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2125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 吴云霞 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财务管理学主编王文冠吴云霞易继红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ABC6-10:

CCCDA11-15:

BADCC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CABCDABDABCABCD6-10:

BCABCDABCDABDABD

三、判断题

××√√××××√√

第二章

1.单项选择题

(1)B

(2)C

【答案解析】这是关于实际报酬率与名义报酬率换算的问题。

根据题意,希望每个季度能收入2000元,1年的复利次数为4次,季度报酬率=2000/100000×100%=2%,故名义报酬率为8%,实际报酬率与名义报酬率的关系为:

i=(1+8%/4)4-1,即i=8.24%。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因为本题中是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符合普通年金的形式,所以计算第n年末可以从银行取出的本利和,实际上就是计算普通年金的终值,所以答案选择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永续年金持续期无限,没有终止时间,因此没有终值。

(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n期即付年金现值与n期普通年金现值的期数相同,但由于其付款时间不同,n期即付年金比n期普通年金少折现一期。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是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所得的结果。

(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普通年金现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故五年期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0.9091+0.8264+0.7513+0.6830+0.6209=3.7907。

(P48)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前4年没有流入,后6年每年年初流入1000元,说明该项年金第一次流入发生在第5年年初,即第4年年末,所以递延期应是4-1=3;由于等额流入的次数为6次,所以递延年金的现值=1000×(P/A,10%,6)×(P/F,10%,3)=3272.13(元)。

(8)【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但年金终值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不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Rf+β(Rm-Rf)=4%+2×(12%-4%)=20%。

(10)【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分散的风险为可分散风险,又叫非系统风险或公司特有风险。

被投资企业出现经营失误,仅仅影响被投资企业的利润,由此引起的风险属于公司特有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予以消减;其余三个选项引起的风险属于系统风险,不能通过资产组合分散掉。

(1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6%×40%)2+(9%×60%)2+2×6%×9%×40%×60%×0.6]1/2=7.10%

(1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两项资产组合收益率方差的计算公式中并未涉及到单项资产的β系数。

(1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期望投资收益率是在投资收益率不确定的情况下,按估计的各种可能收益水平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的加权平均数。

(1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两个方案收益的期望值不同时,比较风险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指标。

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甲方案净现值标准离差率=300/1000=0.3

乙方案净现值标准离差率=330/1200=0.275

因此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1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的终值×(1+i),所以,若利率相同,期限相同,预付年金终值大于普通年金的终值。

2.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偿债基金=普通年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普通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所以选项A正确;先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所以选项B正确。

选项C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无关,永续年金不存在终值。

(2)【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递延年金终值是指每次收付额在终值点的终值之和,其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即其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3)【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选项A、B、C都符合年金的定义,但D不符合年金的定义,因为D指的是零存整取的“整取额”,属于一次性收款。

(4)【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递延年金有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

P=A×(P/A,i,n)×(P/F,i,m);第二种方法:

P=A×[(P/A,i,m+n)-(P/A,i,m)];第三种方法:

P=A×(F/A,i,n)×(P/F,i,n+m)。

(5)【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互为倒数关系的四组系数:

单利终值系数与单利现值系数、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递延年金的终值不受递延期的影响,递延年金的现值受递延期的影响。

永续年金有现值而无终值。

(6)【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财务管理的风险对策包括:

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

(7)【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必要收益率(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风险程度)。

由公式可知,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程度越高,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大。

(8)【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最大贡献是提供了对风险与收益之间的一种实质性的表述,所以选项D不正确。

(9)【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是收益率的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也可称为变异系数,它以相对数衡量资产的全部风险的大小,表示每单位预期收益所包含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越大,资产的相对风险越大,相反,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越小,相对风险越小。

(10)【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根据人们的效用函数的不同,可以按照其对风险的偏好分为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

(11)【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12)【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用来衡量风险,但收益率的期望值不是衡量风险的指标。

3.判断题

(1)【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情况下,公司债券利率=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率,因此,不能作为资金时间价值。

(2)【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年金现值=年金终值×复利现值系数,在年金终值和计息期一定的条件下,折现率越高,则复利现值系数越小,所以年金现值越小。

(3)【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发生的系列收付款项。

(4)【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是一个已知名义利率,求实际利率的问题。

实际利率高出名义利率的差额=[(1+4%)2-1]-8%=0.16%。

(5)【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是相对数指标,无论各方案的期望值是否相同,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最大的方案一定是风险最大的方案。

