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3368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

《劳动技术》教学计划

吉花小学赵容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劳动技术

共案撰写人

备注栏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主题

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1—10课

教学目标

1、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实施。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

教学重点

1、利于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

面发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发

展。

教学方法

1、努力创造条件,上好这门课。

2、认真备课,落实好每一课的教学。

3、要重视安全教育。

4、要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

5、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学法指导

1、因材施教。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教学。

教学准备

每课时相应的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饲养

与栽

一、养观赏鱼

1

2

二、饲养小动物

1

3

三、云南八大名花

1

4

四、花卉的繁殖

1

5

五、花卉扦插

1

手工

制作

6

六、自制小沙包

1

7

七、制作瓜果茶壶

1

8

八、秸秆工艺

1

9

九、简单泥塑

1

10

十、制作扎染

1

1、《养观赏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养观赏鱼,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动物带给自己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爱护动物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激发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心,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养观赏鱼,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动物带给自己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爱护动物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激发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心,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

小观赏鱼几条,鱼缸一个,鱼食若干,3米左右长的软塑料水管一根,水桶、捞兜各一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小观赏鱼几条,鱼缸一个,鱼食若干,3米左右长的软塑料水管一根,水桶、捞兜各一个。

二、步骤方法:

(一)准备鱼缸

1、为便于观赏,鱼缸最好选择专用的透明玻璃缸,因为它口径大、透光好,能让人观察得更清楚。

2、一般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帮助小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选水取水

养小鱼,最好选用未被污染的湖水、河水,也可以使用井水、自来水。

(三)喂食小鱼贪食,它们喜欢食水蚤、面包、米饭等,往往因贪食而胀死。

因此,不要喂得太多,一般每天早上适量喂一次即可。

(四)换水

1、坚持每三到七天换一部分水。

老水固然是养好鱼的关键,新水对鱼及水草的新陈代谢的刺激作用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2、换水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季节和水质情况决定。

春秋两季,每隔一个星

期需要换一次水;闷热的夏天,换水要勤些;寒冬季节,换水的间隔时间可长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养观赏鱼

水选用适当饲料干净适量

换水时间把握恰当

课后反思:

2、《饲养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养一种动物,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动物带给自己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爱护动物的观念。

3、能与他人积极友善地合作与交流。

4、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激发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心,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养一种动物,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动物带给自己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爱护动物的观念。

教学难点:

1、能与他人积极友善地合作与交流。

2、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激发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心,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小兔子的资料,(如兔子有哪些种类,它爱吃什么,习性,喜欢怎样生活。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查找有关小兔子的资料,(如兔子有哪些种类,它爱吃什么,习性,喜欢怎样生活。

2、请教动物医生:

小兔生病了,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3、给小兔做个家。

二、饲养过程:

按照正确的方法给小兔子喂食,并做好观察记录。

(一)兔笼的准备准备的兔笼要宽敞,给兔子一定的活动空间。

兔笼前后要有窗户,笼底呈网状或格子状,并把兔笼放在避光通风的地方。

(二)饲料配制家兔的饲料有多种:

青饲料、干粗饲料、精饲料,要将它们合理搭配,力

求品种多样化。

(三)科学喂饲料喂食要科学,定时定量。

“早餐要早、中餐喂好、完餐要晚”。

(四)应注意事项

1、注意防暑、防潮、防病。

2、保持清洁卫生。

三、探究内容

1、养小动物的方法、历史等。

2、如何养好小动物。

3、怎样和小动物建立朋友关系。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饲养小动物

笼舍设计合理饲料搭配得当

喂料定时定量笼舍清洁卫生

课后反思:

3、《云南八大名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花是云南省的八大名花。

2、能够识别云南八大名花。

3、了解云南八大名花,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4、通过学习,能写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

能够识别云南八大名花,了解云南八大名花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写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收集八大名花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山茶、杜鹃花、报春花、木兰、兰花、百合、龙胆、绿绒蒿的图片。

(生仔细观察。

2、同学们认识图上这些花吗?

