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00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图录

表录

2019年,是酿酒行业呈现结构调整、集中度提升、消费升级持续深化的一年。

酿酒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稳定,并向高质量阶段发展挺进。

从产量规模来看,在向企稳回升的态势发展,行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在稳固有序地进行。

全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产量与市场需求基本保持在合理增长空间。

一、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590.1万kL,同比增长0.3%。

其中饮料酒产量4898.6万kL,同比增长0.7%;发酵酒精产量691.6万kL,同比下降2.5%。

图12019年酿酒行业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22019年酿酒行业产品产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32019年酿酒行业营业收入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1~12月,主要经济效益汇总的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129家,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350.7亿元,同比增长6.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11.7亿元,同比增长12.8%。

图42019年酿酒行业利润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

1.营业收入

2019年,全国酿酒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350.7亿元,同比增长6.8%。

其中,白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5617.8亿元,同比增长8.2%;啤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581.3亿元,同比增长4.8%;葡萄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下降17.5%;黄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2.7%;其他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315.6亿元,下降0.2%;发酵酒精行业完成营业收入525.8亿元,同比增长12.5%。

2.利润

2019年,酿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11.7亿元,同比增长12.8%。

分行业看,白酒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404.1亿元,同比增长14.5%;啤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3.9亿元,同比增长10.0%;葡萄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同比下降16.7%;黄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他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8.0亿元,同比增长11.7%;发酵酒精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1亿元,同比下降151.9%。

由以上2019年酿酒行业经济效益数据并结合产量情况看出,饮料酒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向好,而部分行业则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表12019年我国酿酒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变化情况

指标

营业收入/亿元

增速/%

利润总额/亿元

增速/%

白酒制造业

5617.8

8.2

1404.1

14.5

啤酒制造业

1581.3

4.8

133.9

10

葡萄酒制造业

145.2

-17.5

10.6

-16.7

黄酒制造业

173.3

2.7

19.3

11.5

其他酒制造业

307.4

-0.2

48

11.7

发酵酒精制造业

525.8

12.5

-4.1

-151.9

合计

8350.7

6.8

1611.7

12.8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表22019年我国酿酒企业分酒种产品产量情况

指标

总产量/万kL

增速/%

发酵酒精(折96度)

691.6

-2.5

饮料酒

4898.6

0.7

其中:

白酒(折65度)

786

-0.8

啤酒

3765.3

1.1

葡萄酒

45.2

-10.1

黄酒及其他酒

302.2

1.7

说明:

根据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GB/T17204-2008)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类别,饮料酒包括13种,即麦芽酿造的啤酒、葡萄汽酒、鲜葡萄酿造的酒、味美思酒、黄酒、蒸馏葡萄制得的烈性酒、威士忌酒、朗姆酒、杜松子酒、伏特加酒、利口酒及柯迪尔酒、龙舌兰酒、白酒。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二)行业发展分析

2019年,我国酿酒产业紧跟消费升级趋势,在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产业深度调整,效果明显。

酿酒产业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新动能发展壮大,酒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显著增强。

表32019年酿酒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增速变化情况

单位:

%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1.价格

2019年,白酒、啤酒、黄酒、其他酒制造业利润总额均有上升,葡萄酒和酒精利润总额有所下降。

从单位产品利润上看,白酒、啤酒制造行业有所上升,葡萄酒略有降低,酒精行业单位利润大幅降低。

酿酒行业仍处于调整阶段,酒类产品价格仍体现酒类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调整状态。

以经济指标占比最大的白酒为例看价格走势。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5617.8亿元,同比增长8.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04.1亿元,同比增长14.5%。

表42019年酿酒子产业单位产品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

营业收入(元/L)

同比增幅/%

利润(元/L)

同比增幅/%

发酵酒精制造

7.6

15.4

-0.1

-153.3

白酒制造

71.5

9.1

17.9

15.4

啤酒制造

4.2

3.7

0.4

8.8

葡萄酒制造

32.1

-8.3

2.3

-7.4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2019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涨幅低4.2个百分点,反映了市场热度开始降温,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分月来看,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涨幅开始收窄,并将这种态势延续到2019年上半年。

