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986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5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1概述

1.1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及企业性质

省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位于省市董家河镇北方向3.0千米处,地理坐标为:

东经108°58′00″~108°59′05″;北纬35°00′20″~35°01′30″。

行政区划隶属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管辖。

矿区北距市老市区5.0千米,矿区以东4.0千米处有陇海铁路支线—咸铜铁路和210国道及西铜一级公路通过,有简易矿山公路连接,距最近的咸铜铁路黄堡火车站约4.0千米,董家河镇南距市约90千米,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凤凰建材是京汉电力集团公司为实施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而在市注册的,注册资金500万元。

京汉电力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一个集电力、矿产能源开发的投资多元化企业,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

该公司长期从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总资产近15000万元,年收入2000余万元。

京汉公司已成功投资建设了洋县堰口电站、洋县金水电站、洋县白云宾馆、洋县铁河石墨矿、三岔湾水电站及博浩矿业公司铅锌矿等项目。

近年来,公司又与洋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中材汉江水泥股份、胶东水泥(南)等多家水泥厂有连续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具有相关行业的强大技术力量支持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矿区交通位置图

1.2编制依据

1.2.1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凤凰建材为民营企业,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后,由于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及产品档次的提高,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使现有资源得以有效配置,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凤凰建材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考虑在继续新建水泥厂,以扩大公司在省甚至西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鉴于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市场分布、原材料供应及供电、供水等建设条件,完全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因此,凤凰建材决定投资开发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并新建一座4500t/d的水泥生产线。

鉴于此,凤凰建材于2008年3月委托凯盛建材建研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该矿的开发利用方案。

本开发利用方案作为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专题报告,是项目建设诸项准备工作容之一。

凯盛建材建研设计接受该委托后,随即派出设计人员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现已完成该矿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供有关主管部门审查。

1.2.2编制依据及主要基础资料

(1)《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

(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3)《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242-2006);

(8)《爆破工程》,冶金工业,1992年;

(9)《露天采矿手册》,煤炭工业,1985年;

(10)《采矿设计手册》,建筑工业,1990年;

(11)《水泥矿山设计手册》,建筑工业,1981年;

(12)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总队提交的《省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详查地质报告》及附图;

(13)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省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详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陕土资储备字〔〕号);

(14)凤凰建材关于《省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委托书;

(15)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划定凤凰建材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区围的批复(陕土资字〔〕号);

(16)国土资源部文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

2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本矿区的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浅灰色~灰白色的厚层~巨厚层状灰岩、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矿。

矿石以浅灰色~灰白色的厚层~巨厚层状灰岩为主,总体含CaO含量平均在53.5%~52.78%,含量较高;MgO含量平均在1.22%~1.41%含量较低,矿石总体质量较好。

矿石工业类型为水泥用灰岩I级品。

矿石完全满足烧制石灰或水泥的原料要求。

2.2矿产品需求量预测

近几年来我国基本建设大副增加,城乡基本建设的加快,作为基础原材料行业中的水泥工业的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使的水泥用灰岩矿矿石的开发和供应相应变得活跃。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为水泥行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

2003年全国水泥产量达8.63亿t,2004年全国水泥产量为9.7亿t,2005年全国水泥产量为l0.64亿t;而2006年全国水泥产量突破12亿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19.07%,增速高于2005年同期水泥产量增长率7.35个百分点,水泥产量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增速也为历年同期最高。

2006年,全国水泥日均生产334.47万吨,平均比去年同期增产43.28万吨/日。

在今后若干年,我国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成为拉动水泥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基本建设和房地产业等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水泥产量仍将有所增长,市场对水泥用灰岩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

 

随着政府部门对落后产能淘汰速度的行政力度加大,以及全国各省市落后产能淘汰责任书的签订,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得到全面认真的执行,也改善行业供求关系,新建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是保持水泥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也为水泥原料矿山的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提高的保证条件。

水泥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

要在行业中立足,必须在结构调整中扩大规模,成为区域龙头水泥企业,才能在区域市场中有价格话语权。

而目前的状况是:

我国水泥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低于60%的不多,即使像海螺、山水和华新这样的龙头企业,资产负债率也在60%以上。

自有资本比例太低,企业经营风险过高。

受资金的制约,国众多中小水泥企业不仅失去扩机会,还面临还贷的压力。

这为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作为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水泥是市建材工业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岭、声威为龙头的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产品在全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旋窑与立窑产能比例为86:

14,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市水泥工业技术进步明显,发展步伐加快,但市水泥工业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少。

现有35户水泥企业中年产能超百万吨的仅3家,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热料生产线仅有5条。

2007年水泥产量达到800万t.但由于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水泥行业综合能耗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50%以上,消耗石灰石1000万t左右,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

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按照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思路,正确划定区域经济格局,明确提出要率先发展现代建材业,逐步淘汰机立窑,进一步提高新型干法的生产规模,在省率先做大做强水泥制造业。

全面整合水泥产业,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在石灰石资源富集区建设5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集中建设北部、岭和惠塬三个大型熟料基地;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设2~3个年生产能力在100-200万吨以上的大型水泥粉磨站。

进一步淘汰落后机立窑生产能力,2008年前完成岭和红旗三厂的五座湿法窑改造。

优化水泥工业结构,全面推广运用散装水泥,积极发展低碱水泥、白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等特种水泥。

到2010年全市水泥产量达到2000万吨,占到全省的5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比重达到80%以上,低温余热发电推广率达到50%以上。

水泥企业由现在的35户减少到20户以,规模最大两户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75%以上,继续保持水泥在全省的领先优势。

因此,市在国家及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依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以及靠近市场的有利条件,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作为凤凰建材水泥厂4500t/d生产线的配套项目,是水泥厂的一个生产矿山车间,其矿石全部供应水泥厂,在水泥成品的旺盛需求下,矿石的开采必须与水泥厂的规模相适应,才能确保水泥厂的生产原料的安全。

随着水泥工业的大发展,石灰石矿产品也必将得到较快的开发和利用。

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石以浅灰色~灰白色的厚层~巨厚层状灰岩为主,总体含CaO含量平均在53.5%~52.78%,含量较高;MgO含量平均在1.22%~1.41%含量较低,矿石的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不大,品质均满足水泥用灰岩工业指标的质量要求,总体质量较好。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矿产资源日趋紧和枯竭,本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必将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效益。

3矿产资源概况

3.1矿区总体概况

3.1.1矿区总体规划

市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陕甘宁坳缘褶皱束,——城断褶带的西南部边缘,渭河断陷盆地以北的断裂隆起带上。

勘探围矿区共圈定石灰石矿体3个。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奥统马家沟组(O2m)上段地层中。

矿区围标志层特征明显、稳定,不同矿体(层)厚度变化较小,矿石质量稳定,有益成份含量较高,有害成份低。

矿区矿石以浅灰色~灰白色的厚层~巨厚层状灰岩为主,总体含CaO含量平均在53.5%~52.78%,含量较高;MgO含量平均在1.22%~1.41%含量较低,矿石的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不大,品质均满足水泥用灰岩工业指标的质量要求,总体质量较好。

详查区围拐点坐标表3-1

拐点号

坐标

备注

X

Y

A

3877356.00

36588665.00

A拐点为西北角端点,各点按顺时针排序。

B

3877356.00

36589772.00

C

3876143.00

36589772.00

D

3876143.00

36588246.00

E

3876889.00

36588239.00

勘探围的矿体标高:

从+910至1118m。

勘探区石灰石矿出露地表,控制的矿体东西长1000m,南北宽约1400m,矿床规模大、呈近水平层状产出,按中间夹层的分布情况,矿层共分为4层,层位稳定,厚度大,开采条件较好。

根据矿体的分布情况和赋存特点,矿区总体规划的思路是:

在勘探区允许开采的围全矿区统一规划,按矿体出露位置和地形条件设置开采工作面。

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汽车—皮带开拓运输;生产规模为184万t/a;产品方案为水泥用石灰石矿;服务年限为42年(含基建期1年);在矿区外南侧建设炸药库1座,在东侧紧邻矿区修建水泥厂;在水泥厂集中建设矿山生产所需的辅助设施,不在矿山单独建设;依据方便、节约和就近排放,采场剥离的岩土就近排放在矿区西侧的低凹处,设置一座废石场,开采结束后对废石场进行生态复垦。

3.1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陕甘宁坳缘褶皱束,——城断褶带的西南部边缘。

中生代至今地壳总体以上升为主,区域上形成渭河断陷盆地以北的断裂隆起带,出露一套古生代地层,主要有奥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在沟谷或山脊顶部均见有出露,第四系风积黄土被覆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

