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825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docx

最新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

一、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

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

约在3000年前,上埃及王美尼斯一统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在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从公元5000前的塔萨文化(一统上下埃及)到希腊征服古埃及为止,古埃及文化是历时3000多年的法老王朝。

2.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250万年到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3.复合象形文字:

3500BC,古埃及人发明了图形文字,图形文字经长时间使用后演变成为包括字母、音符、词组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

复合象形文字体系可以表示一定的概念,有表音作用,并且出现音节字。

4.腓尼基字母:

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将由埃及文字演变出的北闪米特字母制定成了历史上第一批由22个辅音字母,无元音组成的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产生了希腊字母,后产生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文字、字母的共同来源。

5.天文学:

对天体以及其他宇宙物质进行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科学。

6.纸草文书:

利用纸草进行书写是埃及人的一项重要发明。

尼罗河三角州地区盛产一种酷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人们将纸草切成长度适中的小段,剖开压平,拼排整齐,连接成片,晒干后即成纸草。

用芦苇杆之类的东西做笔,蘸上菜汁和黑烟末调成的墨,在纸草上进行书写,由于长时间后干燥易碎,因而流传很少。

7.《史密斯医学纸草》:

写于BC1700年,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外科学著作”,记载了48种身体各部位的外伤诊断以及疗法。

8.《埃伯斯纸草》:

写于BC1500年,记述了人体700多种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提供了877种治疗方案,其中疾病种类已经涉及内科、妇科、儿科、眼科等现代医学科目。

9.历法:

古埃及最早的历法与尼罗河水情的变化联系在一起:

一年的第一天:

尼罗河水开始泛滥。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位365天,一年分三季,每季四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

10.木乃伊: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会消亡,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活,灵魂仍会附着在尸体或者雕塑上,所以,法老们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

古埃及人通过木乃伊的制作,积累了大量人体生理知识和解剖知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11.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

外形呈角锥体,形状酷似汉字的“金”,故称。

金字塔共有80多处,修建于BC2600年的胡夫金子塔为最大的一个。

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观之一。

12.狮身人面像:

为胡夫之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希腊人称“斯芬克斯”。

13.金字塔的意义:

成分体现了埃及人的智慧。

目的:

为了显耀法老凌驾于一切的尊严,维护奴隶统治。

14.神庙:

到了中王国的帝国时期,神庙代替金字塔成为古埃及最主要的建筑形式。

古埃及人祭拜神灵和自然,宗教是其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

他们通过建造神庙显耀神的力量。

神的名字一般以生物或者自然物命名,这反映了其对生物与自然力量的恐惧。

15.卡纳克神庙:

位于开罗以南的卢克索,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最雄伟的神庙,建于BC14th,主要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

16.苏伊士运河:

一条海平面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提供从欧洲到印度洋和太平洋附近最近的航线。

 

二、古印度

1.哈拉巴文化:

又称“史前时代”。

在约BC2500年,于印度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的较高程度的农业文明,由当地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

2.吠陀文化:

BC2000年中叶,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南下,进入印度次大陆,开创了吠陀文化。

“吠陀”原意是知识,中国古人译为“明”。

吠陀文化得名于流传至今的四部以吠陀为名的神话诗集。

3.种姓制度:

吠陀文化初期,原始氏族逐渐解体,900bc-800bc,雅利安人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

婆罗门(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动的僧侣)---刹帝利(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的武士)---吠舍(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平民)---首陀罗(从事农业以及各种手工业劳动的贱民)。

4.《太阳悉檀多》:

公元1世纪成书,现存最早的古代印度天文学著作。

“悉檀多”意思是“知识”,该书讲述了时间的测量,日月食,行星运动和天文观测仪器等问题。

5.“阿柔吠陀”:

古代印度医学知识体系的称谓。

汉语的意思是“长寿的知识”。

这意味着古印度的医学不仅注重治病,而且关注防病和养生。

《阿柔吠陀》是古印度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

书中提出躯干、体腔、体液、胆汁和气是人体的五大要素,与自然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

6.《阇罗迦本集》&《妙闻集》:

阇:

du1,《阇罗迦本集》是内科医学,《秒闻集》是外科医学,他们是古印度最著名的两部医学著作,被认为是古印度独特医学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

7.泰吉玛哈尔陵墓:

莫卧儿帝国于公元7世纪建造,是现存古印度最华丽的建筑之一,全采用白色大理石,并镶有各色珠宝。

共耗时20多年,是世界穆斯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8.《五大历数全书》:

公元505年,彘日,汇编古印度五种重要天文历法。

 

三、古代两河流域

1.美索不达米亚:

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平原,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此地是世界上人类古老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两河文明历经:

苏美尔王国-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由BC3500-BC538。

2.楔形文字:

BC2800,在古代两河流域,文字以软泥为书写对象,用削尖的芦苇杆或动物的骨头当笔,在软泥上压刻书写,形成窄而浅的压痕,书写后的每一笔形似木楔,故称楔形文字。

3.泥板书: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用泥制作的供书写的平面板,在其上用楔形文字刻写,为了便于长期保存,一般要将书写有文字的,泥板晒干或烘热成砖,形成可长久流传的泥板书。

4.空中花园:

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

BC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为其患思乡病的爱妻修建,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并有灌溉系统,7层,25米,园中种植各种树木,远看花园似悬挂在空中。

5.《农人历书》: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历书。

这本书以一个老农民教育的儿子的口气写成,讲述了该如何务农,以及农业耕种时间和注意事项。

6.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6thking)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他曾制定过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等同于宪法刻在石碑上。

7.占星术:

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解释系统---占星术。

即通过形象变化的周期性和偶然性来解释各种事物的变化,促进了天文学更进一步发展。

8.黄道:

太阳一年中在恒星背景下走过的路径,天文学称之为黄道。

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知道太阳的位置是周年变动的,他们将黄道分为十二个阶段,每段中的恒星为一个星座,每年的一个月对应一个星座,就形成了沿用至今的黄道十二宫。

9.沙罗周期: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发现日食是月球正好处于地日间而形成的,认为233个朔望月为一个日食周期。

这个周期称为沙罗周期。

沙罗是巴比伦文中恢复的音译。

四,古代中国

1.甲骨文:

商代人遇事进行占卜定吉凶,然后将结果刻在龟骨或者兽骨上,形成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作卜辞。

是一种象形文字,是比较完整的记录和表达汉语的符号体系。

它的出现,使中国从商代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

2.《九章算术》:

古代中国数学的经典著作,讲述九大类246个数学问题的解法,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它是一本综合性历史著作,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其出现标志中国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3.《黄帝内经》:

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

成书于春秋战国末期。

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

第一次提出了脏腑和经络学说,奠定了日后中医理论发展。

采用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记载了“望闻问切”的疾病诊断方法。

灵枢中也记载了两种重要的经络学应用,推拿和针灸。

4.《吕氏春秋》:

著于BC3世纪,是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该书分为《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论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讨论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5.《考工记》: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典籍,记载了青铜铸造的“六齐规律”,“齐”是配方的意思,“六齐”规律指铜和锡六种不同的比例,分别适用于铸造不同用途的青铜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铸造经验。

6.《天工开物》:

初刊于1637年,作者是明代宋应星。

是世界上第一步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

外国学者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

反映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7.《农政全书》:

明代。

徐光启。

基本囊括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个个方面,始终贯穿一个重要思想,即徐光启的“农政”思想。

内容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

8.《齐民要术》:

贾思勰,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全书共92篇,涉及农作物栽培育种,果树林木育苗嫁接,农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其农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在世界领先1000多年。

齐民:

平民百姓;要术:

谋生方法。

第二讲:

古希腊科学

1.爱琴海文化:

BC3000-2000,属金石并用时期的文化。

农业有犁耕,陶器生产已经采用轮制法,绘画及黄金装饰制作精美,出现了象形文字和线性文字。

该文化晚期,氏族社会开始瓦解。

它是古希腊文化以前的文化,是独立的文化。

2.雅典时期:

BC5世纪,雅典在希腊各城邦中取得盟主的地位,全面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这一时期是古希腊经济,政治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史称----。

3.亚历山大帝国:

