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816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docx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1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主讲:

景晓娟

[主持人]: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景晓娟博士与大家探讨这个话题,她将带领大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景晓娟: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关于如何支持孩子、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相信有一句话,我说了上半句,大家下半句肯定会接上来。

中国人对于教育重视的程度,可以说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有一句话,或者一句口号特别响亮,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所有的家长提到上半句,都可以顺下来下半句,说明我们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同寻常的。

但是纵观教育,我们发现有一个空白点,甚至有一个断层。

为什么呢?

很多的家长拼命赚钱,努力工作,为了让我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让我的孩子将来上一个好的大学,为了让我的孩子将来能够有机会、有钱、有经济后盾,到国外最好的大学或者研究生院接受教育。

事实上,反过来我们再关注:

孩子的教育、激励、干预的最好的时机在哪里?

我们如何支持他,如何为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呢?

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话题——“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大家看这个PPT,这个是我的小外甥,孩子在前面跑,爸爸在后面追,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倡导的一种教育方式,并不是爸爸在前面跑,孩子追在后面,或者说爸爸控制,而是我跟在后面,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让他来控制,让大人来参与,我只是作为一个保护者和养育者的角度,这就是我们一会儿一起探讨的话题。

“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讲座的主题。

先来看一下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谈到教育孩子,我们的理念和重视程度,绝对不输给他们,但是在具体的落实和执行中,有许多空间,可以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提高和完善。

在座的都来了,我们经常说受批评的都是没来的,也有同样的道理,我想在座的既然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这儿,一起跟我分享和交流一下关于教育孩子,说明我们至少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认为教育很重要,特别是早期教育很重要。

还有的家长在怀疑,要不要给孩子进行适当的、科学的、系统的早期教育呢?

没必要吧。

因为我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每天晚上有作业,还有课外的各种活动班,能不能让孩子轻松一下,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极其有意义的童年,所以早期0—6岁我就让孩子疯玩儿吧,极其自然的发展,这样我觉得对得住我的孩子。

这种方法科学吗?

这个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早期教育重要吗?

它对于孩子终生的,未来漫长一百年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我们应不应该重视,或者是我们重视了,应该从哪里下手,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哪里?

这是第一个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值不值得?

或者说有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

还是让孩子任其自然的发展,还是我对他做一点什么?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发展测评。

我们很多家长可能已经接受到这样的邀请,我们在全国取两万多个孩子作为样本数据,青岛是其中的一个地方,为什么对孩子做发展测评?

我们说所有的教育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必须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符合我这个孩子独特的教育,这样的效果才会好。

那么如何了解孩子呢?

测评就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第二个话题就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一下,发展测评是不是有必要,它的好处在哪里?

第三个话题,我们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没有出生的时候满怀期待,“我将要成为一个爸爸”,“我将成为一个妈妈”,心情非常激动和期待。

孩子出生之后,一听到他呱呱坠地,激动不可言语,但是慢慢你会发现,这个小东西,他实在是让人焦虑,让人紧张,让人充满了负担和压力。

他的吃、喝、拉、撒哭闹,不高兴或者身体不适等等,都会给家长带来压力。

有的家长说,我很努力、很用心地在培养我的孩子,但是我看不到效果,是不是早期的教育最终没有结果呢?

我所有这些努力,将来不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就像我种了一个东西,最终没有收获,早期教育这样的吗?

它可行吗?

我们的努力会不会变成回报?

最后,我个人在早期教育这方面一些小小的心得和大家做交流和分享,关于早期教育的注意事项。

我先把提纲列出来,让大家心里有数,知道我这个人在说什么。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秋天我从一棵茁壮的大树上摘下了两颗种子,这两颗种子同样的饱满,来自同一个妈妈的一棵大树,这两颗种子是同胞兄弟,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双胞胎。

有同样的遗传素质,妈妈很壮,同样一棵大树结下的两颗饱满的种子。

然后我把这两颗种子分别种在两块不同的地里,一颗种子种在阳面的山坡上,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同时这地里适当施了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各种需要的肥;另外一棵树,我就放在北面阴面的山坡上,晒不到太阳,而且土地特别地干涸,没有水分,没有施肥,土壤特别贫瘠。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N年过去了,我们再来看这两颗有着同样遗传素质的双胞胎树种,会有怎样未来不同的方向和道路?

