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424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docx

最新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

 

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

 

奋斗街道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社区中医特色保健意义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容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理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让更多的居民受利于中医药服务。

目标:

运用不同的形式使社区的老人、儿童、妇女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并了解一般中医药防治知识,是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

三、实施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人保健,就是通过适当的运动养性修身,定期检查,发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精养血,平和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的目的。

1、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2、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方面的关系,保持心身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脏腑功能状态,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一下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衰老的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社区妇女保健

(三)由于妇女在生理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生产、哺育等特点,所以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

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如下:

1、指导妇女做好月经保健。

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宜淋浴,不宜坐浴;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和,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劳则伤气耗力,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经期还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经行异常。

2、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思虑过度,增营养、禁房事、宽衣着、适劳逸、常检查;特别是慎用药,如有毒、攻下、峻下、利水通淋、活血祛瘀和大辛大热的药物。

3、在产褥期指导产妇休息静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清淡饮食,以免损伤脾胃。

4、在哺乳期指导母亲定时哺乳,注意哺乳卫生,采取正确避孕措施,防止怀孕,对乳汁不足者受之通乳方法,如热负荷配合中药治疗,断奶这受之回奶之法,如用麦芽30g水煎服。

(三)更年期妇女注意保健

妇女到了45-55岁之间,因肾气逐渐衰退,月经逐渐停止,绝经前期及绝经后期数年内称之为更年期。

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常出现一些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症候群,称之为更年期综合症,严重者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做好此期保健可以减轻症状,或缩短反映时间。

1、保持乐观情绪,指导更年期妇女了解这一过程,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此期除了月经紊乱外还会出现心烦易怒、头晕、乏力、面红出汗、腰膝酸软、畏寒、浮肿等。

若不了解这些变化时正常的生理过程而恐惧、忧伤或恼怒,更是气血逆乱,使症状加剧,不必疑虑重重,保持乐观情绪和开阔的胸怀,树立信心,经过一定的调治,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2、适当选用药物,如心烦胸闷、乳胀明显者,可以服用逍遥丸;心悸不明、失眠健忘者,可服柏子养心丸;少腹痛、经血过多者,可服用云南白药;体弱无力、食欲不振可服更年安。

对于经血过多者应经行检查,以排除肿瘤等病变。

3、适度体育锻炼:

除经期适当休息外,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非常重要的。

指导更年期妇女要坚持工作,增加社会交往,减少紧张忧虑。

另外从事家庭劳动即可忘记不适,又可享受天伦之乐。

晨起散步、做操、练气功等,能调和气血,安神定志。

(四)社区儿童中医保健方案

儿童保健,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卫生、健康、体格锻炼和教育方面的指导,以增强体质,保证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类文明和繁衍昌盛,以及人类的进步和未来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胎儿期要指导孕妇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的营养,慎重用药,预防各种传染病。

2、在新生儿期要指导母亲为小儿创造适宜的环境,在脐带脱落前用“干法”清洁皮肤,及时排除胎便。

3、在婴儿期处理要指导母亲对小儿的合理喂养、睡眠、清洁卫生和智力开发外,还要按摩疗法,如打开天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等。

4、在儿童期要教育孩子建文明懂礼貌,讲社会公德,不看凶杀恐怖片,定时定量饮食,早晚刷牙,平时叩齿的好习惯和有计划的进行各种预防接种,以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五)社区孕产妇中医保健方案

1、孕早期

积极运用中医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进行孕早期保健指导和防治孕早期疾病,若孕妇出现病情加重、反复的应及时转诊。

(1)、妊娠恶阻(妊娠呕吐)

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属于早孕反应范畴。

中医认为主要病机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保健方法达到减轻、缓解的目的。

①、含服少量鲜姜片、乌梅、陈皮等缓解或减轻妊吐

②、可用鲫鱼1条、生姜、春砂仁、精盐、味精煎汤服,以安胎、止吐、醒胃。

对于妇女妊娠期间呕吐不止、胎动不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又能增加孕妇的食欲。

③、辨证论治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

当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者食入即吐,称为恶阻,又叫阻病,相当于西医学“妊娠剧吐”应及时转诊。

(2)、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

胎漏是指妊娠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为之。

胎动不安是指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为之。

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先兆流产”。

中医保健指导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①、可辩证施以适当食疗。

如气血两虚型先兆流产可用猪腰子(或猪肝)、人参、当归煎汤服以养血益气,宁心安胎,临床表现为胎不安,下部流红,四肢无力,懒语少言,体虚肤臊,面色萎黄,舌淡嫩,苔薄白,脉细软可作辅助治疗。

②、辨证论治以止血安胎为主。

当孕妇出现出血量增多、腹痛腰酸加重,甚至有组织物排出应及时转诊。

(3)、妊娠血虚劳(妊娠贫血)

相当于妊娠合并贫血。

以缺铁性贫血多见。

轻度贫血者除常规中医保健外还应:

①、食疗可用猪肝、黑豆、红豆、红萝卜、红枣、花生等煮粥服用。

②、辨证论治以补气养血为主。

③、对于中重度贫血的孕妇应及时转院。

(4)、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和思虑过度;增营养、禁房事、宽衣着、适劳逸、常检查;特别是慎用药,如:

有毒、攻下、峻下、利水通淋、活血祛淤和大辛大热的药物。

2、孕中期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4、此期中医保健主要针对胎位不正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用艾条灸至阴穴矫正胞胎。

3、孕晚期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3)、若孕妇及家属发现有异常现象或疾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中、西医诊治处理,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4)、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

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6、产后中医保健

产后由于产时用力汗出和产创出血,阴血骤虚,卫表不固,抵抗力下降;恶露排出,血室已开,胞脉空虚,此时若护理不当,将息失宜,每易引起疾病。

在产褥期指导孕妇休息静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清淡饮食,以免损伤脾胃。

1、一般调养

(1)、寒温适宜,劳逸适度。

产妇居室应空气清新,冷热适宜,冬季注意预防感冒,夏日要预防中暑。

产妇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劳动不宜过早过累,以免导致恶露不绝、子宫脱垂。

(3)、调节饮食,调和情志。

产后气血耗伤,又须化生乳汁哺育婴儿,极需加强营养。

饮食宜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品,忌食生冷或过食肥甘,以免损伤脾胃。

产妇精神要愉快,切忌暴怒或忧思,以免气结血滞,引起腹痛、缺乳等病变。

(3)、正确哺乳,防止怀孕。

母乳是婴儿最佳营养品,不仅易于消化,而且含有抵御病邪的抗体,应当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即可开始哺乳,至4-6个月时即应增加辅助食品。

注意哺乳卫生、保持正确哺乳姿势。

采取正确避孕措施,防止怀孕;对乳汁不足者受之通乳方法,如多吸吮、热敷或配合中药治疗;断奶者受之回奶之法,如用生麦芽30—60克水煎代茶饮。

2、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产后妇女若出现疾病,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及时请中医师或妇产科医生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