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1492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5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慈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浙江省慈溪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科在上海“东方明珠”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感觉离地面越来越远,小科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自己

B.旁边的乘客

C.观光电梯

D.附近的房屋

2.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

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A.101  

B.157  

C.258  

D.359

3.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

4.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

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5.(2018·浙江杭州)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是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6.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

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C.

过滤D.

蒸发

7.如图用两手食指同时按压铅笔的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尖对手指的压力大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力

B.笔尖对手指的压力小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大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强

D.笔尖对手指的压强等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强

8.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力一定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9.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

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10.下列物理知识的应用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不同

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来实现其浮沉的

C.气球上升是因为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D.农民常用浓度适宜的盐水把饱满结实的种子选出来

11.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

C.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12.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m-V图象。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

B.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C.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均和体积成正比

D.甲、乙两种物质,密度均和体积成反比

13.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C.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15.如图,A、B、C、D依次表示人的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XB.Y

C.ZD.都可以

16.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17.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18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18.“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中,图甲表示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

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主要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通常情况下应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C.实验中观察到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D.图乙的三种血管中,①应为小动脉

19.如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关实验和相关记录。

试管号码

1

2

3

4

6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清水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碎屑、唾液

馒头块、唾液

温度

37℃

37℃

100℃

0℃

37℃

搅拌情况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以1、2号为一组实验,作出的假设可以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若以2、3、4号为一组实验,可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C.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2和5是对照实验

D.2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是因为淀粉已完全被消化分解成了葡萄糖

20.边长为5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

以下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250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5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2.50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5×10−4m3

二、填空题

21.如图表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关系,其中①、②表示物质类别。

若③、④表示两种不同的变化类型(“→”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铁屑”、“硫粉”、“硫化亚铁”中属于②的是______,铁屑和硫粉形成硫化亚铁属于______变化。

22.如图是一次人体血液化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A、B、C所指示的是三种不同的血细胞。

其中,没有细胞核的是_____(填字母);A的功能主要是_____。

2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请回答

(1)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为_____(选填字母代号,下同)

A.p甲

B.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都有可能

(2)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为______

A.p甲

B.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都有可能

24.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型号常规动力潜艇,它具备先进的通讯设备、武器、导航系统和隐蔽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等优异性能。

潜艇在深海中匀速潜行时,如果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险情,潜艇会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造成的,此时应立即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

A.将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

B.打开阀门使海水进入水舱

25.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

请回答:

(1)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B过程是通过气体的______作用实现的。

(3)A、B、C等过程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______。

(4)经过D、E过程后,正常人血液中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含量会显著减少?

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碳

B.葡萄糖

C.尿素

D.氨基酸

26.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元素。

请回答:

(1)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列哪一种症状是由于植物缺乏氮元素造成的?

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

B.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

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D.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

(2)碳酸氢铵(NH4HCO3)的式量为______。

(3)碳酸氢铵(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N:

H:

C:

O=______。

(4)分析下列顺序,你认为化学式NH4HCO3应填入的位置是______(填序号)

①、N2、②、N2O、③、NaNO2、④、HNO3

27.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

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米/秒。

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米3/秒,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___毫米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帕,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厘米2,医生至少需要用_____牛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

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_________时,压强增大。

28.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6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开始时容器内无水)。

已知容器高20cm,物块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且M底部与容器底部之间用一段5cm长的细线相连,假设细线足够牢固。

现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当注水时间t=130s时,可画出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注水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30s时,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

(选填“完全浸没”或“部分浸入”)

(2)当t=13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______N。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持续以原来的流速向容器内注水,则当t=______s时容器恰被注满。

(5)上述过程中容器内的深度h与注水时间t的关系最符合下列哪个选线(假设物块始终保持水平)?

