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517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线胸片报告模板.docx

x线胸片报告模板

x线胸片报告模板

  篇一:

X线报告模板

  胸部

  一、心肺未见病变征:

  两肺纹理清楚,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一、主动脉硬化:

  两肺纹理清楚,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弓部可见钙化影。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二、纤维灶:

  双侧肺气肿征,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上肺见斑点、索条状致密影,边界清。

两肺未见明确结节、团块影。

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不大,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见钙化影。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

肺气肿。

两上肺纤维灶。

主动脉硬化。

  3、肺Ca(左肺门):

  “左肺小细胞癌”复查:

无旧片比较

  两肺纹理清楚,左肺门区见一结节影,与肺门血管分界不清,大小约×3cm,边缘较滑腻,未见明显毛刺影,可见浅分叶,余肺内未见活动性实质病变影。

右肺门不大,纵隔影未见明显增宽。

心影不大。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4、肺Ca(左肺门,膨胀不全):

  左下肺野呈大片状致密影,边界尚清楚。

左肺门影增大、模糊,侧位可疑肺门肿块影,密度较低,气管、纵隔向左侧移位,相应肋间隙未见明显狭小。

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弓部见钙化影。

左膈上抬,膈下见积气结肠影。

右膈滑腻,右肋膈角锐利。

  诊断:

左肺门区团块影,肺癌并左肺膨胀不全可能性大,建议CT检查。

  主动脉硬化。

  4、肺Ca(初期,周围型)

  两肺纹理增多,左上肺第二前肋重叠处片状影,约,病灶呈毛玻璃状改变,边缘欠清,侧位片病灶位于上叶前段,余肺内未见实质病变。

两肺门不大。

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主动脉结上见弧形钙化影。

左膈低平,右膈滑腻,右肋膈角锐利。

  诊断:

左上肺片状影,性质待定,建议CT排除肺内占位。

  主动脉硬化。

  五、转移瘤: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网状改变,两肺内多发结节影,较大一处直径约1cm,边缘模糊。

两肺门模糊不清,主动脉增宽、扭曲。

右膈滑腻,稍低右肋膈角锐利,左膈、左肋膈角显示不清。

与前片(04-11-9)比较,所见相假设。

  诊断:

双肺多发结节影,考虑转移瘤。

  六、肺不张(卧位照片,肺间质性变):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右上肺野自第四后肋以上呈均匀致密改变,其下缘与右肺门相连呈“S”形,右肺门增大,右边肋间隙变窄,纵隔右移,余肺野未见异样。

左肺门不大。

心影饱满,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可见钙化影。

右膈影升高,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

右上肺不张?

需与胸膜增厚粘连辨别。

右肺门增大。

右膈影升高。

建议CT除外肺占位病变可能。

两肺间质性改变。

主动脉硬化。

  六、肺间质性炎症: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见小斑片状模糊影,余肺内未见实质病变。

两肺门不大。

主动脉迂曲增宽,主动脉结上见弧形钙化影。

主动脉型心。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

拟两肺间质性炎症,建议医治后复查。

  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型心。

  7、肺炎(支扩并感染):

  两肺纹理增粗,两下肺见少量片絮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侧位片:

心影后见多量蜂窝状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样,两膈滑腻,左肋膈角模糊,右肋膈角锐利。

  诊断:

拟两下肺炎,支扩并感染可能性大。

  左肋膈角少量胸膜反映。

  八、肺炎(复查):

  “右下肺炎”复查:

  与04-11-02胸片比较,右下肺斑片影大体吸收,局部纹理增粗模糊,右膈面轻度粘连。

余肺纹理清楚,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两肋膈角锐利。

  九、慢支、肺气肿、肺大泡(复查):

  两肺气肿征,纹理增粗、增多、紊乱,两肺见多量斑点索条影,以右上肺为主,密度高,边界清;右心膈角局限性透亮区,两肺门不大,左肺门影模糊。

主动脉增宽迂曲,主动脉型心,心影未见增大。

两膈局部胸膜粘连,两肋膈角锐利。

  与04-11-6旧片对照,心肺情形大致相同。

  诊断:

慢支炎肺气肿,右下肺肺大泡形成。

  两肺纤维硬结灶,建议随访。

  10、慢性炎症:

  两肺纹理增多,正位片左下肺心影重叠部见索片状致密影,侧位见其位于左下叶前内基底段,局部胸膜增厚,余肺内未见明确活动性实质病灶影,两肺门不大。

心影不大。

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见钙化影。

右肋膈角模糊、变浅,左肋膈角锐利。

  诊断:

左下肺片索影:

慢性炎症?

