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726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docx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终审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

[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课改领导小组全部档案

果园小学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

张效同

副组长:

潘长武、马秋宏、郭祥吉

成员:

张明琴郑帅赵万红

王小猛魏东玉牛敏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能

张效同:

全面负责,重点抓好学校的办学思想,主要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主管新课程实施工作,抓好班子人员和新课程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建立。

抓好以学校主课题“小学课程改革整体优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配套子课题的系列研究,真正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课程改革的助推器,并在教科研论文、个案、活动方案等方面积累成果

潘长武:

主要负责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班队、学生工作的综合性、实践性结合上,负责课程改革与教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建立新的理念,运用实践新的理念,建好实践活动基地,重点是校本培训,同时计划好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工作评优、考核。

马秋宏:

主要负责小学语文课程和活动方面的改革,分抓以上教研工作,在教研中贯穿课程改革理念,积累改革资料。

郭祥吉:

主要负责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管数学等学科的课改,抓好教研中的理念贯穿。

小学课改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我校“乐学、善思、合作、探究”的学风;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勤学,学校决定全力开展新教学模式课改活动作为我校校本教研中心工作,以打造“精品课堂”,创建“名师团队”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研究为核心,积极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现在全省正在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与原先相比,现在正课课时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这样对课堂教学效益的要求就更高了。

如何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做到减负增效呢我们推出新课堂教学模式。

二、新课堂教学原则

新的课堂教学原则,即“一少二多,堂堂落实”。

一少,是减少老师的讲课时间;二多,是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量多增加学生的动口、动笔时间,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动口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动笔可以训练学生规范作答,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新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1)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

用五分钟的时间对上一节的知识有重点的进行检查提问并检查预习情况

(2)实施课堂教学中要有五个环节:

(一)正课导入、明确目标;

(二)主体探究、自主感知;(三)训练提升、合作探究;(四)总结检测、成果展示;(五)达标测评、布置作业。

(3)学生要学会每个知识点(比如:

一节英语课要学会单词、词组和句型这三个知识点),都要经过各个环节来实现目标,即:

明确目标、自主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达标测评。

尤其是每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更要突出这各个环节的作用。

(一)正课导入,出示目标。

教师对上一节的知识有重点的进行检查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的内容,既可以检查上节课的重点知识,也可以检查本节课中要用到的知识点。

复习检查的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让学生上黑板听写演练,也可以用课前小测试、学生讨论、教师提问等形式;既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同桌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提问。

导入下节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学习要求和达到能力目标。

(二)主体探究,自主感知。

1.精讲点拨,突破疑难,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结合具体例子或例题,采用多种办法突破难点。

把问题讲清讲透,通过拓展知识,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归纳。

第一,教师根据教案内容涉及的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探究时要遵循一定的层次性,即个人独立思考(一对一讨论)(小组讨论)(公开展示)。

在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长把仍然不会的题目反馈给教师,教师既可以针对性的讲解,也可以让其他组讲解这个问题,教师最后再去总结和强调。

在师生互动中使所讨论的问题明朗化、科学化、体系化。

教师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

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提升,保证学生获得完整、准确、肯定的答案。

杜绝以讲代学,忽视了讨论的作用。

通过互动点拨,形成重难点突破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训练提升,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题,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训练其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可以安排在主题内容展示后进行,也可以边讲边练。

不论哪种方式,必须体现学生的科学训练,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注意学生思路的展示,注意步骤的规范与完整,注意学生的书写与卷面质量,切实起到通过训练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四)总结检测,成果展示。

落实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不同形式和题型进行检测,并对本节重点知识进行有机归纳,突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去总结,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知识体系的把握情况,也可以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细心品味。

也可以设计出问题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互查,扩大教师检查的学生面。

(五)达标测评、布置作业。

A.教师讲解的重点知识,根据训练情况,布置适量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以巩固知识,做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B.三层含义:

1.教学时间分配上:

用30钟的时间主体探究、训练提升;

2.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特点,即:

自主、合作、探究,也就是每节课都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的空间,探究问题的空间,它杜绝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

3.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有思考力度的三个左右的问题,问题提出后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时间,讨论结果要在学生进行展示后进行总结、强调、提升,使所探究的问题答案具体、完整、科学、体系化。

C.10分钟的时间总结检测、布置作业。

课堂上教师要选择恰当时机,精讲重点、难点、疑惑点。

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与思维方法,使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要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以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有用性。

为了更好的贯彻学校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每位教师要积极研究学习新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就是将学案导学与新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努力形成优质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非常大,为了体现新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活动时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每个学科的特点,设计的导学案包括以下环节:

1、学习目标,介绍本节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也便于学生自我对照,是否完成了本节的任务。

2、自我认知:

将本节中的基础知识与重难点内容的框架列出来,让学生自学并在导学案上填完,也就是自己先预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将基础知识记住,将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再合作探究相互讨论解决。

3、合作探究:

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结果,互相解疑答惑,并记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再思考、讨论、展示具体问题,也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4、课堂练习:

针对本节的内容,做相关的练习题,以检测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5、课后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得与失,评价自己的表现。

6、课后作业: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新教学模式的目标

我们把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着眼点,落实新课改模式,“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为教师的终生成长铺路”;打造“和谐、高效、文明”的高效课堂,将新教学模式,确定为我校的课程改革模式。

践行“每天进步一点点”校训,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学习负责。

五、新课改模式的实施步骤

新课改模式分三个阶段实施:

三是全面推广阶段。

新课改模式全面推广,建立新课改模式交流研讨的长效机制。

为使我校课改工作进入更深的层次,我们确立每学期至少要用两个月的时间用来交流研讨,第一个月是在各教研组进行讲课、交流、研讨;第二个月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同学科之间的作课、交流、研讨。

