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316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

 

2014年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

2014年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 )五个功能。

A.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

B.教育、提高、协调、评价以及规范

C.规范、调整、教育、评价以及平衡

A

 

2.“义,利也”这—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源自( )。

             

A.儒家伦理思想  

B.道家伦理思想    

C.墨家伦理思想   

D.法家伦理思想      

A   

 

3.中国古代,“诚”的用法有多种,其中“精诚”要克服的是( )。

A.伪               

B.妄               

C.曲               

D.懈

D

 

4.通常称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为( )。

A.礼制

B.礼让

C.礼仪

D.礼貌

D

 

5.道德评价的根据是( )。

                                  

A.动机       

B.效果            

C.手段         

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D

 

6.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的( )总和。

A.道德品质  

B.语言行为  

C.行为规范  

D.仪表举止  

C

7.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是( )。

A.他律到自律       

B.自律到他律       

C.自觉到自发       

D.内化到外化

A

 

8.下列人生实践中,可以算作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廉洁的是( )。

A.见理明而不妄取者                  

B.尚名节而不苟取者

C.畏法律而不敢取者                  

D.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A

 

9.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在古代的传统文化表述为( )。

A.官风           

B.官德          

C.民德         

D.敬德

B

 

10.“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违背了公务员职业道德中的( )。

A.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B.加强学习、勇于追求

C.服务群众、弘扬正气                 

D.依靠群众、开拓创新

C

 

11.以德治国的真正内涵是( )。

A.以德行政         

B.以德治人         

C.以德取材         

D.以德奖惩

B

 

12.下列规范中属于非强制性的是( )。

A.政治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纪律规范

B

 

13.国家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一清晰表述首次出现在( )。

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B.《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D.《公民道德建设规范》                  

A

 

14.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C

 

15.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抑制行政自利的冲动。

这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的基础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A

 

16.“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这一权责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B

 

17.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一项具有相当弹性的良心工作,将( )确立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目标价值取向,体现了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D

 

18.2002年,原国家人事部印发《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其具体内容是( )。

A.忠诚国家、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廉洁自律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D.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实事求是               

C

 

19.一些国家机关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为实现局部经济增长或实现短期回报而采取损害社会公平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从“诚”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属于( )。

A.集体虚伪行为                        

B.损人利己行为

C.盲目的短期行为                      

D.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A

 

20.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是( )。

A.为人民服务       

B.团结协作         

C.合理竞争         

D.忠心爱国

A

 

21.在公务员职业道德中,作为其他所有职业道德规范前提和基础的是(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忠诚国家         

D.公正公平

C

 

22.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再提倡爱岗敬业已不合时宜

B.即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应一辈子在岗位上无私奉献

D.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爱岗敬业”的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

B

 

2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 )。

A.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28.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 )的具体体现。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以德治党、以德治国

C.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B

 

29.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是( )。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C.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

 

30.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是( )。

A.为人民服务      

B.团结协作        

C.合理竞争        

D.忠心爱国

A

 

31.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 )制度。

A.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

B.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C.分类管理

D.根据职位分类管理

C

 

32.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 )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A.依法履行公职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三项均属于

 

33.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 )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A.九三学社机关的工作人员

B.基层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

C.在企业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

D.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

C

 

34.根据公务员法规定的几项义务,下面(  )不属于公务员的义务。

A.《法官法》中规定法官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B.公务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保持“政治中立”

D.保守工作秘密

C

 

35.公务员要按照规定的( )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A.任务

B.义务

C.权力

D.权限

 

36.竞争上岗的方式是公务员法对传统委任制的改革,下列( )职务应当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A.安全厅机关内部的厅局级领导职务

B.机关副调研员

C.地方党委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职务

D.机关调研员

 

37.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进行的是( )。

A.初任培训

B.任职培训

C.专门业务培训

D.更新知识培训

 