请结合临床。

  双下胸膜局限性增厚。

  1一、结核(复查):

  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双上肺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密影(右上肺明显),直径约不等,境遇尚清楚,周围可见多发索条状密影,余肺内未见活动实质病变征。

左肺门浓密,可见×结节状致密影,密度均匀,右肺门不大,未见异样。

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弓部可见钙化影。

双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所见与04-10-18胸片相假设。

诊断:

双上肺结核,较前无明显转变,建议继续随访。

  主动脉硬化。

  13、肝移植(复查):

  “肝癌移植术后2月余”复查:

  与04-10-20胸片比较:

右中下肺野呈高密度影,较前片范围明显扩大,上缘模糊,约位于第3前肋水平,右肋膈角、右心缘被遮掩。

两肺内结节影明显增多增大,最大处约

  ,病灶密度中等,边缘清楚,左肺门不大,左心缘左膈滑腻。

  14、气胸(治愈):

  “左侧气胸”医治后复查

  与XX年11月19日胸片对照:

左侧胸腔积气完全吸收,余与前相假设。

  诊断:

“左侧气胸”医治后完全吸收。

  14、气胸(紧缩30%):

  两肺气肿征。

两肺纹理增多、粗乱,两上肺见多量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双肺门受牵拉上提,气管右移。

左中下肺野外带及左下肺野脊柱旁见不规那么条状无肺纹理带。

右肺门增大增浓。

主动脉弓增宽迂曲。

心影呈垂位。

右膈低平,左膈影欠清。

  诊断:

考虑左侧气胸,左肺紧缩约30%。

  两上肺纤维硬结灶。

  主动脉硬化。

  1五、湿肺病(新生儿临时性呼吸困难/新生儿气急:

  两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两下肺见小斑片状模糊影,未见支气管充气征,右水平裂显影、增厚,两肺门影不大,心影不大,两膈未见异样。

  诊断:

两肺改变,湿肺病与透明膜病辨别。

  1六、肺透明膜病:

  两肺纹理增粗,两肺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状,两肺见斑点状、片状渗出病灶,右肺显著,双下肺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两肺门无明显增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气管内可见插管影。

  诊断:

符合肺透明膜病。

  循环系统

  一、房距离缺损: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肺纹延伸至外带,血管扩张,呈明显肺多血改变,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膨隆,心影增大左旋,偏位于左半胸腔内,心左缘圆隆,右心房段延长,心前间隙消失,心后间隙存在。

双侧肋膈角锐利。

  诊断:

X线表现结合临床考虑先心病-房距离缺损。

  二、肺水肿(间质性):

  双侧肺淤血征,肺纹理增多、粗乱,边缘模糊,两下肺可见斑点状模糊密影。

两肺门影增浓模糊。

心影呈主动脉型,中度增大,侧位片见心后间隙明显变窄,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可见钙化影。

右横裂增密。

两膈滑腻,右边肋膈角变钝模糊,左肋膈角稍变浅。

诊断:

主动脉型心,中度增大,心衰,肺水肿(间质性为主)。

  右边少量胸腔积液。

  主动脉硬化。

  3、肺水肿(实质性):

  双侧肺淤血征,肺纹理增多、粗乱,边缘模糊,两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密影自肺门区向外扩展(右边明显),右边肺野透亮度降低,右边胸壁见镶边状密影。

两肺门影增浓模糊。

心影轻度增大。

两膈影模糊,肋膈角变钝模糊。

  诊断:

心影轻度增大,心衰,肺水肿。

  右边胸腔积液。

  4、风心病:

  两肺淤血征,肺实质未见明显异样,两肺门影未见明显增大。

心影重度增大,呈普大型心,肺动脉段稍突隆,心左缘几切近胸壁,心底部密度增高,支气管交角明显扩大,侧位片示心前间隙消失,心后间隙缩小,心影左房段明显突出,已与脊柱重叠。

