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其教学流程为从现实情境中识别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学习新知——从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信息技术在此之中创设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62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互动性。

  通过网络教学,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指正,同时可以展示学生各自不同的解题思路,扩大思维的视野,对比各种思路的视角过程,交流评价不同的策略,激发起学生创造性的想法。

  以《整理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为例。

  教师使用课件大师课件制作软件制作了交互式课件。

  课件中包含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设置的帮助系统,让学生能及时得到各种途径的帮助。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室交互平台,创设一个由学生自主复习、建构知识体系的环境——人机交互、电脑及时统计、网络实时反馈、评价。

  此时,教师则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者调阅学生的学习作业组织交流、评价。

  其教学流程为学生自主复习、建构知识体系第一轮教师监控学习进程发现问题个别辅导

  组织交流及时改正学生评价学生自主复习、解决问题第二轮教师监控学习进程发现问题∶∶623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间的简单计算——快乐的星期六》是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数学课,教学内容巧妙地将知识点串联在虚拟小主人公洋洋一天的生活中。

  在综合运用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时间安排的信息,经过甄别、组织,运用于自己的周六活动时间安排中,通过人机交流、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出一张具有实用价值赋于个性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有的擅长逻辑思维,有的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喜欢抽象的表达方式,有的则喜欢具体的事物,而课本能够提供的知识与素材较为单调,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就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创新、创造的能力。

  624利用网络,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课本的内容总是有限的,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则能充分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的广阔背景,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比课本内容多的多的知识,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问题。

  以《时间的简单计算——快乐的星期六》一课为例,在休闲一刻这个环节,课件中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有关时间的小知识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是怎么产生的,最古老的钟——刻漏、沙漏,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以及有关时间网站的网址。

  学生可以随意点击,甚至上网浏览,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

  反馈交流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谈感受,说体会,有的甚至提出更多更新的问题。

  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时界限,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63推动课改,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2019年秋,我校随东湖区整体进入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学校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在实验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注重新教材实验与课题研究的有机结合。

  做到以科研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法改革为突破口,立足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在江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展示会和东湖区课改现场展示会上,本课题组教师执教的多节实验课均受到了一致赞誉。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不仅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而且逐步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水平大幅提高。

  课题实验极大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

  如我校的黄丽君老师,虽然教龄不足三年,但她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

  她撰写的课堂实录、设计的教学课件先后获省市一、二等奖,执教的现场课被评为江西省第十届数学年会优秀观摩课,同时承担区课改样本班的实验教学。

  其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广泛地肯定。

  64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促进了研究成果地推广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既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把握研究方向,又从具体实在的教学方法入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注重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注重积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几年来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实验研究课、教科研论文和优秀课件,形成了一批宝贵的课程资源。

  如课题组教师制作的《时间的奥秘》网页,已被上海中小学现代教育研究中心挂上网。

  潘海燕老师执教的《愉快的星期六——时间的简单计算》被广西电教馆邀请到当地上现场观摩课。

  7实验分析7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教学有其独有的优势。

  但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即便在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一些课例中,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分为演示教学型和网络教学型。

  如何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呢?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根据授课的类型和特点来决定,不能盲目跟风,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同时,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学生动手操作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而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特点因材而异。

  例如演示型课例《找规律》,教师充分利用学具,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探究规律、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地面砖中隐藏的规律环节,教师只给出铺设了一排的地面砖的图案,要求学生自己创造规律,并用学具卡片接着摆出后面可能出现的图案。

  开放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积极动脑大胆探索中,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有规律的图案装饰墙面。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创意合作完成。

  设计的方式既可采取绘画的方式,也可采用剪贴、拼图的形式。

  小组完成自己的创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虽然,本课的教学课件只用于创设情境和重点分析地面砖中隐藏的规律环节,但这样的设计更为符合学生爱动手、想创造的实际,现实的教学效果充分验证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7.2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互动性。

  通过网络教学,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指正,同时可以展示学生各自不同的解题思路,扩大思维的视野,对比各种思路的视角过程,交流评价不同的策略,激发起学生赋有创造性的想法。

  以《数字奥运》一课为例,本课例主要是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复习课。

  教师汇集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以及历届奥运会的素材制作成网页式课件,又利用网络中动态网页的实时统计功能,现场收集来源于学生的数据,即时生成现场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此外,教师还充分利用了2000软件以及传奇2000的网络平台的各种功能,为学生在网页中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个性化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了多样性的展示、交流的平台。

  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但实施课堂教学时,也对学生的计算机的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人机面对,实验起始阶段,学生不大习惯于这种新的授课方式,有的只看教师,不看计算机;有的则一味操作电脑,而不再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习。

  这可能与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关。

  为此,教师对网络教学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

  我们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

  新课教学——将学件和课件独立设置,引导学生的注意;基本练习——课件中的各部分设置密码或闯关积分,教师实时调控;开放题——提供资源,自主探索,确保网络安全。

  另外,为缩短学生对全新的教学模式的适应期,可以采用一些自适应题库、网上游戏等方式,经常让学生去试试,逐步适应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

  此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甚至会削弱数学的学科特点。

  因此,教师在设计网络型课件时,必须注意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来设计和制作课件。

  课件的导航系统要指示明确。

  第二,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打字速度、电脑的基本操作、上网的基本操作要扎实、要普及。

  8初步结论8.1.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是建立和构造关于新知识认识结构的过程。

  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建构主义学习可以比喻为学生主体在心理上建造一个认识对象的建筑物.其建构材料,除了有关新知识的少量信息来自于外部,多数信息主要来自于心理内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观念;建造的过程除最初阶段少量外部活动以外,主要是内部的心理活动、是一系列思维动作的内部操作。

  8.2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疑难题——发现新问题

  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解决疑难题和发现新问题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仅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要具有基础性思维,基础的作用决不可忽视,因此在学习设计中必须有学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环节。

  8.3在数学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及生生、师生互动方式,实验教学证明,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但实验教学同时证明网络教学并不能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不是唯一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因材而异,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1、钟志贤《建构注意教学思想览要》2、钱继芳《旋转和平移》教学设计3、钱继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钱继芳《找规律》教学设计5、杜玲《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6、秦强《数字奥运》教学设计7、秦强《整理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8、潘海燕《时间的简单计算——快乐的星期六》教学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