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527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docx

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

2011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

附件1:

2011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评选细则

(建筑工程设计类综合奖、单项奖、专项奖)

一、评选范围

(一)综合奖

北京市建筑工程设计综合奖评选范围包括办公建筑、酒店建筑、教育建筑、科研建筑、观演建筑、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卫生建筑、博览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建筑、司法建筑、使馆建筑、综合楼建筑、城市综合体、建筑改造、工业建筑(不含以成套工艺设计为主或工艺流程复杂的大中型工业建筑)、物流仓储建筑、地下建筑、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等类别。

(二)单项奖

单项奖需单独申报,其中,保障性住房、中小项目创新奖可在申报综合奖时同时申报(不需另填表和提供材料)。

1.保障性住房单项奖。

评选范围包括在北京地区建设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宅、限价商品住宅等保障性住房。

与商品住宅混合建造的居住区应在其名称后注明“保障性住房部分”。

仅申报住宅单体的项目其名称不应仅为居住区名称且应包含有楼号。

2.中小项目创新奖(建筑)。

评选范围包括在北京地区建设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面积不超过2万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并独立完成设计。

3.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建筑设计奖。

评选范围包括:

北京地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设计;历史街区保护和景观风貌设计;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的维护和利用设计;添建和扩建工程设计等。

4.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

评选范围包括北京地区民用建筑、一般工业建筑(不含工艺流程复杂、大、中型以成套工艺设计为主的工业建筑)和地下建筑。

(三)专项奖

专项奖应单独申报(包括同时申报综合奖的项目)。

1.建筑结构专项奖。

评选范围同综合奖。

2.建筑环境与设备专项奖。

评选范围同综合奖。

3.建筑智能化技术创新专项奖。

评选范围同综合奖。

(四)说明

与境内外设计机构(含港澳台地区)合作设计的项目,应符合在北京市注册登记的中方法人设计单位承担主要的工作量(至少承担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其中两个阶段)和主要责任的条件,并应提交合作设计方认可报奖以及各方所承担工作量的相关证明文件。

合作设计项目一般指以设计联合体的形式进行的工程项目。

各合作设计单位(机构)均应为参与建筑主体的设计,而非仅分承包某专项、设施、设备等内容。

二、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必须满足下列资格要求:

(一)按规定经批准立项、各项政府审批手续完善、由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组织设计并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规范。

(二)已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经过一年以上使用或生产运营的整体工程设计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以项目建设方或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验收证明的日期为准。

(三)取得消防主管部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或相关文件证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材料或联合验收证明材料、使用单位对设计的反馈意见、施工单位对设计的反馈意见。

(四)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申报项目应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中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等要求,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申报项目应在绿色建筑设计上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包括:

1.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和采取的措施具有创新性,有利于解决绿色建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2.绿色建筑不同技术之间有很好的协调和衔接,综合效果和总体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领先水平。

3.对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4.建筑艺术与节能、节水、通风设计、生态环境等绿色建筑技术能很好地结合,具有良好的建筑艺术形式,能够推动绿色建筑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发展。

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评选标准

(一)综合奖

各奖项等级标准如下:

一等奖:

设计创新、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具有国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或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各项指标符合评价标准;

二等奖:

设计创新、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具有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主要指标符合评价标准;

三等奖:

设计创新、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具有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主要指标基本符合评价标准,虽有个别缺陷但不至影响整体。

评价标准:

(1)贯彻执行国家、北京市和建筑设计行业的有关规定,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2)设计理念先进、创新显著,尊重历史和地域文化,注重产品的社会性和与环境的关系;

(3)符合国家主导方针政策,符合全寿命周期内的节约土地、能源、水、材料资源的原则,符合生态低碳、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以人为本,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工艺先进,流线顺畅;

(5)构思新颖独特,符合建筑应有的性格特点,建筑型体空间处理成熟;

(6)技术构造先进合理,设计标准适度,注重产品经济性;

(7)施工质量、材料质量、设备安装及运行效果良好;

(8)注重整体完成的综合效果及籍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不受项目的规模、性质、投资标准因素影响;