BC356,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以亚历山大城为中心,建立起了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一时期史称“希腊化时代”。

4.缪斯学院--历史上最早、规模宏大的世界的学术中心。

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者有重视科学文化的传统,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力赞助学术活动,举办研究机构,网罗科学人才,搜集古代典籍,于是建立了缪斯学院,成为当时世界学术中心。

5.理性自然观:

由古希腊首创:

①,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整体;②,自然界万物变化具有规律性;③,他们创造一套数学语言描述自然的规律。

(古希腊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6.神话自然观:

有两个显著特征:

①,人神同构: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人神同构,但与人类并不完全相同,这形成其独有的有机自然观念。

②,具备完备的诸神谱系,这实际是逻辑思维的一种原始形式,突出秩序、规则的概念,是古希腊理性精神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两个特征反映了古希腊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思想的对象性和逻辑性。

7.米利都学派:

最早的自然哲学派别,创始人为集哲学和科学为一身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水,其被誉为西方科学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8.米利都学派学者阿那克西米尼为证明万物是由气组成的理论,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科学实验---呼气试验。

9.万物皆数:

恩培多克勤提出:

自然界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是数学的。

10.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思想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物理领域:

《物理学》,世界最早的物理学专著,缺乏实验数据;生物领域:

通过对小鸡胚胎发育的观察得出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说”;对动物根据外形,胚胎而进行等级分类;自然界物质组成:

天上世界由“以太”气和永恒的匀速圆周运动,地上世界是由“水、土、气、火”四元素组成的直线运动。

其著作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分化。

11.“四因说”:

在自然万物本原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

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强调外因论)他用这解释自然万物的存在变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由质料趋于形式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要借助外力的作用,形式因是包含着目的因的。

12.三大基本定律:

亚里士多德曾对形式逻辑进行研究,提出了形式逻辑三大基本定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13.“四根说”:

雅典时期提出,恩培多克勤认为水气土火是自然万物的本原,为说明万物本原的多样性,他们在数量上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构成万物在性质和形态上的区别。

被认为是早期的元素说。

14.“种子说”:

雅典时期阿那克萨哥拉提出。

指种类无限多又无限小的东西。

自然万物由种子构成,种子可以是同类,也可以不同类,从而形成自然界不同的物质,自然万物有生有灭,种子永恒。

15.原子:

在希腊文的原意中指不可再分割的东西,是一种自然哲学概念。

16.《几何原本》:

BC3th欧几里德,他将演绎推理应用于数学领域,书中的穷竭法被认为是近代微积分思想的早期来源。

《几何原本》被认为是卓越的学术水平与广泛的普及型完美结合的典范。

首先:

他把演绎推理应用于数学领域,是古代数学知识走向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

这是一本经典的数学教科书。

17.古希腊三大数学家:

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阿波罗尼乌斯---《圆锥曲线论》;阿基米德---《方法论》。

18.“四体液说”:

由希波克拉底(最早做临床记录的医生)创立,说明疾病与鬼神无关。

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

黑胆液,黄胆液,血液和黏液。

这四种体液的流动维系着人的生命健康。

这类似于中医的“阴阳五行说”。

19.罗马帝国:

“科学的衰落,技术的发达”。

BC30,横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实行军事独裁,政治,行政上的统一维持了200年的稳定。

“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

罗马帝国取代了200多年的罗马共和国。

罗马人并不是理想的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20.《论建筑》---维特鲁特,第一部建筑学专著,建筑学的百科全书。

“条条大路通罗马”,书中包括建筑经验,原理,建筑史,建筑材料,城市整体规划,民居设计以及施工等。

21.巴台农神庙:

BC447-BC431,坐落于雅典卫城,为歌颂雅典战胜了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

堪称古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作。

该庙因祭祀雅典娜巴台农为主神,故又称“雅典娜巴台农神庙”。

【米利都学派】

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

泰勒斯的观点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提出了追究万物本原的命题,第一次揭示了人类可以通过理性认识来解释自然的哲学思考方式。

B.体现了科学对待自然现象的原则。

具象-抽象-具象,自然-原理-自然。

C.意识到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性的。

对后世的哲学有导向作用。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原是火---周而复始的活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其最具有影响力的判断为“一切皆流,万物常新。

