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593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x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己累计有近一亿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家庭己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但是,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用着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般说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

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缺乏责任心、好高鹜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

这是目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他们缺乏独立意识,懒惰,特别的依赖于别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他们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连碗都没有洗过,独立生活能力非常的差。

3.1.2一切以自我表现为中心,任性、专横

在独生子女的心中,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太阳,谁都要听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别人。

任性、专横是很多独生子女的表现,一点小事没有顺着自己,就大发脾气。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可谓是不少见。

学生A,别人不能向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否则就大哭不止。

学生B,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开始大吵大闹,躺在地上打滚,甚至去动手攻击别人。

这些“小霸王”往往真是令老师们头疼。

3.1.3缺乏谦虚、谦让、节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美德

中国素称为“礼仪之国”,“孔融让梨”“雷锋的故事”也一直是被人们所传诵的。

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却很少看到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的影子。

他们在家受宠惯了,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们,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让着别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动不动就会动手去抢,占为己有。

还有很多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节约,只知道没钱就找家里要,在现在的一些学校里孩子之间攀比现象严重,比穿比吃,甚至讲名牌,讲排场的现象比比皆是。

而更别提助人为乐、谦虚等美德了,他们更是不知为何物,只知道一味的为着自己的利益。

3.1.4娇气、怕吃苦,抗挫能力差

独生子女们娇气、动不动就哭,更为突出的是他们的抗挫的能力特别的差。

据笔者在所在幼儿园的统计和调查,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占独生子女问题的首要地位。

“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是很多孩子的口头禅。

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C,坐在墙角暗自哭泣,问其原因,原来是鞋带不会系或是不会扣扣子;学生D,老师批评两句就受不了,几天精神不振;学生E,遇到难题就开始求助,或者干脆绕过去。

而笔者还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惨案,2011年,新疆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继服鼠药自杀;2012年,成都是一名不到13岁男孩因犯错误受责而跳楼自杀,结果摔伤,被迫割掉脾脏,而这样的事情竟然是屡屡发生,真是令我们痛心和惋惜。

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到的是新一代的独生子女的承受能力太差了,经不起一点点打击和挫折。

3.1.5胆小、孤僻,社会适应能力差

很多独生子女胆小、孤僻,不敢也不能很好的去和别人进行交往。

在新接触一个新环境中往往适应不过来或是适应的很慢。

笔者听过不少这样个例子,某某学生被某所名牌大学所录取,该生上大学后竟由于适应不了新的环境,闹着要回家。

还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被美国的一所有名大学所录取,可是该学生竟然在赴美国之前的一个月患了“精神忧郁症”,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

3.1.6容易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缺乏童真

独生子女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成人和各种媒体媒介。

他们过早的接触到很多成人化的东西,以至于他们更多的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失去了孩子本应该有的童真。

倾听几个独生子女之间的对话,你会发现他们就像两个大人一样,甚至聊一些只有大人才应知道的事情;而观察一些独生子女的行为,你也会发现,他们会做一些应该是大人才做的事情。

“早熟”是我们现在对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们经常的评价。

3.2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3.2.1错误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在我国人民心中历来是根深蒂固的,人们都会认为多子女的家庭,孩子成长的安全系数就大。

于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就很难有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子女,对于自己唯一的孩子,存在着“独苗”思想,而这种思想则折射为以下五个方面【8】:

(1)过多的爱

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对子女爱得过分,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溺爱”成了家庭的通病。

(2)过多的营养

家长们为了让子女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拼命的为子女买来各种营养品,为子女补充各方面的营养,生怕子女哪方面发育不良或者是有所欠缺,想让子女有一个特别健康和强壮的身体,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子女消化不良,身体发育过早,而且还形成了子女挑食、偏食和不爱惜粮食等问题。

(3)过多的照顾

家长们对子女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甘心做子女的保姆,包办代替了子女所有的一切事情,不让子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在动手和动脑中得不到一点应有的锻炼,结果也养成了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