38.关于对公务员培训的时间( )是不正确的。

A.专门业务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七天

B.初任培训是在试用期内进行一般不少于十天

C.任职培训的时间不少于三十天

D.更新知识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七天

 

39.根据公务员法对调任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调任包括“调入”和“调出”两个方面

B.调任并不属于公务员队伍的一个“入口”

C.调任只规定了“调入”一个方面

D.调任是机关外与机关内人员的双方交流

 

40.“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中庸》

C.《孟子》 

D.《荀子》 

 

41.公共行政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是( )。

A.权力观 

B.位观

C.利益观 

D.伦理观 

 

42.从道德的立场来看,行政人员的根本目标是( )。

A.私人的利益 

B.公共利益

C.政府部门的利益 

D.企业的经济利益 

 

43.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的力量是( )。

 

A.个人良心的压力 

B.法律、法规的压力

C.组织内部的压力 

D.上级的压力 

 

4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被古代思想家称为“五伦说”,这是由(  )提出来的。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D

 

45.党和国家公共权力的本质是(  )。

A.权力属于人民

B.合理的政府职能划分与权力配置

C.公民能够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

D.每个公民都可能实际行使主权 

A

 

46.功利主义评价行为的基点是( )。

A.偏好 

B.行为意图 

C.动机 

D.效果 

D

 

47.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泄密事件后的( )个月内,向《报告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规定》中规定的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书面报告泄密事件查处结果。

A.1

B.2

C.3

D.6

C

 

48.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联接,必须实行(   )。

A.防火墙隔离

B.安装杀毒软件

C.经路由器联接

D.物理隔离

D  

  

49.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自发现之日起,机密级(   )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论处。

A.十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C

  

50.参与涉密会议代表的行为符合规定的是(  )。

A.带无关人员进入会场

B.会议期间与会外通电话并聊起会议的内容

C.不私自摘抄秘密文件

D.将“会后收回”的文件带走

C  

    

5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进行批评教育

C.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A

 

52.个人在接受新闻采访、向报刊杂志投寄稿件或出版书籍时,不应该做的是(   )。

A.涉及公务方面内容的,应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审查。

B.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发布信息,属于公务方面的,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进行审查。

C.透露一些国家秘密使自己出名

D.所引用的资料一般不得涉及单位的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

C  

  

53.纸介质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  )印制。

A.商业性质的印刷场所

B.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印刷厂

C.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

D.国营印刷厂

C  

 

54.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  )。

A.减轻处分                     

B.从轻处分    

C.免于处分                     

D.给予处分

A

 

55.行政机关公务员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D

 

56.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D

 

57.行政机关公务员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污染环境、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情节较重的,给予(  )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C

 

58.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

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   )。

A.24个月 

B.36个月 

C.42个月 

D.48个月

D

 

59.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情节较重的,给予(  )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B

 

60.关于公务员降职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A.降职不属于公务员的任用方式。

B.降职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行政处分。

C.公务员被降职使用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

D.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D

 

61.任免机关对涉嫌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调查、处理时,要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公务员本人,听取其陈述和(  ),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

A.申述                         B.申诉         

C.申辩                         D.申明

C

 

62.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程序,典型地体现了(  )的一个原则。

A实体和程序并重               

B重实体轻程序

C重程序轻实体                 

D重事实轻推断

A

 

63.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收受(    )的礼品馈赠,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

A.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B.严重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C.在特定范围内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D.任何单位及个人 

A

 

64.在对外公务活动中如果对方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应当谢绝;确实难以谢绝的,所收礼金、有价证券一律上缴(   )。

A.本级纪检监察机关   

B.上级机关   

C.国库

D.同级党委   

C

 

65.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离职和退(离)休后(   )不准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聘任,不准个人从事或代理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A.五年内         

B.四年内        

C.三年内

D.二年内   

C

 

66.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准默许或授意他们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以权谋私。

对放任、纵容他们违纪违法的,要(   )。

A.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B.批评教育    

C.打招呼

D.移送司法机关  

A

 