(9)着重评价体现建筑设计方独立完成的内容,适当参考其他设计分承包方完成设计内容(包括室内、幕墙、工艺、设备设施、弱电、景观园林等),该内容非建筑设计方直接设计但对其进行了有效控制;

(10)结构、设备、消防等方面存在严重不合理或重大安全隐患,不予评奖。

(二)单项奖

1、保障性住房奖

(1)贯彻执行国家、北京市和建筑设计行业的有关规定,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2)符合《北京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建设技术导则》(京建科教〔2008〕626号)、《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京建发〔2010〕413号)的规定;

(3)单套户型建筑面积按照不同类别应分别不大于:

廉租房50㎡、公共租赁房60㎡、经济适用房65㎡、限价商品房90㎡;

(4)符合全寿命周期内的节约土地、能源、水、材料资源的原则,符合生态低碳、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5)注重产品的社会效益,尊重历史和地域文化;

(6)居住区项目应公共交通便利,社区配套齐全,特别是教育、社区医疗卫生、自行车(含助力车、三轮车)场库等设施建设完备;

(7)以人为本,户型布局合理,功能流线完善顺畅,设施完备;

(8)技术构造合理,设计标准适度,注重产品经济性;

(9)建筑型体朴素自然,符合美学要求;

(10)施工质量、材料质量良好。

2、中小项目创新奖(建筑)

中小项目创新奖(建筑)旨在鼓励优秀的中小型建筑设计项目,其评价标准与优秀工程奖(综合奖)基本相同,但不强调技术复杂,特别注重设计原创性。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建筑设计奖

(1)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设计应遵守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原则,工程措施应符合最少干预的原则;

(2)历史街区保护和景观风貌设计应符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注重保护和维护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和场地精神;

(3)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的维护和利用设计应遵循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注重传统形制、传统结构、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技术的延续和传承;

(4)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环境区域内进行的添建和扩建工程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划的规定,关照遗产历史环境风貌的保护和协调;

(5)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功能应与其本身的价值相符,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具备辅助性和可逆性;

(6)工程项目有助于提升历史建筑的社会效益,以及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

(7)工程施工质量、材料质量、设备安装及运行效果良好。

4、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

(1)节地与室外环境评奖标准:

①场地的规划设计。

应合理保护、利用与修复原有场地的生态资源;在绿地规划、景观设计、雨水利用等方面提高场地对周边环境改善的贡献率,使场地的生态效益最大化;保护周边人文环境、培养社区和谐氛围、塑造良好公共空间。

②建筑外部环境。

在建筑布局与形体设计中采用被动式设计及其它相应的适宜技术措施,改善外部声环境、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等质量。

③节地与空间高效利用。

通过采取各类设施共享、完善建筑设计、注重地下空间利用等措施,采用废弃地利用、旧建筑改造等技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④建筑设计。

高效利用建筑空间,使建筑的平面与空间体量体现紧凑和集约的理念。

⑤其它节约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室外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效应的创新技术或设计理念。

(2)节能与能源利用评奖标准:

①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

建筑平面、空间布局与当地的气候特征相适应,采取被动式太阳能技术,采用因地制宜的保温隔热方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地道风等,通过外遮阳及建筑一体化等措施提高采光、遮阳效果。

②适合气候特点的保温及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

③节能空调形式选择。

采用适合当地气候、灵活可控的采暖空调系统等。

④可再生能源利用。

采用高效的技术经济合理的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以及其它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等。

⑤分类分项计量。

合理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并根据能源利用特点满足分类分区监测、控制要求。

⑥合理采用高效创新的绿色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节能技术。

⑦其它创新技术、措施和设计理念。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奖标准:

①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结合地域特点合理使用市政再生水、建筑中水、雨水、海水等。

②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

采用节水效果更优的卫生器具、节水绿化灌溉系统、节水冷却系统。

③其它能有效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的创新技术措施和设计理念。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奖标准:

①合理利用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设计,使得主要材料用量指标低于当地同类建筑;采用资源消耗少的建筑结构体系。

