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22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UG注塑模向导环境下的注塑模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当分流道较长时,在分流道末端应开设冷料穴,以容纳注塑开始时产生的冷料,保证塑件的质量。

2.浇口的设计

浇口指流道末端与型腔之间的细小通道。

浇口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塑料的流动速度和温度,起关闭作用,防止流入型腔的塑料侧流。

浇口的形状、大小、分布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其通常是通过试模后按成型情况酌情修改。

查书《 UG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可知,本设计所选浇口形式为矩形侧浇口。

4.2CD机后盖的模具结构设计

4.2.1导入制件

1.在Windows环境下进入UGNX7.5的界面(初始化环境);

2.在开始菜单栏中依次选择所有应用模块—注塑模向导命令,调出模具向导工具条;

3.单击文件菜单,调出所造型的.prt文件,操作过程如图4.4所示。

将文件命名为lihuan,根据产品要求选择材料为ABS,系统自动给出成型收缩率为1.006,确定后进入界面。

图4.4项目初始化对话框

4.2.2模具坐标系

在UG模具模块中,默认了+Z方向为开模方向。

为了能使调入的产品体的坐标与UG系统的模具坐标一致,在调入产品体后,需要通过动态WCS来调整产品体的WCS坐标位置,然后在通过模具CSYS来锁定产品体的模具坐标。

并且要注意的是:

XY平面必须在主分型面上、+Y方向指向产品体的长度方向。

如下图4.5所示:

图4.5模具坐标对话框

4.2.3收缩率设计

对调入的产品设置不同类型的收缩率,出现如图4.6所示对话框:

图4.6收缩率对话框

1.均匀:

整个产品体均匀收缩。

2.轴对称:

指定产品体轴向均匀收缩,一般应用在柱体形产品中。

3.常规:

可指定在产品体的某个坐标范围内收缩。

4.2.4工件设计

在对产品进行分模前,必须先定义工件的尺寸,才可以在工件内创建型腔、型芯,工件尺寸X向为90,Y向为103,Z向下移40,Z向上移32。

如图4.7所示:

图4.7工件对话框

1、矩形模具整体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1)按刚度条件计算:

式中:

=50MPa;

=7.5mm;

=90mm;

;

=0.04;

(2)按强度条件计算:

=160MPa.

型腔侧壁厚度取:

2、矩形模具整体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1)按钢度条件计算:

=102mm;

=0.04.

=160MPa.

型腔底板厚度取:

4.2.5型腔排布

在进行模具型腔布局的时候,如果同一个产品进行多腔排布,只需要一次调入产品体,再用布局按钮来布局,如下图4.8所示:

图4.8型腔布局

l布局:

选择型腔布局的类型。

l型腔数:

定义型腔数目和位置。

l重定义:

通过旋转、变换、移除来修改型腔布局位置。

l自动对准中心:

在完成多腔布局后,由于型腔坐标还保留在其中的一个型腔中心,所以通过此按钮功能来校准多腔中心位置。

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发生错误,在单腔分模时也需要使用自动对准中心来校准中心。

4.2.6分型

利用分型管理器根据前面方案二所示进行分型面创建,从而创建型芯、型腔,如图4.9所示:

图4.9分型管理器

1.设计区域:

通过调整透明度来检查型腔、型芯面。

2.抽取区域和分型线:

在产品中抽取型腔、型芯区域。

3.创建/删除补片曲面:

对产品体进行自动/手动补面,与模具工具中的曲面修补功能得到的曲面相同。

4.编辑分型线:

在产品体中收缩正确的分型线进行分模。

5.创建/编辑分型面:

完成分型线的创建后,通过此功能将分型线扩展为分型面将作为型腔、型芯的修剪面。

6.创建型腔和型芯:

应用此功能可自动或者手动在模仁中创建型腔和型芯。

l补片时应该注意:

补孔最好只补在型芯面或者型腔面上;

补面时用注意要进行面分割,否则会在抽取区域抽取为总分型面+1=型芯面(为1)+型腔面。

如下图4.10所示:

图4.10扩大曲面补片

l分型的步骤如下:

补片、补实体-创建分型线-编辑分型线-创建分型面-创建分型区域(即抽取区域)-创建型芯型腔

4.2.7选择模架

模架初选:

(1)在UGMoldWizard环境下选SA型FUTABA_S标准模架,MoldWizard自动选型号为2540有标准模架,因有抽芯机构,故选用型号为2940的标准模架,可知其组件尺寸。

其中导向柱直径GP_d=25mm;