谁能说说你对它有些什么了解?

(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花。

3、小结谈话:

看来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对以上这些花有一定的认识,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花就是云南的八大名花。

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它们。

板书:

3、云南八大名花

二、学习新知识

1、小组交流。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到了这些花的相关资料,请你把自己认为收集得最好或是最感兴趣的花介绍给你小组内的同学。

2、集体讨论。

(1)教师出示八种花的图片。

(2)谁愿意当“小小解说员”,看着这些图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或多种花的特点?

(学生自愿说,并相互补充,直至完整。

(3)评优秀“解说员”。

3、巩固学习

(1)看图说花名。

(2)你来说,我来猜。

(一名同学说出花的特点,另一名同学猜出花名。

三、学习收获齐分享

1、学了这一课,同学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请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写下来。

2、向小组内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收获,小组内评一评,选出“最佳”

3、各小组将评出的“最佳”推选出来给全体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4、完成“我的主要表现”

四、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3、云南八大名花

山茶、杜鹃花、报春花、木兰

兰花、百合、龙胆、绿绒蒿

课后反思:

4、花卉的繁殖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花卉无性繁殖的含义与意义。

(2)知道花卉无性繁殖的分类。

(3)了解花卉无性繁殖的四种方法及具体操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明确花卉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掌握具体的含义。

(2)通过学习学会花卉无性繁殖中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的具体操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花卉的繁殖,掌握花卉繁殖的含义、意义以及具体的繁殖方法、具体的实践操作,从中培养学生懂得自然界中生命繁衍的重要性,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压条繁殖的具体做法及操作过程。

学习方式:

演示、讨论、实际操作,学生自主学习、劳动实践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学生分组,六人一组,共分六组。

(二)实验用具

1、几盆花:

吊兰(示分株、扦插、压条)、绿萝、紫罗兰、月季枝条(示枝插)、玻璃翠(叶插)、冬青(压条法)、仙人掌、蟹爪兰(嫁接法)

2、用具:

枝剪、解剖刀、小刀、剪刀、湿沙、绳子、塑料薄膜、花盆、沙土、水,一次性杯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花卉风景片,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想拥有繁花的欲望,怎样才能留住这瀪花的美丽呢?

通过花卉的繁殖。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花卉的繁殖技法。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讲述)回顾

花卉繁殖的含义及其意义。

(1)花卉繁殖的定义:

花卉繁殖:

是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的植物后代,繁衍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与方法。

花卉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花卉繁殖的意义:

延续后代、保存种质资源(为育种)、扩大再生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利用种子繁殖幼苗的方法,为有性繁殖,就是种子繁殖,通过播种来繁殖新个体;我们已经知道通过种子繁殖的后代容易发生变异,不利于保存花卉的优良性状,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入新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

花卉的无性繁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节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合作找出问题的答案。

生:

自主学习课本,回答问题:

问题二:

花卉的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新个体,分为分株法、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

1、分株法:

把花卉根部萌生出的许多小根分割下来,单独栽植。

(第一组:

以吊兰为材料进行分株法繁殖,为保持环境整洁干净,操作过程在纸箱内进行。

材料用具:

吊兰、湿沙、花盆两个、采集刀)

2、扦插法:

把具有再生能力的部分插在土壤中,繁殖出新植株。

根据繁殖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茎)插法和(叶)插法。

师:

视频播放示扦插法的操作细节。

(第三组:

以绿萝、紫罗兰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材料用具:

绿萝、紫罗兰、一次性水杯、湿沙、剪刀;

第五组:

以玻璃翠为材料进行全叶插繁殖,材料用具:

玻璃翠植株、湿沙、一次性杯子;

第六组:

以月季枝条为材料进行枝插法繁殖,材料用具:

月季枝条、湿沙、小花盆、枝剪、镊子、泡沫板)

3、嫁接法:

把一种花卉的(枝)或(芽)接在另一个和它亲缘关系较近的花卉上,使其成活。

师:

视频播放嫁接具体操作细节。

(第二组:

用仙人掌为砧木、蟹爪兰为接穗进行嫁接繁殖,材料用具:

仙人掌、蟹爪兰、刀片、牙签、泡沫板)

4、压条繁殖的方法压条繁殖是将木本植物的(枝茎)埋入土中,给予生根条件,待它生根后,再将其与母体切断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植株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扦插、嫁接不易成活的植物,有时用于一些名贵、稀有花卉。

压条繁殖分为曲枝压条、堆土压条、高空压条(课本介绍就是此种方法)。

视频逐一介绍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

1、普通压条:

将接近地面的丛生枝、萌枝进行压条的方法统称为普通压条法。

它包括单枝压条、堆土压条、波状压条等。

单枝压条多用于丛生灌木,一般晚秋或早春将近地面一二年生枝条的下部刻伤弯曲埋入土中,枝顶露出地面,固定后覆土压紧。

堆土压条法多用于丛生性强的直立性花灌木。

一般于春季在枝基部刻伤或环剥后覆土,使枝条基部生根后于晚秋分离。

波状压条多用于枝条长而柔软的蔓性花木,一般于春夏,将长枝弯曲成波状,向下屈的各个部分刻伤、固定、埋土,次年春季生根抽枝后切离分栽。

2、高枝压条:

多用于枝条较硬不易弯曲,又不易发生萌条的种类。

一般于春夏,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于梅雨季节,选老熟健壮、叶芽饱满的枝条进行环剥,然后用塑料薄膜、竹筒、花盆或其他容器,内填苔藓或培养土等基质,套好并固定,以后经常注意浇水以保持基质湿润,秋季生根后即可剪离。

3、材料工具及步骤方法见课本

压条后的管理:

1.埋压实时要压紧实,防止弹出土。

2.压条后立即浇水保持基质湿度。

3.压后常松土,保持通气促进生根。

4.切断与母体的时间应因生根的时间而定,有些当年,有些次年切。

(第四组:

以冬青为材料进行高枝压条繁殖,材料用具:

冬青、解剖刀、镊子、湿沙、塑料布、线、清水瓶)

(三)、实践操作:

学生按提供的实验器材分组操作花卉繁殖技法,组与组之间可以交换不同的操作的方法。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能概括内容即可。

(五)、布置作业

我们学会这些技法去干什么呢?

去参加劳动实践!

尝试选择一种花卉繁殖的方式,为花卉进行繁殖,并能够成功育活。

(六)、板书设计

4

花卉的繁殖

课后反思:

5、《花卉扦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花卉扦插的方法和技巧。

2、以菊花为例,学习花卉扦插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花卉扦插,创造美的生活教学重点:

学习花卉扦插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花卉扦插,创造美的生活。

教学准备:

腐植土、草木灰、骨粉、干牛粪、沙质土,菊花枝条,小花盆、塑料瓶、罐头瓶、剪刀、喷壶、塑料波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谁会花卉扦插?

2、请同学介绍花卉扦插。

二、以菊花为例,学习花卉扦插的方法、步骤

1、土壤准备

用于花卉扦插的土壤要用50%的沙质土,40%的腐质土,10%的草木灰混合配制。

另外,再加少量的骨粉和干牛粪参合后装到盆里。

2、选择枝条

选择菊花扦插的枝条最好在四五月间。

采集10——12厘米长的菊花枝条,将其部削成45度斜面,剥去基部的大叶,留下上部2——3片叶就可以了。

3、扦插

先将花盆装上准备好的土壤,再在花盆的土壤中插几个孔,然后将修剪好的枝条插到孔中,插的深度约站枝条长度的三分之一,最后用手把土压实,及时浇灌水。

4、初期养护

扦插枝条后,注意保持盆土湿润,最好用塑料袋做一个罩子把枝条罩住,并将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两周左右它会逐渐生出新根,这时可以在早晨把塑料袋取下来,晚上再罩上。