(4)过多的保护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的,而家长却生怕自己家中这一小宝贝出去玩不安全,容易受到伤害。

总是让子女呆在家中,成人加以控制。

很多家长还会去干涉子女的活动,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因觉得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而去教训别人的孩子的事情。

而正是由于家长们对子女们保护得太好了,子女们什么事情都会依赖于家长,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5)过多的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长远的战略观念,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目标,习惯于从具体问题着眼、急于追求近期效应。

一些家长以为发展特殊才能就是子女的成才之路,于是不顾子女的素质条件,过早定向,拔苗助长。

还有一些家长人为智力的开发就可导致子女成才,因此只重视对子女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再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和成才的期望过高,要求过急,致使本来学业负担就很重的独生子女们加大拉心理压力,以致有些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一些独生子女反而更加胆小、退缩、害怕甚至于自暴自弃。

3.2.2家庭教育环境的不足

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

“小孩子生来大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好,或者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差,小孩子就容易变坏。

”而独生子女的家长很少意识到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表现为中心,缺乏助人为乐、同情等品质。

另一方面,家长拼命给独生子女创造过多保护的环境,使独生子女成天关在家中,不给他们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生活在缺乏儿童伙伴的环境中,孩子们无法从自我为中心走出来,一味的胆小怕事。

再次,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教育不一致的因素。

在一个家庭中,往往,爸爸妈妈教育是一套,爷爷奶奶又是一套。

经常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孩子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批评时,爷爷奶奶却护着孩子,或是孩子提出无理要求被爸爸妈妈拒绝时,回头找爷爷奶奶,马上就得到了满足。

长此以来,孩子会越发的任性、不听指挥。

另外,由于很少出去玩,独生子女多半在家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看电视”“上网”等成了很多孩子的主要活动。

而在当今的社会,情爱、恐怖、暴力、枪战等镜头泛滥于荧屏。

孩子对这些没有足够的鉴赏能力,会一味的模仿不良行为。

这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9】。

3.2.3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的改革开放,为独生子女的成长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儿童青少年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成长、发展并大显身手。

这是以往封闭、僵化的社会状态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

然而,社会的变革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消极、落后的社会现象。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拜金意识、高消费观念迅速发展,在陈旧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下,独生子女的个人中心观念受到强化,反抗、厌学等情绪在滋长。

这些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大大的影响了独生子女们的发展,使他们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在于开启独生子女的智慧,完善独生子女的性格,培养和提高独生子女的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这是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实质性要求。

4.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决定教育的效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笔者认为,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就是要求家长与孩子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并把构建双向民主化家庭教育体制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突出以人为本思想,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健康心理为重点,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确立现代的成才观和评价观,重视孩子对自身参与性评价,重视对孩子整体素质的全面科学评价,定准期望目标,因材施教。

【9】~【13】

4.1.1人格教育

人们开始思考教育的核心到底是传授知识,还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许多专家、学者和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是首要的任务。

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且把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看成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人格教育就要注重自主、自尊、言行一致的教育,反对谎言、贪婪、假心假意、夜郎自大。

教育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人诚信,以诚相待;对己严镇,谦虚谨慎;善于不断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对各种人生的打击和挫折能坦然面对,等等。

从而形成全社会的“人格互补优势”。

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的示范作用等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4.1.2苦难教育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壮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练的机会。

培养坚强的意志,是未来事业成功所依赖的重要资源。

培养锻炼意志最好的老师就是各种艰难困苦。

吃苦是一种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吃苦对我们并说是第一位的资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难和挑战的。

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

因此,我们在提倡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倡孩子吃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苦难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毛子要“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也不仅仅是给孩子“忆苦思甜”。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只有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矫气”。

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尤其是生活条件越好,越要培养孩了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创造社会财富并非易事,这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4.1.3爱心教育