②合理使用可再循环利用的材料;选用资源消耗少的构件和材料;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③采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

④其它节材和高效利用材料资源的创新技术、措施和设计理念。

(5)室内环境质量评奖标准:

①声环境改善。

合理采取创新措施,优化空间平面布置,改善室内声环境。

②光环境改善。

采用遮光、反光、控制眩光的材料、技术或措施。

③热环境改善。

采用可有效改善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围护结构技术措施;空调系统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改善室内热舒适性的创新设计措施;合理区分不同功能空间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如适宜的温度设计条件及新风标准等。

④空气品质改善。

创新的新风系统设计、室内空气品质监测措施;创新的材料产品、装修污染预评估及辅助优化设计等。

⑤其它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创新技术措施和设计理念。

(6)设计创新和集成评奖标准:

①符合气候地域特征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先进适用的创新技术措施;

②降低成本、营造和谐环境、提高效率的创新设计理念;

③技术合理集成,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

(三)专项奖

1、建筑结构奖

各奖项等级标准如下:

一等奖:

结构设计安全,方案合理、经济,能很好的满足建筑功能和造型的要求,结构设计难度大,有突出的创新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二等奖:

结构设计安全,方案较为合理、经济,能较好的满足建筑功能和造型的要求,结构设计难度较大,有创新性,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对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有指导意义;

三等奖:

结构设计安全,能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要求,方案较为合理,设计中解决了难度较大的结构问题,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对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有指导作用。

评选标准:

(1)结构设计安全,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和规范;

(2)结构设计有所创新和发展,解决了难度较大的结构问题,对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有指导意义;

(3)结构设计能很好地适应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要求;

(4)结构设计方案合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有显著作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建筑环境与设备奖

各奖项等级标准如下:

一等奖:

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合理、经济,能很好的满足健康、舒适、安全的建筑功能要求,节能减排、环保效果显著,设计难度大,有突出的创新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水平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二等奖:

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合理、经济,能较好的满足健康、舒适、安全的建筑功能要求,节能减排、环保效果明显,设计难度较大,有创新性,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对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水平有指导意义;

三等奖:

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合理,能满足健康、舒适、安全的建筑功能要求,节能减排、环保符合规范要求,解决了难度较大的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问题,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对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设计水平有指导作用。

3、建筑智能化技术创新奖

各奖项等级标准如下:

一等奖:

设计先进合理,集成度居国内领先,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用户满意,技术资料齐全,提供的有关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测试数据或报告、总系统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二等奖:

设计先进合理,集成度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用户满意,技术资料齐全,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测试报告,总系统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三等奖:

设计合理,系统集成度为国内先进水平,用户满意,系统运行可靠。

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应有突出的技术创新点,在综合运行效益方面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并对建筑智能化工程具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推广价值,在建筑智能化行业有较大影响,系统配置开通率95%,日常运行记录完善,根据项目规模故障0~5次/年,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四、申报材料:

(一)建筑工程设计综合奖(含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地下建筑)

1、《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及附件,一式二份,附件包括:

(1)政府规划部门签发的规划意见书及附图;

(2)政府规划部门签发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3)发展改革委员会(或其他上级单位)立项批复;

(4)消防部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或相关文件(如专家论证会意见);

(5)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6)使用单位的反馈意见及盖章(注:

除非为同一单位,一般不应以建设单位代替使用单位;住宅使用方一般为物业公司);

(7)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及盖章。

2、纸质文件

(1)图纸要求

填色图:

一般不超过20张。

区域位置图、环境关系图、总平面图、主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必要的分析图。

平、立、剖面图要标注两道尺寸线(总尺寸和轴线尺寸;总高和层高),不应以施工图填色。

图面线条、尺寸标注及文字说明等应有适宜的线宽和字体高度,保证在打印成A3尺寸的情况下足够清晰。

居住区规划项目应提供日照分析图、现状、道路、竖向、市政设施管网综合图、绿地等规划分析图。

(2)图片要求

图片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其分辨率应不小于300dpi,图片尺寸不小于420×297mm(一般相当于像素4900×3500)。

