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061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

鲁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年级

高一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2019年鲁教版第一章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从宇宙看地球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本章作为高中地理的第一章,内容较为简单,但较宏观,分别介绍了①地球的宇宙环境,分析了地球为什么会存在生命,太阳对地球有何影响;②通过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了地球的演化过程,使我们了解了地球是如何演化的;③通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使我们明白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

本章通过这三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明白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份子,其宇宙环境是怎么样,还使得我们知道我们唯一的家园,其是怎样演化而来的,最后还让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空间结构,自地心向外,地球可以划分为哪些圈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①培养了我们人地协调观: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②也培养了我们综合思维的能力。

特别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和四大圈层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进行着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这两部分内容非常考验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③最后也提升了我们的地理实践力,通过单元活动判别地理方向,使我们能在实践中感知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④也提高了我们的区域认知,特别是通过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分析,使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

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

设计是对要开展的工作做出的系统安排。

地理教学是由教学目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运动系统。

系统科学理论能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指导。

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有效整合教学因素,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

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序、心理发展的序;地理感性知识是地理理性知识掌握的基础;陈述性的地理知识、程序性的地理知识和策略性的地理知识学习与掌握也存在内在联系和学习顺序;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序。

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

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方法论。

地理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看,有空间关系、因果关系、层次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利害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多种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关系。

地理教学设计中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是促进学生地理智慧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应用学习理论,引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习理论的意义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学习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类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的程序教学、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赞可夫的“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学习理论阐明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一般机制。

在教学中,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用学习理论进行地理教学过程及其策略设计,对于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作用。

从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认识方式看,他们主要是通过听讲观摩、阅读课本、识图用图、形象感知、思维操作、计算操作、解题练习、质疑问难、情境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理解和领悟地理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养成行为技能的。

所以,地理教学设计要注意通过以上这些认识方式,结合学习内容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情景、提供条件。

(四)应用传播理论,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

因此,传播理论是构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传播理论中有关信息通道、信息结构、信息数量方面的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重难点:

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3、地球的演化简史;4、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之间的主要特点;

5、外部圈层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课时安排:

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首先介绍了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并由天体运动延伸到天体系统,指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其次讲述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地球为什么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深入阐述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3.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可分条表述)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4.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天体的概念和类型2、画出天体系统的级别。

3、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A

B

C

D

自评

对本节知识的兴趣

浓厚

较浓厚

一般

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

较强

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较多

一般

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较好

一般

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

较高

一般

同伴互评

本节课发言的次数

较多

一般

质量

较好

一般

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较高

一般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1.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觉形状和特点;

2.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1

学生通过阅读“图1.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是多种多样的。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将(P3)图1.2转换为(P4)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

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学生活动2

1.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2.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整理知识结构图后,引导学生得出两个结论:

①宇宙是有层次的,并处在有序的状态之中;②找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1.读“图1.4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

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2.分析“表1.1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即公转方向、轨道平面夹角、公转轨道形状)和结构特征(体积和质量等),进一步认识地球。

学的活动3

阅读分析“图1.4太阳系模式图”和“表1.1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

活动意图说明

运用数据,从八颗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和类地行星的结构特征(质量、体积等),把地球与其他行星对比,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环节四:

教的活动4

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八颗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特征;根据八颗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八颗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

根据这些共同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再从结构特征,如质量和体积等方面比较各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

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学的活动4

学生总结

1.同向性

2.共面性

3.近圆性

活动意图说明

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环节五:

教师活动5

1.读图表分析。

再次阅读P4图表信息,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阅读、理解教材。

即阅读P6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3.讨论交流评议。

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活动5

1.从地球的特殊性──是否具备生命物质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分析,而不是作为普通行星的一般特征角度。

2.利用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注意运用中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

采用集体评议与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利用图表信息的能力,描述能力

环节六:

教的活动6

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如何探寻类似地球的星球?

