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759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潍坊一中高一阶段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高阶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电影、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

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

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

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

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自蔡映洁《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的事实,充分说明人工智能的智慧已经超过了人类。

B.近年来,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断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引发大众广泛关注。

C.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能够获得蓬勃发展,这是可以预见的。

D.在规范高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着比西方文明更为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B.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

C.本文写到了作家韩少功的假设,是为了强调人工智能应是人性于人类的工具。

D.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联系国内外现实分析论证,最后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它永远会是服务人类的工具,这已成为人们的一项共识。

B.一些综艺节目为博取观众眼球,人为渲染一种人机对立的紧张气氛,其做法是不可取的。

C.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行将到来,对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应该提上日程。

D.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作者一方面表现出乐观和期望,同时态度又比较谨慎。

【答案】1.C2.D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额能力。

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A项,“充分说明人工智能的智慧已经超过了人类”错误,据第二段,“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的事实,只是为了论证“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A项“智慧已经超过了人类”说法过于绝对;B项,据第二段,是“高阶人工智能”而非“人工智能”,张冠李戴;D项,原文末段说的是“相信”,故D项“发挥着”属已然未然错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

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D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错。

第一段写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可以预见的未来,不是中心观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看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三找文中趋势、预测,看趋势预测是否合理。

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

A项,“永远”说法过于绝对。

第三段说“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另外达成共识的是“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一般按照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展开,但不同文本会有不同。

考生需要通过抓关键句、点睛句、首尾句和关联词等来综合确定。

内部结构上有并列、层进、对比三种。

论证方式通常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

考生作答时需要依据平时积累和练习,仔细比对选项,提高准确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0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

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车企利用政策漏洞骗补的个案。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

微型纯电动汽车凭着价格低廉、可直接上牌照、能获得政府补贴等优势,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65%(2017年数据),但这些车型排量小、技术含量低。

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一流品牌仍存在不小差距。

(摘编自林芝罘《解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失补贴政策待完善》)

材料二: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央财政负担不断递增,2016年补贴清算资金就高达58.59亿元。

2016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2017年的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0%。

2017年12月,四部委发布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一政策虽作用于消费环节,但最终受益者还是新能源汽车企业。

当然,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也会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更好产品。

2018年2月,四部委发布通知,大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中,只有续航里程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的车型才能得到更优厚的补贴;而以知豆D2、北汽新能源EC系列等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在补贴减半甚至失去补贴的情况下,将逐步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微型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为获取补贴,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摘编自谢光耀《四部委新政下狠手新能源客车财政补贴大降》)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2013——201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材料四:

有关部门表示,政府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为保证政策衔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以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

该办法对所有车企提出燃料消耗量积分(即油耗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两项考核指标。

达标获正积分,未达标获负积分。

油耗正积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都能在关联企业间转让;油耗正积分还能结转至下一年底使用,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不能结转。

所有负积分都必须在当年内用正积分来抵偿。

油耗负积分可用油耗正积分或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而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只能向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

该办法还规定,新能源汽车在油耗积分计算中,可直接以2~5倍的数量参与计算。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中得到双重优惠。

因此,生产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了未来乘用车企业油耗积分达标的最佳选择。

那些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明显滞后的传统车企,未来势必要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解读》)

4.下列对材料四中“管理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如果是正分,可以选择出售给关联企业;如果是负分,只能从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

B.某车企的油耗积分如果是负分,它可以选择从关联企业购买正积分来抵偿,也可以选择用上年度结转的正积分来抵偿。

C.某车企如果某年度在油耗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项指标中有一项未达标,就不得不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

D.该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而且让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再依赖政府的补贴,进一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微型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比很大,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补贴政策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B.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实施与延期,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升级。

C.知豆D2等微型纯电动汽车难以满足2018年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提出的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补贴被减半甚至失去补贴。

D.相比2013年,2018年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对续航里程数

分类更细,其目的是减少对所有纯电动汽车车型的补贴。

6.我国政府部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哪些政策引导?

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C5.C

6.①从补贴门槛等四个方面做严格的规定。

②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期限。

③减少补贴金额,并提高新能源汽车获得补贴的技术门槛。

(或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④实施积分管理,由国家补贴变为市场补贴,使新能源汽车得到实惠。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四中‘管理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四中圈出与“管理办法”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某车企如果某年度在油耗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项指标中有一项未达标,就不得不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错误,选项信息来源于“油耗负积分可用油耗正积分或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由此可以推知,“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项指标中有一项未达标”时,不一定需要通过“买分”来解决。

所以C项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补贴政策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表述有误,选项内容源于材料一,材料中明确说明“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0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由此可见,补贴政策的促进作用还是很大的。