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三、探究题

29.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有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其实只要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就能作出合理解释。

(1)人们经常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所以要限速,但是高速公路限速牌上却显示,大型车辆最高限速比小型车辆低,原因是汽车的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2)在今年第四次成品油调价中,汽油价格下调250元/吨,柴油价格下调235元/吨。

但细心的小明发现,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下调0.18元/升,柴油价格下调0.20元/升,每升柴油价格反而比汽油下调得多,其原因是_____。

(3)现在高速公路上不仅有即时测速,还有区间测速,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测算车辆有无超速。

在如图所示限速要求的高速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得某辆小车于8:

10以115千米/时的速度通过,相距30千米的第二个监控点于8:

22测得该小车以118千米/时的速度通过。

则通过计算判断该小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

______(选填“有”或“无”)。

30.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1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

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

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

(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4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衣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__。

3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

(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___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根据___知识即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接触面

压力F/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4

1.2

2

平放

木板

6

1.8

3

平放

木板

8

2.4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2.6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2

①分析2、4、5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关结论,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

(填字母代号)

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写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式为:

f=______。

32.小敏对“物体在水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进行了研究。

(1)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横放,部分体积浸入水中时,在液面所对的烧杯壁作一标记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如图甲)为________牛;再把金属块竖放浸入同一杯水中,当________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下(如图乙)。

比较发现下F甲=F乙小敏得出:

浸没前物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2)图中两种状态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简答题

33.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3)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他猜想这可能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浓度,导致细胞失水造成的。

对于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说明观光者是运动的,是观光者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故是以地面或地面附近的房屋为参照物。

如果以自己、观光电梯或旁边的乘客为参照物,观光者和它们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

2.A

【详解】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那么钔原子的质子数就是101;

故选A。

3.A

【分析】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

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

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

故选A。

【点睛】

解答该题时宜联系相关示意图。

4.C

【分析】

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

由于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尽量在傍晚或是阴天移栽;移栽的幼苗还需进行遮荫等。

【详解】

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刚移植的植物,根吸水的能力弱,通过搭棚遮阴或去掉部分枝叶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故选C。

【点睛】

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

5.B

【解析】

实心球离开手之前,受到重力和手的支持力的作用,实心球离开人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

故选B.

点睛:

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是否受到手的推力,要看其与手的位置关系,因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另外实心球在空气中飞行,还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6.C

【详解】

A、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瓶塞要倒放,此选项正确;

B、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此选项正确;

C、过滤操作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此选项错误;

D、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选项正确。

故选C。

7.C

【详解】

A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铅笔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笔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笔尾对手指的压力等于笔尖对手指的压力,故AB错误;

CD.由于笔尖的面积小于笔尾的面积,由

知道,笔尖对手指的压强大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强,故C正确,D错误。

8.D

【详解】

A.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物体并没有运动,所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故A错误。

B.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当物体不受力时,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故B错误。

C.只有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故C说法错误,故C错误;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所以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故D说法正确,故D正确。

9.D

【详解】

A.刮大风时,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屋顶上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顶受到向上的托力,因此可能被大风掀起,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B.打开窗户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窗帘会飘向窗外,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当列车经过时,铁轨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会受到向内的推力,可能发生意外,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只是大气压强的作用,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

故D符合题意。

10.A

【详解】

A.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由于密度计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符合题意。

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来实现其浮沉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气球上升是因为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农民常用浓度适宜的盐水把饱满结实的种子选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

11.B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

【详解】

A、①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是分生区的细胞特点,B错误。

C、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

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

D、④根冠--在根的顶端。

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

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根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12.D

【详解】

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图象中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大或减小时,其体积也随之增大或减小,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13.A

【详解】

A.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

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选项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

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

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

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选项不符合题意。

14.A

【分析】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的下连接而成。

相邻两细胞的横壁的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详解】

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的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果实。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的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的。

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向下运输到甲果实,导管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果实,因此甲果实能得到有机养料和水生长良好。

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乙果实,因此乙果实不能得到有机养料停止生长。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功能和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15.B

【分析】

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消化道的口腔、咽、胃、小肠;纵坐标表示食物的消化程度。

【详解】

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适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z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

因此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Y。

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16.AD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