(6)【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的改变会影响组合风险的大小,但不会影响组合预期收益率,所以只要投资比例不变,各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率不变,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就不会发生改变。

(7)【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正确的公式应是:

必要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只有在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时,组合的风险才等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相关系数小于1,那么证券组合的风险就小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9)【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10)【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当资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予以抵销时,应当放弃该项目,以规避风险。

例如,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4.计算分析题

(1)【正确答案】比较三种付款方案支付款项的现值,选择现值最小的方案。

方案

(1)P=20×(P/A,10%,10)×(1+10%)=135.18(万元)

方案

(2)P=25×(P/A,10%,10)×(P/F,10%,4)=104.92(万元)

方案(3)P=24×(P/A,10%,10)×(P/F,10%,3)=110.79(万元)

该公司应该选择第二个方案。

(2)【正确答案】

①A资产的预期收益率=1/3×30%+1/3×10%+1/3×(-7%)=11%

B资产的预期收益率=1/3×(-5%)+1/3×7%+1/3×19%=7%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11%×50%+7%×50%=9%

②A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1/3×(30%-11%)2+1/3×(10%-11%)2+1/3×(-7%-11%)2]1/2=15.12%

B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1/3×(-5%-7%)2+1/3×(7%-7%)2+1/3×(19%-7%)2]1/2

=9.80%

相关系数=-1.48%/(15.12%×9.80%)=-0.9988

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方差

σP2=0.52×15.12%2+0.52×9.80%2+2×0.5×0.5×(-1.48%)=0.072%

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0.072%1/2=2.68%

(3)【正确答案】

①计算原证券组合的β系数

βP=60%×2.0+30%×1.5+10%×1=1.75

②计算原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RP=βP×(Rm-Rf)

=1.75×(12%-10%)=3.5%

原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10%+3.5%=13.5%

只有原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达到或者超过13.5%,投资者才会愿意投资。

③计算新证券组合的β系数

βP=20%×2.0+30%×1.5+50%×1=1.35

新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RP=βP×(Rm-Rf)

=1.35×(12%-10%)=2.7%

新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10%+2.7%=12.7%

只有新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达到或者超过12.7%,投资者才会愿意投资。

第三章参考答案

1、单选题

1-5CCCCD6-10BCCBA11-15AAAAC

2、多选题

1-5ABCDACDACDACDAC6-10ABCCDABACBC

3、判断题

√××××××√√×

4、计算题

1.【正确答案】 

(1)每年年末等额支付的租金=60000/(P/A,20%,10)=60000/4.1925=14311.27(元)

(2)每年年初等额支付的租金=60000/[(P/A,18%,10)×(1+18%)]=11314.35(元)

或者每年年初等额支付的租金=60000/[(P/A,18%,9)+1]=11314.35(元)

2.【正确答案】

(1)目前资本结构为:

长期借款40%,普通股60%。

借款成本=10%×(1-33%)=6.7%

普通股成本=

+5%=15.5%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6.7%×40%+15.5%×60%=11.98%

(2)筹资方案1:

原有借款成本=6.7%

新增借款成本=12%×(1-33%)=8.04%

普通股成本=

+5%=16.67%

增加借款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成本

筹资方案2:

原借款成本=6.7%

普通股资金成本=

增加普通股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由于方案2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较小,所以该公司应选择普通股筹资,这时其最优资本结构为:

长期借款约为38%,普通股约为62%。

3.【正确答案】

(1)

解得:

无差别点处息税前利润EBIT=120万元

=

==120万元

解得:

无差别点处销售收入S=750万元

(2)当预计息税前利润为420万元时,应选择B方案.

当预计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为220万元,应选择B方案

4.【正确答案】

(1)2007年的边际贡献总额=100×6-100×4=200(万元)

y=1000000+4x可以得出单位变动成本为b=4,a=100万

边际贡献总额M=px-bx=6*100-4*100=200

(式中:

M为边际贡献;p为销售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产销量;m为单位

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2007年息税前利润=M-a=200-100=100(万元)

(3)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2007年边际贡献总额/息税前利润=200/100=2

(4)2008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10%=20%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业务量变动率=2*10%=20%

(5)2008年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1.25

2008年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2×1.25=2.5

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3)B(4)B(5)D

(6)A(7)C(8)B(9)B(10)B

(11)C(12)A(13)A(14)A(15)C

二、多选题

(1)CD

(2)ABC(3)ABCD(4)ABCD(5)ABC

(6)BCD(7)BCD(8)BC(9)CD(10)ABCD

三、判断题

(1)×

(2)√(3)×(4)√(5)√

(6)×(7)√(8)×(9)×(10)√

四、计算题

1.