双侧肋膈角锐利。

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考虑以二尖瓣病变成主(狭小伴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全。

  五、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

  “风湿性心脏病、MS+MI,二尖瓣置换术后10天”复查:

  双肺郁血征,两肺纹理增多,两下肺呈高密度影,两膈、左右部份心缘被遮掩,两肺未见活动性病灶。

两肺门影模糊,心影二尖瓣型,未见明显增大,心右缘见“双房影”,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隆,左心耳明显突出。

心影内见人工瓣影,纵隔影内见固定钢丝影。

诊断:

胸部呈二尖瓣置换术后改变。

  两胸少量积液。

  六、风心病术后(正常):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12年”复查:

  两肺血未见明显异样改变,双侧肺野透亮度不对称(左侧)较透亮,肺纹理清楚,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

心影无增大,心胸比例属正常,肺动脉段平直,金属二尖瓣位置未见异样。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胸骨固定钢圈无松脱。

  7、风心病术后(异样):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6年”复查:

  两肺轻度淤血征,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

心影增大,呈梨形心,心胸比例约,肺动脉段隆起,心底部密度增高,支气管交角明显扩大,心右缘见双房影,金属二尖瓣位置未见异样。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胸骨固定钢圈无松脱。

  骨科

  一、踝关节(正常):

  左侧踝关节诸构骨质结构关系正常,骨皮质持续光整,骨小梁结构清楚,未见明确骨折征;左踝关节在位,周围软组织未见异样。

  诊断:

左侧踝关节未见骨折征。

  二、胸锁关节(正常):

  患者体位欠正。

片示双侧锁骨胸骨端骨皮质持续,骨小梁清楚,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双侧胸锁关节关节间隙尚对称,无明显增宽。

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肿胀。

  诊断:

片示双侧胸锁关节未见明确骨关节病变征。

  二、胸椎(正常):

  胸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结构关系正常,未见明显骨折线,未见移位,椎间隙未见狭小,椎小关节清楚,椎旁软组织未见异样。

  诊断:

胸椎未见骨折及移位征。

  3、颈椎(正常):

  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结构正常,未见骨折线,未见移位及不稳,椎小关节清楚,椎旁软组织未见异样。

  张口位片示第一、2颈椎骨质结构正常,未见骨折线,寰枢关节间隙未见异样。

诊断:

颈椎未见骨折及移位征。

  二、下肢:

  左肩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右肩未见脱位征象。

  骨盆稍右倾,体位缘故所致?

骨盆未见骨折征象,双髋关节未见脱位。

  左胫骨下端斜行骨折,折端稍分离,对位对线欠佳。

石膏外固定术后。

  左第一跖骨粉碎性骨折,见多个碎骨片,并移位。

左第二、3跖骨横行骨折,折端重叠移位,向外侧成角。

左第五跖骨基底部不全骨折,左第5跖骨远段粉碎性骨折。

左第一趾近节趾骨横行骨折,对位对线好。

左第四趾近节基底部横行骨折,折端向内侧成角。

左第五趾近节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对位对线尚可。

左第4-5跖趾骨可见克氏针内固定。

左足石膏外固定。

  诊断:

左足多发骨折术后所见如上述。

  左胫骨下段骨折外固定术后如上述。

  3、肋骨多发(错位):

  两肺纹理清楚,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锐利。

  左侧第7、八、9肋骨腋段骨质结构中断,骨折端错位明显,余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诊断:

心肺未见病变征。

左胸第7、八、9肋骨腋段骨折。

  4、髌骨(陈腐,分离):

  左髌骨陈腐骨折改变,骨折块别离向上、下方分离移位,关节囊肿胀。

左股骨内下髁、胫骨平台内缘增生,髁间隆突骨质增生,膝关节间隙稍变窄。

  诊断:

左髌骨陈腐骨折,髌股关节脱位。

  左膝关节退行性变。

  五、尺、桡骨(内固定拆除后):

  “右尺桡骨内固定拆除术后”复查:

无旧片对照

  现片示右尺桡骨陈腐骨折改变,骨折线模糊,骨折端对位对线尚可,骨痂形成明显并已骨性愈合。

右尺、桡骨近段可见内固定物掏出后改变。

  六、锁骨、肋骨(陈腐,内固定,显示不清):