自1月份同比上涨3.3%后,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涨幅基本是逐月回落,从2月份2.7%一直回落至5月的1.4%,6月份受第八代普五利好刺激,涨幅略回升至1.5%。

随着下半年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郎酒等先后调价让白酒市场再次出现较高热度的背景下,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涨幅有所回升,8月份上涨2.4%,12月上涨3.2%。

不过从全年来看,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上涨2.4%,比去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显示经历了前期涨、涨、涨的冲动后,市场热度开始降温,市场有望回归理性,其实更有利于白酒行业行稳致远。

图52019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

资料来源:

2019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分类来看,2019年名酒、地方酒、基酒价格同比指数走势出现一些分化。

作为本轮行业复苏的排头兵,名酒价格涨幅虽然也明显收窄但走势相对更为强劲。

名酒价格受茅台稳价影响,上涨动力减弱,2019年全国名酒批发价格指数上涨3.4%,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但仍比地方酒高2.1个百分点,比基酒高2.3个百分点。

相对一线酒企,更多的地方酒企则面临销售困难、资金链紧张、需要打折促销的窘境,造成2019年地方酒价格走势相对疲软,特别是6月份同比一度转为负增长,下跌0.1%,显示在挤压式增长的行业现状下,地方酒不进则退的尴尬和危机。

基酒受益产业复苏,以及高粱等原料成本增加影响,同比仍保持正增长,但涨幅也较去年明显收窄,是对市场降温的另一个佐证。

图62019年全国名酒、地方酒和基酒批发价格同比指数

资料来源:

2019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从判断价格长期运行趋势的定基指数看,经过行业近几年的复苏后,2018年5月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总指数为100.42,首次进入正增长区间。

自此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比总指数缓慢但逐步攀升,到2019年12月创下104.23新高。

2019年全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比总指数都运行在100.87-104.23这个正增长区间,显示当前白酒整体价格已基本回升到2012年行业调整前水平。

图72019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指数

资料来源:

2019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2.市场

在宏观经济、产业生态、消费升级等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2019年酒业市场基本面大为改善。

目前,酒类消费已从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

再加上追求养生、健康消费等时代消费特征的出现,“少喝点、喝好点”“适量饮酒、快乐生活”的理性饮酒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建设提速、消费升级、中产阶级扩容等新市场环境的形成,有效扩充了高品质高端酒的市场容量。

酒类产业深度调整成效明显,大众消费逐渐常态化,各种新型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大众的美酒消费需求成为了常态。

从市场结构来看,2019年酒类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结构性升级明显。

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一线名酒企业或在中高端产品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同时高端产品比重大幅提升,这也使得酒类市场价格线进一步提高。

市场容量趋稳的同时,随着品牌意识提高和强化,消费向骨干企业、驰名品牌、优势品牌集中。

强势龙头品牌挤压非龙头品牌,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从消费端来看,大众消费与消费升级是2019年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9年酒类市场大众消费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1996元增至2019年的30733元,这也正是大众消费升级、酒类消费持续升级的有力支撑。

从流通渠道来看,“全酒品、新零售”成为酒类流通变革的主要方向。

消费“品牌化、多元化、个性化、健康化”对酒类流通提出“全酒品”的新需求。

2013年限制三公消费以后,酒类消费开始“去中心化”,大众消费成为酒类消费的主力军。

2015年开始,数字化营销、新零售模式开始在酒类市场相继流行。

2019年,线上选酒、线上订单,线下体验、线下配送,线上支付、线上评价的“新零售”已在酒类市场从概念落地为现实,推动着酒类市场稳健发展。

3.投资

2019年,酿酒行业总体资产总额增加7.6%,除葡萄酒略有下降外,各子行业资产总额均有所增加,其中其他酒制造业增长24.1%,增幅最大。

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亏损335家,亏损面为15.7%,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45.1亿元,同比增长3.6%。

截至2019年12月底,行业资产负债总额达4703.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39.1%,同比下降1.0%。