这就是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着同样遗传素质的两颗种子,在不同的后天环境里面,会有不同的方向和结果,一棵树长成了茁壮的参天大树,“好大一棵树”,而另外一棵变成了“小小的我”。

一棵树干特别粗、树杆特别高,树冠特别大,树叶的颜色非常地碧绿;但是另面一棵相形见绌,特别地矮、特别地黄,树干也特别地细。

这是一个比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宠爱,因为大部分孩子的遗传素质都相似,只是极个别是天才,但是大多数人的遗传素质非常地接近。

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成就和结果呢?

就在于后天的环境。

我们说在后天环境里,影响个人发展,我们把两棵树的比喻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转移到我们孩子身上。

每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这个环境里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最主要的有两条,第一是营养、健康。

人一日三餐,甚至有的人加餐、还要宵夜,甚至早上起得更早还要多吃一餐。

每天摄入这么多的能量用来干什么呢?

我们还以为摄入这么多能量,打一套太极拳,或者去爬山、每天工作,我每天都在动,每天消耗能量很多。

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摄入能量的80%是用于脑力活动的,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早期脑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得到了充分的营养补给,就给后天高质量的脑力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第一营养很重要。

第二,教育。

我们的营养,以树为比喻,就像树成长所需要的水分,土壤里面的养料。

教育像什么呢?

就是阳光和雨露,能使吸收的养料和养分得到充分发挥。

比如说这个孩子有100分的遗传素质,同时我们后天营养供给也很适当,但是你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和干预,即便有100分的遗传素质,后天可能实现的100分是理想,原来有这么多,那么我们能把这么多变成现实吗?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适当的教育和干预,即便有很好的遗传素质,可实现的比例也会比较低。

所以通过这两棵树我们应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后天教育很重要。

我们下面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大家看大屏幕上是不是有一个人啊?

看起来不像人,这个人满脸长满了很长的毛,而且黑糊糊的,虽然穿上了衣服,大家看她的皮肤很黑。

这个是1902年在印度的山里面发现的狼孩,这个故事已经很久很久,但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因为所有的教育和心理不能拿人做实验,这是不道德的,但是如果得到这样一个例子那是一种悲剧,但是也是一种科学的依据。

我们看这个狼孩,这个孩子叫卡马拉,1902年在印度的山里面人们发现在一个狼窝里有两个人类的后代。

大人把大狼赶走了,救出了两个孩子,这其中的一个孩子,是姐姐名叫卡马拉。

她被发现的时候,根据科学家推断她的年龄大概在7—8岁左右的年龄段。

这是一个人的后代,她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

但是她在狼群里面渡过了她生命里最重要的前几年,到七八岁的时候才被人类发现。

人们发现狼孩的行为特征是怕光、怕火、怕水。

我们说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思维,有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有心理活动,有心理特征。

但是这个孩子,从七八岁被救出来开始,没有语言。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智慧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用来表达和调节人的思维等等,是智慧的一个重要基础。

但是这个孩子,她被发现之后,没有人类的语言,尽管她有人类先天的遗传素质。

她只会在半夜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嚎叫,不能说话。

再来看看其他的智慧特征,不能够算数,没有运算思维,甚至不能够动作,她的动作是四肢爬行。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的视野更加宽阔;解放双手,使得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又促进人脑更加高级和有智慧。

但是这个孩子,她只会四肢爬行,不能够直立行走,虽然是一个人。

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尽管每一个孩子都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但是如果在后天没有正常的人类的教育和干预,他无法获得人类的智慧,现实一个活生生悲剧性的例子告诉我们,教育太重要了。

