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0632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docx

高中化学综合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水的电离平衡外,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B.醋酸溶液中,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

C.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v(电离)=v(结合)=0

D.氨水溶液中,当c(NH)=c(OH-)时,表示氨水已达到电离平衡

E.氢碘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I=H++I-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0.1mol/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溶液存在BOH===B++OH-

B.醋酸溶于水并达到电离平衡后,加水稀释,则溶液中的c(OH-)减小

C.PH=3的醋酸加水稀释后,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醋酸电离常数不变

D.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的电离程度

知识点

1.已知室温时,0.1mol·L-1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pH=4    

B.此溶液中,HA约有0.1%发生电离

C.加水稀释,HA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HA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2.下列事实中一定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 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

④0.1mol·L-1 CH3COOH溶液的pH=2.1⑤CH3COONa和H3PO4反应,生成CH3COOH

⑥0.1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pH<3

A.②  B.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⑥

知识点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KHSO4

B.CO2 是大量使用的灭火剂,但着火的镁条在CO2 中继续燃烧说明它也可以助燃

C.人血清中的血浆铜蓝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00,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D.三氯化铁易形成水合晶体,加热FeCl3·6H2O晶体,可获得纯净的FeCl3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mL18.4mol·L-1 硫酸与足量Cu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92NA

B.2L0.5mol·L-1 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NA

C.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水的电离平衡外,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B.醋酸溶液中,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v(电离)=v(结合)=0

D.氨水溶液中,当c(NH+)=c(OH-)时,表示氨水已达到电离平衡

E.氢碘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I=H++I-

【解析】

A.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而盐酸的主要成分氯化氢溶于水之后是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正确;

B.存在电离平衡之后,是动态平衡,不代表某种物质不存在,错误

C.电离平衡状态时,电解质电离和离子结合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为动态平衡,错误

D.应该是铵根离子消耗速率等于氢氧根生成速率,错误

E.氢碘酸的主要成分是碘化氢,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0.1mol/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溶液存在BOH=B++OH-

B.醋酸溶于水并达到电离平衡后,加水稀释,则溶液中的c(OH-)减小

C.PH=3的醋酸加水稀释后,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醋酸电离常数不变

D.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的电离程度

【解析】

A.BOH的pH是10,弱碱,应该不分电离,错误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一定,溶液中酸性减弱,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错误

C.同上,而且电离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正确

D.醋酸钠溶液中有很多醋酸根离子,会抑制醋酸水解,所以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错误;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甲苯是有机化工的一种重要原料,用它制取利尿“呋塞米” 和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步骤和条件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        。

(2)反应类型:

反应②        ;反应③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种。

①某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上碳原子数不超过3个。

②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1mol该有机物完全水解需要消耗2molNaOH。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呋塞米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B.甲基丙烯酸是丙酸的同系物

C.1mol甲基丙烯酸和丙烯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需要氧气4.5 mol

D.可用溴水鉴甲苯和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6)结合以下信息:

写出用丙酮和HCN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其它试剂任选)。

【解析】

(1)根据反应条件可知,该反应类型为卤代烃的水解过程,因此A为苯甲醇

(2)反应k是高锰酸钾将甲基氧化为羧基,所以是氧化反应;根据反应l前后物质的变化,可知此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反应为酯化反应,所以发生反应的部分为醇羟基和羧基,反应方程式为

(4)这样的结构的物质一共有15个,因为这样的结构简式实在不好画出来,就说下思路:

有相同的官能团,且水解后能消耗2摩尔氢氧化钠,所以酯基要保留。

因为每个取代基上不超过3个氢原子,所以酯基要直接和苯环相连接。

又因为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邻间对三种情况。

总共15种;有5种峰说明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结构简式为

(5)

A.呋塞米的结构简式中有羧基和氨基,前者能和强碱反应,后者能和强酸反应,正确;

B.前者有碳碳双键,后者没有,二者是不同类型的物质,不是同系物,错误

C.有机物燃烧的通式为CxHyOz+(x+y/4-y/2)O2→xCO2+y/2H2O,1mol甲基丙烯酸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4+6/4-2/2)mol=4.5mol,1mol丙烯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3+6/4)mol=4.5mol,故C正确;

D、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甲基丙烯酸苄基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故D正确

(6)合成路线可以是

1.COCl2(g)=(可逆符号)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2.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 A(g)+n B(g)=(可逆符号)p C(g)+q 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

v(B):

v(C):

v(D)=m:

n:

p:

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A断键反应,同时p molC也断键反应    

⑦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⑥⑦

知识点

平衡移动方向与速率改变后的大小关系

(1)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

(2)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

(3)v正=v逆,平衡不移动。

 

1.已知:

CH4(g)+2O2(g)==CO2(g)+2H2O

(1)   △H=―Q1 KJ/mol

2H2(g)+O2(g)==2H2O(g)       △H=―Q2 KJ/mol

2H2(g)+O2(g)==2H2O

(1)       △H=―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

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1Q2

【解析】

11.2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就是0.5mol,按照比例分配,可知甲烷0.4mol、氢气0.1mol,完全燃烧恢复至常温,说明此时水是液态,所以放出的热量应该是0.4Q1+0.1Q3,选C

 

2.已知:

(1)H2(g)+1/2O2(g)=H2O(g)    △H1=akJ/mol

(2)2H2(g)+O2(g)=2H2O(g)     △H2=bkJ/mol

(3)H2(g)+1/2O2(g)=H2O(l)    △H3=ckJ/mol

(4)2H2(g)+O2(g)=2H2O(l)     △H4=d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解析】

这题抓住液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转化,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需要吸收热量,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放出热量。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

由于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所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多,但放热越多,反应热越小,所以选项C正确。

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 ( )

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

知识点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aA(g)+bB(g) mC(g)ΔH<0达到了平衡状态,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a+b>c)

平衡

体系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

平衡变化

速率变化曲线

任一平衡

体系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

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

逆向移动

 

任一平衡体系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

逆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

正向移动

 

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

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

逆向移动

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

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

正向移动

 

任意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的平衡

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

平衡不移动

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

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

9.下列有关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H(OH)CH2COOH系统命名法命名:

3-羟基丁酸

B.四苯基乙烯(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1mol 

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4mol、1mol

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硝酸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

A.从羧基一端开始数,羟基在第三个碳原子上面,所以正确的命名为3-羟基丁酸,正确;

B.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但是苯环的碳原子和双键的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错误;

C.酚羟基、醇羟基以及羧基能和钠反应,酚羟基、醇羟基、羧基以及酯基水解的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所以相应的反应量应该为3mol、4mol、1mol,正确;

D.这些反应都是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所以是取代反应,正确;

本题选B

10.高铁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其设计图如下所示:

负极材料是Zn,氧化产物是Zn(OH)2,正极材料是K2FeO4(易溶盐),还原产物是Fe(OH)3 ,电解质溶液是KOH水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Zn+2OH --2e-=Zn(OH)2

B.高铁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Fe(OH)3+5OH--3e -=FeO42-+4H2O

C.高铁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2FeO4 2-+3Zn+8H2O=2Fe(OH)3 +3Zn(OH)2+4OH -

D.高能碱性电池比高铁电池工作电压更稳定

【解析】

A.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FeO42-得电子生成Fe(OH)3,还原反应是价态降低,错误;

B.充电时,阴极连接外电源的负极,电源的负极给电子,所以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Zn(OH)2得电子生成Zn,错误;

C.放电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环境下还原剂Zn和氧化剂FeO42-反应得到Fe(OH)3和Zn(OH)2,正确;

D.看图像可知高铁电池的持续时间更长,且更稳定,错误;

本题选C

11.用0.1000mol/L的标准盐酸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1氨水和20.00mL的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定百分数(滴定用量/总滴定用量),纵坐标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为4.4~

6.2,下列有关滴定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氨水溶液当滴定分数为50%时,各离子浓度间存在关系:

c(NH4+)+c(H+)=c(OH-)

B.滴定分数为100%时,即为滴定过程中反应恰好完全的时刻

C.从滴定曲线可以判断,使用甲基橙作为滴定过程中的指示剂准确性更佳

D.滴定氨水溶液当滴定分数为150%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大小关系:

c(Cl-)>c(H+)>c(NH4+)>c(OH-)

 

12.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M电子层有1个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关于这四种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c、d均存在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B.b的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C.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工业上是通过电解b、d形成的化合物制取b单质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KHSO4

B.CO2 是大量使用的灭火剂,但着火的镁条在CO2 中继续燃烧说明它也可以助燃

C.人血清中的血浆铜蓝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00,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D.三氯化铁易形成水合晶体,加热FeCl3·6H2O晶体,可获得纯净的FeCl3

【解析】

A.刚玉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和KHSO4发生反应,错误;

B.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烧2Mg+CO2=(点燃)C+2MgO,正确;

C.应该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D.这题是典型的错误,直接加热不能获得纯净的氯化铁,因为氯化铁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后者直接挥发,前者在加热条件下会脱去水而生成氧化铁,最终得到的是氧化铁。

错误

本题选B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mL18.4mol·L-1硫酸与足量Cu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92NA

B.2L0.5mol·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NA

C.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解析】

A.一般这种题都是错的,因为铜只能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等浓度降低后反应就会停止,经过计算最后转移的电子数肯定达不到0.92N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氢离子数小于NA,错误

C.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故2.0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且H218O与D2O中均含10个中子,故0.1mol混合物中含1mol中子即NA个,正确

D.虽然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是存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转化关系,所以最终肯定产物少于2NA,错误

本题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