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0108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docx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参加科研竞赛的调查报告

【摘要】学生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运用者和创造者,是国家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大学生竞赛的专门指导机构

一、引言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也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概念,就很好地佐证了大学生科研活动、创新活动的意义。

而从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科研活动在形式上多以全国或省以上的校际间大学生赛事为载体,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大学生竞赛专门的指导机构,来推动学生科研的发展。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高校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基本走向之一是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难以达到的。

王新华指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将集中在提高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等方面。

因此,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研究倍受关注。

有的研究者探讨了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例如,季诚钧从教学过程、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三个角度阐述了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意义;姚本先在分析了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知识学习的深化,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有的研究者则探讨了大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中的存在问题,例如,陈德经调查发现:

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育发展计划,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在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人数不足1%,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的人数更是廖廖无几。

陶润成也指出: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科研只集中在专业教师,对学生只是基础课、专业课的灌输,学生也只满足于考得好成绩,得奖学金,少数一些学生搞一些小发明、小创作的科研活动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学校对学生科研活动缺乏有力的支持和有力措施。

唐立华、张仲风则指出:

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存在课题来源不清、选题内容不当、前期准备不足、不能正确处理科研活动与正常的学习之间的关系、缺乏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知识等问题

二、大学生参加科研竞赛的动因、形式与分享成果情况、作用与效应、以及心理品质

①动因:

发展人脉、劳务补贴、科研锻炼、发表论文、社会实践

就业考研等。

②形式与分享成果情况:

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主持自己申报的立项课题、参与同学主持的科研课题等。

③作用与效应: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习效率提高了、占用了大量时间、和影响了正常学习计划或生活秩序等;

④心理品质:

恒久性、责任心、独立性、心理承受力;

三、大学生参加科研竞赛的现状

①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由团委以“课余活动”的形式

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②虽然建立了很多社团和协会,但是真正和科技主题有关的社团却没有几个,虽然社团和协会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缺少学术气氛,科技含量不高,与建立社团和协会的初衷相悖,对大学生开展科研帮助较少,造成校园学术氛围不浓;

③教师辅导力量不足。

④教学计划难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氛围,也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

大一的学生虽然很有热情,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大二的学生才开始学专业课,而大三的学生又要准备考研,大四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考研和就业,大五的医学生就更没精力了,很难让学生有精力从事科研,而教师也很难找到真正对科研感兴趣而优秀的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⑤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

⑥配套措施不健全。

各院(系)基本上没有可以提供给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地。

⑦学生参与热情高,坚持下去的少。

⑧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

长期坚持研究的学生非常少

四、我校大学生参加科研竞赛活动情况调查及分析

(一)针对以上在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班特在我校内对此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便是我们进行调查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问题及选项答案比例

1、男女比例

性别

比例

71%

29%

2、你所在的年级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人数比例

31%

58%

11%

3、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形式是

选项

人数比例

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9%

主持自己申报的立项课题

28%

参与同学主持的科研课题

4%

其他科研形式

8%

未参与任何形式的科研活动

51%

4、你觉得参与科研活动是为了将来就业或考研做好某种准备吗?

选项

人数比例

不符合

40%

符合

22%

无法判断

38%

5、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因有哪些?

选项

人数比例

发展人脉

12%

劳务补贴

3%

科研锻炼

51%

发表论文

16%

社会实践

18%

6、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因有哪些?

选项

人数比例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4%

个人学习效率提高了

24%

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12%

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计划或生活秩序

20%

7、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对提高科研水平的影响

选项

人数比例

几乎没有

41%

有一点,不大

35%

15%

很大

9%

8、大学生参与了科研活动后,对求职就业的帮助影响如何?

选项

人数比例

几乎没有

15%

有一点不大

35%

34%

很大

16%

9、当你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繁杂,而且未出成果的前提下,你还会坚持到底吗?

选项

人数比例

愿意

43%

不愿意

57%

10、当科研活动进展到一半觉得没意思时,你会如何处理?

选项

人数比例

放弃参与

61%

继续参与

39%

11、当你觉得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你愿意独立开展科研吗?

