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0125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docx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单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含答案)

一、利用地图辨别方向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1)一般定向法:

无任何方向标志的普通地图,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判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

①原则:

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②步骤

(3)有经纬网的地图:

①按纬度的高低变化判定南北方向:

距北极点近的在北方。

②按经度的变化判定东西方向:

经度变化小于180°时,顺地球自转方向找到终点,则终点在东方(逆自转方向相反)。

2.在野外用地图辨别方向

(1)在图上找到与实地相应的地物。

(2)转动地图,使图上地物方位与实地吻合。

(3)在地图上确定自己的位置,确定目标方位。

二、利用罗盘辨别方向

三、利用恒星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升

落辨别方向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根据地物的影子朝向:

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朝向正北。

2.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

(1)依据:

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

(2)寻找北极星:

①根据大熊座找北极星:

由大熊座中的天璇向天枢方向延长约5倍处的亮星。

②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顺仙后座3颗亮星中间的那颗星,与其前面一颗较暗的星连线延长线上的亮星。

[温馨提示]

(1)南半球不能看到北极星。

(2)北半球的北极星的仰角是不相同的,北极星的仰角和当地的地理纬度数值相等。

四、野外巧辨方向

1.根据地物南北两面的积雪融化速度(在北半球中高纬度)

(1)朝北一面积雪融化慢。

(2)朝南一面积雪融化快。

2.根据植物生长状况

(1)向阳面:

枝叶较茂盛,年轮间距较大。

(2)背阳面:

树干上常有苔藓,年轮间距较小。

3.根据房屋朝向

北半球(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建房屋多为坐北朝南。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 下图为南极洲图。

(1)南极点附近的经纬线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纬线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圆;经线是从极点向四周的辐射线。

(2)南极点附近的南北方向如何界定?

提示:

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的点,离其越近位置越靠南。

(3)南极点附近的东西方向如何界定?

提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判断东西方向要在两点间劣弧上进行。

———————核心要点掌握好———————

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三步骤

1.利用纬度确定南北方向:

(1)两点同在北半球,度数大者在北,小者在南。

(2)两点同在南半球,度数大者在南,小者在北。

(3)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则北半球的点在北,南半球的点在南。

2.利用经度确定东西方向通常利用劣弧原理,即从两地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劣弧上确定东西方向。

在劣弧上顺地球自转方向画箭头,箭头方向为东,箭尾方向为西,如右图所示,乙地在甲地的东方,甲地在乙地的西方。

3.综合定向:

若根据经度判断A点在B点的东方,根据纬度判断A点在B点的北方,那么两个综合得出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在丁的(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D.东北

2.丙在丁的(  )

A.西北B.东南

C.正西D.正东

解析:

1.B 2.D 由图中经度数的变化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而确定为北半球的示意图,故甲在丁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正东方向。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 下图为40°S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图。

(1)图中方框内的①、②、③、④代表的方位是怎样的?

提示:

①—西,②—北,③—东,④—南。

(2)A、B、C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时的太阳运行路径,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____,冬至日的是________,春、秋分日的是________。

提示:

A C B

(3)图中太阳东升西落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地球自转。

(4)A路径代表的日期,南半球昼夜状况是怎样的?

日出、日落的方位是怎样的?

提示: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核心要点掌握好———————

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1.根据日升、日落辨别方向

(1)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赤道上总是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北半球中高纬度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3)南半球中高纬度夏季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冬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2.利用地物的影子辨别方向

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来说,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地物的影子总是朝向北方(包括西北方、正北方和东北方),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北。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以下直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因此海口正午的影子总是朝北

B.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正午影子朝南

C.北半球太阳东升西落,南半球太阳西升东落

D.极圈内由于太阳高度低,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更合适

解析:

选B 海口的纬度大约是20°N,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影子会朝下或朝向南、北方;开普敦位于非洲南端,地处30°S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其北方,影子朝向南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管南北半球,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极圈内由于有极昼极夜现象,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并不方便。

2.某旅行团到北京(116°E)旅游。

北京时间12:

16时,人们看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那么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为(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D.西北

解析:

选B 北京时间12:

16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正好为12:

00,太阳应在正南方,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说明该车向西南方行驶。

1.右图中有关公路AB段和BC段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段是西北—东南方向 ②AB段是东北—西南方向 ③BC段是东西方向 ④BC段是南北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依据指向标建立方向坐标系。

2.有关罗盘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罗盘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

B.罗盘上的北方对准目标物

C.罗盘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

D.在任何地区均可使用罗盘

解析:

选B 罗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物,也就是罗盘上的北方对准目标物。

在罗盘上必须分清指北针,指北针指的是目标物的方位。

在磁性大的地区,无法使用罗盘,因为那里的磁性干扰罗盘正常工作。

3.有一旅游者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到我国漠河一带旅游时迷失了方向,当他借助手表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时,看到的手表钟点如右图所示,那么钟表表盘的中心位置与南方的连线(  )

①可能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②可能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③一定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④一定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A.①B.①②

C.④D.③④

解析:

选C 图中表示的钟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上午5时或下午5时,但据时间为10月1日知此时漠河昼短夜长,上午5时不可能见到太阳,因此手表显示时间只能是下午5时,此时按逆时针方向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4.下图表示怎样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北斗七星属于小熊座

B.图中北极星属于大熊座中的一颗亮星

C.图中天璇到北极星的距离是天璇到天枢距离的5倍

D.北极星不随季节而移动

解析:

选D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从天璇到北极星的距离是天璇到天枢距离的6倍;由于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北极星不随季节而移动,也就可以很好地指示北方。

5.右图是大兴安岭林区砍伐的一个树桩的年轮图,则甲、乙、丙、丁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

A.东、西、南、北

B.西、南、东、北

C.南、北、东、西

D.北、南、西、东

解析:

选C 北半球南侧为阳面,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故甲为南,乙为北。

6.下列关于火地岛居民间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的北坡积雪融化较慢

B.树干长满苔藓的一侧是北侧

C.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北侧

D.大窗户一般朝向南,以避风

解析:

选C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

它的北坡向阳,窗户一般朝向北,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北侧;山的南坡气温低,积雪融化较慢;南坡背阴,树干南侧长满苔藓。

7.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

选B 甲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为北半球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向;乙图,根据纬度,可确定为北半球局部图,A在B的西北方向;丙图,根据指向标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丁图,根据纬度为南纬,可确定为南半球局部图,可得出A在B的西南方向。

8.关于用罗盘辨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保持仪器水平状态下,将刻度盘上的180°指向目标

B.在罗盘上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于观测者的方位角

C.如果指北针指向45°,记作NW45°

D.如果指北针指向300°,表明目标位于观测者东北方向

解析:

选B 用罗盘辨别方向的主要步骤为:

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

在保持仪器水平状态下,将刻度盘上的0°指向目标,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观测者的方位角,如果指北针指向300°,表明目标位于观测者西北方向,记作NW300°;如果指北针指向45°,应记作NE45°。

9.下列四幅树木年轮图(如图),反映了该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在北温带地区的树木是(  )

解析:

选D 植物的生长与当地的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条件密切相关。

就北半球而言,树木南侧接受阳光较多,生长较快,年轮较宽;北侧接受阳光较少,生长较慢,年轮较窄。

南半球则相反。

因此,生活在北温带的树木,其年轮一定是北侧窄,南侧宽。

所以树木年轮同样可以作为判别南北半球的重要方法之一。

故本题答案为D。

10.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

A.正北 0:

00B.正北 12:

00

C.正南 0:

00D.正南 12:

00

解析:

选A 图片显示的是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a点的太阳高度最低,一天中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刻就是该地的午夜,即0时或24时,北半球极昼地区,午夜太阳在正北方向。

一、选择题

下图中左边的曲线是等高线,右边是河流,A、B、C为三人站立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在图中F地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准备到医院D地去看人,结果到了E地;准备到工厂G地去看人,结果却到了医院D地,这张地图实际应该用什么方法定向(  )

A.指向标B.上北下南

C.经纬网D.罗盘

2.图中D点位于C点的(  )

A.正东方向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解析:

1.A 2.B 第1题,地图上定方向的基本方法是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③经纬网。

题中用第①种方法方向错误,又没有经纬网,所以实际应该用指向标定向。

第2题,根据1题描述,E地应在F地的正北方,据此画出指向标,D地应在C地的东南方向。

3.下列有关A(30°N,155°E)和B(30°S,150°E)两地方向辨别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南坡积雪融化快,北坡积雪融化慢

B.A地树木年轮北疏南密

C.B地不能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

D.B地房屋一般坐北朝南

解析:

选A 根据A、B两地纬度即可判断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

位于北半球的地点,南坡是向阳坡,积雪融化快,而北坡是背阴坡,积雪融化慢;树木南北两侧的生长速度也受阳坡与阴坡的影响,北半球树木南侧向阳,光热条件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年轮间距相对较大;北侧正好与之相反。

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可以用来辨别方向。

B地房屋在南半球,一般坐南朝北,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4.右图中,B在C的哪一方向(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解析:

选A 确定B在C的哪一方向,首先我们可以用纬(线)度比较法确定B和C的南北关系,B在60°S,C在0°(赤道),相当于比较B和A(0°)的南北关系,所以B在C的南方;然后我们可以用经(线)度比较法确定B和C的东西关系,C在90°E,B和A同处0°经线,也相当于比较A和C的东西关系,即比较0°经线和90°E经线的东西关系,选择劣弧段可以确定0°经线在90°E经线的西面,最后得出结论:

B在C的西南方。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图中X、Y的时间可能是(  )

A.8:

00、17:

00B.8:

10、17:

10

C.8:

20、17:

00D.7:

50、17:

10

解析:

5.C 6.B 第5题,太阳东升西落,由图知②表示正东,④表示正西,则③表示正南,①表示正北。

第6题,5:

10~6:

40时间间隔为90分钟,所以②与X间隔也为90分钟,为8:

10,Y与④间隔也为90分钟,所以为17:

10。

假设右图表示纬线圈,箭头代表自转方向,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

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8.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A.2时B.3时

C.6时D.9时

解析:

7.B 8.B 第7题,从图中看,地球逆时针运动,则为北半球,AB为夜弧,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位于B正东方。

第8题,全球四等分,即6小时夜长,18小时昼长,3时日出,21时日落。

二、综合题

9.夏至日北京时间正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3.5°。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

(2)下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________(填代号)。

(3)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

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解析:

(1)题,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地理纬度。

由H=90°-|φ±δ|(φ表示地理纬度,δ表示直射点的纬度),计算出该地的纬度是39°56′(北纬)。

利用地方时计算经度。

已知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3时,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为120°-15°=105°(东经)。

(2)题,该学校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应该昼长夜短,可以排除c、d两图;北京时间下午1时该地太阳高度最大,又可排除a图。

第(3)题,由于地方时为12时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因此首先要把北京时间(下午3时)换算成当地地方时(14时)。

手表时针以360°/12小时(30°/小时)顺时针转动,太阳以360°/24小时(15°/小时)向西运动,因此地方时14时时,太阳与正南方应有30°的夹角。

答案:

(1)39°56′N 105°E 

(2)b (3)a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

读图回答1~2题。

1.“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

A.有肥沃的土壤

B.有适宜的温度

C.表面比较平坦

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解析:

1.C 2.B 第1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第2题,由图可知“开普勒22b”行星在所属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因而应有适宜的温度,位于宜居带。

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回答3~4题。

纬度

64°N

50°N

40°N

30°N

20°N

可能总辐射

/(W/m2)

139.3

169.9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

/(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云量最多的地区是64°N附近

C.有效总辐射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

D.20°N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较少

4.下列地区有效总辐射量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B.墨累—达令盆地

C.西伯利亚地区D.刚果盆地

解析:

3.D 4.A 第3题,由可能总辐射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递减可以确定,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而不是海陆位置;可能总辐射与有效总辐射之差与该地的云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差值越大,说明该地的云量越多,因此云量最多的地区应为赤道;有效总辐射随纬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

第4题,根据表中信息并结合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的特点可知,青藏高原有效总辐射量最大。

一架飞机从南半球26°E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km/h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h)。

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6.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为(  )

A.极点B.南纬35°

C.南纬60°D.赤道

解析:

5.B 6.C 第5题,飞机与太阳保持静止的条件是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方向相反,即以15°/小时的速度向西飞行。

第6题,飞机以837km/h的速度飞行,相当于该纬度的线速度为837km/h,约为赤道处线速度的一半,即应为南纬60°。

右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

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8.此日过后2个月内(  )

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

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

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

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

解析:

7.D 8.B 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正东日出,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进而确定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北,风向为东南。

第8题,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的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不变。

9.2015年3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8日20点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

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解析:

选D 按照地理位置越靠东边,时间越早,东十二区的时间最早,根据图示中的城市经度,熄灭电灯的顺序依次是:

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故选D。

下图为上海某日的天气预报。

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

11.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

解析:

10.C 11.A 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刻,今日昼长为11时48分,明日昼长为11时50分,略短于12时且昼渐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附近,且正向北移动,应在春分略前的日子。

二、综合题(共56分)

12.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4分)

(1)图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4分)

(2)若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如果飞行速度是1110km/h,则飞行所用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

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________。

(9分)

(3)图示甲地昼长是________小时,此日过后,乙地的昼长逐渐变________(长或短),比较甲、丙、丁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

(9分)

(4)此日,丁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变幅都是________。

(6分)

(5)甲、乙、丙、丁四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还有大概________小时日落。

(6分)

解析:

(1)题,读图,图示经度按等份划分,一份是45°,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说明此时甲地地方时12点,是阳光直射经线,经度是120°E。

图中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正午12点经线即直射经线。

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75°E。

北极圈与晨昏线相切,所以直射纬线是23°26′N。

(2)题,读图,甲乙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即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若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应该是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甲乙两地位于60°N上,纬度间隔60°,1°距离是111km,如果飞行速度是1110km/h,则飞行所用时间约为6小时。

出发时甲地是15点,乙地是3点,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9:

00。

第(3)题,图示甲地昼长与乙地昼长相同,根据日出时间判断,乙地3点日出,可以计算出昼长是18小时。

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乙地的昼长逐渐变短。

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所以甲、丙、丁三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甲>丁>丙。

第(4)题,结合前面分析,此日,太阳直射23°26′N,丁地的纬度是30°N,根据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是83°26′。

甲、乙、丙、丁四地都位于温带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变幅都是46°52′。

第(5)题,甲、乙、丙、丁四地,最晚进入新一天的是乙地,此时是3点,至少需要再过21小时,四地才能全部进入新一天,届时甲地正值12点,日落时间是21点,还有大概9小时日落。

答案:

(1)(75°E,23°26′N)

(2)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6 9:

00

(3)18 短 甲>丁>丙

(4)83°26′ 46°52′

(5)21 9

13.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经纬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其测量记录和结论如下。

(2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