  两肺纹理清楚,未见活动性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两膈滑腻,两肋膈角尚锐利。

右边胸壁胸膜增厚。

右锁骨中段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痂生长情形因内固定阻碍观看不清,内固定未见断裂、松脱、移位。

右第3~7后肋骨骨皮质略扭曲,考虑为陈腐骨质改变,余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两肩锁关节未见异样。

诊断:

右锁骨、右第3~7肋骨陈腐骨折。

  右边胸壁胸膜增厚。

  7、股骨(螺旋,内固定+植骨):

  “右股骨骨折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复查:

  右股骨粗隆间及股骨上段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尚可,周围见骨痂形成。

右股骨上段见螺旋形骨折,对线良好,对位欠佳。

内固定物未见松脱折断。

  7、指骨(无移位):

  右中指远节指骨见多发不规那么透亮线,骨折端移位不明显,指间关节在位,周围软组织稍肿胀,余片示指骨未见骨折征象。

  诊断:

右中指远节指骨粉碎性骨折。

  八、食指(陈腐):

  “右手食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复查:

  正位片示骨折对位对线可,骨折线模糊不清,斜位片示骨折端未见明显成角,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

  九、肱骨(陈腐):

  外伤后复查:

  右肩关节诸骨结构关系属正常,右肱骨上段见多个小透亮区及局限性骨质密度增高区,骨折线已消失,骨干未见明显畸形,骨性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未见狭小。

  10、锁骨(陈腐):

  右边锁骨外1/3陈腐骨折改变,断端重叠错位,未见明显成角。

右肩锁关节及肩关节在位。

  1一、股骨(病理性):

  右股骨上段(小粗隆平面)隐约见横行不规那么透亮线,其下方见一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界不清。

余骨盆诸骨未见明显异样。

  1二、腰椎(内固定):

  “腰椎骨折三年”复查:

  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未见移位及不稳固改变,L1椎体陈腐骨折改变,椎体紧缩变扁,密度不均匀,边缘骨质增生,T12/L1椎间隙变窄,T12~L2椎体及相应附件内见金属固定物,未见松脱及移位改变。

椎体周围软组织未见异样。

  术后

  一、结核(腰椎,术后):

  篇二:

最新版最完整的X线报告书写模板

  最新版最完整的X线报告书写模板

  胸部正侧位

  双侧胸廓对称,胸廓各骨骨质未见异样;双肺野清楚,未见肺实质性或间质性病变。

双肺纹理走向散布规那么,未见肺充血或郁血征象;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样。

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

意见:

心肺膈未见异样。

  颈椎(胸、腰、骶尾椎)正侧斜位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生理弯曲度存在,椎体顺列正常;各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椎体、附件骨质未见异样;各椎间隙形态、宽度未见异样;各椎间孔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旁软组织未见异样。

  意见: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未见异样。

  左侧髋关节正位

  左侧股骨骨质结构完整,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骨质异样,未见骨折X线征像。

左侧髋关节对位良好,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未见增宽或变窄。

相邻软组织未见异样。

  意见:

左侧髋关节未见异样。

(余各骨关节的X线报告格式与此大致相同)头颅正侧位

  头颅各骨骨质结构完整,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等骨质异样改变,未见骨折X线征;脑血管压迹清楚,颅缝无增宽。

蝶鞍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意见:

头颅平片未见异样。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食道吞钡示双侧梨状窝对称,未见积钡,钡剂通过食道全程顺利,食道壁

  光整,食道粘膜未见中断破坏,未见充盈缺损或龛影;贲门开放正常。

胃充盈良好,呈鱼钩状;胃粘膜规整,未见中断破坏或增粗紊乱;胃小弯光整,胃部未见充盈缺损或龛影,蠕动正常;幽门开放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充盈良好,形态正常,余所见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未见异样。

  意见: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食道、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结肠气钡灌肠双重对照造影

  肛管插入肛门顺利,先注入稀钡,可见钡剂逆向充盈各段结肠;然后注入适量空气,见各段结肠包括回盲部及回肠末段在气钡双重对照下充盈显影良好;各结肠走形、形态正常,结肠袋完整清楚,未见充盈缺损或异样狭小段。

