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诗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618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触摸诗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触摸诗歌.docx

《触摸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诗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触摸诗歌.docx

触摸诗歌

触摸诗歌

概说:

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拥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2013年10月12日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生在儋州,身为儋州人,写一首小诗,唱一首山歌,应该是我们儋州人的品牌。

作为一个中学生,不管你会不会数理化,但是对贴对联、撰写对联或会写一些近体诗(格律诗),自由诗是最起码的要求,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儋州北岸这地方,这些是我们必须学会的。

为此,今天我与大家聊一聊现代诗歌的一些见解——题目就叫《触摸诗歌》。

为什么叫触摸诗歌呢。

因为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我不可能教会同学们写诗,而接触诗歌,那是小学或幼儿园时的事了。

而这个触摸诗歌呢,按我的意思是,偏重于从初步的感受中产生感悟,从而萌发创作新诗的动机。

如果真能如此,我这个行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一讲:

现代诗歌的美

现代诗歌:

是指“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诗歌,它首先作为一种艺术而存有。

所以它具有美感。

因为它能产生美感,所以让人倾倒,让人追寻,让人产生去触摸它的冲动。

互动:

你认为现代诗歌美在哪?

诗歌有哪些美

朴实无华是美,天生丽质是美,淡妆浓抹同样都是美。

闻一多曾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音韵美。

包括平仄、押韵、音顿、延长、强弱、高低等音乐元素的引进和灵活使用。

修辞美。

修辞之美可能体现在音乐性之中,比如双声叠韵、顶针回环、反复等等。

对仗、对比、排比之中,展示句式的整齐、错落、参差之美。

建筑美。

形象美。

在诗歌的句子中强调意象;在一首诗歌中强调意境。

句子要有句子的形象,诗篇要有诗篇的形象。

词汇是水墨、色彩;句子是山、是水、是花、是鸟、是云彩、是星月;篇章是云蒸霞蔚、青山绿水的画面。

无画难成诗。

诗和画是同卵双生的兄妹,哥哥朴实,妹妹艳丽。

动态美。

画是静的。

诗则可静,可动。

诗歌往往是动态的画,有画面,还能够有声音,水能够流,鸟能够鸣,兽能够奔,犹如电影。

蒙太奇,是现代以来的诗歌的常用技巧。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形象性、跳跃性的组合!

诗歌有没有“戏”,这出“戏”又演得如何呢,是不是精彩,是不是吸引眼球,就看蒙太奇使用得如何。

熟悉美。

一些经典的句式、句子用在新的诗歌创作中也能够唤醒读者的记忆,能够在诗歌的形式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创新美。

诗歌的形式无疑也是要大胆创新,刻意创新才好。

本文提到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都可能创新。

还应该在本文没能考虑到的诗歌形式方面锐意创新。

创新的不一定就是好东西,但真正的好东西一定是来之创新的!

创新,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

没有创新又何必写诗!

铺陈美。

散句堆积,整句集结,参差错落这是句式的铺陈之美;想象丰富、色彩斑斓、意象层叠这是形象的铺陈之美;如鳞次栉比,如重山叠嶂,如危楼入云霄是铺陈的建筑之美。

蒙太奇能够铺陈,音乐元素能够铺陈,修辞手法照样能够铺陈。

铺陈能够造就丰腴、繁复、层叠的美感。

简约美。

就是言简意赅,约言万象,大巧若拙。

上述为“当代诗歌九美”,权且算作是现代诗歌之美在“三美”基础上的解析、发展、突破。

举例说明:

形式美:

如周振中《人民英雄纪念碑》:

砥砺着

民族的意志

这首诗模拟碑体的形态排列,使诗面与物象更为切合,使物象更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从而使形式与艺术形成统一。

力量美: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

说:

“看哪,这就是奴隶!

第二讲:

如何写新诗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诗歌的表现手法。

“心在胸膛里跳动”是写实的,真实存有的,符合科学的,这不叫诗。

“心在小雨中飞舞”是想象的,符合心情的,这就是艺术感觉,这就是诗。

怎样写新诗?

我国的语言文学很丰富。

写诗和写其他文章不同,我认为,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

分行排列→追求建筑美

这个步是写新诗最起码的要求。

1、将一个句子分行排列,便可成诗。

如朱陵《钟与镜》:

钟与镜放在一块

就像

流光与容颜

放在一块

等待

这首诗连起来念,仅仅一句话;但一分行,便成了一首诗。

同理,将一段甚至一篇“散文”分行排列,也可成“诗”,至少是形式上的诗。

2、如果在分行排列时追求一种构架的美感,就可让诗富有“建筑美”。

如分两段或三段的歌词,就要求其中至少两段构架一样,才能在谱曲时这构架相同的两段或三段歌词共用一段曲调。

请看《天堂》(腾格尔词曲):

蓝蓝的天空

青青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

还有你姑娘,

这是我的家。

我爱你,

我的家;

