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0742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EW《元素》教学设计.docx

NEW《元素》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是在学生们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够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3.记住并能正确的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过程和方法1.通过数据分析等活动,初步学习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

2.通过物质构成的关系图,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维意识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元素"内涵的追溯与对接,体会人

类以客观世界为参照不断修正认识的科学精神。

3.通过元素符号的学习,感受符号藴含的关于抽象、简化、规范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元素概念内涵的揭示;元素符号系统建立的意义。

难点:

观念为本,揭示元素概念的内涵。

三、教法、学法安排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发现、发展的形成.采用向探讨、探究为主.归纳总结知识点。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出示难

度层次递进的习题,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题的积极状态中,达到知识升华、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而使化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有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图片展示各种类型的生活图片:

音乐图片,美术图片,建筑图片……让学生分析每副图片的组成都包含哪些元素?

2.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一一“元素”一一组成的。

然而,对于这些元素究竟是什么,人们却众说纷纭。

那么,物质的基本成分一一元素一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教师活动:

给学生强调元素具有亘古不变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

通过教师的强调对活动一中的问题的讨论作以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

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什么?

1.

古人曾经认为水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之一,认为它普遍存在、不易变化。

根据你对水的认识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2.

小明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オ是组成物质的元素”。

3.

小丽认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容易变的;而原子是不变的,并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所以原子オ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

学生活动:

通过学生对元素亘古不变的特征的理解,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得到原子才能作为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一一元素。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水电解的学习很容易对古人的看法做以回答;通过小明和小丽两位同学讨论对元素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并点明主题。

使学生学会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去认识元素的内涵。

教师活动:

给学生讲解:

在物质世界里,原子以不同数量、不同种类、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物质。

虽说大千世界中物质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易变化。

所以,原子才能作为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一一元素。

活动二:

学生活动:

阅读p46页第1—3段

1.

什么样的原子才能归为同种元素呢?

2.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

3.

地壳中的元素按质量计算如何排序?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

一元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称为

一种元素。

2.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二物质的分类: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三地壳中元素的排序:

由高到低:

氧,硅,铝,铁,钙等。

设计意图:

通过对元素概念的掌握,步步深入,从宏观物质组成元素种类对物质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理解,概括.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体会分类的思想。

活动三:

元素符号

为方便区分和交流,国际上规定每种元素都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作元素符号。

学生活动:

1.

观察课本: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2.阅读多识一点:

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由来。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阅读了解元素符号的由来,便于学生的记忆。

教师活动:

给学生讲解元素符号的宏观和微观含义

板书:

元素符号: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设计意图:

全面的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巩固新知】

1元素:

具有相同(

)的一类(

)的(

)。

水是由(

)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不同。

2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

碳元素______

钠元素_______

3个硫原子_______一个铁原子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3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非金属

设计意图: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提升学生的认知。

【作业布置】

1.

在线测试第一题

2.

挑站自我2.4

3.

记忆前二十号元素符号。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两部分: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从整套教材的编排来看,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以后学习氧气的性质和二氧化碳的制取起到铺垫的作用。

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归纳学习气体制取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记住所用药品的状态,理解该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所用仪器。

会检验,验满,收集的方法并能指出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

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让学生边讨论边操作,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

通过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气体收集和检验,验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气装置,并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准备

试管(3只),锥形瓶,长劲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火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幸落水后的心肺复苏,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动画图像。

并引导学生回答,氧气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感受氧气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现象播放。

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切身的感受到氧气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

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

1.从空气中分离。

2.电解水。

3.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师活动:

追问:

上面的方法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吗?

为什么?

学生活动:

难于操作,消耗电能,不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等。

设计意图:

使学生全面的去理解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埋下伏笔,引起重视。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体现化学学习的严谨性。

【活动天地4—3】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分析

教师活动:

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知道如何控制反应条件,然后要确定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最后要审查整个反应体系是否符合环保、安全的要求。

请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依据是什么?

水(H2O)

二氧化碳(CO2)

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

2.某同学认为: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你还考虑到了哪些因素?

A.原料是否容易获得

B.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C.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D.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

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氯化钠和甲烷中没有氧元素,不能制取氧气;

(2)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一般应考虑原料是否容易获得,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反应条件是否简单等,选择收集裝置时可根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性质方面考虑。

设计意图: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回答,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应关注哪些问题。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天地4—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过氧化氢溶液。

请观察下列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

现象

2.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仲入试管口。

现象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并回答问题。

(1)木条不复燃,说明只有过氧化氢,只有少量氧气产生

(2)木条复燃,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时,有大量气饱产生,这时产生的氧气多

教师活动:

提问: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教师讲解:

催化剂: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変化的物质。

特点:

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二不变: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强调:

小资料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催化剂加快或减慢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分析,初步认识催化剂的作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实验室通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请思考:

反应所需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要通过分液漏斗用就加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

(3)用分液漏斗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可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当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就可以开始收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并明确收集方法是由物质性质确定的。

学生活动:

仿照课本插图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活动:

强调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

(3)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气管的橡皮塞

(4)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

(5)等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時,再收集一瓶氧气。

设计意图: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与记忆,为后面进实验室做好准备工作。

【获得新知】

师生共同协作归纳总结并板书:

氧气实验室制法

1.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氧气和水。

3.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2)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4、操作步骤:

连、查、装、收、放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就是氧气

6.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设计意图:

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和必要的方法。

【拓展知识】

1.利用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例如加热高锰酸解(KMnO4)、氯酸钾(KCIO3)等也可以制得氧气。

2.阅读:

多识一点

设计意图:

全面了解氧气的制法,理解催化剂的多样性,体会催化剂的优点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化学的魅力。

【检测与评价】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产生氧气。

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眼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设计意图:

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