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9967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 卷.docx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II卷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卷

(二)(II)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36分)

1.(4分)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划线汉字的注音依次填入文后横线上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lín________,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xù________,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________,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________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2.(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②无意苦争春,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⑥夜来南风起,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⑦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⑧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⑨古人心系天下,笔画江山。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类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________,________。

3.(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4.(6分)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②旦辞爷娘去________

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

⑤有仙则名________

⑥凭君传语报平安________

5.(2分)下面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B.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C.花之富贵者也                 菊之爱    

D.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12分)名著阅读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

“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

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

“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

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烫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

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

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林冲劝道:

“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鲁智深喝道:

“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

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

”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

“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

”提了禅杖先走。

两个公人哪里敢回话……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

(2)中国古典名著向来以刻画人物细腻见长。

在选文中,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鲁智深的人物形象?

(3)鲁智深是这部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请你在阅读本段内容后,概括鲁智深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70分)

7.(5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丝如期而至

卢惠龙

①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

一阵一阵,随风飘忽。

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②我小小的石屋,石块砌的墙,石板盖的顶,孤寂地横陈在花溪吉林村一座土山的半腰。

石屋四周是包谷林。

雨丝中,包谷林散发着阵阵泥土的气息,厚实黝黑的叶面,昭示这成片的包谷正在旺盛期,夜深时听得见包谷秆上蹿的拔节声。

山脚是漠漠的水田,雨丝飘洒,翠绿的秧苗一阵阵随风起伏,像在深情地获取地母的营养。

③这是夏季了。

夏季是生长的季节。

水溪里的青蛙,这期间活泼极了。

它们四肢饱满,四下里蹦跳,蛙声频率很高,包围我的石屋。

青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里,季风带来雨水。

它们便纷纷出洞。

青蛙头的两侧有两个声囊,能产生共鸣,放大鸣叫。

每每,一入夜晚,青蛙出来捕食,这时候就是它们的天下了。

蛙声骤起,如鼓如鼙,如醉如狂,浓郁,浩荡,大肆将雨夜渲染。

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生阴阳,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合唱。

蛙鸣,蕴含着无有穷尽的生命密码,几乎就是大自然永远的歌咏,一首田野之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

④当雨丝飘忽,蛙鸣如潮时,我的心沉淀下去,静静地融入大自然的夜。

我闭了眼,恍惚,万象在傍。

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生命状态。

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仿佛摘一根草茎放到嘴里咀嚼,总有山野泥土的味儿,清香的,苦涩的。

这情景。

可以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毛茸茸的真实。

我们。

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

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情景好像就是一种宿命,就是我们念兹在兹以至生死与之的,己身所属的情景。

这样,情景就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襁褓了。

我此时此地的情景,在雨夜里,在蛙声中,就像一幅写意山水,有一股气荡漾其间,氤氲环绕,诠释生命。

⑤对了,这时候,大抵需要确认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自负,人类其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

人类要给大自然以恩泽,与大自然共生共存。

就像《鱼王》里的那个伊格纳齐依奇,他看见柳叶尖上,一滴露珠凝敛不动,都以为是露珠因害怕自己的堕落会毁坏这个世界。

这就是一种敬畏了,敬畏我们生死与之的情景。

再深一步说呢,我们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地球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⑥至此,内心曾经的一些东零西碎仿佛慢慢平息,获得一种透悟的解脱。

⑦雨丝依旧飘洒,我屋顶的青石板沁润了一圈一圈的水渍,有浓有淡。

雨声听着听着小了下去,不一会儿,又急促起来,响亮起来,也许它会彻夜不歇的。

而蛙声呢,像浪潮拍岸,渐渐有了规律。

唔,山的呼吸浓烈,水的气息可辨,这是一种原本,一种落定,是大自然的脉动,一种浸淫了的博大气象。

(1)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

(2)文中第③自然段详细描写蛙声有什么深意?

(3)本文长短句结合。

以短句为主,很有特点。

请以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为例,说说这样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好处。

(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6)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

(7)文中第③自然段详细描写蛙声有什么深意?

(8)本文长短句结合。

以短句为主,很有特点。

请以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为例,说说这样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好处。

(9)第⑤自然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0)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

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

……上哪里去呢?