如果没有教育,今天我也不可能是这样,你也不可能是这样,语言的获得是通过教育获得了。

第一个启示是教育很重要,如果剥夺了教育环境,就失去了人类智慧的可能性。

我们再来看狼孩第二个启示,这个孩子七八岁被发现之后,很多教育家、科学家在关注她,也有很多人细心照顾她的生活。

可以说在营养上、教育上她都不缺失了,从七八岁开始再进行教育,就相当于义务教育的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教育了。

效果如何呢?

我们来看这个孩子:

在世界上活到16岁左右,从她被发现,持续了八年之久然后去世了。

在这八年里,科学家、教育家、营养师不断地从各个方面给她正常的人类教育,甚至有很多人很用心的关注她,照顾她。

但是直到她去世前,这个孩子是不是经过丰富的教育获得了什么呢?

没有,直到去世前,这个孩子仅仅只会说四个单词,是的,不是,最基本的生活中的四个单词。

连一句话都不能连起来说。

不能进行数学运算,更不用说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包括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无法进行。

她的行为特征经过八年之后,依然没有改变。

人类会使用工具,但是这个孩子训练了八年之后,她吃东西依然是直接爬到盘子上啃,撕一块下来,不像我们用一个工具夹上来,她缺乏这样的智慧特征。

我们又该反思了,这个孩子后来获得了教育,而且肯定是质量不低的教育,为什么还会是这样呢?

我们发现教育很重要,但是教育的时机、机会更重要。

因为这个孩子错过了她智慧发展的关键期,七八岁之后再开始就晚了,已经错过了智慧获得的敏感期。

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对于敏感期这个概念,在很早前就提出了。

什么是敏感期呢?

包括植物学上也有一个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或者理解为一个时机,在这个时机里你给他一个干预,这个时候比较敏感,能够感受和接受干预,而如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你给的干预再多也没有反应了。

下面来看几个例子。

左边这幅图,是192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的照片,为什么诺贝尔奖要奖给他呢?

因为他用动物的例子证实了科学上关于敏感期和发展关键期概念的存在。

图片上这个老头后面跟着一群鸭子,鸭子为什么不跟着鸭妈妈,反倒跟着一个老头到处跑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面有一个敏感期概念,对于鸟类来说,在出生后两个小时之内所看到第一个活动的物体默认为母亲,如果过了两个小时之后,再看到活动的物体,即使是亲妈也不认得了,这就是关键期和敏感期。

洛伦兹这个老科学家的实验是这样做的,用现在的技术孵鸭子,不要鸭妈妈来孵。

在小鸭子破壳后第一刹那,两个小时之内看到的一个活动的物体,就是忙来忙去的老科学家。

所以在认识妈妈的关键期里,只看到这样一个活动的物体,就把这个老科学家当成他们的妈妈。

两个小时之后,洛伦兹找来一只很漂亮的鸭子带它们,但是这群小瞎子不认得了,即便是同类,即便很漂亮,不认得了。

它们只跟着这个科学家,所以就有了屏幕上这样一个图片。

这就说明关键期的存在,在生命发展的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只对某一种刺激敏感。

如果你想给予他这种刺激,就在这个阶段进行。

如果错过这个阶段,天天跟妈妈一起,妈妈再亲亲他,拍拍它,喂几条小虫子,不起作用了。

所以这是科学上关于关键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因此诺贝尔奖也奖给了这位老科学家。

第二个例子,事实上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也有很多个关键期,而这些关键期都在生命的初期。

在生命最早的阶段里面,有这样一些敏感的,对外部的干预特别敏感,容易吸收,容易获得的阶段。

科学家对于哺乳动物,特别像人类这样的一些高级动物,做的实验是用和人类智慧最接近的动物恒河猴来进行的。

大家现在都很重视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候发现成人了,还存在着很多人际交往的困难等等,都会回归到在早期亲子依恋可能出了问题。

亲子依恋的获得也存在一个关键期的问题,不是说孩子小的时候我打工忙,我把孩子扔给老人,我到广东、到国外打工,过N年挣了很多钱回来了,这个时候再跟孩子建立关系还能来得及吗?