我的家,

我的天堂。

这支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构架一样,曲调也就能共用。

第二步:

使用修辞手法→追求绘画美

新诗如果同一般说话一样,就太淡而无味了。

所以,要学会用形象说话,尽量使用修辞手法。

1、可先学会使用比喻、通感、拟人直至象征。

比喻,可先学用明喻(如宗白华:

天边的月,/犹似我昨夜的残梦。

),再学用暗喻(如朱自清:

星呀星的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后学用借喻(如赵恺:

雪人推着雪岭,/在暴风雨中奋力前行。

注:

雪人,其实是“像雪一般的女工”;雪岭,其实是“像雪岭一般的婴儿车”。

)。

拟人,就是把物想像成人,让物像人一样思考、生活。

如美国保罗?

安格尔《文化大革命》:

我的手拾起了一块石头片。

人听见一个声音在喊:

“不要惹我,

我是到这里来躲一躲。

诗人把石头拟人化,以小见大,写出了一场动乱了十年的浩劫。

至于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如顾城《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使用象征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2、再学会使用对比和排比。

对比,就是将两面三刀种人或物对立着来说。

如臧克家《有的人》(节选):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排比,是将三段或三段以上的内容排列出来,句式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也一样,甚至绝大部分字句皆一样。

如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使用排比,写出了诗人由家而国的“乡愁”,最后一节写出了游子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第三步:

讲究节奏→追求音乐美

1、诗要适于朗读,就得注意语言的节奏感。

如朱陵《生日》:

沉沉的生日

一个叠着一个

压着人下降

到土里去

越来越矮

这首诗的节奏,令人感觉到人体在萎缩,写出了中年后生日的感受。

2、节奏感之外,能注意适当押韵——隔句押韵甚至句句押韵,则使新诗更富有音乐美。

如汪国真《如果》:

如果你一定要走

我又怎能把你挽留

即使把你留住

你的心也在远方浮游

如果你注定一去不回头

我为什么还要独自烦忧

即便终日以泪洗面

也洗不尽心头的清愁

要走你就潇洒地走

人生本来有春也有秋

不回头你也无须再反顾

失去了你,我也并非一无所有

这首诗写出了年轻人如火一般的热力和如海一样的胸怀。

它几乎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利于谱上曲子。

走好了以上三步,新诗也算会写了。

第三讲:

诗歌中的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能够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他长得很安全。

”、“一弯寒月”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梁小斌《爷爷的手杖》:

当我闯了祸回头看望,

爷爷天鹅绒般的目光,

深深地埋藏着沉郁的思想。

“爷爷”目光十分柔和,给孙子以触摸天鹅绒般的感觉。

这里视觉与触觉相通,有声有色地抒发了闯了祸的孙子对关爱自己的爷爷的目光的感受。

《荷塘月色》中有两句经典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其他:

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

“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写诗,语言锤炼很关键,一首诗中,有那么一两句,就成功了。

如: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互动:

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互动: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辣辣地、疲软地

互动:

我用弯弯的镰刀,收割着弯弯的()水稻、麦子、岁月

互动:

远天,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踱步

佳句欣赏:

1、终于,泪痕叠织的黄昏,带走了乱坟岗上清冷的月光

2、我听到了历史的声音渐行渐近

3、一个高大的梦,在旷野的意识中破土而出。

4、瓦顶上哗啦的声音,抖落了无数流浪的云

5、我的目光,无法丈量你悲伤的深度

6、一声声蛙鸣,汇成一个硕大饱满的故乡

第四讲:

谈谈我的诗歌创作

一、坚持练笔,每个节日争取能创作至少一篇。

二、每到一个新地方,争取能创作至少一篇。

三、坚持唐朝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写有时代感的东西。

四、写故乡,讴歌家乡美好的人与风景。

北岸的风

孙鸿斐

北岸的风

从唐朝那边吹来

带来了李白浪漫的酒气

和杜甫现实的抒怀

吹得山歌清亮调声摇摆

吹得山山水水成歌台

北岸的风

从北宋那边吹来

带来了东坡的豪迈

和大江东去的文采

吹得明月鸟欢叫狗仔花盛开

吹得弦歌四起书声如天籁

北岸的风

从北岸这边吹来

吹得朴素的盐田放光彩

吹得打铁的村庄花梨栽

吹得渔舟唱晚夕阳醉

吹得洋浦大桥赛T台

北岸的风

有铁的硬度水的温柔

不信你看那姑娘小伙

热情就是广告

粗犷就是品牌

洋浦大桥

孙鸿斐

一肩挑着马井的月亮

一肩挑着洋浦的太阳

从此

你抱着这对孪生兄弟

在新英湾的夜里乘凉

你弯着腰板承载着车流寒来暑往

洁净的身躯欢送着行人脚步匆忙

宽大的肩膀标识着东西走向

每一块肌腱记录着春短夏长

海风拂过你的脸庞

海水托着你的梦想

你收获晨起第一缕曙光

你送走晚归那一抺夕阳

 