区域上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勘探区仅划分为一个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区面积约14万m2,矿区总体资源情况与待规划设计的矿区围相一致,详细矿产资源概况见下面3.2节中叙述。

3.1.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由于本矿区属单一水泥用石灰石矿,矿区矿产资源储量8127万吨,其作为凤凰建材水泥生产线配套的矿山建设项目,其建设规模和生产能力与水泥厂的规模相一致。

因此,本次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围和容与矿区总体规划的相同。

在矿区总体规划的框架,在确保安全、注重环保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矿床开采方式、确定开拓运输方案;按矿体赋存情况合理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确定生产工艺、并配套必要的生产辅助设施。

3.2本设计项目资源情况

3.2.1矿区地质

3.2.1.1矿区地层

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以中奥统马家沟组(O2m)上段碳酸盐岩为主,第四纪黄土成被覆状覆盖其上或分布在山梁的缓坡及坡脚地带。

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全新统(Q4):

以人工堆积物为主,为分布在山坡、洼地的矿渣、渣土等。

中更新统组(Q2l):

风积黄土夹多层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层,浅黄色或棕红色,结构较致密,孔隙较发育。

黄土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勘查控制的厚度0~51.20米。

(2)中奥统马家沟组(O2m)

矿区围出露的中奥统马家沟组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属于马家沟组的上段,为一套碳酸盐岩。

按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化学成份等特征可细分为八个岩性层,由上而下依次编号为O2mg、O2mf、O2me、O2md、O2mc、O2mb、O2ma-1、O2ma,各岩性层之间呈整合接触,岩层总体倾向125~165°,倾角3~16°。

特征如下:

O2mg岩性层:

灰岩,深灰色,微晶~细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另有极少量白云石、硅质、泥质,岩石断口呈贝壳状,顶部与黄土接触处发育有不连续的风化层,厚0.1~0.4米,岩溶发育。

勘查控制的平均厚度12.9米,分布在矿层(体)的最顶部,为G矿体层。

O2mf岩性层:

灰岩,灰色~浅灰色,泥晶、亮晶结构,厚层状构造。

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含微量白云石和泥质,多见后期方解石细脉穿插,贝壳状断口,大部分已经风化剥蚀,仅在山顶见有零星分布,勘查控制的平均厚度14.88米,为F矿体层。

O2me岩性层:

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浅褐灰色(矿区上部标志层),泥晶、亮晶、粗晶结构,条带状、厚层状构造。

组成矿物方解石含量75%、白云石约25%,含少量泥质。

在贝壳状断口面上可见有糖粒状白云石颗粒,白云石的含量在走向、倾向有变化,局部含量较多成白云岩,控制的平均厚度6.00米。

为勘查区的非矿E夹层。

(见照片6)

O2md岩性层:

灰岩,灰色,细晶、亮晶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

方解石矿物含量在95~98%,白云石微量,岩石质纯性脆,贝壳状断口,多见方解石细脉穿插,局部发育缝合线构造,勘查控制的平均厚度18.5米,为D矿体层。

O2mc岩性层:

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褐灰色(矿区标志地层),粉晶、泥晶、粗晶结构,厚层状~块状构造。

组成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和少量泥质,并含碳酸盐化的生物碎屑。

岩石裂隙发育,出露地表的岩层见较多的小溶孔。

勘查控制的平均厚度5.20米,矿区围属于非矿C夹石层,沿走向、倾向厚度有变化。

O2mb岩性层:

灰岩,浅灰色~灰白色,粉晶、量晶、生物碎屑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

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含量在98%以上,岩石质纯性脆,具贝壳状断口,见较多的方解石细脉穿插,发育缝合线构造。

局部夹灰质白云岩薄层。

勘查控制的平均厚度40.2米,为B矿体层。

O2ma-1岩性层:

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浅灰色(矿区下部标志层),泥晶、细晶、粗晶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矿物组成,含少量泥质,岩石断口面呈砂状。

勘查控制的平均厚度17.23米,为勘查矿区矿层的底板。

O2ma岩性层:

灰岩与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互层。

灰白色,细晶、亮晶、生物碎屑结构,厚层状~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各层不同,方解石为主,白云石含量变化大,岩石贝壳状断口面见较多亮晶白云石。

有后期大量方解石细脉穿插。

未见底,勘查未控制该层厚度。

3.2.1.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黄堡向斜的西北翼,岩层总体倾向东南,呈单斜层状出,产状125~165°∠3~16°。

