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1189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

陈社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动力不足研究

——基于大陆与台湾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

王婷婷,陆岷峰2

(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2.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南京210046)

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是社会间接融资的主体,更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在动力,其融资难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存贷利差实际上是相对的恒利差体制,客观上鼓励商业银行做大放小。

从台湾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客户结构选择导向来分析,缩小存贷利差是台湾商业银行主动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客户对象的根本动因之一。

通过解决存贷利差相对固定的问题,改变商业银行的赢利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加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愿。

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利差是促使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的根本途径,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恒利差;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一、引言

近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各级政府与监管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旨在推动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立小企业金融部等途径试图化解这一难题。

据统计,各大商业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

许多资信状况良好、资产收益高、经营规范、机制灵活的小企业,已成为银行间竞相追逐的优质客户。

其中,成长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内部管理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的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不难。

数字表明,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的绝对增长速度是很快的,2006年6月末,全国小企业授信户数只有77.86万户,而到了2007年末,全国小企业授信户数达381万户,一年半的时间就扩大了近五倍。

据统计,江苏省只有2%的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而98%的小企业是求贷无门。

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还实行的是恒利差制度,从大陆与台湾两地商业银行在客户选择取向来分析,台湾商业银行是将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的目标客户与利润来源,而大陆的商业银行却将大型企业作为主要的目标客户与利润来源,通过两地的存贷利差分析比较与商业银行赢利模式不难得出解决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必须从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利差入手的基本结论。

作为政府部门当有计划地出台关于缩小了利差的基准利率政策,作为商业银行则必须从提高风险能力、改进工作流程入手解决融资效率,而作为社会环境则必须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环境。

二、文献综述

关于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与对策由于分析视角不同,观点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原因分析的科学性往往决定对策的有效性。

关于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以下五种观点。

1、条件说[1]。

认为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基本条件,这一因素在企业贷款被拒绝的各因素中的比重为50%以上。

2、风险说[2]。

认为中小企业受其资产规模的限制,抗风险能力较弱,生存周期平均水平低于大型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客观上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3、成本说[1]。

认为小企业贷款单笔数额小、总体笔数多、人员维护成本高。

4、动力说。

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信贷人员身上,多数银行通过建立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与不良贷款终身追究制度来落实贷款责任。

特别是商业银行在大企业信贷市场没有充分饱与之前,商业银行没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激励政策鼓励基层机构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5、改革说[3]。

认为大型商业银行上收了基层行的审批权,银行授信程序复杂,改革相对落后,不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在解决小企业贷款难对策的主要观点:

1、利益论。

这种观点认为:

小企业融资难,不在于缺金融机构、缺信贷资金、缺客户群体、缺金融业务产品,而在于缺少银行主动开展小企业业务的动力机制,所以要大幅度提高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05年出席“中小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的发言时认为: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成功经验来看,存贷款利差至少在10个百分点以上,商业银行才能够覆盖成本与风险。

这意味着贷款利率在15%左右甚至更高才是合理的。

央行副行长吴晓玲也曾指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一般给出18%-19%的利率,最高为30%,而我国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20%-30%间。

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是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的对称。

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20%-50%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2、机制论[4]。

这个观点认为商业银行应加强机制建设,以机制来为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小企业贷款提供保障。

这一观点主要以国家银监会制定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为代表。

它要求银行在拓展小企业融资业务服务中应建立与完善“六项机制”。

3、担保论[5]。

这一观点主张通过大力发展担保公司这一行业来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为小企业提供担保与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4、流程论。

这种观点提倡规范小企业信贷审批流程。

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与社会信用环境,改进信贷业务流程,减少贷款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效率。

银行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体制。

5、扶持论[3]。

这种观点认为政府以贴息的方式来分担一部分金融风险。

进一步完善与推行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增加银行对发展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积极性。

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应利用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加强信用管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银行间的信息沟通。

此外还有认为信息的流转与处理取决于客户经理以及金融专家的个人能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沟通客户关系、挖掘客户信息,然后进行详尽而全面的分析,最后决定贷款的发放的人才论;认为解决小企业贷款需求多元化,要多渠道来解决的渠道论。

这些观点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调动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动力机制,小企业在银行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极不相称。

据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自有资金等内源性融资占比约为60%,公司债券与股票发行等外源性融资占比不到1%,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占比为21%,其他渠道融资占比约为18%。

在公司上市、发行债券、筹借外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小企业只能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借贷的间接融资方式。

三、大陆地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大陆与台湾商业银行信贷客户结构的比较客户选择趋向分析

