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0048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唐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14.12.15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

近人范文澜说:

“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朱熹的解释是: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

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

“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

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

父恕,为涿郡太守,卒。

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于财。

恢曰: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一朝尽散,振施宗族。

州里高之,比之郇越①。

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

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

太祖曰:

“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

故书云:

‘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

”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

又语张辽、乐进等曰:

“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

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

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

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

恢密语潜曰:

“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

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

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

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

”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

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

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

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

道病卒,时年四十五。

诏曰:

“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

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

如何不遂,吾甚悯之!

”赐恢子生爵关内侯。

生早卒,爵绝。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郇越:

古代的贤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水生而曹仁县军县军:

县里的军队

B.如恢所策所策:

所谋划的

C.文帝践阼践阼:

登上皇位

D.恢有柱石之质柱石:

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B.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C.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D.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恢一向乐善好施,家里很是富有,但他把钱财分给了宗族,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B.温恢很有军事谋略。

曹操曾经对自己的手下说,遇到事情可以多和温恢商量再做定夺。

C.温恢很有远见。

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曹仁将要受到关羽的攻击而提醒兖州刺史,后来果如他所料。

D.温恢能够清楚地知道曹操的用意,所以给裴潜提建议,让他加快行程,裴潜接受了他的建议,所以,没有受到责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

(2)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

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①

脉脉广川②流,驱马历长洲③。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月夜

刘方平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上官仪(约608—664):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

本诗是作者宰相(661—663)任上所作。

②“广川”指洛水。

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

③“长洲”指洛堤。

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

④刘方平(生卒年不详):

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终生未仕。

8.刘诗的后两句描写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9.两首诗都写到“月”,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月”下之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出已发现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苦情的诗句。

三、实用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陈生:

把猪肉卖出北大水平

①“你们是肉类切割专业的国内第一批毕业生。

”北大“猪肉才子”陈生在屠夫学校的结业典礼上跟学员们骄傲地强调。

今年5月,陈生一手创办了全国首家屠夫学校,筹备历时8个月,200人报名,招收68人,不收学费,包吃包住,外带补贴,近日首批40名毕业生终于毕业了。

②陈生是位成功的创业者,从房地产“老大”到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总裁到“猪肉大王”,再到屠夫学校的校长,陈生在这几个角色间华丽穿梭,游刃有余。

屠夫学校培养“多面手”

③谈到办屠夫学校的设想,陈生对于行业的分析总是精准而敏锐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现在总共有300个档口,每个连锁店大概需要3个刀手。

而从全国来说,每天6亿多头猪出栏,需要两三百万名的屠夫或‘卖猪佬’”。

陈生认为,现在任何一个职业,假如从业者超过100万人都应该有学校,“但我们这个行业,几百万的从业人员,却没有培训机构。

其实这也算是一个服务行业,而且还是一个很讲技术活儿的行业”。

④提起办屠夫学校之前招刀手的情况,陈生感慨万千,“之前找的刀手都是在市场里面经营不下去的个体户,服务意识、技术水平都挺差的。

而仅有的少数比较优秀的刀手则都是从超市‘挖’来的,我们都变成行业的公敌了,所以无论从行业还是自己的需求来说,我都要办学校,这跟我们整个公司在行业立足的需要,跟整个行业目前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⑤屠夫学校筹备了8个月,课程开设得也相当全面,除了学习如何“解猪”,还要学习市场操作流程、超市管理制度、猪肉营养烹饪等多门课程。

“我就是要办一所学校,培养一些‘多面手’,卖猪肉的时候还可以教别人做菜,以前的屠夫们对别人都是板着脸的,我会训练他们要有笑容,他不仅仅卖猪肉,还附赠别人不能卖的,让顾客带回欢乐,我们提供的价值超过顾客的预期,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陈生笑着说。

如今,屠夫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奔向岗位,陈生对自己的学员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是要手脚灵活,二是要有服务意识。

除了这两个,其他东西都不重要。

像谈恋爱那样去创业

⑥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陈生并不是第一个,但是把猪肉卖出北大水平,分店遍及全国各地的却只有“猪肉大王”陈生一个。

陈生喜欢把自己在“土猪壹号”之前的所有创业尝试统称为谈恋爱,“谈了几个,直到找到自己最心仪的那个结婚”。

⑦他同记者一起分享了他的“择偶标准”与“恋爱史”。

“我们选择职业的时候,有很多的时间性、空间性问题,时间就是那个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外部环境,空间就是我的周围到底有多少条路可以供我选择。

”当初陈生下海经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生存,什么赚钱就去干什么。

等收获了“第一桶金”之后,陈生就开始慢慢规划自己的人生。

“要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创业者。

”陈生告诉记者。

但最终选择“土猪壹号”做起“卖猪佬”,并开办屠夫学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兴趣。

“我在湛江做了几年房地产,虽然很赚钱,但觉得跟自己的兴趣还是不一样,不是自己喜欢的,最终不是我靠岸的地方。

北大的影响在于价值观

⑧屠夫学校的又一特色可以说在于两个北大“卖猪才子”的合作,谈起曾经在2003年掀起“陆步轩现象”的北大第一任“卖猪佬”,陈生说:

“我请他来给屠夫学校编教材,半年时间编了10万字,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在陈生眼中,虽然陆步轩没有自己分店开得多,但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陈生告诉记者,当初就是因为北大校长的一句“我们北大的学生既可以当国家主席,也可以卖猪肉”给了他莫大的启发。

⑨在陈生看来,北大对他最大的影响不在于名誉和专业知识,而在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而他今天的成就主要还是得益于丰富的社会经验。

“做公务员和在其他企业工作的几年为我交了创业的‘学费’。

”他很直白地建议当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尽量不要去创业,而应该在社会其他岗位上历练几年,努力学习人际交往,积累社会经验。

“学校里学的东西拿到社会上创业,能用的是很少的,所以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是没什么优势的,在社会上混个三五年时间,学到的创业知识与能力要比在大学里学到的多得多,这样你再创业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

⑩而面对风险和可能的失败,陈生也显得很坦然。

“我们常说,‘吃得咸鱼忍得住渴’,我的公司常会经历一些低谷期,但外人看我还是能吃能睡,失败有什么可怕呢?

大不了回归到零,我们努力做好,但如果真的没做好,我也坦然面对。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人物访谈以“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为题目,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陈生把卖猪肉产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同时也表现了陈生要把卖猪肉产业做到同行业最高水平的信心。

B.陈生在言谈中对自己从事的卖猪肉产业显得十分自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从选择了这一自己喜欢的事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还未经历低谷期。

C.文中第八自然段提到“第一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陆步轩”,目的既是为了说明陆步轩对陈生的帮助,同时还为了用陆步轩事业的不景气反衬陈生事业的成功。

D.“你们是肉类切割专业的国内第一批毕业生。

”文章一开始便先声夺人,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突出陈生所创办学校的独特性。

E.陈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斗志的人,虽然做房地产、食品都不太成功,但他都没有放弃,最终选择了屠夫学校的校长。

(2)陈生为什么要办屠夫学校?

这一学校都有哪些特色?

请简要说明。

(6分)

(3)文中说到,“陈生喜欢把自己在‘土猪壹号’之前的所有创业尝试统称为谈恋爱”,这个比喻很精彩,请分析它的精彩之处。

(6分)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能给读者很多启发,请结合文本,针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8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②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利当做捞钱的工具,在调整使用干部时,大搞权钱交易的做法,国家应从体制机制上予以遏制。

③雅虎体育专家批评K教练利用国家队的权力,牺牲球员们的时间和身体为自己博取利益。

A.假公济私营私舞弊徇私舞弊 B.营私舞弊徇私舞弊假公济私

C.徇私舞弊假公济私营私舞弊D.徇私舞弊营私舞弊假公济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4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指出,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

B.《西游记》重播了约3000多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一部《西游记》孤独地存在着,它的辉煌恰恰见证了国产剧的无奈。

除了孙悟空,我们还能找出像蜘蛛侠、超人、钢铁侠这样的人物吗?

C.“双十一”这个虚拟出来的节日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网购者的狂欢节。

它作为中国网络销售行业奇迹的见证者,已经成为中国网络购物崛起的独特符号和明证。

D.孙杨事件的曝光,源于反兴奋剂中心公布的季度数据显示。

定期公布季度检查数据是近年来反兴奋剂工作的新举措,也是中国反兴奋剂工作进步的体现。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被人们认识了的自然界动物,有时就被作为艺术形象再现于绘画和雕刻之中,也出现在一些工艺品上,。

,,。

,,因而有了权力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①于是在当时的陶器上就出现了鱼、鸟、鹿等动物形象

②到了秦汉时期,人们见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兽的完整图案出现在了当时帝王宫殿的瓦当上

③因为这几种正是当时人类能够捕获和经常接触得到的动物

④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能够用粗糙的石头工具打猎打鱼以获取食物

⑤也因为他们具有凶猛、美丽、长寿的特点

⑥人们并且往往还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表现了一种特定的思想内容

A.⑥④①②③⑤B.⑥④①③②⑤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④③②⑥⑤

15.根据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6分)

观看汉字听写大会之类节目,人们惊奇的是这些青涩的学子,①,答案似很简单:

潜心钻研,反复记诵默写。

问题是有必要在这方面花那么大工夫吗?

②,关键还在于兴趣。

年轻学子求知若渴,特别是对那些有难度和深度的对象,会怀有一种朦胧的敬意。

其实许多书本知识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可能是无用的,因为不能直接派上用处,但是③。

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阿基拉是黑人子弟,参加英语拼写大赛,从学区一路比拼杀到华盛顿,最后名列前茅的竟然是她和一名亚裔学生,缘由也正在于此,他们的精神力量由此被激发,才智得到认可,尊严得到维护。

(摘编自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

16.根据所给材料及地图,补写出下面的问路情景对话中小明应回答的部分。

要求:

(1)内容清晰,能指引对方顺利到达目的地。

(2)表达得体,符合情境。

(5分)

中午,小明放学后,在校门口遇见一位叔叔向他问路,下面是两人的对话。

叔叔:

同学,我要去省四院的北门,请问你知道怎么走吗?