表52019年酿酒产业亏损及其变化情况

企业数/个

资产总额增幅/%

亏损面/%

亏损额/亿元

亏损额变化/%

白酒制造

1176

9.4

11.1

8.9

-5.9

啤酒制造

373

0.7

24.9

16.1

-10.8

葡萄酒制造

155

-2.7

21.3

1.7

25.6

黄酒制造

110

3.2

5.5

0.3

2.8

其他酒制造

207

24.1

11.1

2

30.9

酒精制造

108

2.1

45.4

16.3

24.9

合计

2129

7.6

15.7

45.1

3.6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4.区域分布

2019年我国酿酒产量最大的五个地区:

四川、山东、广东、黑龙江、河南五省酿酒总产量2400.3万kL,同比增长2.5%,占全国酿酒总产量的42.9%。

其中,四川省酿酒总产量最大,达到644.0万kL,同比增长7.4%;山东省酿酒总产量596.8万kL,下降0.7%;广东省酿酒总产量422.2万kL,同比下降1.2%;黑龙江省酿酒总产量380.3万kL,同比增长9.0%;河南省酿酒总产量357.1万KL,同比下降2.4%。

表62019年重点省市酿酒产量情况

2019年产量/万KL

产量同比/%

全国

5590.1

0.3

四川省

644

7.40%

山东省

596.8

-0.70%

广东省

422.2

-1.20%

黑龙江省

380.3

9.00%

河南省

357.1

-2.40%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5.行业集中度

酒类产业经过深度调整之后,从2015年开始,酒类消费市场持续向好,除“增速快”、“业绩好”的显著特点出现外,酒类产业集中度一年比一年提高,市场结构升级愈发明显。

以白酒产业为例,19家白酒上市公司,在2018年总营收达到2086亿元,占白酒营收总额近40%,同比增长近30%,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在2019年,这19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利润就占据了整个白酒产业利润的半壁江山。

从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连续减少来看,这说明白酒产业的“马太效应”在加剧,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愈发明显;而利润五年来始终保持稳步提升,而且利润主要集中在产业前4%的龙头企业。

2019年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的集中度分别上升了18%和11%。

整个白酒产业集中度正在大大提升,利润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愈发明显。

同样在啤酒、葡萄酒、黄酒等产业,营收与利润均在向龙头企业大幅倾斜。

6.进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制品累计进出口总额60.4亿美元,同比下降15.1%。

其中,累计出口额11.1亿美元,同比下降21.6%;进口额49.3亿美元,同比下降13.5%。

白酒2019年进口量同比上升31.2%,与上年同期(0.4%)相比显著增长。

啤酒2019年出口量同比增长8.3%,较上年同期(10.8%)增长幅度略有升高。

葡萄酒进口量同比下降6.2%,较上年同期(17.1%)显著回落。

由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酒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在2018年进一步回暖。

7.重点行业

(1)白酒

2019年白酒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消费升级和产区效应凸显,具体体现为:

表72019年酒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商品名称

出口

进口

出口量/万KL

增速/%

出口额/亿美元

增速/%

进口量/万KL

增速/%

进口额/亿美元

增速/%

白酒

1.6

-4.8

6.7

1.3

0.4

31.2

1.4

34.3

啤酒

41.8

8.3

2.6

1.2

73.2

-10.9

8.2

-9.3

葡萄酒

0.3

-47

0.8

-77.8

59.4

-11.3

23.4

-15.4

黄酒

1.5

2.9

0.2

1.3

0.0032

134

0.0031

458.9

其他饮料酒

0.3

-8.4

0.4

-23.8

12.3

30.7

15.6

11.7

酒精

2.9

-66.7

0.5

-34

11.5

-89

0.8

-85.5

合计

48.4

-5.7

11.1

-21.6

156.8

-40.5

49.3

-13.5

注:

(1)根据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GB/T17204-2008)并结合海关总署所统计的类别,其他饮料酒包括:

葡萄汽酒(未加香料)、小包装的味美思酒及类似酒(容器容量≤2L;加植物或香料的用鲜葡萄酿造的酒)、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威士忌酒、朗姆酒及蒸馏已发酵甘蔗产品制得的其他烈性酒、杜松子酒、伏特加酒、利口酒及柯迪尔酒、龙舌兰酒、未改性乙醇(按容量计酒精浓度<80%)及其他蒸馏酒及酒精饮料。

