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0178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docx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

读书书香征文六篇

【篇一】

前些天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不少曾经极喜欢,随着时间却被遗忘在柜子角落里好久没再碰的书籍,叫来丈夫一起帮忙,把这些陈年的珍贵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一本本排好,放在阳台上晒晒日光,祛除霉味,好似焕发了新的生命。

这些书,有不少都是外爷赠给我的,爱看书的这个习惯,大约就是儿时跟着外爷养成的。

在那个没有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年代,儿时最美好也最快乐的事,除了和小伙伴们上山下河,就是静静的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淡淡的墨香是我童年记忆当中最特别的味道。

外爷常对我说:

书香养德。

我清晰记得,家中那个有年代的木质书橱上,各类书籍随意地排列着,像五线谱上散落的音符,却能奏出和谐的乐章,时间久了,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藏书阁一般透散出阵阵馨香。

初中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武侠小说,无数个夜晚舍不得睡觉,在暖黄色的灯下,忘我神迷在英雄侠客的世界里,梦想着自己仗剑走天涯,好似洞穿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

逐渐长大,不用再踮起脚或者踩着椅子去拿那些厚厚的珍贵宝藏,但年少的那份美好,则随着时间,变成我心底最难忘的记忆。

工作多年,成家立业,有了自己温馨的家,也有了可爱的女儿。

三口人的书加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索性在客厅布置出一个读书角,周末的时候,泡壶茶,一家三口席地而坐,伴书而眠,与书共醉,淡淡书香,令人心旷神怡,熏陶出家庭最和睦的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阅读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

女儿三岁前,我买了许多中外著名的绘本给她,《晚安,月亮》、《抱抱》、《花婆婆的种子》等等,每晚睡前,都会抽出绘本阅读时间,孩子从懵懂渐渐爱上阅读,从绘本中汲取成长的养料。

随着她开始上幼儿园,我教她读《大卫,不可以》、《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她懂得礼貌待人,吃饭不再挑食,养成好习惯;读《我妈妈》《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她意识到了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学会感恩;现在,快6岁的她,学会了拼音,慢慢开始自己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她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梦想和能量。

丈夫喜欢哲学类的书籍,我则喜欢散文。

有时候,我们也会分享彼此读到的好书,共同进步,不仅在生活上互敬互爱,更在工作中互相给予建议和帮助。

有时候,读完一些家庭教育书籍后,也讨论怎样更好的培养孩子。

看完《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我们购入一些古诗词书籍,带着孩子一起感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词之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我们更加自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心境更加开阔,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成长永不止步,我爱我的书香家庭。

【篇二】

生命如许。

填饱肚子,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诉求,而填补精神的空洞,抵达心灵的牧场,则是人在温饱之后更高层次的追求。

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面对尘世的纷扰,概莫自若其外。

再者,“诗歌是心灵的声音,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灵魂。

”因而,读诗显得尤为重要。

从懵懂少年,到知天命之年,我总喜欢在诗歌的天地里游走。

别一朵蒲公英于胸前,适时打开生命的籽伞,让思绪随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像《敕勒歌》一样脍炙人口、历久弥香的诗之经典,皓如大海,每每念及,都会有不同的生命感悟在其中。

我从小就喜欢背诵《唐诗三百首》。

而真正读诗书,是在大学时代。

大学图书馆中外图书名典云集,堪称知识的海洋。

时光如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匮乏”是时代的代名词,不仅物质匮乏,而且精神匮乏。

于我,一首诗,就是L同学穿在身上的蓝底碎花裙,让我眼馋;一只钢笔,就是大草原上一匹骏马,可以带我自由驰骋在文学的沃原。

遇见喜爱的诗歌,手抄为快。

贫穷岁月,诗歌手抄本是我的财富;而用零花钱买的“五角丛书”、中外名著都是我的宝贝。

如今,读书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一种习惯。

内退之后,与诗书朝夕相处,且暧且昧。

冲一杯清茶,茶在杯中浓酽的绿,这本身就是一首诗。

茶一泡二泡三泡,诗一读再读又读。

淡香的茶,淡香的书,将日子薰透。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读之,感喟“层叠之青山,潋滟之绿波”。