图片格式为JPG或TIFF。

照片如采用胶片、反转片拍摄,应转为电子格式。

实物照片:

一般不超过15张。

室外照片包括鸟瞰、含有周边环境的全景、局部、细部等;室内照片包括主要厅堂及典型房间的全景、局部、细部等,着重表现空间关系。

图纸、图片应进行排序编号和命名(一般按照填色图、室外照片、室内照片的顺序)。

(二)单项奖

1、保障性住房奖

(1)《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一式二份,在《申报表》首页选项中注明申报保障性住房奖;

(2)其他申报材料内容同综合奖要求;

(3)已同时申报综合奖的项目不需另填写申报表和提供材料。

2、中小项目创新奖(建筑)

(1)《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公共建筑)》一式二份,在《申报表》首页选项中注明申报中小项目创新奖;

(2)其他申报材料内容同综合奖要求;

(3)已同时申报综合奖的项目不需另填写申报表和提供材料。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建筑设计奖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建筑设计奖申报表一式三份(应含相应级别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使用单位意见);申报项目应填写相应申报表(注:

如果是多个单位合作申报,应由所有申报单位在申报表中盖章)。

(2)设计说明、图纸、照片一份,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A3图幅(软皮包装)。

(含图片、照片要与纸质文件内容相一致)。

(3)具体要求如下:

①设计说明:

包括对工程对象的现状勘察、价值评估、保护理念、设计技术路线和保护技术措施的说明,以及工程项目对遗产价值影响的评估。

②图纸要求:

包括总平面、主要平面、立面、剖面的填色图。

填色图总数一般不超过20张。

填色图图像尺寸应不小于594×420mm,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图片为JPG格式。

平、立、剖面图应有两道尺寸标注(总尺寸和轴线尺寸;总高和层高),图面线条、尺寸标注及文字说明等应有适宜的线宽和字体高度,应保证在打印成A3尺寸的情况下足够清晰。

图纸数量以能完整反映项目内容为准,不接受施工图及施工图复印件。

③照片要求:

提供建成后的实景照片,不可以效果图替代。

照片宜为数码相机拍摄,如采用胶片、反转片拍摄,应转为数码格式,并应保证清晰度。

照片可提供15张左右,为7寸彩色扩印。

一般为室外10张、室内5张(特殊工程可例外)。

室外可包括鸟瞰、含有周边环境的全景、局部、细部等;室内可包括主要厅堂及典型房间的全景、局部、细部等,着重表现空间关系。

4、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

(1)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项目申报表表格内容见附件。

(2)工程项目绿色建筑专项设计说明。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项目概况、项目特色、项目技术措施(应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技术创新与集成共六个方面)、绿色建筑各项性能的分析、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

(3)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相关证明图纸和文件。

包括但不限于:

各专业主要相关图纸(效果图、总平面图、平立剖面图等)、日照分析、节能计算书、设计说明、材料做法表、现场照片等。

图纸数量以能完整反映项目内容为准。

(4)使用单位对设计的反馈意见、施工单位对设计的反馈意见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材料或四方验收证明材料(应包括消防部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或相关文件证明)。

以上材料需报纸质文件一式2份(A3规格装订,软皮包装)、电子版光盘1份。

申报材料要完整、准确、清晰。

(三)专项奖

1、建筑结构奖

(1)《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建筑结构)》、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消防竣工验收证明和使用单位对项目的评价,一式二份;

(2)提供相应的计算分析;

(3)纸质文件:

①图纸要求

能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图纸:

建筑总平面、建筑平立剖面、结构平面、关键构件详图。

图纸保证足够清晰,数量以能完整反映项目内容为准。

②图片要求

图片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其分辨率应不小于300dpi,图片尺寸不小于420×297mm(一般相当于像素4900×3500)。

图片格式为JPG或TIFF。

照片如采用胶片、反转片拍摄,应转为电子格式。

实物照片:

一般不超过10张,包括全景(1~2张)、能反映结构设计特点的照片。

图纸、图片应进行排序编号和命名。

2、建筑环境与设备奖

(1)《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消防竣工验收证明和使用单位对项目的评价,一式二份;

