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873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docx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

摘要: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95后新生入学教育的难题,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当今高职院校’95后新生的主要特征,提出了’95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95后新生;入学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起点和重要一环,其内容包括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专业教育、心理辅导、校史校情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高职院校入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破解高职院校’95后新生入学教育的难题,关键在于立足高职院校实际,剖析’95后新生群体的特点和当前入学教育的现状,对症下药,找出解决之道。

一、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增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1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职教育的有效展开都有重要意义。

(一)入学教育能够协助新生尽快适合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

大学作为高职新生人生中的一个新阶段,他们将接触的成长环境、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都与过往的经历有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差异。

进入高职院校,新生不得不告别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开始独立学习、思考和社交,逐步去适合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

而入学教育中的适合性教育恰好能指导和协助新生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尽快地了解所处环境,适合大学生活。

(二)入学教育有助于增进高职院校对新生基本情况的了解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军训教育、团队建设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既能协助新生更好地融入高职院校,也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学工和教学队伍掌握新生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新生心理状况、接受水平和其他基本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

(三)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起点和重要组成

部分入学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环,是高职新生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高职教育的起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做好入学教育,协助和引导新生适合大学环境,使其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才能最终协助新生顺利完成高职学习。

入学教育中所培养的适合水平、团队合作精神等也是高职学生水平拼图中的重要模块。

可见,入学教育对于高职教育的全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意义重大,已日益得到各大高职院校的注意。

新生入学教育已在所有高职院校中得到普遍展开,入学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内容也日益丰富,总体发展形势良好。

但随着入学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95后新生群体的出现。

面对新的教育受众,入学教育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旧的教育内容、方式和观点在新的教育环境中持续碰壁。

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模式化问题严重

我国当前各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内容的模式化问题日益严重,职业规划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军训教育、爱国教育、校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成为入学教育的固定内容,内容老旧无新意,缺乏时代气息。

并且教育内容在开学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灌输,教育过程往往流于表面,新生既不感兴趣又疲于应付,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很难真正入脑入心。

而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据武汉大学相关研究机构对90后大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00%的人认为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合大学生活有较大协助,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在实际效果上大打折扣2。

(二)新生入学教育方式单一化,缺乏互动性

当前入学教育的主要问题还在于方式方法的单一化,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习惯性地把新生作为单纯的受教育者。

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以传统说教式的会议、讲座和参观为主。

在教育方式的设计上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特征、专业差异和实际需求,忽略了’95后新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过程枯燥乏味,导致教育过程空有形式而实用性不足。

对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新生调查显示,只有36.00%的新生对入学教育的形式非常满意,有近30.00%的新生表示不满意。

改革入学教育形式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其主要方向应该是进一步考虑新生的个性需求,增强教育形式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

(三)新生入学教育缺乏联动机制,教学主体单一

入学教育存有的另一大问题是教学主体单一,缺乏联动机制。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主体单一。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把新生教育的职责更多推给学工队伍,辅导员、学工行政人员和个别专任教师成为入学教育的教学主体,他们多数都身兼多项行政工作,面对繁杂的入学教育往往力不从心,只能被动应付。

第二,各教学主体间缺乏联动,未形成合力。

包括学工、专业教学、后勤行政等入学教育队伍往往各自为战,工作规划中只从本部门或领域出发,缺少通盘考虑。

第三,社会、家庭和高职院校联动的机制尚待建立。

高职新生的入校教育不应该仅仅校方的工作,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3儿童如此,高职新生亦如此。

只有建立起学校、社会和家长充分联动的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职入学教育的发展。

三、当今高职院校’95后新生的主要特征

随着2013级新生的入学,我国高职院校新生的年龄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95后逐步成为高职校园的主要群体,他们在成长环境、生理和心理特征上都与’80后乃至部分’90后之间存有差异。

当前,要想做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就必须掌握’95后新生的特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概括来说,’95后新生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一)认知特征就认知特征

来说,’95后新生对事物的认知偏向于凭感觉,对事物的评价易情绪化。

加之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情认知和评价。

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存有很多矛盾,如他们既渴望理想目标又无法立足于现实,于是安于现状。

此外,’95后新生是伴随网络和智能手机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网络和智能手机具有依赖心理,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智能手机是他们与人交际和娱乐的主要工具。

’95后新生中出现了大量“低头族”和“宅男”“宅女”,他们懒于与人实行面对面地沟通,实际交往和交流水平持续下降。

(二)情感和价值观特征’95后新生成长在我国经济腾飞的时代,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们身体发育良好,但与此相对,其情感的成熟却并未得到同步增长。

’95后也许也会被祖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威武雄壮气氛所感染,但总体来说,’95后新生对于时事政治的注重度明显不高。

部分’95后新生在情感上对公共事务缺乏热情,功利主义意识泛滥,很多人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失、吃苦意识淡薄,对所谓“费力不讨好”的公共事务避之不及,以至于经常会出现无人竞选班委的尴尬局面。

在价值观方面,很多’95后新生的价值观处于不稳定状态,且多元化趋势明显,’95后新生更加崇尚个性化,容易受到时尚和潮流的影响,不喜欢刻板的说教和单调的行政管理模式。

四、’95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对策

针对当前’95后新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特征,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要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对症下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一)丰富教育方式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95后新生崇尚个性,价值观多元化,对刻板的教育方式和简单说教比较反感,所以,教师要根据他们的情感和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入学教育工作。

首先,针对’95后新生依赖网络的特点,教师要主动了解新生的网络习惯,积极利用他们常用的社交网络工具,持续创造和占领新的宣传教育阵地,以’95后新生习惯和喜欢的方式对他们实行入学教育。

近日,网络上所报道的东北某大学在迎新工作中让新生扫码报到的智能化方式值的鼓励。

其次,要注意与’95后新生的沟通方式,要以平等的姿态寻求对话和沟通,教育者要持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语言系统,知道’95后在注重什么,掌握流行的网络用语,能够实现无障碍沟通。

最后,应该针对’95后新生需求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新生入学教育。

在教育方式和手段的选择上,应充分重视学校教育者和新生的双向互动,采用一系列活动、游戏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可将体验教育等新的教育手段引入新生入学教育。

(二)完善新生入学教育队伍,注重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

在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中,教育者的队伍较为单一,主要教育人员为学工教师和个别专业教师。

不过,针对’95后这个新生群体,传统的教育队伍显然已无法完全胜任,身份间的隔阂感和年龄的差别感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队伍建设上面,当务之急是要扩大入学教育者的队伍,要积极推动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

其中,高年级在校生是朋辈教育的理想选择,通过建立班导生、班助理队伍能够对入学教育队伍实行有效补充,并且充分发挥朋辈间的巨大影响作用,推动新生入学教育的顺利展开。

另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也要充分发掘新生中的优秀学生和积极分子,展开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

(三)要努力构建立体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建立长期教育机制

’95后新生的入学教育体系应改变传统入学教育单一、呆板的状况,逐步建立和形成多群体参与、多部门协同、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相关部门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实行统筹和规划,持续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系统化。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打破新生入学教育仅局限在新生入学阶段的传统观点,要适当延长入学教育的时限,使入学教育与后续大学教育无缝衔接,建立长期教育机制。

总来说之,我国高职院校’95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中正在经历观点和方法的转变,新问题和新情况持续出现,但广大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应对挑战,努力适合新的教育形势,积极探索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方法,相信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95后新生入学教育必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增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02-28(01).

2武大公布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N.楚天金报,2008-10-11(01).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高职院校新生的特征与入学教育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