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165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docx

推拿考试复习资料

阳仔0130制作整理

1.《五十二病方》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摩、抚、蚤挈、中指搔、刮、捏7种;我国推拿史上最早的药摩与膏摩及形式多样的推拿工具。

2.《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被认为是最早的推拿专著。

3.晋·葛洪《肘后救卒方》记载了掐人中治疗昏厥,指按胃脘治疗“心卒痛”等手法运用。

4.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生篇·推拿法》记有“老子推拿法”42式,即将导引与推拿相结合,扩大了推拿的范畴,开拓了保健推拿的领域。

5.宋金元时期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由政府编著的《圣济总录》对推拿手法与摩法的区别进行了阐述。

“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

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剽悍者有所归宿。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有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牵引整复的多种方法,例如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法、髋关节前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

7.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成人推拿形成一些流派。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推拿手法归纳总结为“摸,接,捏,按,摩,推,拿”八法。

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的技术要求,对后世影响较大。

8.明清时期,以手法为特色形成的流派主要有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

9.手法的命名,根据手法动作形态用直观描述法来命名,绝大部分手法是采用这一命名方法。

10.手法的分类主要按其动作形态特点、主要作用部位,用力方向及应用对象等进行划分。

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摆动类,如一指禅推法、扌衮法、大鱼际揉法。

摩擦类,如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

振颤类,如振法、颤法、抖法。

挤压类,如按法、压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拨法、踩跷法。

叩击类,如拍法、击法、叩法。

运动关节类,如摇法、扳法、拔伸法、背法、屈伸法。

手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分类:

松解类(一定压力作用于软组织),除运动关节类的绝大多数都是。

整复类(一地的那个的的技巧力作用于骨关节),运动关节类手法和部分按法。

按跷,按,抑按肌肉。

跷,捷举手足。

手法的作用力的方向:

垂直用力类:

按法、压法、点法、掐法、一指禅推法、扌衮法、踩跷法、拍法。

平面用力类:

摩法、擦法、推法。

对称用力类:

拿法、捏法、拧法、挤法、搓法、捻法。

对抗用力类:

拔伸法、扳法。

复合用力类:

摇法、脊柱旋转扳法、背法。

手法的应用对象:

小儿推拿手法、成人推拿手法。

11.松解类手法的基本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力量是基础,功力和技巧力需要通过功法训练和手法练习才能获得。

12.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稳、准、巧、快。

巧,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即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不可使用蛮力、暴力。

13.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软组织损伤的初期,局部肿胀,疼痛剧烈,手法的压力宜轻;宿痛、劳损,或感觉迟钝、麻木者,手法刺激宜强。

久病体弱,用力以轻为宜。

14.手法操作过程中的施力原则,就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而言,一般应遵循“轻—重—轻”的原则。

15.滑石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介质。

16.易筋经即是一种强筋健骨、增强内力的锻炼方法。

易,改变;筋,指与骨关节相连的组织结构;经,方法。

17.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关节有节奏的摆动,使手法产生的(或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体表施术部位的一类手法。

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扌衮法和揉法。

18.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偏锋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关节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

操作:

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

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

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左右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端或罗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一指禅偏锋推法的操作方法:

以拇指偏锋部着力,拇指自然伸直并内收,余指掌指部伸直。

腕关节微屈或自然伸直。

其运动过程同一指禅推法,唯其腕部摆动幅度较小,有时仅为旋动。

一指禅屈指推法的操作方法:

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

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

其运动过程懂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沉肩肩关节放松,肩胛部自然下沉,不要耸肩用力,以腋下空松能容一拳为宜。

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

肘部不要向外支起,亦不宜过度夹紧内收。

悬腕手掌自然垂曲,在保持腕关节放松的基础上,尽可能屈腕至90°。

腕部在外摆时,尺侧要低于桡侧,回摆到最大时,尺、桡侧持平。

指实掌虚拇指端自然着实吸定于一点,切忌拙力下压,其余四指及掌部要放松,握虚拳。

前臂摆动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轻重交替作用于体表,外摆和回摆时坐立轻重为3:

1,即“推三回一”。

紧推慢移在体表操作时,前臂维持较快的摆动频率,即频率为120——160次每分钟,但拇指端或罗纹面移动的速度要慢。

适用部位:

各部经络腧穴。

一指禅偏锋推法多用于颜面部;一指禅屈指推法多用于颈项部及关节骨缝处。

19.扌衮法: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持续不断地滚动,称为~。

操作:

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地滚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掌指关节扌衮法的操作与扌衮法相似,即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以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的掌指关节背侧为滚动着力面,腕关节略屈向尺侧,其余同扌衮法。

拳扌衮法的操作方法:

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半握空拳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背着力于施术部位上。