你删除摇橹摆渡的历史

你刷新北部贫瘠与荒凉

车船有它们的方向

你有着坚定的立场

你深深地知道

只要你坚挺地站在海里

儋州人的梦

就做得比海天一色

还长

 

北岸的仙人掌

孙鸿斐

你从墨西哥浪迹他乡

扎根北岸悄然成长

寒夜里你邀黑石头仰月观赏

风雨中你与荆棘相扶相搀

长着一幅冷酷模样

蕴含的却是万千柔肠

你没有椰树那般粗壮

也没有榕树叶茂荫凉

吸吮的是贫乏的营养

抵挡的尽是寒露风霜

挺立时,你像哨兵站岗

沉默时,你像睿者思量

狂风肆虐,吹持续你铁筋臂膀

烈日炙烤,晒不变你嫩绿容颜

贫瘠摧不垮你的韧性

干旱压不倒你的刚强

朵朵黄花勃然怒放

条条根茎斗志昂扬

即使你遭受世俗冷眼

北岸人却对你竖指赞扬

你的精神在北岸人血管里奔腾流淌

北岸的人们,挺起的是顽强的脊梁

我回家乡走走

孙鸿斐

我回家乡走走

惊诧在家乡的田畴

乡亲们那双乌黑粗壮的手

谱写了一曲丰收的歌谣

徜徉在乡村的田头

蟋蟀还在地里欢叫

一望无边的庄稼

吞噬了仙人掌和黑石头

狗吠着平仄的节奏

暮归的老牛

沉默而闲悠

唯有那黑皮冬瓜

兵一般地精神抖擞

羊儿啃着青草

白鹅追逐嬉闹

瓜仔探头探脑

甘蔗伸伸懒腰

调声的曲儿飘满山头

啊,乡情是一杯醉人的烈酒

我却醉于乡亲们魔术般粗黑的双手

走过铁匠村

孙鸿斐

走过铁匠村

耳畔里犹有叮当声的残留

铁匠的身影已悄然远走

荒废的铁砧

仿佛述说着铁锤挥动下的忧愁

走过铁匠村

尚有小桥流水悠悠

村民们忽闪一个全新的理念

从铁艺到木艺的嬗变中

删除了篱笆墙的影子

复制粘贴出一栋栋现代洋楼

走过铁匠村

私家车里的村民频频向您招手

小小作坊里

响起打磨碾转的节奏

手链,根雕还有烟斗……

在陶宝网里尽显风流

走过铁匠村

水泥路笑着与客商游人问候

风只管吹着它的温柔

满园的花梨树

正如铁匠人一样,顽强地

 

端阳思屈原

孙鸿斐

那一年

炽热的天薰得五月发炎

你抱着一块现实主义的石头

和破灭的理想

连同那些浪漫主义的诗篇

跳进了汩罗江

当你爱国的情怀和发酵的灵感沉没时

楚地天空哭泣出很多雨点

 

过了一年

汩罗江上龙舟竞渡

棕子还留着它的香味和温度

岸边红的桃花,绿的杨树

以及善良的人们

都上下求索你漫漫长路

并追随你红色的脚步

又是一年端阳

艾草驱除遍地的邪瘴

举国的龙舟

翻阅着你的离骚天问和九章……

当人们读懂了

哀民生之多艰时

但愿你啊

早已解开楚怀王那道古怪的方程

孙鸿斐

不经意间

日历里吹来了一阵风

吹凉了妈妈的鬓角

妈妈说

秋天到了

秋天到了

我的女儿

就放起了风筝

满山坡地寻找秋的影子

风筝渐飞渐高

它俯瞰大地

看到沉甸甸的金黄

女儿仰起小脸

瞅着一个正在升腾的希望

砍蔗的女人

孙鸿斐

雄鸡啼得月亮西挂

晨曦即将揭开山岗的面纱

女人轻吻了酣睡的娃娃

喂了几勺猪食后

便踩着斑驳的光影

出发!

砍蔗的女人手脚利麻

明晃晃的钩刀自上而下

如剑的青叶飘不过落

大片的甘蔗倒下倒下

大粒的汗珠滴落滴落

刚装满一车又砍一车

女人的调声飘满山坡

心里如十月的甘蔗

甜呀!

余晖把女人的身影拉得单薄

一双纤细的手

挥舞着钩刀

就象一位画家

为蔗糖般的生活

作画!

总结:

诗歌是一种游戏,快乐的语言游戏,语言自由生长、变幻出自身的轻逸、自由、偶然、惊奇的快乐。

我们在写诗中发掘出语言自身的快乐,语言惊人的喜悦。

写诗的过程总发现语言兴奋点,由语言出人意料的发明而带来的快乐。

对诗人来说,更深地进入语言的快乐,吸取语言的快乐,应该是最深奥,最神秘,最满足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