(2)酒精包括:

未改性乙醇(按容量计酒精浓度≥80%)、任何浓度的改性乙醇及其他酒精。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首先,头部企业引领作用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数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整个产业开始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

次高端以上品牌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保持15%以上,净利润增速基本在20%以上,利润占行业比例更达近八成。

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企业靠拢,并且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显现,白酒消费的高端化趋势在持续提升。

第二,产业营销模式变革,白酒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

白酒产业营销模式正从大经销商向小经销商转变,生产企业终端话语权增强;生产企业逐渐建立与意见领袖消费者、核心门店、终端商等渠道的直接连接,有效拉近了与消费端的距离。

从传统营销升级为基于渠道大数据的现代营销,达成了稳固渠道网络、拉动市场销售、改善渠道利润、净化渠道秩序的目标,白酒的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

第三,名优高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2019年,高端、次高端及区域强势品牌白酒的营收增速明显高于三四线品牌。

纵观2015-2019这五年白酒产业的发展轨迹,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高端品牌每年都会根据市场变化,上调产品价格,基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回应,涨价成为不少高端品牌的一大选择。

第四,领军企业提质增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白酒产业利润增速大于营业收入增收,而收入增速又远大于产量增速,说明白酒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同时,领军企业在整个产业当中所在的比重越来越大。

2019年,茅台、五粮液营业收入超过千亿,且白酒产业超过百亿规模的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均保持着良好增长势头。

(2)啤酒

2019年我国啤酒产量完成3765.3万kL,同比(调整数3724.9万kL)增长1.1%,产量净增长40.4万kL。

人均占有量为26.9L,同比下降0.4L。

如以消费量来计算,则2019年啤酒总消费量为3796.3万kL,同比增长0.8%,人均消费量为27.1L,同比上升0.4L。

自2018年以来,啤酒行业2019年连续第二年出现消费增长,增幅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呈现出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变革成效显著的态势。

首先,发展模式从规模主导向利润主导转变。

2019年主流啤酒集团以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加快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引领啤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几大主流集团的利润近五年来持续增长,前五大啤酒企业占市场近80%份额,分别为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集团。

2019年年报显示,青岛啤酒利润涨幅为同比增长30.2%,华润啤酒利润同比增长34.3%,其它几大啤酒集团的利润在2019年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其次,消费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高端啤酒议价能力提升。

啤酒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产业寡头竞争更加激烈,中高端啤酒的消费占比快速扩大。

数据显示,2011-2018年,高端啤酒销售额增速在20%-35%之间,而低端啤酒销量占比由89.1%下降至76.5%,2019年高端啤酒占比进一步扩大,但高端及超高端类别的占比仍然大幅低于成熟啤酒市场(美国该比例为42.1%),增长空间巨大。

2019年,各大啤酒龙头企业纷纷加码中高端啤酒市场,高端产品价格上调同时,市场份额依旧快速扩张,显示高端啤酒的议价能力提升。

再次,消费特征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化,新场景、新品类打造盛行。

2019年,啤酒产品结构碎片化进一步放大,消费更加注重场景化;在产品选择上,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追求个性化产品,与健康、环保、便捷服务等紧密相连,“悦己型”体验式消费盛行,清爽型啤酒产品消费量下降,更适合于个人享受型的浓醇型啤酒销量上升。

广大啤酒企业紧跟消费趋势,强化消费场景打造,推出了多种新品类,如消费者倍加喜爱的高度啤酒与女性消费者追崇的无醇啤酒、果味品酒开始大量涌现。

最后,啤酒产业新的增长极显现,工坊啤酒增长较快。

我国工坊啤酒市场自2015年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9年工坊啤酒的发展进程更是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消费端更受消费者追崇。

在消费者眼里,“工坊啤酒”已经成中高档啤酒的代名词,凭借丰富的品类、口感以及具个性化的消费场景,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3)葡萄酒