肘关节屈曲约20~40°左右,前臂主动施力,在无旋前圆肌参与的情况下,单纯进行推位摆动,带动腕关节做无尺、桡侧偏移的屈伸活动,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背、掌指关节背侧、指间关节背侧为滚动着力面,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地滚动。

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20~40°)、立臂、松腕、虚掌、紧推慢移。

(1)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自然屈曲约40°,上臂中段距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弯曲,不能过度屈曲或挺直。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即前扌衮至极限时屈腕约80°,回扌衮至极限时伸腕约40°),使掌背部分的1/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3)扌衮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刺激,前扌衮法和回扌衮法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

1,即“扌衮三回一”。

20.揉法根据操作时接触面的不同分为:

掌揉法和指揉法。

21.揉法的适用部位:

大鱼际揉法主要于头面部、胸胁部;掌根揉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等面积大且平坦的部位;掌揉法常用于脘腹部;中指揉法、拇指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分腧穴,小儿推拿常用、三指揉法常用于小儿颈部。

22.摩擦类手法包括:

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

摩法:

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称为~。

分掌摩法和指摩法。

根据病情虚实决定手法的摩动方向。

“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23.手法的比较

手法

揉法(摆动)

摩法

擦法

推法

搓法

抹法

运动轨迹

上下、左右、环形

环形

直线、往返、快速

单向

直线

双手掌相

对交替

上下、左右、

弧形(环形)

分类

指揉(拇指、中指、三指)

掌揉(掌根、大鱼际、全掌)

四指摩

掌摩

四指擦法

掌擦法

大鱼际

小鱼际

指推(拇指推、三指推、拇指平推)、掌根推、拳推、肘推

夹搓

推搓

指抹(拇指、三指)、掌抹

特点

作用于皮下组织(肉动皮不动)

补泻

产热

力量最大

复合

复合、颜面

皮动肉不动

24.擦法:

用指或掌贴附于体表一定部位,作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摩擦生热,称为~。

分为指擦法、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

25.擦法的注意事项:

(1)压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擦法操作时如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易擦破皮肤;如压力过小,则不易生热。

(2)擦动时运行的线路不可歪斜。

如或左或右,滑来滑去则不易生热。

(3)不可擦破皮肤。

擦法除要掌握好手法动作要领,以免擦破皮肤外,为保护皮肤,可使用润滑剂,既可保护皮肤,防止破皮,又可使擦得热度深透,提高手法效应。

(4)擦法操作完毕,不可再于所擦之处使用其他手法,以免造成破皮。

(5)不可隔衣操作,须暴露施术部位皮肤。

26.推法:

以指、掌、拳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法,称为~。

成人推法以单方向直线推为主,又称为平推法。

分指推法(拇指端推法、拇指平推法、三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

27.搓法:

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错动或往返搓动,称为~。

分夹搓法和推搓法。

28.抹法:

用拇指罗纹或掌面在体表做上下货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称为~。

是成人推拿所用推法——平推法与小儿推拿所用的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的综合动作。

分指抹法与掌抹法。

29.震颤类手法;以较高的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重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使受术部位产生振动、颤动或抖动等运动形式,称为~。

分抖法、振法和颤法。

30.抖下肢法:

受术者仰卧位,下肢放松。

术者站其足端,用双手分别握住受术者两踝部,将下肢抬起,离开床面约30公分左右,然后上、前臂部同时施力,做连续的上下抖法,使其下肢及髋部有舒松感。

两下肢可同时操作,亦可单侧操作。

31.抖腰法:

抖腰法非单纯性抖法,它是牵引法与短阵性的较大幅度的抖法的结合应用。

受术者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哦固定其两腋部。

以两手握住其两足踝部,两臂伸直,身体后仰,与助手相对用力,牵引其腰部。

待其腰部放松后,身体前倾,以准备抖动。

其后随身体起立之势,瞬间用力,做1~3较大幅度的抖动,使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使其产生较大幅度的波浪状运动。

32.抖法具有疏松肌筋、滑利关节的作用。

33.振法的动作要领:

(1)前臂与手部必须静止性用力(将前臂与手部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

(2)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掌指部。

(3)要有较高的振动频率,大约每分钟600~800次左右。

(4)不可施加压力。

(5)前臂不能主动摆动。

34.颤法的动作要领:

(1)前臂和手部要主动颤动。

振法是手臂部的肌肉静止性用力,而不做其他的主动运动。

而颤法除手臂部的肌肉需要绷紧外,要进行主动地运动,形成了外在可见的颤动波。

(2)要有一定的颤动频率。

一般在每分钟200~300次左右。

(3)要有一定的压力。

35.挤压类手法:

包括按压和捏拿类手法。

按压类手法包括:

按法、点法、压法、拨法和踩跷法等,代表手法为按法。

捏拿类手法包括:

捏法、拿法、捻法、拧法、挤法等。

36.按法与压法的区别:

压法在于持续施力。

37.拿法:

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称为~。

有“捏而提起谓之拿”之说。

(动作要领,捏提中宜含有揉动之力,实则拿法为一复合手法,含有捏、提、揉三种成分。

38.捻法:

用拇、食指夹住治疗部位进行搓揉捻动,称为~。

39.捻法动作要领:

(1)拇指与食指在捻动时揉劲宜多,搓劲宜少,两指捻动的方向相反,是一种相对运动。

(2)捻动的速度宜快,而在施术部位移动的速度宜慢。

(3)捻动时动作要灵活连贯,柔和有力。

40.拨法:

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拨动,称为~。

41.拨法的动作要领:

(1)按压力与拨动力方向互相要垂直。

(2)拨动时拇指不能再皮肤表面有摩擦移动,应带动肌纤维或肌腱、韧带一起拨动。

拨法对皮肤无摩擦移动,而弹拨法除对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施以弹拨外,对皮表亦形成了较重的摩擦移动。

(3)用力要由轻到重,实而不浮。

42.拨法的注意事项:

拨法在操作时,应注意掌握“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原则。

即在患处先找到某一体位时最疼痛的一点,以拇指端按住此点不放,随后转动患部肢体,在运动过程中,找到并保持在指面下的痛点由痛变为不痛的新体位,而后施用拨法。

43.叩法:

以手指的小指侧或空拳的底部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

叩法刺激程度较击法为轻,有“轻击为叩”之说,实则叩法属击法范畴。

44.运动关节类手法包括:

摇法、背法、扳法和拔伸法。

45.腕关节摇法:

受术者坐位,掌心朝下。

术者双手合握其手掌部,以两拇指扶按于腕背侧,余指端叩于大小鱼际部,两手臂协调用力,在稍牵引情况下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

其次,受术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掌心朝下。

术者以一手握其腕上部,另一手握其并拢的四指部,在稍用力牵引的情况下做腕关节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

另外,受术者五指捏拢,腕关节屈曲。

术者以一手握其腕上部,另一手握其捏拢到一起的五指部,做腕关节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

46.踝关节摇法:

受术者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

术者坐于其足端,用一手托握起足跟以固定,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在稍用力拔伸的情况下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

其次,受术者俯卧位,一侧下肢屈膝。

术者以一手扶按于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

47.关节摇法均具有舒筋活络,滑利关节的作用,还有一定的解除粘连得作用。

如以滑利关节的作用而言,摇法可作为关节部的主法应用;如以解除粘连的作用而言,摇法则为辅助手法。

48.颈部扳法:

包括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环枢关节旋转扳法和颈椎侧扳法。

49.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患者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

然后将其头部慢慢施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此时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

50.腰部斜扳法:

患者侧卧位。

患侧下肢在上,屈髋屈膝;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

术者以一肘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或手抵于臀部。

两肘或两手协调施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运动。

即按于肩部的肘或手同按于臀部的另一肘或手同时施用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臀部向后下方按压,压后即松,使腰部形成连续的小幅度扭转而放松。

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然地、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喀“的弹响声。

51.扳法的动作要领:

(1)要顺应、符合关节的生理功能。

各关节的构成要素虽然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其生理功能有很大差异。

所以要把握好各关节的结构特征、活动范围、活动方向及其特点,宜顺应、符合各关节的各自运动规律来实施扳法操作。

(2)操作时要分阶段进行。

扳法操作第一步是使关节放松,可使关节做小范围的活动或结合摇法而使关节逐渐放松、松弛;第二步是将关节极度地伸展或屈曲、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实施第三步的扳法。

(3)扳法所施之力须为“巧力寸劲”。

扳法的扳动时所施之力,一为“巧力”二为“寸劲”,故名为“巧力寸劲”。

所谓“巧力”即指手法的技巧力,是与蛮力、浊力相对而言,须经长期的习练和临床实践才能获得;所谓“寸劲”指短促之力。

即将所施之力比较快速,能够充分的控制扳动幅度,作用的快,消失的也快,做到中病即止。

(4)扳动发力的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

如发力时机过早,关节还有松弛的运动余地,则未尽其法;如发力时机过迟,关节在极度伸展或屈曲、旋转地状态下停留时间过长,易使松弛的关节变得紧张,而不易操作。

若用力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用力过大,则易导致不良反应。

52.扳法的注意事项:

(1)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和患者的忍受状态。

(2)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

(3)不可强求关节弹响。

(4)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5)伴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禁用扳法。

53.捏脊法:

由捏法、捻法、提法、推法等多种手法动作复合而成,常施于脊柱两侧。

54.插法和托法主要用于治疗胃下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