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1501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中考化学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

(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5)用25%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要加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2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请计算:

(1)写出硬质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_____;

(2)该样品中含有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g;

(3)若澄清石灰水足量,反应结束后,装置B增重质量为多少?

_____(写出具体计算步骤)

3.因外观相似,某同学不慎将一包氯化钠粉末与一包碳酸钠粉末混在了一起。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这份粉末中各组分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a.将粉末混合均匀,取10g,加入45.7g水中,充分溶解配制成溶液;

b.向所配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c.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增重(其它误差忽略不计);

d.绘制氢氧化钠溶液增重(g)与滴加稀盐酸质量(g)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量为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计算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精确到0.1%)

4.在一烧杯中盛有Mg(OH)2和MgCl2的固体粉末6g,向其中加入18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稀盐酸30g时(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2)当滴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B点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向100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实验数据如表:

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g

5.6

11.2

22.4

33.6

生成沉淀的质量/g

1.45

2.9

5.8

5.8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该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12g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稀盐酸混合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测得反应时间与累计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T4

T5

累计产生CO2的质量(g)

0

1.1

2.2

3.3

4.4

4.4

(1)稀盐酸加到T3时,碳酸钙是否完全反应?

_______;(填“是”或“否”)

(2)12g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本小问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研究,取6.5g等质量的金属锌,分别加入400g过量的H2SO4溶液,按下表进行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反应时间

曲线

颗粒状锌粒、5%H2SO4溶液

t1或t2

如图曲线A或B

粉末状锌、5%H2SO4溶液

颗粒状锌粒、2.5%H2SO4溶液

t3

未绘制

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实验Ⅱ的是图中的曲线______(填A或B)。

(2)请计算实验Ⅰ产生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对比实验Ⅰ和Ⅲ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若用图甲进行实验Ⅲ的探究,请在图中乙画出该探究相应的曲线图。

8.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4.4g,得到108.2g氯化钠溶液。

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至0.1%)。

(3)蒸干108.2g氯化钠溶液得到固体质量大于12.6g,原因是_____。

9.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和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的杂质,为测定碳酸钠的纯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实验:

(1)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求解20g固体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

(3)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纯度为________。

(4)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5)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2.15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进行计算。

假设:

稀盐酸转移完全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

(1)

(2)

解:

设碳酸钙质量为x。

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z。

(2)

x=15g。

y=16.65g

z=10.95g

(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75%。

答:

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4)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2,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z2。

放出

y2=11.1g

z2=7.3g

(4)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答:

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5)设用25%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要加水的体积为V。

V=27ml。

答:

用25%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要加水的体积为27ml。

【详解】

(1)蛋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4)(5)详见答案。

2.B

解析:

(1)混合固体红色部分变黑色

(2)4(3)3.3g

【分析】

样品的质量为7.2g,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结合图2,反应后固体质量为6g,减少了1.2g,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

【详解】

(1)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混合固体红色部分变黑色。

(2)该样品中含有氧化铁的质量为:

(3)解: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

装置B增重质量3.3g。

3.H

解析:

(1)2.2

(2)=;11.7%

【详解】

解:

(1)由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量为2.2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的pH=7;

设: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生辰氯化钠的质量为y,。

x=5.3gy=5.85g

混合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5.3g=4.7g;

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C

解析:

(1)MgCl2

(2)解:

设氢氧化镁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镁质量为y

则固体粉末中原有氯化镁质量为6g-5.8g=0.2g

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答:

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

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氯化镁溶于水;Mg(OH)2和MgCl2的固体粉末,向其中加入18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滴入10%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沉淀溶解,溶液质量变大;结合图像,在B点处出现转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反应,溶液中溶质为原有的氯化镁和生成的氯化镁;那么在A点,稀盐酸不足,此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

【详解】

(1)滴入稀盐酸30g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是MgCl2;

(2)见答案。

5.解:

由数据分析可知,第3次中氢氧化钾和氯化镁恰好反应;

设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

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5%。

【分析】

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生成1.45g沉淀,那么加入11.2g、22.4g、33.6g氢氧化钾溶液应该生成2.9g、5.8g、8.7g沉淀,但是第4次沉淀质量和第3次相同,说明第3次中氢氧化钾和氯化镁恰好反应,第4次氢氧化钾溶液过量。

【详解】

见答案。

6.C

解析:

(1)否

(2)4.4

(3)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3.3%

答: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详解】

(1)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稀盐酸加到T3时,累计产生CO2的质量为3.3g,T4时,累计产生CO2的质量为4.4g,说明稀盐酸加到T3时,碳酸钙没有完全反应。

故填:

否。

(2)T4时,累计产生CO2的质量为4.4g,T5时,累计产生CO2的质量也为4.4g,说明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所以12g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故填:

4.4。

(3)见答案。

7.A

解析:

(1)A;

(2)0.2g

解:

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答:

生成氢气质量0.2g。

(3)硫酸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4)

【详解】

(1)实验Ⅱ锌粒是粉末状,反应速度更快,是图中曲线A,故填:

A。

(2)见答案

(3)对比实验Ⅰ和Ⅲ,硫酸浓度高时反应速度快,可得出硫酸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故填:

硫酸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4)反应前总质量400g+6.5g=406.5g,反应后总质量406.5g-0.2g=406.3g如图

8.

(1)10.6g

(2)7.3%,12.7%(3)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2.0g)不变,但样品中10.6g碳酸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11.7g氯化钠,蒸干滤液理论上可以得到固体质量=2.0g+11.7g=13.7g>12.6g

【详解】

(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解得:

x=10.6g,y=7.3g,z=11.7g

答:

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2)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2.6g-10.6g=2.0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其质量分数:

答: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2.7%。

(3)蒸干108.2g氯化钠溶液得到固体质量大于12.6g,原因是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2.0g)不变,但样品中10.6g碳酸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11.7g氯化钠,蒸干滤液理论上可以得到固体质量=2.0g+11.7g=13.7g>12.6g。

9.C

解析:

(1)Na2CO3+2HCl=2NaCl+H2O+CO2↑

(2)106∶44=x∶4.4g

(3)53%

(4)45g

(5)17.55%

【详解】

(1)根据题意,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2)根据已知条件,20g样品中加入75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90.6g固液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20g+75g-90.6g=4.4g。

设生成4.4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同时消耗14.6%的盐酸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质量为z。

解得x=10.6g

解得y=50g

解得z=11.7g

根据计算结果,20g固体和75g14.6%的稀盐酸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故20g样品中碳酸钠全部参加反应,20g固体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比例式是: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纯度为:

(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m。

m×36.5%=75g×14.6%,解得m=30g

则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水的质量为:

75g-30g=45g。

(5)设5.3g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a,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b。

解得a=5.85g,b=2.2g

则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2.15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点睛】

本题最终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需要将两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全部考虑进去,即11.7g+5.85g,同时溶液的质量必须是:

90.6g-5.85g+5.3g-2.2g+12.15g,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10.A

解析:

(1)4.4

(2)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钙,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y

溶液的质量为:

120g-20g+10g-4.4g=105.6g

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

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5%。

【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详解】

(1)由图分析的反应前A+B=240g,反应后A+B=20g+215.6g=235.6g,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0g-235.6g=4.4g,故填:

4.4g;

(2)解析见答案。

【点睛】

固体和气体不算入溶液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