B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实施与延期,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升级”有误,“使得”的表述太绝对,且强加因果,材料二中说先说“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接着说“2018年2月,四部委发布通知,大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中,只有续航里程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的车型才能得到更优厚的补贴;而以知豆D2、北汽新能源EC系列等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在补贴减半甚至失去补贴的情况下,将逐步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微型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为获取补贴,必须进行技术改造”,由此可知,“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升级”这个结果不具有必然性,且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D项,“相比2013年,2018年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对续航里程数的分类更细,其目的是减少对所有纯电动汽车车型的补贴”有误,材料三显示,2013年比2018年多80——150公里档位的补贴,根据材料三,对2018年续航里程大于400公里的纯电动车,补贴并没有减少,且其真实意图是:

从总量上减少补贴,同时通过差异化管理,促进纯电动车提高技术,延长续航里程。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目要求考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大概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再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作答。

本题问的是“我国政府部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哪些政策引导”。

根据材料二“四部委发布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2017年的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0%”,由此可以概括出从补贴门槛等四个方面做严格规定;由“四部委发布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可以概括出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期限;由材料二“四部委发布通知,大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可以概括出补贴政策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根据材料一“该办法对所有车企提出燃料消耗量积分(即油耗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两项考核指标”“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只能向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可以概括出实施积分管理,由国家补贴变为市场补贴,使新能源汽车得到实惠。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

[加拿大]斯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

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

父亲决定向办公室请一天假,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姐姐安娜和我从大学请假回家,妹妹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一样隆重。

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我们请母亲安排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

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

父亲给他自已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

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

母亲是一向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坐车游逛几十英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

我们大伙都觉得,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

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母亲还准备了一顿便餐。

当然中午我们还要回到家里来吃一顿丰富的正餐,就像过圣诞节和新年那样。

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他愿意留在家里;他说我们也用不着顾虑他三年来一直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假期这回事;他要我们马上出发,快快活活地过个节,不要为他操心。

他还说,本来,他想过个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

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

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做午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

不过,她们都表示,只要母亲说句话,她们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

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根本就不会做饭。

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

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他说,当母亲本来可以好好地休息的时候,如果硬拉她到乡下去转悠,一下子得了重感冒,他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

他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一会儿。

他还说年轻人很少能体会到,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关于他自己,他总算还够硬朗,不过,他很高兴能让母亲避免这一场折腾。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

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

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在车后座的边上,他才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见我们了。

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

父亲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

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身肮里肮脏的,这就叫母亲忙了好一阵子,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

有烤火腿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上莱,收盘,再坐下来吃;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便说,她完全不必这样忙来忙去,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已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

吃完饭,我们大伙几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

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

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

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为题目,并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为副题,从而使小说倍显真实,给人以散文化之感。

B.文章的叙述方式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因为孩子的懵懂和无知,所以孩子们的自私就显得不虚伪,有点坦然,因而不无可爱之处,让整篇文章读起来倍感真实和饶有趣昧。

C.本文作者的语言风格是淡淡的、含蓄的幽默。

他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为我们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和不合理的东西,耐人回味。

D.全文的功力在于反讽,反讽父亲和孩子的自私,恰恰反衬出母亲的无私。

作者对这个家庭的关系是批判的,对父亲和孩子们的批判无一处留情。

8.小说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有故事,有情节。

这篇小说在叙述故事过程中故意设计了多处情节上的“逆转”(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请简要概括这几处逆转。

9.文章结尾:

“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

”说说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简要陈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母亲。

【答案】7.D8.①为了过节,姐妹俩买了新帽子,理应穿戴一新的母亲,却依然带着那项旧帽子。

②本来计划要带母亲去乡下兜游一番,却变成要去钓鱼。

③准备上车时,却突然决定让母亲留下。

9.①母亲是真的快乐,因为她的快乐是建立在家人快乐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母亲的快乐观、幸福观。

②母亲的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私奉献的、不求回报的、无怨无悔的爱。

这句话点明了母爱的真正伟大之处,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③我们应该多陪伴母亲,让母亲感受到子女对她的关爱。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无一处留情”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对这个家庭的关系虽然有所批判,但并不太严厉,孩子们并不是有意自私,而是习惯了被母亲照顾,以至于失去了主动照顾人的意识,正是因为这样,讽喻是很有分寸的,就是对父亲,作者也是有节制的。

母亲吃饭时,老是站起来为别人服务,“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苹果”,大人毕竟是大人,至少在口头上意识到该让妻子休息一下了,这种描写虽然并不完全是肯定的,但也并没有给人明显装模作样的印象,多多少少也淡化了讽刺的程度。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特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回顾小说结构上的特点有哪些,如伏笔、铺垫、呼应、逆转等,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和文本的内容进行答题。

本题问的是“这篇小说在叙述故事过程中故意设计了多处情节上的‘逆转’(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请简要概括这几处逆转”。

考生需要梳理小说情节,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找到逆转的内容。

从文中来看,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大家请假回家过节→大家筹划过母亲节→大家决定母亲留下→大家外出游玩→母亲为大家忙碌。

接着就要找到逆转的内容,由小说开头“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

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

父亲决定向办公室请一天假,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姐姐安娜和我从大学请假回家,妹妹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可知,要过的是母亲节,母亲本应是主角,结果“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

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

父亲给他自已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

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