选项

人数比例

愿意

37%

不愿意

63%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我校学生对于科研活动实际参与率不是很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的科研类竞赛活动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49%,而有51%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

尤其是对于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撰写科技作品类科研活动大学生真正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早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普遍较低。

2、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急待提高

调查显示,同学们对于科研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

57%的同学在从事的科研工作繁杂,未出成果的前提下都不愿意再继续进行下去。

61%的同学在科研活动进展到一半觉得没意思时都选择了放弃。

3、活动的现实意义不大

调查显示,只有22%的同学觉得参与科研活动是为了将来就业或考研做好某种准备。

38%的同学不清楚自己参加科研活动的深远意义何在。

41%的同学觉得参与科研活动对提高科研水平几乎没什么影响。

只有9%的同学认为参与科研活动对提高科研水平有较大影响。

(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

当前,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人、才、物投入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

这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物质因素。

第二,由于缺乏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

一方面,缺乏统一的大学生科研活动领导组织和指导机构。

举办的一些培训和科技竞赛活动,往往是各自为政,而且规模小、不规范,导致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处在松散的自发状态,科研创新与学术成果的水平不高,社会价值不大。

另一方面,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有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施管理办法。

不仅缺乏规范管理,而且在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认定和津贴奖励等方面,也缺乏激励和评价机制的保障。

第三,人才培养计划与学生课程设置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专门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偏少。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而影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第四,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和对科研的神秘畏难情绪。

当大学生面临较大的课业压力时,自然把科研创新与学术活动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使得一些科研创新与学术活动只能吸引极少数的学生参加。

还有部分学生感到科研创新与学术活动是高不可攀的事,因此出现说者多、实践者少的局面。

五、成立大学生竞赛的专门指导机构的目的与意义

成立大学生竞赛专门指导机构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学生科研展。

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中,增强合作理念,培养创新意识,宣扬科技

精神与人文关怀,打造大学生参加各种全国高水平赛事的平台。

成立大学生竞赛专门指导机构的意义,就是通过资助、扶持一批优秀学生科研项目(通过科技竞赛来体现科研项目的价值),进而推动学生科技学术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条件和氛围,努力造就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一)职责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1.由专门机构指导各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新活动和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类赛事,可以挖掘学生内部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科技特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随着科技赛事的参与面与影响面扩大,可以增进学生对于校际之间乃至国家之间高水平、高质量大学生赛事的了解、参与并进而获奖,最终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学术氛围;

3.通过以上对外参与科技赛事与创新活动,最终扩大学校的对外知名度、对办学水平的认可度和社会声誉,起到对外宣传的社会辐射

力。

(二)专门指导机构工作内容

1.目标管理

每学期初制定“竞赛训练营计划”并在指导老师辅导过程中,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养成良好的成才心理。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往往要取决于其个性发程度。

为营造更加深厚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氛围,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树立“以学生为本”思想观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发现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既有热情,又带有自发性、局限性和一定的盲目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科技心理指导,广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得到完善和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学生创新活动将由大学生竞赛指导中心专门组织与管理,首先,由大学生竞赛指导中心下属的职能部门搜集省级大赛、全国大赛的具

体信息;其次,组织指导教师参加相关赛事的赛前培训,获取比赛的重要信息;再次,指导教师培训学习归来,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对参赛学员的培训方案,采取赛前集中辅导上课与课下个别作品专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赛中,有专门指导教师跟踪项目指导,让学生始终保证以高效率、积极心态参与竞赛的整个过程;赛后,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活动的表彰,并为下一项赛事做准备。

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比赛,由不同的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分工明确;工作的重点是根据不同比赛的不同要求,赛前拟定好培训课程和选好指导教师,只有培训课程的内容的针对性强,才能让学生比赛有的放矢,获得理想的成绩。

3.学生科研项目审批

项目管理要抓四个环节,即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

(三)学校对建立健全这一专门指导机构的政策激励

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专门指导机构的指导,而建立健全这一专门指导机构,离不开学校政策的支持。

1.科研经费

根据学校拨款情况,设立专项基金,由专人负责科研经费的预算,支出与使用;给每个学生研项目以一定幅度的资金支持,并对指导教师也配备一定的科研经费。

其他等级获奖情况以次类推。

2.激励政策

对于获奖同学要按不同级别,给于高额奖励。

对于获得全国金奖

给学校带来重大荣誉的团队同学,可以奖励多一些。

作为他的项目今后的研究费用;并在评优方面,给于优先考虑;在入党方面,可以作为破格情况给于一定的名额。

并把获奖情况的认定写入其学生档案。

3.创新学分规定

更进一步地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大学生的教学计划,不管是科研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对大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但要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且还要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修够一定的科技学分才能毕业,把大学生的科技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这样既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仅仅是第二课堂的问题,也解决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率问题,同时还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4.配套设施建设

对当前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

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项竞赛,一方面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创新实验基地或实验室;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

5.科研竞赛活动渠道

不能单纯地为了搞科研而搞科研,一定要注重它的社会经济价

值,一定要与社会企业的实用性相结合。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定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要走出去,引进企业的资金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这不但解决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变生产力的途径。

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所合作的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