充满爱心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会关心他人。

但对独生子女的爱要注意掌握好“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

对独生子女付出的爱绝不仅仅是“奉献”,而是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加倍回报。

对孩子播种爱,是为了让孩子去感受爱、认识爱、传递爱,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

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爱,而从未教孩子们去体会、珍惜爱,孩子们自然就不知道去爱他人,去理解、宽容他人、善待他人。

仔细分析部分孩子缺乏爱心的缘由,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父母对自己孩子太多爱心,把孩子应具备的起码爱心吞噬了。

这种“过犹不及”之爱,只会助长孩子对“爱”的麻木,成为产生“自私”的温床,因此,我们应注重强化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

4.1.4协作教育

职场不相信眼泪,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被强制磨合。

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横行。

社会有其公认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其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要改造独生子女们。

因此,为了让独生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应该为他们创造群体环境,为他们“人工合成”伙伴关系,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以“儿童教育儿童”,即互教。

这是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

儿童是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

尤其是从一些优秀的儿童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到小伙伴中去锻炼,培养强烈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4.1.5能力教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提出:

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让孩子有能力比有知识更重要。

不要以为孩子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

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子女依赖自己,而是要使子女能够独立,过量的保护只会扼杀子女们的独立要求,给予孩子太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只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判断力。

相反地如果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给孩子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

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

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4.1.6亲情教育

家庭教育,特别是亲子关系的改善是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方面。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实最珍贵的感情,亲情是一道宽厚的河道,承纳生命,承纳世界。

亲情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支撑,是子女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在医治青少年的心灵创伤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疗效。

用亲情的纽带去拓展子女教育,让孩子在亲情中去学会感动,学会捕捉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真诚,学会责任。

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么能对他人、对社会感恩呢?

又怎么能产生责任意识呢?

4.1.7社会化教育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伙伴,多数时间生活在成人之间,所以,多数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会之中。

因此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和专家都认为独生子女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社会性。

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缺乏在社会环境中应变的能力。

因此强化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是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独生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的弱点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

要多给独生子女提供社会生活,孩子到二、三岁时就希望有儿童伙伴,独生子女这方面的要求就更强烈,希望进入他(她)们的“儿童社会”、“儿童世界”。

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

因此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必须向孩子提供年龄接近的小朋友,给孩子提供他(她)们的社会生活。

为此,可带孩子去串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带孩子到儿童乐园去游戏:

也可尽早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让孩子去广交小朋友,扩大其社会交往。

切不可把孩子一直关在家中,使其离群索居。

4.1.8逆境教育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的弱点,应对独生子女进行适度的逆境教育,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勇于实践、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摆脱依赖和培养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锻炼,使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4.2要加强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

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

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虐儿女残忍。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

现实把家庭教育家省略为家教,又把家教等同于辅导孩子学业,这真是由误生谬。

更本末倒置的事,没有把家长教育好就想把子女教育好,没有提升家长的素养,就想提升孩子的素养。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都认识到: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教育好教师。

那么,要教育好孩子,也一样首先要教育好家长。

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引导、现代技术支持和导向作用,保障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

科学的家庭教育是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使国民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较高科技素养的保证。

当前,由于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不够,造成在相当一部分家长中存在着严重的家庭教育误区,其主要表现为:

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以子女考上大学为目标),教育思想的片面性(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教育方法的滞后性(说教为主),教育原则的随意性(以家长意志为转移),这种不良的育人现象同样存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这是与现代教育相悖的,也使得我们育人处于较低水平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难以进行科学的整合,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不仅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也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14】。

4.2.1突出家庭教育的方向性、时代性、民主性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强化学校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要从孩子成长的思想、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突出家庭教育的方向性、时代性、民主性特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15】。

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家长最敏感最关心的仍然是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对孩子人生必备的其它基本素质的培养则统统置于次要地位。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使得许多孩子在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代,虽然获得了应试的能力和简单的信息处理能力,却失去了塑造完美人生必备素质的良好机会。

