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111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临颍县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河南省临颍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下刻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蝉经过蛹期变为虫

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

C.蝉蜕去的皮是蝉的外骨骼

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

2.鸟类大量消灭农林害虫的时期是在()

A.求偶期B.筑巢期C.产卵期D.育雏期

3.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B.西瓜的短蔓和长蔓

C.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D.甜西瓜和薄皮西瓜

4.一只白色公兔与一只白色母兔交配,产下一只黑色小兔。

若兔毛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则这只黑色小兔的基因组成是()

A.RrB.RRC.rrD.Rr或RR

5.原始大气中没有

A.水蒸气B.氧气C.甲烷D.二氧化碳

6.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低等B.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的结构简单

C.动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D.动物进化的趋势是由小型个体到大型个体

7.生活在稻田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荒野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生物学特征是()

A.模拟

B.影响环境

C.保护色

D.环境的变化

8.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下图)。

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D.有利变异的结果

9.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

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0.“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同学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

11.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所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病原微生物

12.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是人体蛋白质

B.抗原消失后,抗体便不再存在

C.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物质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才产生的

13.免疫是一种维持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人体的免疫功能的是()

A.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C.监视、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D.清除人体中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保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14.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①非特异性免疫

②特异性免疫

③自然免疫

④计划免疫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5.近几年的“毒疫苗”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疫苗的恐慌。

下列对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张接种过乙肝疫苗,以后就不会患乙肝

B.疫苗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C.疫苗可以治疗疾病,维护人体健康

D.疫苗能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6.小张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李明对他实施急救。

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

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

C.毛细血管D.三种血管都有可能

17.体育课后口渴难耐,如果四位同学回到教室发现每个人只有半杯水,从各位的对话中,你认为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学应该是

A.“哎,真倒霉!

才剩半杯水”B.“哈,还有半杯水,真不错!

C.“太渴了,有水喝真好!

”D.“OK!

半杯水也能解决问题。

18.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时,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可以大哭一场或者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倾诉

C.可以与别人大闹一场,宣泄自己的烦恼

D.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

19.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  )

A.胃液B.溶菌酶C.吞噬细胞D.淋巴细胞

20.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二、综合题

21.下图三幅漫画表示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被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慢,有的跑得快。

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________;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________。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才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________的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快的,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3.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请依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1的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____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___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24.某实验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行了下列实验。

[材料和条件]

15℃的室温条件下,用10只大小一致、10秒内心率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4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用其浸出液做实验。

[实验方法]

①A组:

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B组:

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蒸馏水的烟丝浸出液,同样重复3次。

②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将得到的数据绘成如下坐标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曲线,我们可知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________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其作用越________。

(2)设置A组的作用是________,在A、B两组实验过程中,要求相同的室温条件、大小一致的水蚤等量的香烟烟丝等这些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烟草对生物体是有影响的。

请你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2021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

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导致疫情大面积暴发。

资料2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

2021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

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

(1)导致上述2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_________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它没有_________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3)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_________。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_________。

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分析资料。

血清免疫实验是证明动物间亲缘关系远近的十分重要的方法。

它是用不同种动物的血清进行免疫反应,从沉淀反应的多少可以看出被测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例如,用狗的血清作为抗原,注入家兔体内,使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再用家兔的含相应抗体的血清检测狗和其他动物的血清反应,即分别与狗、狼、狐、牛等动物的血清混合,得到如下结果:

血清免疫反应实验

狗的血清

狼的血清

狐的血清

牛的血清

沉淀最多

沉淀较多

沉淀较少

无沉淀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结果可知,狗与________亲缘关系较近,因为其血清免疫反应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二者的血清蛋白在结构和性质上相似。

(2)假如分别比较狼、狐、牛与狗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差异程度,差异最大的是________,差异最小的是________。

(3)请将狼、狐、牛按照与狗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蝉属于昆虫,体内受精,它的发育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

【详解】

不完全变态发育:

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B正确;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C正确;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目的是为了求偶,属于一种繁殖行为,D正确。

2.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育雏阶段,亲鸟需要很多的食物来喂养雏鸟,所以处于育雏阶段的鸟类必须大量捕食才能满足雏鸟的需要,而大部分鸟类都是害虫的天敌,因此鸟在育雏阶段能消灭大量的害虫。

考点: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D

【解析】

【分析】

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

【详解】

所谓相对性状指的是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西瓜的果肉颜色、蔓的长短、瓜皮有无条纹都分别是一种相同的性状,红色和黄色、短蔓和长蔓、有条纹和无条纹分别是其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故A、B、C不合题意;西瓜的甜和西瓜的皮薄是两种不同的性状,故本题选D。

【点睛】

相对性状指的是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4.C

【解析】

【分析】

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

【详解】

根据题意,兔毛均为白色的双亲,生下黑色小兔,可知,黑色兔毛是隐性性状,故这只黑色小兔的基因组成只能是rr,本题选C。

【点睛】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在其基因组成均为隐性基因的情况下才能表现。

5.B

【分析】

考点:

生命起源条件。

【详解】

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B正确。

6.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其它三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体型大小的变化不是生物进化的规律。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7.C

【解析】

试题分析:

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保护色,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8.A

【分析】

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叫拟态,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

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因此,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点睛】

人工选择的结果是符合人类的需要,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生物的生活环境。

9.D

【解析】

当环境颜色为灰白色时,体色为灰、白两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体色为褐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巨大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淘汰;因此如果该厂长期生产,则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

褐色蛾类的数量相对少,灰色和白色的蛾类数量相对较多。

故选D。

10.C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详解】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预防。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1.B

【分析】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

传染源是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人,不是毛蚶,A错误;毛蚶只是甲型肝炎病毒的载体,属于传播途径,B正确;易感人群是对甲型肝炎缺乏免疫力的人,不是毛蚶,C错误;甲型肝炎的病原微生物是甲型肝炎病毒,不是毛蚶,D错误。

【点睛】

此题易错为把毛蚶当成散播病原体的动物而认为是传染源。

12.B

【解析】

【分析】

抗体和抗原的定义。

【详解】

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球蛋白,其本质是蛋白质,A、D正确;抗原消失后,抗体还会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但不同的抗体,存留的时间不一样,B错误;抗体和抗原之间是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物质,C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

抗原和抗体是一对相对概念。

理解二者的本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A

【解析】

【分析】

免疫的功能。

【详解】

人体通过免疫系统可以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视、识别并消除肿瘤细胞和消除人体中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B、C、D正确;消化系统消化食物,获取营养,不是免疫功能的体现,A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免疫主要有防御功能,但免疫功能过强,也不是很好。

14.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的区别,给小儿服用的小儿麻痹疫苗糖丸是由病原体制成的,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而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像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15.D

【分析】

考查对疫苗的理解。

【详解】

小张接受了乙肝疫苗,但并不表示就不会患乙肝,比如接种时间过长或体内原有抗体较少等均有可能导致感染,A错误;疫苗一般是灭活或是没有毒性的抗原,B错误;疫苗不能用来治疗疾病,它只能用来预防和防御疾病,C错误;疫苗能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疫苗不能治疗疾病,只是用来预防的。

16.B

【分析】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

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详解】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因此,小张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李明对他实施急救。

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

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血管出血特点及止血、包扎方法。

17.A

【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由题意可知,体育课后口渴难耐,如果四位同学回到教室发现每个人只有半杯水,从各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B、C、D的语言积极向上、乐观,体现出了其心理健康。

而A则消极、悲观,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8.C

【分析】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详解】

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可概括为:

一、转移注意力,如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二、宣泄,但注意宣泄方式;三、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可见C符合题意。

19.C

【解析】

人体的防卫功能由三道防线组成。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所以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吞噬细胞。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A不正确;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B不正确;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不是切断传播途径,C不正确;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考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1.1一溶菌酶2二

【分析】

考查人体免疫相关知识。

【详解】

(1)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就是皮肤,如图1所示;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被划伤,那么暂时在上面涂抹唾液能够起到一定的消炎杀菌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原理如图2,唾液里的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

【点睛】

理解人体三大防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变异生存淘汰选择自然选择

【解析】

【分析】

自然选择学说。

【详解】

(1)同一种生物的群体中,有不同表现的个体,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且变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2)在自然的生存斗争中,有的个体获取食物相对容易,如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反之,则不容易生存,不容易生存下来的生物就很自然的被自然淘汰了;

(3)捕食者的存在也会影响到被捕食者,例如猎豹跑的快,更容易追捕到羚羊,那么反过来,跑得快的羚羊才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选择的作用;

(4)正是因为猎豹和羚羊之间的相互选择作用,所以,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快的,这就是自然选择的作用。

【点睛】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20畅通呼吸道脉搏②

【分析】

理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

【详解】

(1)发生意外了,首先不要惊慌,目前的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救急,如没有把握,就保护好现场,不要随意操作;

(2)观察图1所示内容,操作人员将被施救者的嘴掰开,这是为了畅通呼吸道,为实施心肺复苏做前提准备;(3)观察图2,施救人员用手触摸被施救者的颈动脉,这是判断其有无心跳,好决定下一步的施救措施;(4)观察图3,是胸腔的结构,一般胸外按压的位置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即图示中的②所示的位置。

【点睛】

知道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促进强对照控制单一变量(或控制变量或为了减小误差)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成分,吸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可能诱发肺癌

【分析】

考察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详解】

(1)依据题意,根据实验数据坐标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大,可知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2)A组中使用的是清水,起到对照作用,且在A、B两组实验过程中,要求相同的室温条件、大小一致的水蚤、等量的香烟烟丝等这些条件是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即只有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

(3)对于本实验的结论,我们推广到人体,那么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例如,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成分,吸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可能诱发肺癌。

【点睛】

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是设计探究实验的关键。

25.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埃博拉病毒细胞抗原保护易感人群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1)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

题干中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是传染源。

(2)埃博拉(以往称作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那么该病毒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