(2)提供相应计算分析;

(3)纸质文件:

①图纸要求

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说明和图纸:

图纸目录、图例、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各种系统图、主要平面图、剖面图、反映工程特点的详图等。

图纸保证足够清晰,数量以能完整反映项目内容为准。

②图片要求

图片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其分辨率应不小于300dpi,图片尺寸不小于420×297mm(一般相当于像素4900×3500)。

图片格式为JPG或TIFF。

照片如采用胶片、反转片拍摄,应转为电子格式。

实物照片:

一般不超过10张,包括全景(1~2张)、提供能反映工程设计特点的照片。

图纸、图片应进行排序编号和命名。

3、建筑智能化技术创新设计奖

(1)《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建筑智能化技术创新)》、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消防竣工验收证明和使用单位对项目的评价、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第三方出据的检测证明文件,一式二份;

(2)提供相应图表、主要系统详细的配置和主要技术数据指标、最近三个月的运行记录;

(3)纸质文件:

①图纸要求:

反映设计意图和工程情况的所设置的智能化子系统的系统图、原理图等全套施工图。

图纸保证足够清晰,数量以能完整反映项目内容为准。

②图片要求

图片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其分辨率应不小于300dpi,图片尺寸不小于420×297mm(一般相当于像素4900×3500)。

图片格式为JPG或TIFF。

照片如采用胶片、反转片拍摄,应转为电子格式。

实物照片:

一般不超过10张,包括全景(1~2张)、提供能够反映智能化子系统设计特点、功能效果的照片。

图纸、图片应进行排序编号和命名。

注:

以上各奖项申报材料提交格式:

⏹图册:

A3规格图幅(软皮包装)1套。

⏹演示文件:

JPG或TIFF格式,内容与文本文件内容应一致。

申报材料不予退回。

五、填表说明

1、申报表首页上“设计单位”栏中只限填写申报的国内设计单位(不含港澳台地区)。

如为国内合作设计项目且共同申报,应将各设计单位名称填写齐全并加盖各单位公章。

2、境外合作设计项目由中方(境内方)负责申报。

境内、外合作设计项目均须填写《合作设计项目申报证明》。

3、“主要设计人”栏中,综合奖及单项奖总人数不得超过15人、专项奖总人数不得超过8人。

主要设计人申报顺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序而一般不按专业顺序。

此人员名单申报后不得更改。

获奖人员名单以申报顺序截取。

4、“建筑规模”栏中填写:

宾馆×间;学校、幼儿园×班;医院×床;影剧院、报告厅×座……。

5、“单位规模建筑面积指标”、“单位规模造价”栏中应按项目的实际情况填写,如“㎡/每人、㎡/每座、㎡/每床、㎡/每班、㎡/每标间……”、“元/每人、元/每座、元/每床、元/每班、元/每标间……”等。

6、“土建与安装工程比例”栏中土建工程包括:

建筑工程(含护坡、降水、钢结构)、装修工程(含内外装修、精装修)等,安装工程指机电工程,包括:

上下水、雨水、消防、暖通、强电、弱电、电梯等。

7、“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简介”栏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技术创新与集成六个方面,填写时内容自定,可参考评选细则中“评价标准”的内容,应侧重于因地制宜解决难点和关键问题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措施,归纳总结集成采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系及所达到的综合效果、技术经济指标和总体技术水平;

8、“实施效果、预期效益、推广价值”栏填写时内容自定,应重点阐述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实施的进展和达到的效果,分析设计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创新内容的可推广性和项目对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六、附件

附表1:

《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公共建筑)》

附表2:

《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

附表3:

《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建筑结构)》

附表4:

《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建筑环境与设备)》

附表5:

《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建筑智能化技术创新)》

附表6: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建筑设计奖项目申报表》

附表7:

《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项目申报表》

附表1:

 

北京市优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

综合奖:

公共建筑□

单项奖:

中小项目创新□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可多行)(公章)

填报日期:

年月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制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设计单位

(主申报)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联系人

手机

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