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设想,说明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最后全班交流。

学的活动6

1.课堂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2.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

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活动意图说明

地外生命是一个热门话题,要引导学生敢于畅想、求异,但是科学幻想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乱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同向性

2.共面性

3.近圆性

三、地球的特殊性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

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完成《步步高分层训练》第一节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

2.各种天体彩色图片课件。

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

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本节课是新课标教材必修Ⅰ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

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

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

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

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本节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但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过程中,要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第2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6.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

1.说明地球的历史纪录。

地球的演化过程纪录在地层和化石中,由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分析建立地质代表。

2.简述形成于演化简史。

根据地球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简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

从生物演化、海陆变迁、构造运动和矿产形成四个方面来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

7.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虽然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但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非常的少。

8.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可分条表述)

综合思维:

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地球整体演化的过程特征。

地理实践力:

学会阅读和观察地层。

人地协调观:

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当前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

9.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

2.理解地质年代表的建立条件,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3.了解地球演化过程。

10.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A

B

C

D

自评

对本节知识的兴趣

浓厚

较浓厚

一般

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

较强

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较多

一般

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较好

一般

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

较高

一般

同伴互评

本节课发言的次数

较多

一般

质量

较好

一般

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较高

一般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教师讲解】早期的地球景象有如炼狱,到处是滚烫的岩石和令人窒息的毒气。

后来,地表冷却,大陆漂移,山脉隆起又被蚀为平地,生命出现,地球变得温和可亲,绿意盎然,几乎所有这个行星的旧貌都已了无痕迹。

然而,从最古老的岩石、最深处的岩浆、甚至是陨击坑遍布的月球表面,科学家们找到了线索,描绘出这颗星球的起源。

随着地球的童年岁月逐渐清晰,它曾经有过的罕见景观也日渐明朗,在今日地球条件最严酷的一些地方,仍能找到那些与古老地球神似的景象。

地球临产的阵痛开始于46亿年前。

那时,围绕年轻的太阳旋转的岩石和冰块颗粒相互碰撞融合,滚雪球般生成越来越大的团块。

在猛烈的连环冲撞中,这些团块撞在一起构成了行星,其中就包括婴儿期的地球。

在混乱中,另一个大如火星的天体撞击了我们的行星,所挟的能量相当于数万亿颗原子弹,足以把地球熔透。

大部分撞上地球的物体都被撞击所形成的岩浆深海吞噬,不过,这次撞击也把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汽化岩石抛上了轨道。

这些撞击物的残骸迅速聚合成一个球,从此以后,月球就用空洞的眼神瞪视着地球历史的开展。

【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

水圈是怎样形成?

学生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过程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

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他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2

学生讨论、回答:

什么是化石?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教师小结】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的活动3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学会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环节四:

教的活动4

【教师总结】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

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

宇、界、系、统、组、段)。

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

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

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

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

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

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

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

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

【启发提问】那每个地质时代具有什么特征呢?

学的活动4

学生讨论、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会思考

环节五:

教师活动5

【教师总结】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地球已经形成薄而活动的原始地壳,岩浆喷溢活动相当频繁,构造运动剧烈。

由于火山活动强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地球表面的原始海洋和大气处于缺氧状态。

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

到太古代晚期,某些地区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

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元古代的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元古代的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

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由于构造运动,古生代的一些地区发生褶皱隆起,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这个时期是中国重要的成煤时代。

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中生代在环太平洋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一燕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

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新生代时,在古地中海和环太平洋地带又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历史,那么地球的历史是由化石记录的。

那化石又有什么特征呢?

化石又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活动5

学生讨论、回答:

什么是化石?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利用图表信息的能力,描述能力

环节六:

教的活动6

【教师总结】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纵、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所以不同年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年代的地层里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近的化石。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层中所含化石来确定地层的年代和顺序,如含三叶虫、大羽平齿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科学家们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所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沉积物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如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可以推知其沉积时的环境是温暖广间的浅海地区;由丰富植物化石组成的含煤地层,可以推知其沉积时的环境是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化石的形成过程1、动物死亡并沉入浅水2、沉积物覆盖动物尸体3、沉积物变成岩石,动物遗体石化成为化石4、构造运动,侵蚀和风化作用使一些化石裸露于地表。

【知识拓展】以后的生物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的活动6

学生畅所欲言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提问学生以后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发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使用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