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330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docx

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高频考点

考点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职责(高频考点)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考点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人员的配备情况(高频考点+必考点)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考点3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必考点)

1、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2009)分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禁、健、辨、心——这五

个要记住)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记住这三个)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噪设防振电离信号,高低光明运非标志)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

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压爆放毒,粉氧易腐)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

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室内外、地下)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

专用资料第1页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考点4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必须掌握+高频考点)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

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

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

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

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

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

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专用资料第2页(20)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10类:

(1)粉尘

(2)放射性物质

(3)化学物质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

考点5重大危险源辨识(高频考点)

1、单元及临界量的相关概念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

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相关计算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等于或

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3、常见危险化学品临界量

甲烷/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苯—50吨;氢气—5吨;氨—10吨;硫化氢/氯气—5吨;煤气/氯化氢—20

吨;甲苯/甲醇/乙醇—500吨;汽油—200吨;柴油—5000吨;氟化氢/氰化氢—1吨。

4、石油产品或液化气储罐的储量计算

储量Q=储罐的容积V×介质的密度×充装系数

考点6隐患排查(必考点)

1、定义与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

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

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

专用资料第3页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

(1)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生产经

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

患。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

工实施监控治理。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

社会公众举报。

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5)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

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

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

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3、重大事故隐患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

容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4、事故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

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专用资料第4页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考点6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重要考点+高频考点)

1、安全技术措施

(1)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2)限制机械应力;

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4)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6)安全防护措施;

7)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罩、防护网,安全装置等。

(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1)防直接电击:

绝缘、屏护、间距(安全距离)

2)防间接电击:

IT、TT、TN(三大系统)

3)可防直接和间接电击:

漏电保护装置、加强绝缘(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安全特低电压)

4)防雷措施和装置: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器、金属跨接

5)防静电措施:

接地、加湿、降低速度、人体静电防护、添加剂

(3)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2)密闭和负压操作;

3)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6)严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9)组织训练消防队伍和配备相应消防器材。

(4)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基本技术措施: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严格控制火源;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切断爆炸传播途径;减弱爆炸压力和

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检测报警。

具体技术措施:

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厂房通风;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物品的储存;氧化剂与还原剂

不能一起储存,过氧化物应单独存放;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抗爆容器、爆炸卸压、房间泄压);

专用资料第5页爆炸抑制;阻火及隔爆技术(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他阻火隔爆装置;化

学抑制防爆装置;防爆泄压技术(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窗))

(5)防尘、防毒安全技术措施

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

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

操作。

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

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

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

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6)其他安全技术措施(万金油)

配备个体防护装备;

安装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指示;

加强安全检测与监测

2、安全管理措施

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并落实到位;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和指导;

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现场,消除事故隐患;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加强设备管理及其维护、保养、检测和维修。

专用资料第6页【注意】:

安全对策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对策措施=事故防范措施=事故预防措施=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考点7安全教育培训(重要考点+高频考点)

1、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

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

培训时间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

少于48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2、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专用资料第7页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

培训时间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

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

时。

3、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重要考点+高频考点)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

1)电工作业;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3)高处作业;4)制冷与空调作业;5)煤矿安全作业;6)金属

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8)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9)危险化学品安全;

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取证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

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专用资料第8页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要求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

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安全培训

时间不少于8学时

考点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高频考点

1、特种设备的种类(与技术交叉+必须掌握)

(1)锅炉;

(2)压力容器;(3)压力管道;(4)电梯;(5)起重机械;(6)客运索道;(7)大型

游乐设施;(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特种设备采购与安装(其中安装部分为重要考点)

特种设备的安装

安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

具有安装相应的安装经验。

安装队伍的施工组织方案、安装程序、技术要求、安装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自检报告符合要求。

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改造、维修。

督促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办理施工告知手续、申报监督检验。

验收特种设备,并接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移交的有关技术资料、出厂文件和监督检验证书,将其存入

该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3、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第9页1)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2)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3)定期接受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

4)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

证机关提出申请。

4、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办理

办理时间和登记部门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办理登记证应准备的资料.5、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6、定期检验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定期检验前应当进行自检,或者委托有能力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自检,确保设备安

全性能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10页7、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重要考点+高频考点)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

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必须记忆):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丧葬及抚恤费用;

补助及救济费用;

歇工工资

善后处理费用: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现场抢救费用;

清理现场费用

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财产损失价值: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学员专用资料第11页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工作损失价值

资源损失价值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其它损失费用

考点9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和分类(重要考点+必考点)

1事故的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

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伤,或

者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事故的分类

伤亡事故的分类,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事故的不同特点。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事故的类

别包括: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

专用资料第12页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考点10事故报告的内容(必考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的简要经过是对事故全过程的简要叙述。

描述要前后衔接、脉络清晰、因果相连。

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对于人员伤亡情况的报告,应当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作无根据的猜测,更不能隐瞒实际伤亡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主要指事故所导致的建筑物的毁损、生产设备设施和仪器仪表的损坏等。

5、已经采取的措施

已经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指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事故单位负责人、已经接到事故报告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

减少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和便于事故调查所采取的应急救援和现场保护等具体措施。

考点11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重要考点+高频考点)

1、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

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2、事故调查组履行的职责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学员专用资料第13页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

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其他。

人员伤亡情况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导致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

由于其它原

因导致的事故。

事故责任划分——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

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要具备针对性、可操作性、普遍适用性和时效性。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专用资料第14页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

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

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报

送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3、事故调查的程序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

事故的现场处理;

物证搜集;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证人材料搜集;

现场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