在经过2001~2012年的加速发展阶段以后,国内葡萄酒产业在2013年进入调整期。

2014年和2015年出现短暂回暖。

自2016年起,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三连跌,尤其2017年,产量、销售额和利润出现了近三成的断崖式下跌状况;2019年葡萄酒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的下跌趋势逐步收窄,国产葡萄酒行业深度调整已经开始触底,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近几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葡萄酒产区政府发挥葡萄酒的产业特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做强做优葡萄酒产业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河北省将构筑“2511”产业格局,即:

打造两大优质产区,培育5家龙头企业、10个优质酒庄、10个知名品牌;到2022年,预计河北省葡萄酒产区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葡萄酒产量达到20万千升以上,葡萄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2020第一季度,宁夏落实新建酿酒葡萄基地31808亩,批复新(扩)建酒庄6个,预计总投资2.5亿元以上,葡萄酒产能增加2000吨以上。

各大产区政府所强调,要强化葡萄酒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葡萄酒产业为龙头,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宁夏、蓬莱和秦皇岛等产区的葡萄酒旅游都已初步发挥作用。

由于产业发展特点,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曾出现断代,且近代工业化葡萄酒发展历程又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体系和品鉴标准,这些也一度导致了国产葡萄酒企业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体系定位,没有形成与消费者良好互动体系,以至于市场推广力度偏弱。

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葡萄酒产业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强化文化体系建设,用中国葡萄酒特有的文化语言、消费理念与消费者对话,渐渐赢得消费者认可。

相信在中国葡萄酒产业文化体系建设逐步成型的基础上,中国葡萄酒将迎来更好的明天。

(4)黄酒

2019年,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110家,其中亏损企业6个,企业亏损面为5.5%;黄酒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2.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1.45%;黄酒商品累计出口总额2431万美元,同比增长2.9%;累计出口14868千升,同比增长1.3%。

2019年黄酒行业整体发展平稳,利润的增长幅度比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一方面反映了黄酒行业营业收入的增幅不温不火,不够强劲;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黄酒行业产品结构、价值回归初现成效。

近年来,中国黄酒产业正在向高端化、年轻化方向发展,多家企业推出高端产品,将年轻化概念融入产品中。

适应消费升级的加速、健康消费观念的形成、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高端市场的需求,逐步发展黄酒中高端产品,提升黄酒产品整体档次,逐步实现黄酒的价值回归。

黄酒行业需要加强中国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中国黄酒品质,促进黄酒产品优化升级,增强黄酒企业竞争能力,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黄酒品质和文化内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扩大黄酒的影响力,振兴中国黄酒产业,推动黄酒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5)果露酒

从2018年开始,果露酒行业营业收入开始回升,且利润的增幅大于销售额的增幅,说明果露酒行业的产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长期看果露酒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仍有增长空间。

从产业格局看,领头企业比重继续增大,与第二梯队的差距也在拉大。

劲酒继续占据果露酒产业市场份额最高的龙头位置;五粮液、茅台等白酒名企的露酒产品处于第二梯队,市场规模在10亿左右徘徊;椰岛鹿龟酒、张裕三鞭酒、竹叶青、宁夏红等品牌维持在第三梯队,市场规模在1~5亿之间;大多数中小企业营收维持在千万左右。

总的来看,果酒企业以区域性、小规模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没有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畴,通过对部分代表性果酒企业进行调研,目前果酒行业销售规模在10~20亿,整体行业还处于萌芽期。

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露酒的产品开发向口味愉悦性露酒发展,如茅台公司的茅台不老酒、五粮液公司的生态系列酒、泸州老窖的养生酒系列产品、洋河的双沟莜清酒、汾酒的玫瑰汾酒、古井贡酒的亳菊酒等,强调其愉悦的属性以及长期饮用的安全和健康价值,推出后很快赢得了消费者认可。

作为传统酒种,果露酒在工艺技术的研究、风味的研究以及活性物质的研究方面都远远不够;植物类露酒占总产品的90%以上,动物类露酒产品不足8%;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个性及特点表达不充分,在酒类产品中竞争力较弱。

(6)酒精

2019年酒精价格低迷,行业整体亏损。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