阑尾显影,滑腻柔软。

余未见异样。

  意见;结肠气钡灌肠双重对照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静脉肾盂造影(IVP)

  造影前腹平片示腹部肠气少,双肾轮廓显示清楚。

双侧泌尿系行程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

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40毫升(或20毫升),双肾7分钟时即见显影,15分钟时显影清楚;综合7,20,30分钟各片所见,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积水,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样;双侧输尿管通畅,未见扩张积水。

膀胱充盈良好,边缘光整。

余未见异样。

  意见:

1.静脉肾盂造影双侧泌尿系未见异样。

2.双肾功能良好。

  胆道T管造影

  经T管往胆道内注入适量20%泛影葡胺,见胆总管、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显影良好,未见扩张积水或充盈缺损;造影剂经胆总管顺利进入十二指肠。

胆囊未见显影,为胆囊切除后改变。

余未见异样。

  意见:

1.T管造影胆道系统未见残留结石。

2.胆道系统通畅。

  子宫输卵管造影

  经导管往子宫内注入泛影葡胺适量,可见子宫腔及输卵管显影良好;子宫腔形态,大小未见异样;双侧输卵管通畅,未见阻塞或扩张积水。

造影剂进入盆腔,呈波浪状均匀涂布。

余未见异样。

  意见:

1.子宫腔形态,大小未见异样;2.双侧输卵管通畅。

  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标准

  第一部份呼吸系统

  一、正常胸部平片

  一、正常胸片: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

两肺野清楚,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滑腻,肋膈角锐利。

  二、肋骨像: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

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持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一、先本性支气管囊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

气管居中,无增宽。

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双膈滑腻,肋膈角锐利。

(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定理由)

  二、支气管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滑腻,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要紧判定理由)

  3、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楚,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京戏狭小。

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

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张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

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

余肺、野清楚,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滑腻,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

  一、大叶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楚,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滑腻,肋隔角锐利。

  右边位、肺门不大。

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前后肋膈角锐利。

  二、支气管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下野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并可见沿肺纹理散布的不规那么小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滑腻,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3、炎性假瘤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左肺下野近心膈角处见一核桃大小球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滑腻。

余肺野清楚,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滑腻,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右边位:

肺门不大。

病变位于左肺前内基底段。

与心影重叠。

前后肋膈角锐利。

  4、急性肺脓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左肺下中野可见一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不表,其内见一圆形空洞,空洞内壁尚滑腻,并见一绞宽液平。

余肺野清楚,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滑腻,肋隔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大正常范围。

  左侧位示:

肺门不大。

病变位于左肺上叶前段,前段,前后肋膈角锐利。

  五、间质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阴影增深,增大。

双侧肺野内中带普遍性条纹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或略模糊,交织呈网状。

其内可见小点状阴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滑腻,肋隔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四、肺结核

  篇三:

正常X线报告书写模板

  正常X线报告书写模板

  各个地址,各间医院,乃至每一个医生的X线报告书写适应都不同,但都遵循必然的模式,大体上格式大同小异。

以下正常X线报告书写模板仅供参考!

,有病变的报告书是在正常X线报告书上添加、删减而成。

  胸部正侧位

  双侧胸廓对称,胸廓各骨骨质未见异样;双肺野清楚,未见肺实质性或间质性病变。

双肺纹理走向散布规那么,未见肺充血或郁血征象;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样。

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

  意见:

心肺膈未见异样。

  颈椎(胸、腰、骶尾椎)正侧斜位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生理弯曲度存在,椎体顺列正常;各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椎体、附件骨质未见异样;各椎间隙形态、宽度未见异样;各椎间孔大小、形态未见异样。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旁软组织未见异样。

  意见: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未见异样。

  左侧髋关节正位

  左侧股骨骨质结构完整,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骨质异样,未见骨折X线征像。

左侧髋关节对位良好,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未见增宽或变窄。

相邻软组织未见异样。

  意见:

左侧髋关节未见异样。

(余各骨关节的X线报告格式与此大致相同)

  头颅正侧位

  头颅各骨骨质结构完整,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等骨质异样改变,未见骨折X线征;脑血管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