”即自然界中万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

创始人,古希腊哲学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主张“万物皆数”:

数形合一的物质本原说。

史上第一次提出“地球”的概念:

大地是个圆球,整个宇宙是个球体。

【原子论】

创始人留基伯;代表人物:

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基于唯物主义立场,从内在解释万物的构造性系统:

即通过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来解释事物的存在。

世界万物的本原:

自然界万物皆由“原子”和“虚空”组成,“虚空”指原子永恒运动的场所。

一切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离合与运动。

对于该理论:

德谟克利特认为其运动具有必然性;伊壁鸠鲁认为原子运动也有偶然性。

原子论认为原子的形状,次序,位置的差异构成了各种事物(原子结合,万物生成;原子分离,万物消失。

【其他科学家】

①-卢克莱修——发展了古希腊《原子论思想》,以长诗体裁写成《物性论》---古原子论唯一流传下来的文献。

②-普林尼——《自然史》,对古代自然科学做了百科全书式的总结(只忠实不批判)。

③-托勒密——天文学家。

在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天文学的基础上,写成了《天文学大成》。

A:

维持和发展地心说,利用几何进行模型定量分析。

B:

《天文学大成》被认为古代天文学的百科全书,知道哥白尼时代,一直在西方天文学占统治地位。

④-盖伦——医生,将希腊的解剖知识和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加以系统化,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提出肝脏造血理论,动脉输送血液,被奉为整个中世纪西方医学的金科玉律。

1.中世纪:

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古代文化衰落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一千年的整个漫长时间,是科技水平的低谷期。

现用于指“黑暗时期”以后,文化复兴以前的四百年时间。

2.欧洲的中世纪:

指西罗马灭亡至文艺复兴之前,即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千年里,封建制在欧洲建立,发展以至于衰落时期。

分为前后两段:

公元5-10世纪为前期,即“黑暗时期”,公元11-15是后期,其中12世纪为转机。

3.十字军东征:

从11世纪起,教会与欧洲封建主以宗教为借口,对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了八次绵延达200年的战争,使阿拉伯的社会经济受到损坏,但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学到了先进技术,使他们重新认识到古希腊的文化。

4.阿拉伯文化:

包括中国、印度文化。

5.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民族任务:

①探索发现原希腊知识;②将希腊知识融于自己的语言文化,并再发展。

6.阿拉伯科技的历史地位:

①,使希腊知识得以保存;②,为欧洲科学文化的文艺复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④,独立的发展了科学。

7.阿拉伯化学:

食盐、硫、汞(基本元素说):

代替了恩培多克勤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

翻译:

最早把阿拉伯书籍系统地翻译为拉丁语的是非洲人---康斯坦太因。

医学:

《光学集锦》---阿尔哈金,完整德表述了光的反射定律。

伊斯兰教伟大的医生---布巴卡尔(又名腊泽斯),首度治愈麻疹,天花,医学中运用化学原理。

8.阿拉伯数学:

希腊人发明的数字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他们将其修改为古巴尔字体,由于这些数字在穆斯林人贸易中用着方便,被世界认为是阿拉伯数字。

9.代数:

来自阿拉伯著名数学家阿尔*花剌子模所著《复原与化简算法》。

10.《医典》:

阿拉伯最著名的医学家伊本*森纳,是“古代和穆斯林全部知识的总汇”,是阿拉伯最高成就之一,有百万字。

后成为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

11.造纸术:

由中国东汉的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首先传到越南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推动了人类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

12.雕版印刷:

发明于6世纪的隋唐之际,唐宋时期大量应用于印刷佛经,农书,医书和字帖。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书,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

13.影响欧洲中世纪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僧侣政治和行政权力;教权和王权;大学。

14.火药:

唐代炼丹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

北宋时用于战争。

南宋发明“突火枪”。

明朝有了多种类型,如榴弹、地雷、水雷等。

欧洲人于13世纪从阿拉伯人那里知道了火药,14世纪中期造出火药兵器。

15.指南针: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记录了磁石吸铁现象并制成“司南勺”。

宋代的“指南鱼”指南针,以薄片剪成鱼形平漂水上。

后发明磁石磨针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

11-12世纪南宋时期用于航海。

16.阴阳历体系:

汉代形成,包括年月日、节气、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预报。

17.孙思邈:

中国唐代医学家,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论述各种疾病百种,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18.《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著的笔记体著作,成书于1086-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的百科全书。

19.《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著,载有药物1892种。

作者长期学习,采访,积累了大量的药物学知识,经过实践,钻研,历时数十载编成。

20.李时珍:

(1518-1593),明代。

注重药物研究,临床实践,1518种药物外加374种新增的药物,总结了16th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为后世药物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21.《吕氏春秋》:

BC3世纪后期,是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主要讲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理论上有重要价值。

22.《营造法式》:

北宋李诫。

一部重要的建筑学专著。

该书全面总结了北宋建筑经验,对设计和规范,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有系统论述,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23.七艺:

在中世纪的学校设有“三艺”:

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

后还有“四艺”:

算数、几何、天文学和音乐。

24.城市大学:

11世纪末到13世纪,城市发展起来,教会学校无法满足世俗社会的需要,逐渐出现城市大学,这标志着,西欧文化历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25.中世纪大学:

是市民社会的直接产物,它的组织形式来自城市和行会的组织形式。

大学在诞生之初,无非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工会,学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

它是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

中世纪大学按照领导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

统一用拉丁语作为教学语言。

26.硕士:

在中世纪大学中,是指获得许可证,被接纳到教师行会的人,本意是师傅,表明已经出师,可以开始授课带徒。

27.补充:

中国古建筑:

①,山西应县,宋代木塔67.3米,世界现存最高的木构架结构建筑;②,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河北赵州桥,首次采用“敞肩拱”桥型。

③,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第四讲

1.近代科学技术:

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5世纪下半叶,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近代初,科学没有和哲学分离,知识仍然被视为一个整体。

近代科学革命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开端,维萨留斯的人体解剖,哈维的人体循环学说为重要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宣告革命的成功。

2.文艺复兴:

中世纪末起,以意大利为中心所掀起的新文化,新思想运动,从14世纪持续到十六世纪。

主旨:

肯定人的价值,要求运用文学艺术表达认得思想感情,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才能,满足人的欲望。

即“人文主义”思潮。

3.圣萨尔瓦多:

哥伦布登上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时,将其命名为此,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发现并登上新世界的土地。

4.伊萨贝拉: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向西航行在今多米尼加北部海岸发现该地,这是欧洲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城市。

5.汶岛天文台:

位于哥本哈根附近,由第谷在1576年创立,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6.第谷:

丹麦科学家,公认的观测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天文台-汶岛天文台。

提出了“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地球转”的“折中宇宙体系”。

7.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字存中,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与制定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发展生产,参与军事改革,精研科技及医药学。

著有《梦溪笔谈》。

8.巴黎大学: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典范,是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号称与教堂、皇帝并为欧洲三足鼎立之势力。

有欧洲雅典之称。

(因发展经院哲学,不同学派云集于此进行思想论战,成为哲学家的天城。

9.封建社会中国科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A:

发展的延续性(未曾中断,少受影响)。

B:

与封建社会同兴衰(古中国科技主体部分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所以其形成、发展、以至衰落,与封建社会总进程休戚相关。

)C:

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10.中世纪大学的作用和意义:

A,其产生后,迅速成为欧洲文化复兴和传播的中心,也是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

B:

中世纪大学时欧洲重新获得和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

C:

直接促进了经院哲学的繁荣和发展。

D:

为欧洲文艺复兴做了准备。

11.达芬奇:

意大利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文化巨匠,全面发展的伟人,留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思想,尊重实验和经验。

著有油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12.日心说:

1542年左右,波兰哥白尼提出,创立了“日心说”,其中包括太阳为宇宙的中心,各行星排列次序,月亮为地球的卫星,地球自转、公转,天体运动方式为“圆运动”等理论。

其革命性体现在意识形态上。

他所著的《天体运动论》,在哲学、物理学上的冲击引起了旧时代观念的崩溃和新的思想潮流。

1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意义:

造成欧洲近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