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同类别银行的主要放款客户结构也有所不同,工农中建交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贷款客户结构基本是大中型企业,小企业贷款约占6%-9%,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金限制,对大中型企业贷款能力有限,但其求大放小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小企业贷款不及贷款总额的40%。

而从台湾银行业情况来分析,其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占据贷款整体比重很高,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台湾银行业主要放款对象情况表单位%(根据台湾金融研训院有关资料整理)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民营企业

39.41

40.37

41.29

39.43

39.78

公营企业

3.36

3.67

4.24

4.05

4.10

政府机关

9.97

8.44

7.60

8.79

8.29

社会保险及退休基金

0.49

0.51

0.82

0.81

0.71

非营利团体

0.31

0.28

0.28

0.26

0.23

私人

46.47

46.74

45.77

46.66

46.91

从表1可以看出,台湾放款市场以民营企业与私人为主的资金需求者,占银行放款比重80%以上,其中企业放款的用途包括长期资本投资与短期营运周转等,而私人放款则以购屋贷款与其他消费性贷款为主。

显而易见,台湾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中用于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远远高于大陆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

(二)大陆与台湾近十年存贷利差变化的比较

大陆与台湾地区商业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中比例不同,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宏观政策不适用、融资外部环境障碍、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等外部因素,也有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科学技术条件低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层人员素质不高、同质性与可复制性强等内部因素。

但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周期特点与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同质性,造成大陆与台湾地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中比例不同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大陆与台湾的宏观政策原因,即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的不同。

通过对比大陆与台湾地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条款,发现大陆与台湾在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政策上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行为的差异。

因此可以说,存贷利差的不同是造成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近十年大陆与台湾存贷利差变化轨迹来分析可以看出,大陆存贷利差远远高于台湾且呈现出相对固定即相对恒利差得趋势,而台湾利差绝对数远远小于大陆,且呈下降趋势,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近十年大陆与台湾存贷利差表[6]

项目

2

2

2

2009

2010

大陆

3.60

3.60

3.37

3.33

3.33

3.33

3.60

3.50

3.27

3.06

3.06

台湾

2.99

2.90

3.15

2.63

2.55

2.45

2.09

1.83

1.76

1.23

1.38

差额

0.61

0.7

0.22

0.7

0.78

0.88

1.51

1.67

1.51

1.83

1.68

注:

表中大陆存贷利差为折算后的数据,以2002年为例,2月21日前,存贷利差为3.60,之后利差调整为3.33,所以2002年存贷利差为

(三)不同的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赢利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1、建立存贷利差与商业银行偏好的模型

以某一家商业银行为例,构建存贷利差与银行偏好之间的关系,做如下假设。

假设一:

该银行的贷款客户为单位1,其中大企业占据

的比例,小企业占据

的比例;

假设二:

该银行的存款总额单位化为

,且银行的存贷比为

;于是由假设一知,大企业贷款总额为

,小企业贷款总额为

假设三:

大企业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下浮

,小企业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

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记为

,存贷利差记为

,于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

假设四:

银行的管理一家大企业的成本为

,管理一家小企业的成本是大企业的

倍;

假设五:

依据某商业银行调查全国金融业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9.3%[7],而大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只有不到10%。

因此假设大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为

,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为

于是,由上述假设可知,该银行收益

(1)

(1)式可知,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银行收益与存贷利差

正相关,这显然符合

现实意义。

(1)得:

(2)

以我国大陆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现状为例,每单位资本的管理成本以及不良贷款率相对每单位资本的存贷比以及利率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因此

一定成立。

于是由

(2)可知,

成正比。

即意味着,当减少存贷利差

时,商业银行如果想保持收益

不变,那么一定会减少贷款给大企业的比例,从而相应地增加贷款给小企业的比例。

(2)式亦可知,当其他数据给定的情况下,临界存贷利差为:

(3)

即倘若其他数据不变,此时只要增加利差,就可以使得银行获取正的收益。

2)数据模拟

依据我国大陆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7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为6.56%,利差为3.06%。

将上述数据带入

(1)式,有

而在台湾地区,中央银行于6月30日再次上调0.125个基点,目前贴现率为1.875%,而一年期有抵押贷款利率为2.25%,无抵押贷款利率为4.125%,于是,可得平均贷款利率为3.1875%,从而,存贷利差为1.3125%

接下来,某一家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在特定条件下,银行的客户偏好与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以A,B两家上市银行为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如下的假设,推断存贷利差与商业银行的偏好之间的关系。

假设一:

每一家大企业贷款规模均为7500万人民币,每一家小企业贷款规模均为500万人民币;

假设二:

商业银行管理一家小企业的成本是大企业成本

的4倍,记为

假设三:

假设每家银行的存贷比相同,皆为75%;

假设四:

A、B两家银行的存款总额均为1亿人民币;于是,在假设三的条件下可知,A、B银行的贷款总额均为0.75亿人民币;

假设五:

A银行贷款客户全部为中小企业客户;B银行贷款客户全部为大企业客户;

假设六:

大型企业贷款利率是在现行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10%,中小型企业贷款利率在现行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30%;

假设七:

大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为

,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为

1)大陆地区

在上述假设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目前我国大陆的利率数据,可知:

若银行贷款给小企业,则利率要依据基础利率上浮30%,记为

,则有

;若银行贷款给大企业,则利率要依据基础利率下浮30%,记为

,则有

于是

A银行收益就是

(4)

B银行收益就是

(5)

由(4)式可知,假设A银行有一个正的收益

,那么,此时,如果通过提高存款利率

来缩小存贷利差,那么随着

的增加,

会越来越小,直到某一个

使得

,可以得到,

由于管理一家大单位的成本

与亿元之间差距过大,因此,在此可以忽略不计。

带入(5)式可得,

(6)

由(6)式可知,只要

,那么在

的条件下,贷款的大企业的A银行收益为0的情况下,贷款给小企业的B银行,依然可以获取正的收益。

因此,缩小存贷利差可以促使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贷款目标客户。

2)台湾利率体系下:

贷款利率上浮30%=

下浮10%=

于是

A银行收益就是

(7)

B银行收益就是

(8)

通过

的比较可以知道,因为台湾地区的贷款利率较低,存贷利差也较低,所以,

,这也是在台湾地区,商业银行趋向于选择中小企业的根本原因。

2、基本结论:

在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利差,同一个银行在大陆与台湾经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恒利差的情况下:

由于存贷利差固定,商业银行在投放大企业贷款时,利率虽然可能下浮,但下浮又有一个下限,实际上固定了一个固定的收益,虽然比理想的模式可能低一些,但却是必然有收益,而在投放小企业时虽然也面临利率上浮的超预期收益,但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远远超过可能带来的收益,况且,我国又存在不主张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利率无限制地上浮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发放大企业贷款不仅风险相对较小,收益也较稳定,而发放小企业贷款平均利差可能高于大型企业,但由于风险及管理成本因素,所以商业银行往往不会愿意投放中小企业贷款。

在存贷利差缩小的情况下,同样是A,B两家商业银行,其经营结果显然不同,同样条件下,由于商业银行发放大企业贷款利率可能下浮10%,如果利差经下浮不能覆盖成本时,商业银行发放大企业贷款就面临亏损放贷款问题,如果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可以实行一定利率的上浮,同时商业银行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收益,而商业银行的财务连续性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保证,这也是大陆与台湾商业银行为什么在支持中小企业态度与力度上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存贷利差小于一定额度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有选择中小企业,如果只做大企业,其议价能力很低,必然发生亏损经营,难以生存,所以只能做中小企业,其利率弹性较大,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从而保持经营的持续性。

(四)仅放开贷款利率还不能抵消恒利差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一般认为我国目前的贷款利率并无上限的限制,可以说没有恒利差,但放开利率并没有解决相对恒利差问题。

如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可以在一定区间浮动作出规定。

但是,全国绝大多数银行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自主定价的有利条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在受调查的38家金融机构中,对“如果上浮利率,是否会增加对小企业贷款”这一问题持“肯定会”或“可能会”的仅有14家,而回答“与利率无关”与“不会”的为21家与3家。

为什么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高了商业银行还是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放贷?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基准利率存贷利差较大,因为在基准利率利差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浮下限又是不变的,因此,固定利差仍然不变,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商业银行追大放小的放贷思路仍然不会改变。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没有对中小企业实行高利率的定价环境。

在中小企业贷款这一经济关系中,涉及到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小企业、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与社会各界等。

目前,政府因为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未来要保持健康持续与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需要小企业更快更大发展。

出于社会的因素考虑,政府会倾向于商业银行保持小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组织与贷款一方当事人,为了实现其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当然希望以低利率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

反之,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风险度较高,希望以适当高利率发放贷款。

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将高于对大中型企业贷款的利率;监管机构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持中性偏低态度。

但监管机构确定利率往往必须根据政治要求与经济环境确定,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其他社会群体一方面与中小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经济链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容易引起社会群体的同情与支持。

因而会认为小企业理应获得低利率贷款。

表3:

各经济主体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水平的期望

经济主体

政府

小企业

商业银行

监管机构

社会群体

期望利率

偏低

偏低

偏高

中性偏低

偏低

由此可见:

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结果就是商业银行只能选用大家心理能力能够承受的利率水平即较低的利率水平。

在目前商业银行并不少大中型客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必然不会主动去做小企业贷款业务。

四、缩小利差:

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要解决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问题,必须缩小现在的存贷利差,打破恒利差局面,为此,首先要从现行利率政策改革入手,缩小存贷利差差距;对商业银行而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而全社会则要创造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

(一)深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缩小存贷利差,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缩小存贷利差是驱使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的关键。

但利率政策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的调整,不能仅仅单一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而影响利率政策的宏观作用。

可行的办法,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利差的趋势作为利率政策的宏观走向必须确立。

我国利率体制的市场化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利率浮动上,更应体现在基准利率的差别化政策上。

当前,在基准利率标准上,可以大中小型企业不同实施不同的基准利率标准,对于大型企业,基准利率利差可以小于中小型企业的基准利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驱使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其发展战略客户群体。

(二)商业银行要尽快调整客户结构,应对低利差可能引发的经营问题。

低利差时代,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客户结构的重点调整到利差空间大的中小企业上,通过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与优化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相对利差最大化。

首先,商业银行要调整客户结构比重,保持大、中、小型客户合理的比例,要根据存贷利差变化进度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贷款在整个贷款比重中的配置。

其次,实行科学的风险评级制度,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中小企业风险一般高于大型企业,商业银行要做好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采取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至关重要,对大中型企业的风险评级大都选用评分法风险评级模型,特征是综合地反映企业的总体之间的风险差距。

但是小企业由于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商业银行对其信贷投放要求的小企业必须基本面较为正常,或者说各项指标必须同时达到一定的基本要求才能办理贷款业务,可以推行主要指标最低分值风险评价法,就是对评价小企业风险指标分主要指标、次要指标两大类,根据类别进行分级,根据级别决定价格、授信与客户优选的依据。

与评分法风险评级模型不同的是,主要指标如果达不到设定的基本要求时,即使是其他指标再好也会被否决。

科学的风险评级更利于对小企业风险的控制能力。

最后,优化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流程。

目前,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信贷能力差也限制着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放大空间,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量大、额小、成本高,通过大规模的批量经营才能摊薄成本,通过中小企业贷款标准化、工具化、流程化、柜面化才能提高效率,达到降低风险与成本的目的。

标准化就是要统一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产品、流程,贷款标准化建设可为批量做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条件,同时才能复制模式。

工具化就是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来支撑中小企业贷款工作,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中小企业客户综合管理,实现客户选择、风险评级、产品定价、现金流管理等功能,通过核心系统的运作,实现高效率与批量化目标。

流程化就是要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特点,减少信贷管理流程,通过授权与转授权的形式,降低审批层级,对传统的流程进行再造。

柜面化就是对中小企业贷款逐步按推行柜面办理,对于授信的客户,低风险业务只要贷款要素符合条件,柜面人员就可能象办理结算业务一样,在对贷款要素审查的基础上,做到随到随贷,极大地方便客户,又可批量开发业务。

(三)做好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培育。

缩小存贷利差可以解决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内在动力,但必须的融资环境也是商业银行将其动力转为现实的条件。

首先,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征信系统。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征信还仅仅局限于人民银行的信贷违约方面的纪录,没有全面地反映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虽然没有完善的帐务系统,但是其经营涉及到税收、工商等部门,其违法经营等是有社会记录的,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反映每个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状况的体系,为商业银行掌握中小企业的信用提供一个系统的、客观的资料体系同。

其次,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级,各家银行各自标准,既浪费社会资源,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因此,要建立一个全社会统一的风险评级标准并由权威机构进行发布,同时评级机构要对其评级结果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提供基础条件。

第三,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

目前,我国管理与服务中小企业的机构较多,政策也出自多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中小企业发展从初创到发展壮大、涉及各种行业的融资辅导体系。

第四,进一步壮大政策性担保担保基金,或是以贴息的方式来分担一部分金融风险,发挥财政杠杆对金融杠杆的促进作用。

如果说全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要靠政府的担保公司、担保基金,风险都集中在政府,那么市场经济是难以形成的。

中小企业贷款进行资金补偿,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商业化一种形式,用来转移与化解商业银行风险与管理成本。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鼓励与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杠杆对金融业发展的撬动作用。

第五,改善银行监管的准入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

积极支持那些以服务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银行发起申请。

对于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监管激励标准与约束措施。

五、结语

从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差异性来分析,台湾地区实行金融管制自由化,利率充分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趋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这种利率体系才驱使台湾地区商业银行不得不以支持中小企业为其主业,而大陆地区的商业银行存贷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