再过几天,花苗生长较好时就可以把塑料袋罩完全取掉,准备移栽。

5、移栽移栽扦插的花卉最好选在阴天,但不要选在雨天。

先将花苗带土挖出,再放入另一个花盆中央,扶正,然后填土压实,最后适量浇水就完成了移栽。

移栽后先少浇些水,过一两天再浇透水。

花苗长出新芽时,就可以移到通风处养护了。

6、质量要求适时扦插,插枝修剪适合,移栽后植株成活,花卉生长正常。

三、总结1、请学生说说花卉扦插的方法和步骤。

2、鼓励学生去实践,亲自去进行花卉扦插,创造美的生活板书设计:

5、花卉扦插

1、土壤准备

2、选择枝条

3、扦插

4、初步养护

5、移栽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手工制作

6、《自制小沙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小沙包的方法步骤。

2、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自制小沙包,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小沙包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适量细纱或相关材料,布料2块,线、针、直尺、剪刀、画粉。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喜欢丢沙包吗?

2、沙包是哪里来的?

3、你会缝小沙包吗?

二、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三、学习自制小沙包的方法、步骤

1、裁剪先把两块小布料叠在一起,然后剪成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2、缝袋把两块布面朝里相对叠在一起,对齐后先折边,再在离布0.5厘米处折一道痕或用画粉画一条线。

然后用针沿着折痕缝制,线路要直,针距要小,每厘米缝4针以上。

缝完布块的三条边后,将线打结,把线头剪下。

3、装沙把缝制好的布袋由里向外翻,使布面朝外。

先检查布袋是否漏沙,若不漏沙了再装沙子。

4、封口

将袋口的毛边向里折进0.5厘米,把两条边对齐,仍用针线上下缝合,最后打结,将线头减掉,一个小沙包就做好了。

5、注意事项

(1)缝制沙包时针距要细密,最好能重复缝,避免细纱从针缝处流出。

(2)注意针和剪刀的操作安全,做丢沙包游戏时也要注意安全。

四、练习自制沙包

1、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缝制沙包。

2、学生跟着老师缝制沙包。

五、展示劳动成果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沙包。

2、师生共同评议,分享劳动的快乐。

板书设计:

6、自制小沙包

1、裁剪

2、缝袋

3、装沙

4、封口

课后反思:

7、《制作瓜果茶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利用蔬菜和水果的外形特点,制作出很多有趣的小物品可以培养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以做瓜果小茶壶为例学习制作方法。

3、动手制作瓜果小茶壶。

教学重点:

学习动手制作瓜果小茶壶。

教学难点:

在制作小物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瓜果、橡皮泥、彩色蜡光纸、胶水、剪刀、小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谁用蔬菜和水果制作过小物品?

有什么感受?

利用蔬菜和水果的外形特点,我们可以制作住很多有趣的小物品,如瓜果茶壶、辣椒蜗牛、胡萝卜小鹿等。

今天,我们一起做瓜果小茶壶。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瓜果、橡皮泥、彩色蜡光纸、胶水、剪刀、小刀。

三、学习制作瓜果小茶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制作壶身

用小刀把瓜果的两端削平,适当加工将其做成壶身。

2、制作壶柄、壶嘴、壶盖

取三块橡皮泥,第一块搓成长条并弯成壶柄,第二块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形状作壶嘴,第三块捏成壶盖。

这三部分与壶身要相称,大小要合适。

3、安装成壶

将壶柄、壶嘴粘到壶身适当位置处,再把壶盖盖在壶顶上。

4、装饰将彩色蜡光纸剪成花纹状,粘贴到壶身上。

这样,一把漂亮的小茶壶就作成了。

5、注意事项

(1)根据要制作的东西的形状特点选择瓜果。

(2)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小刀与剪刀。

6、质量要求所制作的茶壶外观匀称,各部分比例相称,安装稳固,装饰恰当。

四、学生动脑动手制作瓜果小茶壶学生按要求制作瓜果小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瓜果小茶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请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瓜果小茶壶,学生和老师参与评选,以热烈的掌声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板书设计:

7、制作瓜果茶壶

(1)制作壶身

(2)制作壶柄、壶嘴、壶盖

(3)安装成壶

4)装饰

课后反思:

8、《秸秆工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编织秸秆工艺的意义。

2、学习编制秸秆工艺的方法、步骤。

3、培养自己编织的兴趣爱好,并在编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在编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

教学准备:

植物秸秆数根,强力胶或乳胶等一瓶,大头针一盒,小刀一把,剪刀一把,直尺一把,彩色笔一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喜欢书上54页图中的小工艺品吗?