诗歌语言的空灵之境,是其它文学形式之语境所不能比拟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快清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自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

天地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意象,尽在这“淡墨浓彩”之中了。

于是,我把自己放牧在这意境葱茏的心灵牧场。

尘世如此白闹红喧,读诗可以抵达“思与境谐、物我两忘”之境。

抛却尘世之虚妄,还原生活之本真。

比如《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交交黄鸟,止于棘”。

再比如李白、苏轼、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之经典,无不对现实生活有入木三分的提炼与雕琢,将诗的元素放在低的实处,仿佛手掬的一滴水,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实在水里的模样。

尘埃开成尘埃花。

诗越读越有意趣。

生活不止是一碗白开水,还是一杯青茶,清淡中透着一种澄明、淳朴与自然。

诗歌,于我,不是虚妄的荒丘,而是心灵的牧场。

“诗意地栖居”,是梦,也不是梦。

【篇三】

与书相伴,其乐无穷。

与书相伴的日子,我不再感到孤独、空虚。

结束一天的工作、家务活之后,在寂静的夜里,端坐在书桌前,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马路上偶尔传来的汽鸣声,早已远离我的世界。

香茗一杯,捧书一卷,默默地读,细细地品,走进一个无声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游弋其中,如迷醉在花海的蜜蜂,夕阳西斜还不知踏上归程。

当老公催促我睡觉时,才发觉一天的时光即将过去,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书籍充实了我生命中那些空闲时光。

与书相伴,在短暂有限的一生里,向我展示了一幅幅多彩的人生画卷。

我无法览尽美丽的大好河山,无法经历各种人生之路,但当我翻阅书籍时,即使我是如此的平凡,过着如此平淡的生活,足不出户,也能赏尽世间景象,哪怕是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或是无法攀登的险峻高山,文字如影片一样在我眼前形成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甚至可以超越时空,来到我所喜欢的朝代,体验想象中的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同喜同悲。

书在无形中增添了我生命的厚度。

与书相伴,在迷茫的生活中,为我点亮了一盏心灯。

与书结缘时正是我人生的低迷时期,前途茫茫,困难重重,哪里是我所往之处,我犹豫彷徨,痛苦沉思。

时至今日我还清楚记得在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从表姐手中接过《简爱》这本书,主人公自尊、自立、自爱的故事深深吸引我一页一页读下去,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边的得失。

书中智慧让我在面对困难时重振了信心,学会坚强,学会处世,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同时也惊叹文字的美丽,想象力的无穷无尽。

在那之前,我很少看书,觉得看书简直是浪费时间。

之后,我迷上了看书,觉得看书真是一种享受。

书籍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世界的万千尽在其中,人们的思想精华亦在其中,能够净化我的灵魂,启迪我的智慧。

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与书相伴,在无法留住青春的脚步时,让我依然美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丽的容颜易随岁月逝去,可是有的美丽足以与岁月匹敌,如知性、优雅、善良、气度等等。

这种美离不开渊博的知识,离不开书籍的熏陶,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能培养一个人的性格,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书能提升一个人的品位,正是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我们最值得拥有的化妆品。

文字,是美丽的生命密码;书籍,是心灵所唱之歌。

聆听智者之歌,解读生命密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有书相伴的日子真好。

【篇四】

昨天网上刚下单的书,今天就到了。

翻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在文字的牵引下,古之圣人,今之贤达,不期而遇。

阅读就像温柔的云,将我笼罩其中,品一杯香茗,揽一缕清风,偷得半日闲散,让心灵从这些好书中得到浸润,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苦难让他的文字更纯净,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打动着一个个在这社会中沉浮的人。

读沈从文的散文《湘行书简》,“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先生的文字,温润如玉,情意绵绵,宛若出水芙蓉,那种自然淳美,无法言喻。

我也常翻阅曾国藩的家书。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多处谈及读书,比如读书重在领悟读书之趣、变化气质、陶冶性情、豁达襟怀……又比如读书须立志有恒。

他说:

“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

”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封家书中,他对下一代读书的要求是“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阅读是一个精神远足的过程,能造就一种气质。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

“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矣。

”宋人黄庭坚曾说: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可见,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当你累了,困了,不如,捧一本诗词,赏一篇散文,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或典雅、或简洁、或激扬、或含蓄……静静地欣赏,文字的力量内化为精神,成长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读书能静心,剔除浮躁之气。

读书更能养德,净化灵魂,做到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让自己修炼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有价值的人。

常读书,竟也有了写作和投稿的冲动。

于是,写就一篇篇文字,惴惴然地寄给各家编辑部。

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居然也有一些变成了铅字,望着印有自己文章的报刊,不禁心花怒放。

更惊喜的是,还不时飞来一些稿费,我用这些稿费给妻子女儿买些小礼物,感觉特别有意义。

对我来说,这是读书馈赠给我的礼物,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杨绛先生说,读书就是跟智者面对面交流。

无须预约,无须客套,可以讨论,无须说再见。

读书,是一种修行,是一种高贵的坚持。

读书,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盈,灵魂变得干净、高尚。

【篇五】

对我而言,虽然中外大作也深深浅浅地读了一些,多多少少受到它们的启迪,但为我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真正改变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书籍,是中小学时期那二十四册语文教材。

那些花花绿绿、文章不算冗长的教科书,是足以让我们窥探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是种在我们幼小心灵的真善美的种子,是漫漫人生里通向成功的钥匙,是茫茫学海上最安全的小舟。

那时候没有网络、电脑手机,报刊杂志也稀少,电视多是黑白两色,在我们眼里,有着彩色插图的语文书就代表着外面的精彩世界。

每学期开学,一领到崭新的教材,我赶紧把语文和数学书挑出来,请妈妈用厚实的牛皮纸包好书皮,请爸爸在封面写下方方正正的书名。

翻阅时小心翼翼,书写时横平竖直。

一学期完了,去掉封皮,书还新着呢。

除了细心保护,更重要的环节是翻个新鲜。

哧啦哧啦地一遍遍过目,沉醉地嗅那股油墨香,挑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阅读,美其名曰“预习”。

若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便查字典或者猜,把“固”读成“古”算是蒙对了,但将“陌”认成“百”就错了,谁叫咱“认字认半边”呢。

不管怎样,我从《落花生》里学到了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从《挑山工》里懂到了认准目标、脚踏实地才能把事做好的道理,从《背影》里感受到了浓得无法张扬的父爱。

认识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前辈英雄,《马踏飞燕》《我们家的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有趣的动植物。

犹记得学完《草船借箭》后,身为数学老师的班主任从图书馆借来连环画版本的四大名著,令大家欣喜如狂,自任意一册开始阅读,然后相互交换,其乐无穷。

初中时,语文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名著故事,“逼”得我们课余时狂啃各种小说,拼命记住不少内容。

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编排有序,由浅及深、由易至难,从拼音、字、词、句、篇,到历代诗歌、散文、小说。

这岂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

人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没有百试百灵的捷径,只有靠一点一滴不停地积累,才能越来越靠近成功,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都与积累的程度息息相关。

每当看到书页上整整齐齐的印刷字,我总爱幻想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能在书报上露个脸,于是开始胡乱地涂鸦。

第一次被认可,是根据老师布置的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读后感的要求,我写了一首题为《假如小女孩飞到了中国》的短诗,经修改后在全校公开诵读。

从此,我更加用心写作,如今偶尔可以占据报纸的一角,虽不起眼,却是我继续坚持的动力和希望。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曾说:

我一生最重要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学到的。

他指的是遵守基本的规矩及礼貌,树立良好的品质。

而我读到的受用一生的书籍,是在学校里领到的课本,语文是主角,还有数学、英语、自然、思想品德等重要角色。

它们是学识的启蒙和基础,今天我所懂得的无一不源于此,而且可以肯定地说:

今后我还将站在它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篇六】

“年”,在我的记忆里是半月前就试来试去的新衣服、是妈妈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是把一团肉丸当做游戏的我、是满桌的美味佳肴、是初一拿到奶奶家就迫不及待打开的那瓶罐头……时光荏苒,现在的“年”是嫌试衣服麻烦而不愿买衣服的孩子、是超市里琳琅满目年货、是聚在一起抢红包的大人和孩子、是司空见惯的山珍海味、是假期里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

我的老家在黄土高原上的革命圣地-陕北。

今年,我们带着刚刚八岁的孩子回老家过年。

虽然她已不是第一次回老家,但这是第一次在老家过年。

窑洞、火炕、土灶、院子里玩耍的小鸡一家和鸡窝里热乎乎的鸡蛋、窑洞前晒太阳的狗狗、山上的羊肠小道和还挂着红枣的枣树……对她依然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

刚到家里还没来得及掸去身上的尘土,女儿已经像脱了缰绳的马儿一样沿着窑洞前的小道上到了旁边的山上,那里有一小片枣林,因为运输不畅和市场的萧条,有一些红枣至今还被遗忘在树上,经过几个月自然风干,摘一颗放在嘴里依然甘甜。

这些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和孩子并没有意识到什么,而在农村长大的老公却适时的给我俩讲起了农民的辛苦和无奈。

女儿一边摘着枣一边听着爸爸说的话,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她把自己够得着的都摘了下来,高一点的就让爸爸抱着摘,或让爸爸摇下来,她像小鹿一样蹦蹦跳跳的跟着爸爸捡,她还跟我们约定,比赛看谁捡的最多。

这下,我们仨都顾不得枣上的土了,把自己的衣兜都装的鼓鼓囔囔的,一会儿,就把十几棵树上剩的枣都收入囊中,比赛结果我第一,女儿第二,爸爸第三。

女儿拿来了袋子把我们的成果全部装起来说:

“我把这些带回去给姥姥吃”。

一边的奶奶说:

“家里就有,还用费劲去山上摘”。

其实奶奶不理解,女儿享受的正是这个收获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希望她感受的。

年三十的下午,一家人都在窑洞里为年夜饭忙来忙去,刚刚六点钟十几道菜就上了桌,大家在炕上围坐一圈,共贺新年,孩子们直接在碗碟边就给长辈们磕起了头,爷爷奶奶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炕头的灶火里还冒着热腾腾的蒸气,这样的年城里的孩子们是想象不到的。

因为网络信号不好,我们早早的就在电视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而不是像往年一样各拿各的手机打游戏,抢红包,看朋友圈。

初一一大早,女儿就被院子里咯咯咯的鸡叫声吵醒了,这是她最激动的时候了,连忙穿上衣服循着声音找到鸡妈妈,悄悄的蹲在一旁静静地等着,一会儿,等鸡妈妈走远了,她便迅速拿出鸡窝里那枚热乎乎的鸡蛋,高兴地喊着:

“奶奶,奶奶,我收到鸡蛋了!

”奶奶笑着接过鸡蛋说:

“等着,给你煮去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这可是比在城里吃肯德基激动多了。

吃过早饭,女儿没有忘记每次回来她都要干的一件事-爬山。

她自封为队长,带着我和老公一起爬窑洞后面的那座山,给爸爸分了一项任务给每个人找一根合适的树枝当手杖,还振振有词的告诉我们,有了手杖可以借力,上山又安全又省劲。

避开一路荆棘爬到了山顶,环视四周,没有高楼,没有霓虹灯,映入眼帘的只有连绵起伏的山岭。

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怎一个舒服可以形容。

身在大山中想想如果是在城里,这会儿必是穿梭在各种游乐场和繁华的街道商场之中,而现在远离都市繁华感受着一方宁静,呼吸着没被污染的空气,心空,神清,一切自明。

短暂的假期就要结束了,这个年虽然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五彩霓虹,却过的心旷神怡,格外舒坦。

婆婆不停地往我们车里塞着各种土特产。

来的时候一车满满的是愧疚和补偿,走的时候满满一车是不舍和心疼。

走到山下,看着崖畔边婆婆的身影,听着按家乡风俗为离家的人点燃的鞭炮声,唯愿亲人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