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752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期末考试.docx

教育学期末考试

教育学考试复习1-14章

绪论

1.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教育思想

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是启发式教学。

3.“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三育.

5.《学记》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6.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一书,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初步独立)。

第一次系统总结了班级授课制。

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7.卢梭的《爱弥尔》,倡导自由自然的教育。

8.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完全独立。

9.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几个著名论断。

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有“五步教学法”

10.洛克提出了白板论,主张绅士教育.斯宾塞提倡实科教育.布鲁纳主张结构课程,重视早期教育和提倡发现教学.

11.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学者成为三大教育名著。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1.教育活动与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水平低。

2.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

3.教育无阶级性。

4.与宗教紧密联系。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与现代生产具有高度相关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由脱离走向融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与普及性。

4.教育走向终身化和全民化。

5.可持续发展。

6.变革性与未来性。

三、教育具有商品性吗?

具有。

四、学校教育产生于什么时期?

奴隶社会

五、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六、终身教育概念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提出的。

七、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逐渐立起来,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发展的产物。

第二章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的两大规律。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2.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教育)。

3.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4.理解遗传决定论。

1.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4.遗传素质具有变异性。

5.如何根据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上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把我教育时机,抓住学生发展关键期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

第三章教育的社会功能

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

2.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3.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的基础经济功能是培养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2)推动科技发展的功能。

(3)教育对于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4.教育先行概念

一是教育发展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经济发展程度,二是在发展教育时,教育要优先优惠于其他部门而发展

5.理解教育三个面向

(1)教育要面对现代化:

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合格人才

(2)教育要面向世界:

教育要想其他国家学习并吸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打破传统教育保守性,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思想

(3)教育要面向未来:

教育要有预见性,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要面向未来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强调教育的超前性和教育应发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以超前意识培养战略人才。

 

第四章

1.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

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

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3.素质教育内涵、特点、如何落实

内涵:

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实现再创造的过程。

换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科学地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去开发塑造完善青少年的身心结构与功能,已达到全面提高公民素质质量的教育实践过程。

其实质是对青少年的个性素质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社会实践过程。

特点:

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普通性,内化性,综合性

如何落实:

第一,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是教育观念的核心

第二,要进行教育的整体改革。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现行的基础教育包括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

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步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三,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制度。

要建立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校办学的标准,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作为评估标准的核心,制定科学的评估制度,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第四,进一步改革考试制度。

淡化考试的选拔功能,取消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制度。

全国范围实施普高和初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中高考的考试科目。

第五,大力提高校长和老师的素质。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教师和校长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

4.素质教育与体音美等特长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教育着科学的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去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是对青少年个性素质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实践过程。

文明特长的形成主要与个体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有关,而个性则除此之外还包括人的气质、需要、目的、动机、情感、意志以及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外延关系上看,它们的关系是:

素质教育包含特长教育。

第五章

1.学制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也简称为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现代学制的基本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枝型学制(中间型学制)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4.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2)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很多国家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小学成为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初中教育的变化有:

学制延长、把初中阶段看作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将初中和小学连接起来;高中本身就是现代学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教育有两个特征:

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类型和层次多样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变化:

多层次和多类型。

第六章

1.从课程管理角度,课程分为哪几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2.活动课程的概念

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者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

此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课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3.隐性课程

类别:

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

结构:

呈层次性特征: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物质到心理,其影响力从外向内递增。

功能:

陶冶,育美,益智,健体

特点:

潜移默化,丰富多样,不易控制,难于量化

4.理解课程计划,标准和教材P114-118

 

第七章

1.教学的地位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的工作必须都围着教学工作展开,对教学基本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是完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

教学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一方面,智育是教学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智育并不是教学要完成的唯一任务。

除智育之外,教学还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任务。

另一方面,教学是实现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因为实现智育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他途径完成。

因此,教育与智育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

4.理解教学认识作为一种特殊认识,为什么具有间接性、简洁性、引导性的特征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活动。

学生是有意识的能动主体,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他们的认识客体,他们只有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包括联系实际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动的活动中,才能使自身获得发展、提高。

所以,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①这个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教学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应有所忽视。

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

(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

(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正如马克思所说,“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些特点是教学必须注意的。

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得科学而有成效。

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间接经验的学习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掌握知识和发展相促进的规律

(1)智力的发展应以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2)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是有效发展其智力的关键

(3)防止教学中的两种片面性

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相互促进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学生思想提高的基础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思想

(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促进他们积极地掌握知识

6.理解形式教育论、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是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对立的教育理论,

前者是所谓“形式目的”的;后者是所谓“实质目的的”的.

一,形式教育论:

形式教育,也称形式训练、形式陶冶、心智训练、心智陶冶。

该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

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学校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主要观点:

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

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

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

利弊:

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不利于学生发展基础,不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实质教育论:

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

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

主要观点:

教育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

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

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

利弊:

有利于发展基础学力,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实质教育有利的一面。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实质教育强调知识本位,容易走进应试教育的误区。

7.教学的教育性

含义: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实施:

要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因此,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工作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但他又认为,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还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兴趣就是指智力活动的特性.赫尔巴特认为多方面的兴趣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

学校教育一方面是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一方面是通过知识传授进行智慧的启发,但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密切相关地体现在形成学生观念体系的整个过程之中.赫尔巴特把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归结为“教育性教学”,把自己的全部教育学说也概括为“教育不能离开教学”

现实意义:

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伴随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也始终是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政治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启示:

1、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

2、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

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

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

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第八章

1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法:

行为目标表述法,内外结合法。

第九章

1理解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第十章

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

教学需要把握一项重要原则,课有常而教法无常。

抓住教育规律,关注教法 ;关注情景体验,教学生活化;围绕方法渗透,教学方法科学化 。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的理解

1

相对评价:

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绝对评价:

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

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从被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法。

2

诊断性评价:

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的实施而进行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结性评价:

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

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

3

信度:

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即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

效度:

效度指考试的准确性,反映的是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吻合程度。

难度:

难度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

区分度:

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

第十二章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主要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研究学生,考虑教法,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复式教学的概念:

一位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节课上,使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两个

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编班:

单班多级复式,两班二、三级复式,三班二级复式

课程表:

动静结合,新旧结合

 

4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

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

5如何理解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科学,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教育的改革、课堂的现状、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学首先要传授专业知识,从这一层面说,它们都包含一套技术程序,具有规律性,应该是一门科学;其次,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对象的接受能力、兴趣,让他们愉快地、最大限度地接受你的认可,从这一层面说,它们需要天赋、需要创造性的反复实践,它又是一种艺术。

 

第十三章教师与学生

1.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2.理解:

“罗森塔尔效应”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启示?

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务必要懂得给予信心刺激给予肯定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

3.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系统性、合作性、计划性、科学性

4.论述教师职业道德。

乐业:

热爱教育无私奉献

爱生: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敬群:

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尊长:

平等谦卑,积极反思

严己: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5.论述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理论知识

能力结构:

备课能力,传授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教育机智。

第十四章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优良班集体。

2.班集体概念

按照班里授课制的培养目标下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其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3.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4.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是教师主导下学生能动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