矿区东部边沿岩层倾角较陡,一般在25°左右,其余地段岩层近于水平状产出。

矿体中见到的仅是一些节理、裂隙。

对地层、岩石的完整性破坏不甚明显。

总之矿区构造较简单。

裂隙多见于近地表部位,以风化裂隙、坡角卸荷裂隙为主,岩溶裂隙较少,排列无序,裂隙面微,上部多被粘土充填。

节理发育情况与区域构造相关。

根据野外多点统计,矿区围主要发育有二组节理,走向分别为20°~30°、270°~285°,为剪切节理,节理面较平直,偶见水平擦痕,延伸较远,宽度一般数毫米。

总之,矿区岩、矿层延伸稳定,标志层清楚,整体为一缓倾角单斜层。

虽矿区南部有断裂构造,且矿体有节理、裂隙存在,但对矿体(层)延展的稳定性和矿石质量无明显影响。

3.2.2矿层地质

铁龙头水泥用石灰岩矿属于浅海相连续沉积形成的层状矿床。

受夹石层的影响,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奥统马家沟组(O2m)上段地层中。

矿区围标志层特征明显、稳定,不同矿体(层)厚度变化较小,矿石质量稳定,有益成份含量较高,有害成份低,易于对比。

以矿区七个岩性层O2mf、O2me、O2md、O2mc、O2mb、O2ma-1、O2ma为单元,对应的矿体(层)有4个,编号由上至下依次为G、F、D、B。

其中E、C、A-1为较明显的标志层。

3.2.2.1矿体(层)特征

(1)矿体(层)形态、产状

勘查区各矿体(层)产出形态较稳定,延伸长度受地形切割侵蚀影响不完全一致。

矿床详查控制的矿体(层)主要分布在北西走向的山梁上。

东起石凹村,西至铁龙沟东坡,北以铁龙头村垭口为界,南至基岩山体与黄土梁的交接处。

控制的四个矿体(层)总体呈微向东南倾斜,产状平缓,间有波状起伏,层位稳定。

矿区总体产状变化在145~175°∠3~8°之间。

(2)矿体(层)规模

铁龙头矿区水泥用石灰矿控制的矿体(层)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1.4平方千米。

(3)矿体(层)厚度及变化

控制的四层矿体(层)累计厚度较大,各矿体(层)沿走向、倾向方向的厚度变化也比较稳定,受风化剥蚀影响,在矿区不同位置三个矿体(层)的出露不同,详查控制的矿层平均厚度为86.48米。

3.2.2.2矿石质量

石灰岩矿石的质量由所含得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决定,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其变化以及主要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等分述如下:

(1)矿石矿物成份

灰岩:

主要由方解石晶体组成,含量在95~98%以上,含微量白云石、泥质和有机质。

矿石中小于2%的白云石自形程度较好,呈菱形晶,粒径0.03~0.1毫米,均匀散布在方解石颗粒之间;泥质、有机质呈隐晶质细小集合体均匀分布;极少量的黄铁矿、石英呈星点状分布。

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

主要由方解石(含量在80%以上)和白云石(小于15%)组成,另含少量泥质、铁质和石英细颗粒,方解石呈细晶镶嵌状,白云石呈结晶较完好的菱形晶集合体分布,部分白云石还交代方解石或镶嵌在方解石颗粒的周边,局部白云石富集并与方解石相间组成条带状构造。

(2)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取样分析结果,对单工程、各矿体层矿石中CaO最大含量55.28%,最小含量49.07%,平均含量52.94%;MgO平均含量为1.58%。

深部钻孔中矿石CaO最大含量55.31%,最小含量48.65%,平均含量53.53%;MgO平均含量1.14%。

全矿区矿体(层)矿石的CaO平均含量为53.24%,MgO平均含量为1.36%。

矿体(层)的矿石中有益组分CaO含量高,有害组分MgO含量低,矿石质量好。

(3)矿石化学成分的变化

CaO、MgO沿走向矿层方向的变化:

CaO在54.78~52.06%之间,平均53.22%,MgO在0.30~2.17%之间,平均1.38%。

说明矿体(层)沿走向(由北到南)CaO、MgO含量变化不大。

CaO、MgO沿倾向矿层方向的变化:

CaO在52.06%~54.78%间变化,平均53.35%;MgO在0.3%~2.09%间变化,平均1.38%。

CaO、MgO沿矿体(层)垂直厚度方向的变化:

CaO含量在50.96~55.13%之间,平均为53.53%,MgO在0.58~2.12%之间,平均为1.01%。

总体情况是:

各矿体(层)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CaO、MgO含量在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上变化不大,矿石化学成分均匀。

(4)矿石中其它成分

矿石中其它氧化物成分含量平均值为:

SiO20.93%、Al2O30.176%、Fe2O30.089%,K2O0.038%,Na2O0.019%,SO30.023%,Cl-0.0090%,烧失量43.24%。

说明各矿体(层)中矿石其它氧化物组分含量低,满足水泥用石灰岩矿石的质量要求。

(5)矿石的主要有益、有害组分

矿石的主要有益组分为CaO,矿区各矿体(层)平均含量为53.26%;限量组分SiO2平均含量为0.88%。

有害组分K2O+Na2O平均含量为0.057%;MgO主要赋存在白云石中,当含量较高时,岩石表现出白云质灰岩,有的甚至成为白云岩特征。

详查圈定的三个矿体(层)矿石中白云石含量普遍很少,多在2%~5%左右,MgO平均含量仅1.37%,低于工业指标的限制要求;其他有害组分SO3、Cl-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0%和0.0086%,含量也很低,对矿石质量影响很小。

3.2.2.3矿石类型

根据各矿体(层)的厚度,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能等特征,铁龙头水泥用石灰岩矿的矿石可划分为二种自然类型:

(1)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灰岩:

矿石呈浅灰色~灰白色,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含量达95~98%,白云石微量;细晶、亮晶、生物碎屑结构;厚层状、巨厚层、块状构造。

矿石质纯性脆,贝壳状断口,见方解石细脉穿插。

D、B两个矿体(层)的矿石属于该类型。

矿石中CaO含量高,在48.75~55.21%,平均为53.50;MgO含量低,平均为1.22。

该类矿石为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

(2)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

矿石呈深灰色,主要组成矿物方解石含量在95%左右,另含有少量白云石、泥质、铁质和有机质,泥晶、粉晶、细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质纯性脆,贝壳状断口。

矿区F矿层的矿石属于该类型,CaO含量在48.67~54.78%、平均为52.78%,MgO含量平均为1.41%。

3.2.2.4矿石的品级

本矿区矿石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不大,石灰石矿石品质均满足水泥用石灰岩矿石工业指标的质量要求,无明显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

因此,矿区矿石的工业类型全部属于水泥用灰岩Ⅰ级品。

3.3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3.3.1水文地质

(1)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矿床主体位于近东西向山梁上,矿区围属于漆水河上游补给区。

区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标高1111.3米在主山梁顶,最低810米在矿区西南部小河沟,相对高差301.3米,山体坡角在30°左右。

地表沟谷呈树枝状,无常年流水,雨季或者暴雨之后,形成季节性或短时间流水,流向顺地形坡降,由高向低流动,汇入铁龙沟、流入漆水河。

矿区地层由第四纪黄土和中奥世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组成。

黄土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碳酸盐岩为含水层。

由于岩体中裂构造和岩溶不甚发育,构造节理和近地表发育的风化裂隙是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通道。

区地下水位低,埋藏较深,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矿区最低标高为910.0米,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810.0米以上。

因此,矿床开采时采场的降雨汇水,除一部分沿节理裂隙入渗补给地下水之外,剩余部分不需开挖排水沟或使用专门的排水设施,靠地形坡降便能顺畅排泄。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属于Ⅲ类Ⅰ型水文条件,适合露天开采。

(2)岩溶

矿区岩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裸露地表的碳酸盐岩表面溶蚀的孔洞和沟槽。

形态有椭圆状、长条状和不规则状,溶蚀深度一般小于0.2米,孔洞、沟槽多有碎石和粘土充填物。

B.灰岩层顶部古风化壳上的溶蚀。

主要分布在黄土覆盖层与灰岩的接触部位,不连续分布,厚度0.2~0.4米不等,部分高岭土化呈“白矸”状产出。

C.裂隙、破碎带岩溶。

沿构造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呈条带状分布,延伸远、深度较大。

地质调查时在采场见有较小的溶洞,形态不规则。

除此之外,在钻探施工中,未见较大的溶洞。

经钻孔控制和矿区地表采坑陡壁观察,矿区的岩溶多为小型溶洞和溶蚀裂隙。

综上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