小明:

叔叔:

谢谢你,同学。

小明:

健康路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老师父给三个弟子每人一颗珍贵的千年古莲种子,要他们种出莲花来。

拿到种子后……

大弟子想要第一个种出来,于是找来锄头,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可等了很久也没有发芽,他愤怒地刨开了地,摔断了锄头。

二弟子从解决怎样能种出花来入手,查找了种植莲花的书籍,挑出最好的花盆,放在最温暖的房间,用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他又用金罩子罩住它。

他坚定信念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

然而,小芽不久就枯死了。

三弟子感慨“我有一颗种子了”。

他小心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和往常一样去买东西,扫雪,挑水,做斋饭,散步。

春天来了,他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眼前一片新绿。

盛夏的清晨,温暖的阳光下,千年莲花绽开了清新纯净的笑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月阶段考试语文答案

1.D(D项是从阅读者的角度表达的,不是山水诗形成的原因。

2.C(张冠李戴,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的是阅读者,不是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

3.D(表述太肯定绝对,原文是“几乎达到”。

4.A(县军:

即“悬”军,深入敌境的孤军。

5.C(“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

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

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判断的关键:

1、“畏”的宾语;2、“县”通“悬”,“县军”为“曹仁”的谓语;3、“乘利而进”的主语。

6.A(温恢不是一向乐善好施,他是看到国家将要发生变乱,认为聚集财富是没有用处的。

7.

(1)(我)非常想让你留在我身边,只不过认为没有扬州的事情重要。

(采分点:

省略句、甚、亲近、顾、以为。

每点1分。

(2)这一定是襄阳的急难,想要让众将前往,不下令让众将紧急前往的原因是不想惊动远方的军队。

(采分点:

必、(襄阳之)急、赴(使动)、所以(……的原因)、远众(名词)。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温恢字曼基,是太原郡祁县人。

父亲温恕,任涿郡太守,去世的时候,温恢十五岁,送丧回乡,家里十分富有。

温恢说:

“世上刚刚开始大乱,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一下子把家财全部散出给自己宗族的人,帮助他们振兴家业。

州里认为他的作法高尚,把他同州里的先贤郇越相比。

温恢被推举为孝廉,作过廪丘县长,鄢陵、广川县的县令,彭城、鲁城的相,所在的地方对他有好评。

又入朝作丞相主簿,出任扬州刺史。

太祖曹操对他说:

“我非常愿意让您在我身边做事,但又认为扬州的事情更为重要。

《尚书》上说‘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大臣如果良好,那么诸事都会安宁’。

是不是需要让蒋济来担任治中辅助您呢?

”当时蒋济正任丹杨太守,于是便下令让他回到扬州。

曹操又对将军张辽、乐进等人说:

“扬州刺史温恢通晓军事,进退要和他共同商议。

”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统兵攻打合肥。

那时候各州都屯兵守卫,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

“这里虽然有贼兵,但还构不成威胁,所害怕的是曹仁的征南部队遭遇变故。

现在洪水已经来了,而曹仁让孤军深入敌境没有防备。

关羽骁勇善战,率领精锐部队,借着地利进攻,一定会造成祸害。

”后来果然有水淹樊城的事。

朝廷下诏书征召裴潜以及豫州刺史吕贡等人,裴潜等人拖延不动。

温恢秘密地对裴潜说:

“这一定是襄阳危急,要让你们赶去支援。

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急着让你们聚集,是因为朝廷不愿惊动远处的部队。

一两天内一定会有密书催促你们上路,张辽等人也会被召去援助,他们一向知道魏王的心思,一定会后召先到,您可就要受责备了!

”裴潜听从了温恢的话,放弃了辎重,让部下改换轻装迅速出发。

果然接到了催促进军的命令,张辽等人不久也分别被征召,完全像温恢所预料的那样。

魏文帝即位,用温恢为侍中,又出京担任魏郡太守。

过了几年,升任凉州刺史,又持着朝廷的节钺领受护羌校尉的职务,赴任途中病死,死时四十五岁。

文帝发布诏书说:

“温恢有支撑社稷的素质,为先帝做事,劳苦功高;为朕办事,能够忠于王室,所以把万里以外的重任委托给他,让他执掌一个方面的大事。

为何不能寿终正寝,我非常悲痛!

”文帝赐予他儿子温生关内侯的爵位,温生死得早,爵位便断绝了。

8.(5分)①描写春夜风光,营造了清新静谧的意境。

(2分)②动静结合,静中有动,以动显静,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

初春的虫子也许还很稀少,但是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虫声是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也令人油然生发出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2分)③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1分)

9.(6分)①两首诗都写到“月”,但上官诗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

刘诗表达了初春喜悦的心情。

(2分)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