67.“廉价政府”这一说法是由( )提出的。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亚当•斯密 

 

68.《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   )。

A、根本法规 

B、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

C、国家重要法规

A

 

69.《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在(   )、政策扶持、救济救灾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

A、社会保障     

B、社会活动

C、社会评价

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与提升个人职业道德有关的观点是( )。

A.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B.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D

 

2.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努力做到( )。

A.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B.依法行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C.顾全大局、尊重上级、关心下级

D.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

ABD

 

3.在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系统的构建中应该把握好的环节包括( )。

A.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良心的统一

B.提高在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中行政行为的选择能力

C.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育和完善职业道德人格

D.正确认识各种价值取向

ABC

 

4.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 )。

A.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B.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C.建立、健全一整套约束机制

D.提高国家机关人员的待遇

ABC

 

5.要求公务员在工作中做到顾全大局,也就是要做到( )。

A.在各自的岗位上从大局出发           

B.调节好单位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调节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D.调节好各单位之问的关系

ABCD

 

6.要求公务员有道德修养之心,也就是要有 ( )。

A.善良之心                            

B.去邪除恶的勇敢之心

C.用权为民的服务之心                  

D.淡泊名利的平和之心

ABCD

 

7.公务员要有服务创新意识和能力,它包括( )。

A.对本职工作满腔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是其前提

B.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是其重要条件

C.要创造性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佳服务

D.这种创新也要与时俱进

ABCD

 

8.由于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就要求他们( )。

A.必须具备比一般工作人员更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情操

B.对自身的要求必须高标准

C.严格遵守各项行为规范

D.行动上体现示范性

ABCD

 

9.公务员职业道德约束形式有( )。

A.良心              

B.纪律            

C.法律              

D.自律

ABCD

 

10.克己奉公,忠实地履行公务的内容有( )。

A.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

B.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

C.忠于职守,不失职渎职,不玩忽职守

D.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守工作岗位

ABCD

 

11.作为下级的公务员对待上级要做到( )。

A.服从上级命令                        

B.尊敬上级,维护上级的威信

C.正确对待上级的批评                  

D.如实向上级报告和请示工作

ABCD

 

12.职业道德的本质( )。

A.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B.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

C.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

D.经济基础反映上层建筑。

ABC

 

13.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C.忠于国家,严守机密。

D.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ABCD

 

14.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以依法执行公务。

C.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D.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ABCD

 

15.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

A.明显的政治性。

B.忠于国家,拥护政府无一例外的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义务和天职。

C.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D.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ABCD

 

16.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包括( )。

A.基础价值取向?

D?

D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核心价值取向?

D?

D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根本价值取向?

D?

D维护社会公正。

D.目标价值取向?

D?

D培育高尚人格。

ABCD

 

17.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

A.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不同。

B.依靠的力量不同。

C.作用的范围不同。

D.影响不一样。

ABC

 

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

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齐家治国平天下。

ABC

 

19.良心是(  )。

A.对所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

B.人对自身履行道德义务的自我评价能力

C.是公务员道德信念、道德习惯和道德习惯的统一

D.人们先天具有的善良之心

ABC

 

20.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 )。

A.弃恶从善的过程

B.抑制自己的不良心理、习性、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性的过程

C.是一个由难到易的过程

D.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

ABC

 

21.公务员品德形成中,教育培养机制是( )。

A.政府部门对公务员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的过程

B.使通过外在的教育使公务员掌握行政伦理规范的过程

C.是使公务员把行政伦理规范转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D.是公务员品德形成的主要渠道

ABCD

 

22.“良心的裁判和谴责,使人感觉到自己在道德上有罪,同自己本人有不可克服的分歧,从而怀疑自己本身存在的价值。

”这段话的意思是( )。

A.良心是一种道德法庭

B.良心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强制力

C.良心的作用是对道德行为进行内心的裁判

D.良心的作用是外在的 

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