还能够达到很高的质量吗?

没有人拿人类做实验,但是人类有很多的教训。

我们看看用恒河猴做的实验,右边有一幅图,一只特别小的小猴子,它并没有跟猴妈妈在一起,猴妈妈一次生了很多只猴子,我们把其中的一只小猴子拿出来,其他兄弟姐妹跟妈妈一起生活。

这只小猴子单独关在一个铁笼里面,里面有一个铁猴妈妈,这个“妈妈”每天定时供给给它奶水,同时把其中一个铁猴上面包上毛巾,让它感觉柔软一点。

但是我们想象一下,这个铁猴妈妈和这个小猴子,它会不会拥抱孩子,会不会对孩子轻轻地耳语,会不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会不会拍拍它,在它不高兴的时候抚摸一下它?

不会。

虽然这个猴子科学家定期喂奶水,虽然营养很好,但是这个小猴子在铁笼子养育了三个月之后,再放到正常的猴山里之后,结果发现这个小猴子行为表现非常独特:

第一,一般情况下它会躲到小角落里,如果别人邀请它去玩儿,招惹它、逗它的话,他通常会以攻击的方式来表现。

再遇到它的母亲,它会感觉到这个人跟它没有任何的关系,即使母亲来亲近它,无法形成亲密的感情传递。

即使这只小猴子很痛苦,别人来安抚他的时候,他也不会认为是安抚,也会以攻击的形式来和别人沟通和交流。

所以亲子依恋的关键期在头三个月对这只小猴子来说,如果错过这样的时期,我们再把它放到正常的猴群里,即便跟猴妈妈在一起,但是它已经无法获得那样的功能和智慧了。

通过这样两个例子,我们再次向大家陈述了教育虽然重要,但是教育的时机更重要。

在我们人类的发展身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关键期,尤其是早期。

人的生命一百年,生命早期0—6岁或者0—3岁,在漫长的100年里所占的比例特别小,3%,6%,是极其小的一个比例,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比例却在人的整个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期里,我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也是一个悲剧。

人的视觉有一种对象性,我们有感觉,有知觉,这都是心理的元素,只有感知到了才能反应到大脑里,大脑才能对它进行思维和加工。

人的视觉对象性的获得,比如大家现在坐在下面,能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在张牙舞爪地说话,看到有一个对象在背景中活动,这个叫做视觉的对象性,能够把我从背景上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象来关注。

如果没有这种对象性的话,就是眼前一片混沌了,没有任何对象,背景和对象区别不开来,提取不出任何对象和任何关注的焦点。

对于人类来说,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期在人出生后0—2周内,但是有一个奶奶就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呢?

也是好心,孩子出生之后,我们亚洲很多黄种人都有黄疸,迅速去除黄疸最好的办法是晒太阳。

但是这个奶奶倍加呵护,外面的光线这么强,怕把孩子的眼睛刺坏了。

怎么办呢?

也挺有智慧的,弄了几片小树叶,遮在孩子的眼睛上,怕太强的光线刺激坏了孩子的眼睛。

结果连续晒了N天,孩子的黄疸好了,孩子的视力出问题了。

在早期如果要辨别一个孩子的视觉困难是比较难的。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睛看上去很正常,但是走路老是碰这个,撞那个,为什么?

是看不到吗?