支承板U_h有40mm和50mm,两种尺寸;

垫块宽C_w=48mm;

则垫块间距B=250-248=154mm。

(2)模板长宽尺寸校核:

成型零件的大小已经过计算,符合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判断MoldWizard自动选择的模板是否适合成型零件的规则是:

模板尺寸减去模架导向柱直径的尺寸要大于成型零件XY方向的尺寸。

成型零件XY方向尺寸为(89.79+27)mm(2101.72+47)mm,即103.79mm231.44mm;

则有:

(250-225)mm(400-225)mm=200mm350mm>

103.79mm231.44mm,所以有230mm400mm模板尺寸适合成型零件安装。

(3)支承板厚度校核:

型芯型腔零件是台阶压板固定结构,还要算支承板厚度。

FUTABA模架都是矩形标准模架,所以按矩形模具支承板厚度计算。

矩形整体式型芯支承板厚度按刚度条件计算:

=0.04;

K取1.15

=154mm(按标准模架2540取);

=400mm(按标准模架2940取);

矩形整体式型芯支承板厚度按强度条件计算:

=160MPa,(非合金钢);

=400mm(按标准模架2940取);

支承板厚度应取60mm,250mm400mm模板属于小型模具模板。

有以上计算有:

Ap_h=50,BP_h=40,CP_h取70mm,TW选350:

S,FTYP选O:

M模具参数设置如图4.11所示:

图4.11模架管理对话框

在UG模具模块中集成了一个大型模架库,在模架库中已储存了多个著名模架制造厂的标准模架和相应的参数,只要输入相关数据,即可自动加载模架,根据本产品的需要,选择两板式模架已符合需要,在加载模架过程中,系统自动计算出用户所选的模架尺寸是否符合实际生产,当发现不符的时候会出现更新失败对话框,并且模架不能完整显示出来。

开始是系统将会默认一个合理尺寸,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修改尺寸,但一般不要小于默认值。

4.2.8标准件选用

(1)创建定位圈部件,型号和参数设置如图4.12所示:

图4.12定位圈对话框

(2)创建浇口套部件,型号和参数设置如图4.13所示:

图4.13浇口套对话框

4.2.9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熔料从注射机喷嘴进入模具主流道,在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浇注系统的设计对模具的影响也较大。

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主流道通常设计成圆锥形,锥角2°

~4°

冷料穴主要贮存冷料和拉料作用,一般设计成钩形头、倒锥形或者环槽形;

分流道是多腔模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有圆形、梯形、U形和六角形等截面形状,分型面为平面时采用圆形截面较为适宜。

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采用半圆形分流道,半径为5mm。

流道采用手工建模,插入基准平面后在上画出流道截面进行拉伸实体。

浇口的设计参数如图4.14所示:

图4.14浇口设计对话框

4.2.10顶出机构设计

脱模力的计算:

脱模力是指将塑件从包紧的型芯上脱出时所需克服的阻力。

它主要包括由塑件的收缩引起的塑件与型芯的摩擦阻力和大气压力。

脱模力的大小与塑件的厚薄及形状有关。

设计塑件属于薄壁塑件。

矩形薄壁制品脱模力:

其中:

代入上式有

推杆直径计算:

在设计顶出机构时,需要考虑到顶针放置的位置能让产品均匀受力顶出,同时可以利用顶杆的装配关系来给模具排气,理想的顶杆位置可以减少气穴的产生。

分析产品的形状可以得出:

此产品只需6个顶杆,其直径设置为5mm即可。

创建顶杆部件,型号和参数设置如图4.15所示:

图4.15顶针对话框

创建完成后的顶针,如下图4.16

图4.16顶针

在顶针的设计中先应该将顶针的长度设置的比较长,然后再在顶针修剪中将多于的部分减掉就行。

因为本设计在型腔布局时只加载了一次产品,也就是说2个腔具有关联性,所以当在一个腔体上加载了后,另外一个腔体也自动加载了。

4.2.11抽芯机构设计

把成型零件上妨碍脱模的凹凸形状分割下来,制作成滑块,再在模体上设置滑道,组成一对滑动副,利用注塑机提供的动力、油缸动力或弹簧力驱动滑块,在模具开模前或制品顶出前先让滑块移位,移除脱模障碍后再实施脱模。

然后再利用合模动力、油缸动力驱使滑块复位,进行下一次注射。

这样的机构统称为模具的侧抽芯机构,也称侧向脱模机构。

侧抽芯机构设计计算:

1、抽芯距和开模行程:

1)、抽芯距

经测量,;

K查表(UG教材表1-16)取。

按算

2)、开模行程

抽芯方向垂直开模方向,所以开模行程为

为斜销倾斜角,通常采用,取;

为抽芯距,。

2、斜销直径:

1)、抽芯力

抽芯孔类似矩形孔,断面最大尺寸为,平均壁厚为,抽芯斜度为0。

抽芯孔断面折算直径为

抽芯力按矩形厚壁计算

代入上式有:

Q=1066.33N

2)、斜销直径

取标准件

本设计所要用的侧抽芯机构是外抽芯机构。

结构参数如下图4.17所示:

图4.17外抽芯对话框

4.2.12限位装置设计

在UGMoldWizad中,没有限位装置的对话框。

因此,本设计中的侧抽芯机构的限位只能靠自己手工创建,然后在装配环境中,将手工创建的限位块装配到模架去,

图4.18侧抽芯限位块

4.2.13冷却系统设计

冷却系统设计与使用的冷却介质、冷却方法有关。

冷却介质最普通的是用水冷却,因为水的热容量大,传热系数大,成本低廉。

冷却水通道开设时,受到模具上各种孔的限制,所以要按理想情况设计就比较困难。

冷却系统是模具结构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在注射成型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由于各种塑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要求不同,对模具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本设计中,由于ABS对于模具温度要求较低(一般低于80度),因此仅需要设置冷却管道即可。

模具的冷却主要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

在本设计中采用简单的直线冷却回路。

在模板与型芯型腔之间有冷却管道通过的时候,要在管道处添加一个橡胶垫圈,保证冷却水不会流到型腔内。

分别对型芯、型腔进行冷却系统的设计,操作过程如下:

1.冷却管道的创建,冷却管道的位置由它与制件之间的距离、冷却管道之间的距离以及冷却管道半径确定。

冷却管道的直径随着制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制件厚度小于2mm时,冷却管道直径取8~10mm;

制件厚度小于4mm时,冷却管道直径取10~12mm;

制件厚度小于6mm时,冷却管道直径取12~15mm。

冷却管道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管道直径的3倍;

冷却管道与制件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管道直径的3倍。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实际情况,设计中取管道直径为8mm,管道长度为:

210mm。

结果如图4.19所示:

图4.19冷却管道对话框

2.水嘴的创建,在冷却管道的接头处应该设计有水嘴,用来和外面的水管相连接,如图4.20所示:

图4.20水嘴对话框

4.2.14弹簧设计

从标准部件中选择合适的弹簧安放于导管上既可,本设计所要用的弹簧有2种:

一种为复位杆上的弹簧,一种为限位块上的弹簧。

如下图4.21所示:

图4.21复位杆弹簧对话框及其安装效果

4.2.15腔体生成

利用腔体管理器进行腔体创建,如图4.22所示:

图4.28腔体设计对话框

4.2.16成型零件的计算

4.2.16.1成形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塑料制品的材料是ABS,ABS的成行收缩率为0.6%,注塑模具的模腔尺寸要按塑料制品尺寸的1.006倍放大加工。

凹模尺寸的计算

定模:

塑件外部径向尺寸的转换及凹模径尺寸计算:

由公式可得:

“Δ”塑件基本尺寸的公差,公差按塑件公差等级查表GB/T14486-93,δz为Δ/3。

由塑件的尺寸可取MT5A,

所得尺寸由塑件尺寸转化为型腔尺寸如下表:

塑件尺寸

89.79

88.4

20

50

11.3

0.96

1

型腔尺寸

塑件外部高度尺寸的转换及凹模高度寸计算

4.9

0.2

2.5

0.5

动模:

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经过与上面型腔径向尺寸相似推理,可得型芯尺寸:

所得尺寸由塑件尺寸转化为型芯尺寸如下表:

2

84.59

1.05

6.05

6.4

6.12

型芯尺寸

13

48.8

4.2

2.93

10.42

5.5

17.59

16.71

型芯高度尺寸计算

经过与上面型腔深度尺寸相似推理,可得型芯高度尺寸:

所得尺寸由塑件尺寸转化为型芯尺寸如下表:

1.4

14.5

8

5

3.5

最后,完成如图4.29所示的CD机后盖整套模具结构。

图4.29模具整体结构

至此,CD机后盖的模具结构设计全部完成,整个过程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的特点。

本设计在图纸中不对公差和部分尺寸做出标注,根据模具零件公差等级高于制品公差等级2~3级的原则,公差等级直接采用IT5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