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

到桥上,左右空旷,一眼望去,全是雪花。

他这才似乎知道了雪还没住,摸一摸头上,毛线织的帽子上已经很湿。

桥上没人,连岗警也不知躲在哪里去了,有几盏电灯被雪花打的仿佛不住的眨眼。

祥子看看四外的雪,心中茫然。

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

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

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

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

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

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门外有些脚印,路上有两条新印的汽车道儿。

难道曹太太已经走了吗?

那个姓孙的为什么不拿她们呢?

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捉住。

左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

轻轻推了推门,门开着呢。

顺着墙根走了两步,看见了自己屋中的灯亮儿,自己的屋子!

他要哭出来。

弯着腰走过去,到窗外听了听,屋内咳嗽了一声,高妈的声音!

他拉开了门。

“谁?

哟,你!

可吓死我了!

”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

“祥子,怎么回事呀?

祥子回答不出,只觉得已经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似的,心中堵着一团热气。

“这是怎么啦?

”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

“你还没回来,先生打来电,叫我们上左宅,还说你马上就来。

你来了,不是我给你开的门吗?

我一瞧,你还同着个生人,我就一言没发呀,赶紧进去帮助太太收拾东西。

你始终也没进去。

黑灯瞎火的教我和太太瞎抓,少爷已经睡得香香的,生又从热被窝里往外抱。

包好了包,又上书房去摘画儿,你是始终不照面儿,你是怎么啦?

我问你!

糙糙的收拾好了,我出来看你,好,你没影儿啦!

太太气得——一半也是急得——直哆嗦。

我只好打电叫车吧。

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哇。

好,我跟太太横打了鼻梁(注:

横打了鼻梁,即保证),我说太太走吧,我看着。

祥子回来呢,我马上赶到左宅去;不回来呢,我认了命!

这是怎会说的!

你是怎回事,说呀!

祥子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骆驼祥子》第十二回,有删改)

(1)发生了什么事让选文中的祥子“走投无路”?

请联系小说前文情节,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他要哭出来。

……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二人各自因什么情绪而会“要哭出来”?

②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哇。

(划线的“空城计”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选文结尾,祥子回了高妈的话,你推断以下三项中哪项可能是祥子的答复。

请联系情节,根据祥子性格,选择一项填在A处,并简述理由。

【甲】你走吧!

……见了先生,告诉先生快跑,侦探说了,准能拿住先生。

左宅也不是平安的地方。

快跑!

【乙】明儿再说吧。

事情简直说不清。

【丙】自然是有事,并且是要紧的事!

你不用着急,我来是为你好!

(4)你认为是什么让祥子从“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第一回)变成了“还有口气的死鬼”(第二十四回)?

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共2题;共24分)

9.(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运用的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14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神、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攘除奸凶    攘除:

________

②斟酌损益    益: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许先帝以驱驰。

(3)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角度考虑,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痛恨于桓、灵    

B.躬耕于南阳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不宜妄自菲薄    

(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四、语言运用(共2题;共20分)

11.(15分)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时谢满金

用意:

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

用意:

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

用意:

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的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古代的名与字分别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

名是一个人①            ,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字独立与名之外,又与名②         .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③          ;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还有④         ,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

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

(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

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

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

示例

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

姓名:

蒋力行解说:

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

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冰心《繁星》

青年人!

只是回顾么?

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冰心《春水》

读了这两首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五、附加题(共1题;共4分)

13.(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

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①_____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

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

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

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

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②______(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幽平淡  取长补短    

B.清幽平淡  相得益彰    

C.雄浑激昂  取长补短    

D.雄浑激昂  相得益彰    

(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

A.笔走龙蛇    

B.高山流水    

C.博览群书    

D.落子无悔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70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8-1、答案:

8-2、答案:

8-3、答案:

8-4、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共2题;共24分)

9-1、

9-2、

10-1、答案:

10-2、答案:

10-3、答案:

10-4、答案:

四、语言运用(共2题;共20分)

11-1、

11-2、

11-3、

12-1、

五、附加题(共1题;共4分)

13-1、

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