不可能啊,眼睛视觉器官很正常啊。

到医院一鉴定,孩子的视觉功能被损坏了,实际是奶奶好心办了坏事,在孩子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你给他适当的刺激,刺激他的视觉器官和中枢神经,不断地活动起来,逐渐锻炼下去,获得视觉对象的能力,但是由于把眼睛挡住了,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没有获得这样的能力,过了这两周,再把树叶拿开,再看各种各样五彩的、光线很强东西,不起作用了,彻底失去了那样的一种知觉功能。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事实上实际人类发展中,早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获得基本感知技能、社会技能和心理技能的一个关键期,时不再来。

早期教育或者教育的时期很关键,如果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下面看一下科学研究的成果,关于关键期的。

人类发展关键期的列举,因为人的能力非常多,我们仅仅列举了其中几项,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这些关键期,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都在6岁以下,包括亲子依恋,口语能力的学习,书面语学习,都在10岁以前,10岁以前的不多,10岁以后的更是寥寥无几,一个人的生命可以长达百年,但是关键期仅仅这么几年。

所以我们说教育很重要,但是教育的时机更重要,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期,对他进行干预和刺激,促使他在这样一个敏感的阶段获得这样的智慧特征,从而为他长期、未来的长远的发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会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一下,不管是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还是教育学家,凡是跟儿童发展领域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有一个公认的事实和原则,这个原则是儿童发展的递减原则。

这个原则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我们说生命早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我们能在早期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干预的话,就对他先天遗传素质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可能性就越小了。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红色柱子是先天遗传的,假设每个孩子先天遗传都是100分,蓝色的代表后天能够实现的这种可能,后天能实现多少呢?

虽然先天有弹琴的遗传素质,但是他家从来没有一架钢琴,也没有机会听到钢琴曲,也没有看到其他的琴,这种能力能获得吗?

我们说红色代表遗传素质,蓝色代表后天能够实现的这种可能性。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我们从O岁孩子一出生,或者孕育的时候开始进行早期干预,蓝色的代表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能够实现100%的先天遗传。

为什么?

在早期是关键期、敏感,只要干预就会有收获。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往后稍微拖一点,这个拖一点对大家来说都能理解和接受,因为我们很多人在很早的时候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等6岁以后我们再来,不迟,再进行正规教育。

事实上科学家公认的是到5岁的时候,即便先天的遗传是100分,但是如果你推迟教育的时机,错过了这样一个关键期,即便有很理想的教育,即便你这个教育很适合孩子的特点,但是结果它能够实现的可能性也比0岁小了很多,顶多能够实现80%的可能性。

如果时间点再往后推,到10岁,我们再用心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上心一点,多操点心,多花一点精力,这个时候能实现的后天比例是最高60%,甚至比它还要少。

这个是儿童发展的递减原则,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就是儿童的发展,教育要越早越好,因为人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关键期。

关键期中即便犯了错误,还有修复的可能性。

因为在早期大脑没有偏侧化形成之前。

什么是大脑偏侧化呢?

在早期孩子用东西的时候,会有力手吗?

不会,左手、右手都会去抓,不像我们成人有明显的力手现象,比如请大家拿起手里的笔,大多数人会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拿。

这个叫做偏侧化的形成,在大脑偏侧化没有形成之前,大脑有着很强的可修复能力。

即便你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但是还能够修复,在早期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假如说一个孩子受伤了,磕了一下脑震荡,语言功能受到的损伤,但是不用害怕,因为他还小,大脑还有可修复的这种能力,还能够恢复。

如果一个小孩大脑受伤,早期可以得到恢复,从而可以变得正常起来。

我们假设一下,一个30岁的壮年人,假如大脑受伤的话,这种语言功能还是恢复吗?

不能了。

为什么?

已经错过了那样一个关键期。

所以我们纵观不管是鸟类的证据,还是哺乳动物的证据,还是来自人类身上一个一个的证据,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重要,时机更重要,要趁早开始,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这是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解释。

大家可能会说,早期教育刚才我们说了很多了,目的是让大家重视起来,人类发展的这样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你的投资会有回报吗?

