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9929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docx

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2

 

工程测量学

实习指导书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009.11

实验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

2.熟悉全站仪安置、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点放样的方法。

3.理解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

二、仪器及工具

光电测距仪1台,反射棱镜1套,2米小卷尺1个,木桩2只,斧子1把,气压计1只,温度计1只。

三、实验步骤

1.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操作方法与经纬仪相同。

2.练习使用光学对中器对中。

1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使地面点呈像清晰。

2移动脚架和脚螺旋,在保证仪器大致水平的前提下,使地面点落在光学对点器中心标志上。

3通过调节脚架高度,使仪器圆水准气泡居中。

4通过光学对点器目镜查看地面点,若没有落在光学对点器中心标志,则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其对中。

5再调节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6重复④⑤步骤,直至圆水准管气泡居中,同时地面点应落在光学对点器中心标志上为止。

7最后通过调节脚螺旋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3.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

按下POWER钮打开仪器,此时仪器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显示

照准第一个目标A

照准A

V:

82°09′30″

HR:

90°09′30″

置零锁定置盘P1↓

设置目标A的水平角为0º00ˊ00"

按F1(置零)

 

按F3(是)

水平角置零

>OK?

------[是][否]

V:

82°09′30″

HR:

0°00′00″

置零锁定置盘P1↓

照准第二个目标B,显示目标B的V/HR。

照准目标B

V:

92°09′30″

HR:

67°09′30″

置零锁定置盘P1↓

显示窗口中V表示竖直角,H表示水平角(R表示顺时针角度值增加,L表示顺时针角度值减少)。

 

4.距离测量

确认仪器处于测角模式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显示

照准棱镜中心

照准A

V:

90°10′20″

HR:

170°30′20″

H-蜂鸣R/L竖角P3↓

开始测量并显示距离(HD表示水平距离,VD表示高差)

HR:

170°30′20″

HD*[r]<

VD:

m

测量模式S/AP1↓

使显示变为水平角(HR)、垂直角(V)和斜距(SD)

再次按

V:

90°10′20″

HR:

170°30′20″

SD*241.551m

测量模式S/AP1↓

2、要从距离测量模式返回正常的角度测量模式,可按ANG键。

5.坐标测量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显示

设置测站点

①按“MENU”键

按“F1”进行“数据采集”。

菜单

F1:

数据采集

F2:

放样

F3:

存储管理P1↓

②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文件名,按“F4”回车,进入下一步。

选择一个文件

FN:

XXX

输入调用---回车

③按“F1”进行“输入测站点”选择。

数据采集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P1↓

④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点号”、“仪高”。

输入完成后按“F4”测站进入下一步。

点号:

标识符:

仪高:

m

输入查找记录测站

⑤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坐标”对应的按键用“F3”进行坐标输入窗口

测站点

点号:

XXX

输入调用坐标回车

⑥按“F1”输入N、E、Z数值,每一数值输入结束后按F4即可进行下一数值的输入。

输入结束后进入下一窗口。

N→XXXm

E:

XXXm

Z:

XXXm

输入---点名回车

⑦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的按键用“F3”记录所输数据

点号:

XXX

标识符:

仪高:

XXXm

输入查找记录测站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显示

设置后视点

①记录结束后自动进入数据采集窗口

按“F2”进行“输入后视点”选择

数据采集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P1↓

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的按键用“F1”输入“后视点”、“镜高”数值。

输入结束后按“F4”进入后视窗口。

后视点:

编码:

镜高:

m

输入置零测量后视

③按显示屏幕下方NE/AZ提示的按键按“F3”进入下一步

后视点

点号:

XXX

输入调用NE/AZ回车

④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N、E数值。

每一数值输入结束后按F4即可进行下一数值的输入。

数值输入完毕后按“F4”则进入坐标测量状态。

N→XXXm

E:

XXXm

输入---点名回车

坐标测量

①瞄准后视点,按F3(测量)键,进入下一屏幕。

后视点:

XXX

编码:

镜高:

XXXm

输入置零测量后视

②按“F1”。

测量后视点“角度”。

角度测量完毕后,自动又进入数据采集窗口。

后视点:

XXX

编码:

镜高:

XXXm

角度斜距*坐标----

③按“F3”选择“测量”。

数据采集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测量P1↓

④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点号、镜高数值后,按“F3”进行测量。

点号:

XXX

编码:

镜高:

XXX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⑤显示屏幕同②,但本次则应按“F3”测量“坐标”。

坐标测量完毕后,自动又进入坐标显示窗口

N→XXXm

E:

XXXm

Z:

XXXm

6.点放样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显示

设置测站点

①按“MENU”键

按“F2”进行“放样”。

菜单

F1:

数据采集

F2:

放样

F3:

存储管理P↓

②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文件名,按“F4”回车,进入下一步。

选择一个文件

FN:

XXX

输入调用跳过回车

③按“F1”进行“输入测站点”选择。

放样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输入放样点P↓

④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坐标”对应的按键用“F3”进行坐标输入窗口

测站点

点号:

XXX

输入调用坐标回车

⑤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N、E、Z数值。

每一数值输入结束后按F4即可进行下一数值的输入。

输入结束后按“F4”回车进入下一步。

N→XXXm

E:

XXXm

Z:

XXXm

输入---点名回车

⑥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的按键用“F1”输入仪高数据,仪高输入后按“F4”回车放样窗口。

仪高

输入

仪高:

XXXm

输入------回车

 

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显示

设置后视点

①记录结束后自动进入数据采集窗口

按“F2”进行“输入后视点”选择

放样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输入放样点P↓

②按显示屏幕下方NE/AZ提示的按键按“F3”进入下一步。

后视点

点号:

XXX

输入调用NE/AZ回车

③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N、E数值。

每一数值输入结束后按F4即可进行下一数值的输入。

数值输入完毕后按“F4”则进入下一窗口。

N→XXXm

E:

XXXm

输入---AZ回车

④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照准后视点,按“F3”选择“是”。

随后系统自动进入放样菜单

后视

H(B)=XXXXXX

>照准?

[是][否]

放 样

①选择F3(输入放样点,进入下一屏幕。

放样

F1:

输入测站点

F2:

输入后视点

F3:

输入放样点P↓

②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按“F3”选择按“F1”坐标,进入下一步。

放样

点号:

XXX

输入调用坐标回车

③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对应的按键用“F1”输入N、E、Z数值。

每一数值输入结束后按F4即可进行下一数值的输入。

输入结束后按“F4”回车进入下一步。

N→XXXm

E:

XXXm

Z:

XXXm

输入---点名回车

④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的按键用“F1”输入镜高数据,镜高输入后按“F4”回车下一窗口。

镜高

输入

镜高:

XXXm

输入------回车

⑤显示放样计算结果。

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的按键用“F1”角度进入角度放样窗口

计算

HR=XXXXXX

HD=XXXXXXm

角度距离----------

⑥转动照准部,当dHR为零时,角度放样结束。

按显示屏幕下方提示“距离”对应的按键用“F1”进入距离放样窗口

点号:

HR=XXXXXX

dHR=XXXXXX

距离------坐标-----

实验10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南方CASS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2.体会在计算机上绘制地形图的优点。

二、仪器及工具

  安装有南方公司CASS成图软件的计算机1台。

三、实验步骤

1.双击CASS成图系统图标打开CASS软件,单击“绘图处理”-改变当前图形比例尺-给定新的比例尺-回车。

数据文件

2.展野外测点点号:

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号-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实验练习.dat”-确定。

图面上即可看到所展点号。

3.展高程点:

绘图处理-展高程点-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实验练习.dat”-给定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直接回车表示注记所有高程点)-确定。

图面上即可看到注记的高程点。

4.绘制控制点:

单击屏幕菜单中的“坐标定位”-控制点-选择控制点类型-指定控制点位置-输入控制点高程-回车-指定控制点点名及等级-回车。

5.绘制居民地房屋:

屏幕菜单-居民地-四点房屋-1已知三点-根据野外草图依次给定房屋的三个角点。

同理可绘出四点房屋、多点房屋、已知二点及宽度的房屋。

6.绘制道路设施:

屏幕菜单-交通设施-选择平行等外公路-依次给定公路一边的各测点-选择1边点式(指定公路另一边上的点)或2边宽式(给定公路宽度)。

7.绘制等高线:

①建立DTM(地面数字模型):

等高线-由数据文件建立DTM-输入数据文件名(实验练习.dat)-选择不考虑坎高-选择对象(绘等高线区域边界处的多段线,如没给定对象则表示图面所有区域)-显示建三角网过程。

②绘等高线:

等高线-绘等高程-输入等高距(1米)-三次B样条拟合(折线拟合方式)-回车。

关闭SJW图层,即可清晰看到等高线,再对等高线进行适当修改。

  8.图形分幅:

绘图处理-标准图幅(50×50cm)-在图幅整饰对话框中分别填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接图表、及左下角坐标后确认。

四、实验要求

  完成后,以本人班级姓名为文件名保存所绘图形,并发送至指导教师邮箱中。

第三部分  教学实习

1实习时间及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

2实习目的

2.1通过实习,加深理解并巩固掌握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提高使用测量仪器及工具的能力;系统实践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施测、成图过程;掌握纵断面测量、纵断面图绘制和土方量计算方法;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2.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3培养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协作,热爱自然、热爱人民的优良作风。

3实习任务

在宁夏大学北校区施测工程Ⅲ级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为四、五等水准测量;1:

500地形图;进行线路断面测量及纵断面图绘制;进行施工放样练习。

4实习要求与纪律

4.1严肃作风,吃苦耐劳。

爱护测区自然环境,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范。

4.2工作紧张,有条不紊。

实习小组内外团结协作,严格遵照技术要求作业,出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解决。

4.3绝对保证人身、仪器、工具的安全,以使实习顺利进行。

外出要请假。

不要乘坐代步蹦蹦车。

4.4指导教师适时指导实习小组的工作,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其他突发事件,督促学生遵守纪律,保证进度和质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4.5测量学是实习期间学习的中心内容。

认真轮换工种,按照要求作业,独立计算,不转抄成果。

5技术过程与技术要求

5.1仪器检校

全站仪的演示。

经纬仪五项检校,水准仪三项检校。

校正工作由教师示范。

5.2首级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为导线网,参阅控制网及分幅图。

各实习小组联合施测。

Ⅲ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网节点间长度≤800m,平均边长120m,方位角闭合差≤24√n秒,单一导线相对闭合差≤1/3000;水平角测角中误差≤12秒;水平角测量方法;测回法,DJ6仪器2测回;距离测量方法;普通钢尺量距,2测回,相对误差≤1/2000。

5.3加密平面控制

实习小组在自己的测量范围内依据首级平面控制点,选择图根三角、前(后)方交会、图根导线等适用的形式进行加密。

加密结果使每平方公里内控制点均匀密度不小于120点。

图根三角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120m左右;测角中误差≤20秒;三角形闭合差≤60秒;方位角闭合差≤40√n;水平角,DJ6仪器1测回。

图根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边长120m:

测角中误差≤20秒;水平角全站仪1测回;方位角闭合差≤60√n;全长相对闭合差≤1/2000;边长测量,1测回;相对较差≤1/2000。

5.4距离测量

导线边长全站仪对向观测。

5.5首级高程控制

以高程己知点为起算点,用四等水准方法联测首级平面控制点,形成闭合线路或附合线路,也可形成网状结构。

5.6加密高程控制

以首级高程控制成果为起算数据,将本小组的加密平面控制点采用五等水准方法联测形成闭合(或附合)线路。

5.7地形测绘

方法:

测图比例尺1:

500,等高距0.5m。

地形点间距≤15m;视距长度;测绘地物≤60m,测绘地地貌≤100m;高程注记至0.01m。

地物测绘并表示:

控制点、居民地、水系及其建筑物(包括沟渠、水闸、泵站、跌水等),各级道路(包括简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内部道路),管线,输电及通讯线杆(路),独立地物,境界,垣栅(围墙、栅栏等),地类界(植被边界)。

地貌测绘:

在地貌变化处选定碎部点进行测绘并保证碎部点密度。

勾绘等高线。

5.8纵断面测量及纵断面图绘制

在选定线路上,以20m为里程桩间距,标定里程桩,并在地形变化处标定加桩。

记录桩高,利用五等水准(视线高法)测量各中心桩的高程,化算为地面高程。

依据纵断面成果,绘制纵断面(水平比例尺1:

1000,垂直比例尺1:

50)。

5.9施工放样

各组依据己知点的坐标和高程,计算出4个设计点位对应的放样数据,利用极坐标法放出各点的实地位置,并校核。

平面误差≤40mm,高程误差≤6mm。

6实习进度计划

序号

工作项目

工作内容

10月(第1周星期一至星期天)

11月(第2周星期一至星期五)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1

实习准备

实习动员、现场踏勘

2

控制测量

导线水准测量

3

水平角测量

4

距离测量

5

控制成果整理

6

测图准备

绘方格网、展控制点

7

地形图测绘

碎部点测量

8

地形图整饰

9

实习总结

仪器清理归还

 

7实习资料装订顺序

序号

记录表名称

备注

1

测量实习资料

封面

2

DS3型水准仪(部分)检验记录表

表21

3

DJ6型经纬仪(部分)检验记录表

表22

4

控制点坐标高程成果表

表2

5

控制网设计图(导线测量闭合图)

表18

6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测回法)

表8

7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全圆观测法)

表7

8

边长丈量记录表

表3

9

导线测量计算表

表11

10

控制网设计图(五等水准测量闭合图)

表18

11

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表5

12

高程计算表

表7

13

控制网设计图(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图)

表18

14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表6

15

高程计算表

表7

16

碎部测量记录表

表13

17

施工放样数据计算过程

18

实习总结(2000字以上)

装订(横向装订)

 

9宁夏大学C区控制网图

10、CASS软件安装步骤

10.1首先安装CAD2004软件。

10.2在CAD2004的目录下安装CASS2008。

1)打开CASS2008安装包,双击SET.EX可执行文件,按照提示安装,要求将其安装在AUTOCAD2004相同的文件目录下。

2)CASS2008解密:

按照cass2008forcad004破解安装说明中的要求破解该软件。

11、cass2008的使用:

1)控制测量:

现场演示。

2)地形图测量:

见讲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