灰色的心理状态,不健全的人格品质,虚拟乏力的精神世界,使得一些孩子即使考上大学也难以获得成功的人生。

这一状况要求我们必须用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思想层面的指导。

要帮助家长扭转“重智轻德”倾向,确立“成材先成人”的现代教育观念,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可以组织家长学习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介绍国际国内家庭教育先进经验,引导家长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时代同步,与孩子成长的需求同步。

要指导家长增强家庭教育中的民主意识,改变“老子说了算”“家长的意志就是一切”的封建家长制作风,要使家长充分认识到:

教育孩子如同“大禹治水”,宜“疏”忌“堵’,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有时需要堵,但更需要导。

家长的种种管束如唠叨、数落、训斥、达标、包办、监控、打骂等不良家教方式,常使孩子们感到心烦。

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冲突与磨擦。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民主观,确立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的新理念,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

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生活,感到自己的独立要求得到理解,就能和家长格外亲切,两代人的感情就会得到协调,双方就会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要指导家长将正确的竞争观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一方面鼓励孩子勇于竞争,正确对待胜负,经得起挫折和失败。

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孩子确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在发展孩子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生存。

4.2.2突出家庭教育互动性、多样性的特点,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围绕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家长的教育行为及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因此,需要用改革创新的理念进行家庭教育方法层面的指导,突出家庭教育的主体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坚持互动的指导原则,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16】:

一是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导者与家长互相学习,切磋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指导者向家长灌输教育方法的过程;二是在家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实现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达到互学共进的教育效果。

创新家庭教育方法对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在方法层面上,要针对家庭教育的特性(天然性、权威性、情感性、渗透性、针对性),帮助家长梳理和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如:

说服教育法、行为训练法、家规制度法、激励评价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环境熏陶法、艺术熏陶法、心理暗示法。

这十种方式方法的运用,需要家长具备这样一些家教能力:

把握分析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鼓励的能力、家庭协调的能力、家长自制的能力、指导学习的能力等。

这十种方法的运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可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灵活运用。

4.2.3准确把握和切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过程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

初期阶段要以人为本,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关系,增强全体家长积极参与的意识。

在指导的过程中家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棘手的是什么,最希望得到什么形式的帮助,诸如此类,只有家长心中最清楚。

为此,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调动他们参与指导的积极性,把指导者和被指导者的认识统一起来,使被指导者适应、配合、参与指导,把接受指导和指导他人变成自身的需要,变成不断追求家庭教育科学化和完美化的需要。

家长是成年人,很多家长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观察认识能力高于教师。

与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在教育学生方面是伙伴关系,而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只有位置摆正了,家长有了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有成效,才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长的学历、职业、社会地位与家庭教育的质量、子女的成功率并非完全成正比,学历高的人不等于会教子,学历低的人未必不会教子。

更何况学历文凭只能证明家长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程度,并不能反映家长的教育水平。

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如何与时俱进的实施家庭教育,都是一个崭新的值得学习和研究的新课题。

因此,要让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社会职业的家长共同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具有群众性和针对性,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家长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

阶段二:

中期阶段注重合作性,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增

强广大家长自主学习的意识。

合作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体与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产生一致行动的过程。

要想方设法给家长相互之间提供交往和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在鲜活的事例中,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体会,进行理论的探讨,感悟为国教子的道理,掌握家庭教育这门时代性很强的学问。

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庭教育实践,都是自身进行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家长必须通过学习,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必须通过研究,认真总结和借鉴科学的教子经验,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自信自强、勇于进取的人生榜样,才能促进自己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在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为满足学习型家庭的需要,促进学习型家庭建设,我们要努力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交往和互动的平台,为家长继续学习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供条件。

阶段三:

后期阶段注重长效性,引导家长摆正家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增

强广大家长自我教育的意识。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永远没有终止日期。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受到自我教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家长如不及时学习充实自己,必落伍无疑。

这一现实也迫使家长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家长只有确立终身教育思想,才能在孩子面前做到“红旗永不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