【答案】

(1)

A=-1900+1000=-900(万元)

B=900-(-900)=1800(万元)。

C=-1854.4-(-1943.4)=89(万元)

D=-1014.8+1425.8=411(万元)

(2)

①原始投资额现值=1000+943.4=1943.4(万元)

②净现值=1863.3(万元)

③年金净流量=1863.3/(P/A,6%,6)=1863.3/4.9173=378.93(万元)

④未来营业现金流量的现值=1943.4+1863.3=3806.7(万元)

现值指数=

=1.96

⑤包括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3+

=3.5(年)

不包括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3.5-1=2.5(年)

⑥包括投资期的动态回收期=3+1014.8/1425.8=3.71(年)

不包括投资期的动态回收期=3.71-1=2.71(年)

(3)因为年金净流量大于零,所以该项目可行。

2.

【答案】

(1)年折旧=(120000-15000)/5=21000(元)

第0年的现金净流量=-120000-100000=-220000(元)

第1~4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120000-64000-5000-21000)×(1-25%)+21000=43500(元)

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43500+100000+15000=158500(元)

净现值=-220000+43500×(P/A,10%,4)+158500×(P/F,10%,5)=-220000+43500×3.1699+158500×0.6209

=-220000+137890.65+98412.65=16303.3(元)

由于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开发新项目是可行的。

(2)现值指数=[43500×(P/A,10%,4)+158500×(P/F,10%,5)]∕220000=(43500×3.1699+158500×0.6209)/220000=1.07

由于该项投资的现值指数大于1,说明开发新项目是可行的。

(3)当i=14%时,净现值=-220000+43500×(P/A,14%,4)+158500×(P/F,14%,5)=-220000+43500×2.9137+158500×0.5194=-10929.15(元)

当i=12%时,净现值=-220000+43500×(P/A,12%,4)+158500×(P/F,12%,5)

=-220000+43500×3.0373+158500×0.5674=2055.45(元)

内含报酬率=12%+

=12.32%。

由于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12.32%大于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10%,所以开发新项目是可行的。

(4)根据上面的决策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单一项目的决策,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的决策结果是一样的。

3.

【答案】

(1)甲设备的净现值

=-40000+8000×(P/F,12%,1)+14000×(P/F,12%,2)+13000×(P/F,12%,3)+12000×(P/F,12%,4)+11000×(P/F,12%,5)+10000×(P/F,12%,6)

=-40000+8000×0.893+14000×0.797+13000×0.712+12000×0.636+11000×0.567+10000×0.507

=-40000+7144+11158+9256+7632+6237+5070=6497(元)

乙设备的净现值

=-20000+7000×(P/F,12%,1)+13000×(P/F,12%,2)+12000×(P/F,12%,3)=-20000+7000×0.893+13000×0.797+12000×0.712=-20000+6251+10361+8544

=5156(元)

(3)由于甲、乙设备的年限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其净现值的大小来进行决策,而应根据甲、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来决策,由于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设备的年金净流量,因此应选择购买乙设备。

4.【参考答案】

  ①甲方案:

  项目计算期=5(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

  年折旧额=(100-5)÷5=19万元

  建设起点净现金流量NCF=-150(万元);

  运营期1-5年年净现金流量NCF=(90-60)×(1-25%)+19=41.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5+50=55(万元);

  净现值=41.5×(P/A,10%,5)+55×(P/F,10%,5)-150

  =41.5×3.791+55×0.621-150

  =41.48(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150/41.5=3.61(年)>5/2

  由于甲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项目计算期的一半,所以甲方案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②乙方案:

  项目计算期=7(年);

  固定资产原值=12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120-8)÷5=22.4(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25÷5=5(万元);

  建设起点NCF=-210(万元);

  运营期年总成本=80+22.4+5=107.4(万元);

  运营期年息税前利润=170-107.4=62.6(万元);

  运营期年息前税后利润=62.6×(1-25%)=46.95(万元);

  NCF3-7=46.95+22.4+5=74.3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65+8=73(万元);

  净现值=74.35×【(P/A,10%,7)-(P/A,10%,2)】+73×(P/F,10%,7)

  =74.35×(4.8684-1.7355)+73×0.5132-210

  =60.39(万元)。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10/74.35=2.82(年)>5/2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82+2=4.82(年)>7/2

  由于乙方案的净现值大于0,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项目计算期的一半,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运营期的一半,所以乙方案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