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摘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870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全事故摘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摘抄.docx

《安全事故摘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摘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事故摘抄.docx

安全事故摘抄

安全事故摘抄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1.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日,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6个储罐被摧毁。

事故发生后,省安监局分管负责人立即率有关有关处室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

初步调查分析,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

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现将事故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要求通报如下:

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黔西南州、兴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

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事故未对环境造成影响,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2.事故原因

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宜都市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

定和联络途径,关键设备的人孔盖没有采取防止随意打开的措施。

③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虽然受伤人员在上岗前都接受过公司的三级安全教育、危险化学品知识教育及静电方面的安全教育,但是从该起事故看出,两受伤人员对MMA蒸气的危害性及有关静电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牢。

3.防范措施

(1)规范设备清洗作业,在火灾爆炸空间作业严格按照规范使用防静电工具。

(2)加强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非正常操作行为防范事故的能力。

(3)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制造科对于可能存在的非正常作业制定管理规定和联络途径,关键设备的人孔盖采取防止随意打开的措施。

(4)严格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及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切实提高人员对MMA蒸气的危害性及有关静电方面的知识和事故处理能力。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事故经过

2004年8月26日,济南市某化工厂一台4M20-75/320型压缩机放空管因遭雷击发生着火事故。

2004年8月26日9时,正值雷雨天气,厂内设备运行正常。

忽然一声雷鸣过后,厂内巡视检查工人发现厂区内8号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着火。

在通知厂领导的同时,立即向厂消防救援队报警。

厂消防救援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着火现场,在消防救援队和闻讯赶来的厂干部及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扑灭了着火,没有酿成重大火灾,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2.事故原因

(1)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放空用截止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没能及时发现进行维修和更换,造成个别放空截止阀内漏严重,使氮氢气通过放空管进入大气遭遇雷击而发生着火事故。

(2)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油水分离器在排放油水时,所排出的油水都进入到集油器内,而集油器放空管连接到放空总管上。

操作工人在进行排放油水的过程中,没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氮氢气进入集油器后随放空管进入大气。

在排放过程中遭遇雷击而发生着火事故。

(3)由于放空管没有单独的避雷设施而遭受雷击也是此次着火事故的重要原因。

由于该厂采取的避雷措施是在压缩机厂房上安装避雷带,而放空管的高度超过了避雷带,其它的避雷针又不能覆盖放空管,因此引发此次着火事故。

3.防范措施

上述分析肯定了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可燃气体----氮氢气进入大气,以及防雷措施不合理造成的,因此针对这次着火事故提出了如下具体的防治措施:

(1)对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放空用截止阀进行定期检验,磨损严重的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新的截止阀。

从而避免因阀门内漏使氮氢气进入大气造成事故。

(2)加强巡回检查,确保油水分离器的排放操作按规定进行,严格规定其排放操作时间。

(3)按标准正确设置避雷装置。

这次事故发生后,厂内技术人员按防雷的基本措施对全厂内的避雷装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对防雷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改造,增设了高性能的避雷器,并进行了合理布置,确保同类事故不再发生。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事故经过

2000年2月11日15时40分左右,江西樟树市一个体加油站发生火灾,死亡6人,炸塌小楼一座。

加油站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地下一层,地上二层。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8平方米,有两个10立方米柴油罐,一个6立方米汽油罐,3立方米空罐一个,及10余个油桶。

地上一层建筑面积为57.26平方米,有一个5立方米柴油罐,两台加油机和卧室;地上二层为两间住房,面积与地上一层相同。

油罐设在密闭地下室内,室内灯管不防爆,卸油泵也是用不防爆的水泵,且采用敞口喷溅式卸油,卸油时罐室内油气浓度较大,遇电器打火,引发爆炸。

2.事故原因

本案油罐设在室内,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且采用危险的操作方式,是严重的违规建设,导致事故的发生。

3.防范措施

(1)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杜绝违规建设,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2)加油站的爆炸危险区域严禁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

(e)作者曾看到的最可怕的进入容器的事故发生在一家纸浆造纸厂。

两名焊工按要求修理再浆化槽里的尖齿,这是一台上部敞口的大型容器,里面装有大量的木浆和重复利用纸,用一台高能量的(40~400kw)叶轮浸软,叶轮上装有尖齿和刀片,形成1%~5%的悬浮液。

上午10点,一名工人在排空并清洗干净再浆化槽后去吃茶点。

几分钟后两名焊工来到现场。

因为他们要修理的3号罐是空的,而且很干净,所以他们认为别人已经为他们将罐清干净了,立即开始工作。

操作工们在上午10:

15回来了,他们看到电焊机,由于照明不好,没有看到引到罐里的导线。

他们向罐里加水,启动叶轮,向罐里加干木浆。

下午2:

30人们接到报告说焊工失踪了,他们的工作卡说明他们在第3号再浆化罐,人们马上停下再浆化罐,排空里面的液体,里面只剩下绳梯、焊接工具、人尸骨的残留物。

焊工们应该知道,如果他们或他们的领班在检查容器后证明容器已经被隔离,加了盲板,或隔断容器后,并接到许可后才能进入容器。

应该将电源切断,如果只是锁上电源,那么他或她应该加一把自己的锁,使他人无法接通电源。

人们难以相信这是第一次不遵守正常工作程序的事件,这是管理系统出了问题。

 

一起电弧烧伤事故 

    2000 年 11 月 4 日,安徽省某化肥厂合成氨车间碳化工段发生了一起维修人员被电弧灼伤的事故。

事故的损失虽然不大,但鉴于电流致人伤害的严重性,这起事故在人们的心头掀起的波澜却久久难以平静。

 

一、事故经过 

    11 月 4 日上午,碳化工段的氨水泵房 1# 碳化泵电机烧坏。

工段维修工按照工段长安排,通知值班电工到工段切断电源,拆除电线,并把电机抬下基础运到电机维修班抢修。

 16 时 30 分左右,电机修好运回泵房。

维修组组长林某找来铁锤、扳手、垫铁,准备磨平基础,安放电机。

当他正要在基础前蹲下作业时,一道弧光将他击倒。

同伴见状,急忙将他拖出现场,送往医院治疗。

这次事故使林某左手臂、左大腿部皮肤被电弧烧伤,深及 II 度。

 

二、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厂安全部门立即组织电气、设备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确认:

 

1 、电工断电拆线不彻底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电工断电后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保险丝拔除,将线头包扎,并挂牌示警。

 

2 、碳化工段当班操作工在开停碳化泵时,误将开关按钮按开,使线端带电,是本次事故的诱发因素。

 

3 、电气车间管理混乱,对电气作业人员落实规程缺乏检查,使电工作业不规范,险些酿成大祸,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4 、个别电工业务素质不高。

 

三、防范措施 

1 、将事故处理意见通报全厂。

在全厂掀起学规程、懂规程、严格执行规程的技术大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为防范类似事故创造条件。

 

2 、厂安全部门加强检查,对电气作业中断电不彻底、不挂牌的违章行为,一经发现,予以 50~100 元的罚款,并到厂安全部门学习 1 周。

 

3 、建议厂职教部门在职工教育中,注意维修工的“充电”问题,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