它们是用高粱、玉米等植物秸秆做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但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植物秸秆数根,强力胶或乳胶等一瓶,大头针一盒,小刀一把,剪刀一把,直尺一把,彩色笔一盒。

三、学习编织秸秆工艺的方法步骤:

1、做部件

选出一些适宜的植物秸秆,用直尺量出你想要做的小工艺品的各部件的长短,再用小刀或剪刀把植物秸秆切成或剪成各个部件的形状。

2、组装

用强力胶或大头针把各个部件,按所做工艺品的外形搭配并固定起来,小工艺品就完成了。

3、装饰小工艺品做成后,要用笔画出某些部位,如眼睛、羽毛、钟面等,并涂上色彩,这样就更完美了。

4、注意事项

(1)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植物秸秆,工艺品可以自己设计,突出创新特点。

(2)注意操作安全

四、学生动脑动手编织秸秆工艺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编织秸秆工艺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编织的秸秆工艺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请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编织的秸秆工艺品,学生和老师参与评选,以热烈的掌声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板书设计:

8、秸秆工艺

1)做部件

2)组装

3)装饰

(4)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

9、《简单泥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工艺。

2、学习泥塑的简单技法——捏、搓、压等。

3、会做简单的泥塑。

教学重点:

学习泥塑的简单技法。

教学难点:

知道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工艺。

教学准备:

橡皮泥(或黏土)一袋,剪刀一把,刮刀(可以自制)一把。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泥塑工艺品)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泥塑工艺品,看一看,你们喜欢吗?

(喜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泥塑》。

二、交流对泥塑的了解

1、教师介绍:

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工艺。

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2、对于泥塑,你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资料)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

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

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

庙会都有卖泥玩具的.,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三、学习制作简单泥塑1、教师示范做泥塑杯子

步骤方法:

(1)压扁。

把一块橡皮泥(或黏土)放在两手掌之间,来回滚动,搓成圆柱体,用力压成扁长方体。

另外把一块橡皮泥先抟成球体,再用两手掌用力压成扁圆柱体。

(2)把一块橡皮泥(或黏土)放在两手掌之间,来回滚动,搓成圆柱体。

(3)把扁长方体卷成圆筒。

(4)在圆筒上装上扁圆柱体做杯底。

(5)最后将第二步搓成的圆柱体装在一侧作手柄,这样杯子就捏成了。

2、学生参照书上介绍的方法和质量要求动手做泥塑锅。

四、评价展示,强化反馈

把作品放在课桌上,大家按质量要求一起来评一评,看哪件泥塑品组装稳固,比例合适,形状美观,表面平滑,给予表扬。

板书设计:

9、简单泥塑

步骤方法:

(1)压扁。

把一块橡皮泥(或黏土)放在两手掌之间,来回滚动,搓成圆柱体,用力压成扁长方体。

另外把一块橡皮泥先抟成球体,再用两手掌用力压成扁圆柱体。

(2)把一块橡皮泥(或黏土)放在两手掌之间,来回滚动,搓成圆柱体。

(3)把扁长方体卷成圆筒。

(4)在圆筒上装上扁圆柱体做杯底。

(5)最后将第二步搓成的圆柱体装在一侧作手柄,这样杯子就捏成了。

课后反思:

10、制作扎染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扎染图案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制作一件图案新颖,美观的扎染图案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题

1、(教师身穿扎染图案的衣裙步入教室),今天教师的打扮美不美?

(学生回答:

美)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3、教师讲解: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主要盛行于我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