你可能会怀疑。

事实上,如果你在上大学给孩子投资,一年学费一万块钱、两万块钱,上四年,五年,甚至研究生,以后投资很多,都不如在早期多投资一点。

这种早期投资和产出的比例是后期不可比较的,早期只要能干预,吸收机制和敏感机制都比较好,产出比后期投资的效果好得多。

早期教育事实上不仅仅是受教育的这个孩子一个人受益,早期教育有一个扩散的效应,什么扩散效应呢?

有这样的科学研究,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但是其中只有一个孩子进行了系统地、科学地早期教育,进行了课程训练。

结果发现这个孩子把他获得的智慧技能传染给了他的兄弟姐妹,受益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一个人,全家兄弟姐妹都从中受益。

除此之外,我们所有的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的孩子开始学习,或者开始教育他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也获得了一次新生和成长,为什么?

因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获得了新的技能、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

事实上早期教育受益的人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他的兄弟姐妹,还有我们整个家庭。

有一个这样的研究表明,孩子接受早期教育之后,父母的主观幸福感,事业成就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质的变化。

这个就是早期教育的好处,我们发现影响范围很广。

除了一个家庭,这是微观层次上。

事实上在宏观层次上,早期教育同样地重要。

我们青岛离日本特别近,我们知道日本和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无法比较的,但是日本的经济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质量这么高,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二的水平。

论人口数量、资源数量跟中国比起来简直没法比,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看一下日本的生活传统和教育模式。

在日本高等教育非常发达,很多女性像我们在座的各位一样,都受过高等教育,本科甚至以上。

但是这些人受完教育之后干什么去了?

在日本,很多妇女受教育之后没有选择就业,而是留在家里相夫教子,教育孩子、养育孩子,这就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人力资源的保障。

有很多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人的手里,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里,因为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也是这个人才质量最重要的一个保障。

所以我特别欣赏东方爱婴的“亲情是天生的,爱需要学习。

”强调父母在孩子养育中的重要作用。

纵观早期教育,刚才讲的例子,教育很重要,狼孩卡马拉;教育的时机很重要,错过这个时间,再也无法获得这个技能了;同时受益的群体非常广,一个孩子,一群兄弟姐妹,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国家。

这是第一个和大家一起交流的话题。

关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再一次重申,希望这样的一个观念深深地刻在您的脑海里面,只有您的观念改变了,您的孩子才会受益。

所以孩子的教育,事实上是家长观念的改变,让他投入,让他用心,这样他教出的孩子质量才会高。

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共识,一个基础,就是大家都认可早期教育很重要。

如何开展教育呢?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呢?

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教育,虽然很用心,但是没效果,为什么呢?

有一些教育是盲目的,没有针对性的。

经常会这样,张三家的孩子学钢琴,好了,我的孩子立马两万块钱买一架钢琴,放在这儿你给我练,今天明天后天爸爸陪着、爷爷陪着、奶奶陪着。

所有的跟风特别紧,只要别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马上怎么样,这个上跆拳道那个也要上。

没有一个对孩子本身特点的研究,最好的教育是对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那什么样的教育才最适合自己的孩子呢?

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独特,那么地有特点。

我们要干一件事,首先要了解受教育的对象,就像中国人说的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我们要想把小麦种好,首先得看看这块地怎么样,了解了这块地氮磷钾怎么样,缺什么肥料,微量元素怎么样,水分怎么样,阳光怎么样,了解了这块地的特征之后,我们才能决定种什么。

如果你不了解这块地,即便种得再多,收获也不一定大。

所以我们说要避免盲目的教育,开展有效的教育,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你只有了解他了,在把他的特点弄清楚了,这个时候你做的工作才是有针对性的,才不是盲目的。

所以为什么要测评孩子,就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要开展测评呢?

0—6岁的孩子,对每个孩子,每个月龄段,甚至每隔两个月,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测评。

通过测评,我们了解孩子发育的现状是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