六、课改的研讨与交流

A、小组合作的成员构建,以4---6个人为宜,它的人员配备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性格、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小组合作时,我们力争让好学生起到小老师的作用,中等生当讲解员,后进生得到大家的帮助,建立自信,共同进步。

B、小组合作的具体实施,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还可以在课外,教师和班主任的评价都要对准小组,而不要对准个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学生应以我是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哪个小组为自豪,我们要像打造明星一样,打造我们的明星小组,增加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C、小组合作学习的考评,主要以积分为主,课堂上对小组活动的积分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学生集体讨论的结果,其目的主要是以教师调控课堂为原则。

D、小组合作学习的奖励,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课堂上的奖励,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红花、还可以是:

一个成语、一个的小故事、一段音乐、一段舞蹈、一幅图画等,以学生喜欢、向往为目标,切记不要欺骗学生;另一个是我们必须建立小组合作考评的长效奖励机制,通过周冠军、月冠军、学期总冠军和年度总冠军的评选,并加大奖励的力度,以此来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实施规划

实施新教材,这对于全校师生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

我们学校对课改实施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出了“重建管理制度”、“加强校本研修”、“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素质”的工作要求,并且作好了打硬仗、打胜仗的准备。

一、组织落实,强化管理。

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工程,要求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稳步推进。

学校在暑期中将对全校老师进行课改培训,让课改的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

同时,学校将成立课改实践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具体分管日常研究工作,从课程的开设(特别是探究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的选择)、教师的培训、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尝试。

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领导率先制。

每位分管领导要成为课改的一员,敢于沉下去与教师打成一片,其次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领头羊,以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做教改前进中的践行者。

2、随堂听课制。

按行政历安排对全校教师的课程进行打分评比,并书面写出反馈意见,与教师交流教学的得失,及时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成长情况。

3、随时服务制。

学校要为课改教师提供一切有效的服务,如教师参考书籍、学习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另外筹备一定的课改活动经费,让教师有机会外出取经学习。

在对课改教师奖励、评优等方面加以优先考虑。

二、全员培训,观念、行为互动。

课改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它牵涉到多方人员的参与。

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到位是保证课改运行的前提。

在对教师的培训中,要克服理论脱离实践,观念与行为脱节的弊端,使观念转变与行为转变互促互动,缩小行为与观念的落差,及时发现和宣传教师的课改经验,使教师在成功体验中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正确的行为。

我们的做法是:

1、专家引领。

充分利用光盘和网络资源,让教师学习专家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感悟,在向专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分为前瞻性的教学前反思、监控性的教学中反思与批判性的教学后反思。

对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我们采用的策略主要有:

(1)自学教学理论。

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学得失的反思都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

因此,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写个人教学故事,把学习的心得写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2)撰写教学随笔。

课后的点点滴滴成功与失败的后记,记录了教师的感悟和思索,痛苦与喜悦,记录着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一步一步,这些积累可以成为日后的教学经验。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一课一反思,期末结束时,我们组织教师们互相学习备课本,聆听教师们的教学感悟。

3、组织教研。

教研活动是教师们互相之间分享经验、彼此学习、共同发展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主要抓好“合作”与“研讨”两大环节。

一是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带领,吃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位教师都能很快进入角色。

二是全体老师研讨,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总体目标,找一个突破口,对某个问题作研讨,并且以个体开课,集体听课评课的形式进行研究,同时组织开展“滚雪球”式的公开研讨活动,即一位老师上了一堂课后经过集体的修改再由另外一位老师执教,让教师通过一堂课来很好地理解期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地精益求精。

三是教学评价,教导处出台新课程教学评价实施方案,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过程评价,评定学生综合能力。

三、加强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参与。

大力宣传课改精神,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新课程推广工作。

有计划、持续不断地利用各种形式和媒体向社会宣传课改的方针、政策,形成有利于推进课改实验的舆论氛围;探索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赋予家长委员会在课改中的积极的职能,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改实验中形成合力。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达课改精神,转变家长观念。

2、定期召开家委会,及时了解来自家长、社会方面的信息。

3、请专家为家长作讲座,关于“面对新课程,家长应该做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

当然,这是我们对课改所作的初步规划,在实践中我们还将不断尝试与调整,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寻求真正适合教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果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

1、目的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及兼顾学生差异;

3、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教学目标;

4、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能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创造性的改组。

3、强调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处理教材,采用灵活且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态度积极:

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基本无“死角”、无“闲人”。

思维活跃: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

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尝试探索等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为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

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提高。

气氛和谐:

(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

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多边多向,互动性强的自主信息交流。

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独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师:

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

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文化课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提高素质;⑤、能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评价:

从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

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

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态度习惯、数学能力、语文素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实验实习动手能力等)得到培养提高。

城郊乡果园小学

果园小学听课评课打分标准

教师姓名所教班级学科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教师课堂表

现情况说明

实际得分

一、教学设计15分

能说出本节内容在该章节或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7分

能说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能说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相应教学方法。

8分

二、教学内容

36分

学科思想体现

3分

科学方法体现

3分

知识形成过程体现

3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照和体现

3分

知识重点把握

5分

教学重点体现

5分

知识难点释疑

5分

分层解难体现

3分

例、习、练(针对性、灵活性、知识深入性)体现

3分

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3分

三、教学方法

24分

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应用

4分

活动安排,科学合理,效果好

7分

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

5分

学法指导体现

5分

课堂流程紧凑性、自然流畅性体现

3分

四、教学技巧

15分

语言基本功

5分

板书设计情况

5分

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眼神期望,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应用)

5分

五、教学效果

10分

全员参与情况

课堂效率,(抓好基础,当堂巩固)

教学效果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