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891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docx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近况

【摘要】癌性疼痛是癌症中晚期的高发症状,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报道颇多,成果显著,就中医药在此方面的临床运用分中医内治、中医外治、针刺等疗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疼痛/中医药治疗;外治法;综述

  癌性疼痛是癌症中晚期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近年来很多学者、医者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开展对癌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无成瘾性和戒断性等优势,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现综述如下。

  1内治法

  中医内治一般采用辨证施治、经典方剂及验方治疗。

周岱翰[1]将癌痛分为2型。

(1)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合失笑散;

(2)气血亏损型,治以补益气血、温经止痛,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刘明霞[2]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42例,结果:

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6例。

验方治疗有彭海燕等[3]用消痛方(百合、石斛、大青叶、石菖蒲、穿山甲、延胡索、徐长卿、丁香、天南星、乌药、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治疗100例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完全缓解率56%,总有效率96%。

李景梅等[4]采用癌痛散(制马钱子、全蝎、水蛭、柘树等)加减治疗90例癌痛病人,经1-3个疗程的治疗,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4例,总有效率82.2%。

范寅根等[5]将228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疼痛程度分为三级,随机分成痛得安组(冬虫夏草、黄芪、川芎、红花、防风、羌活等)及三阶梯止痛组,结果显示近期镇痛效果痛得安组与三阶梯止痛药相近,远期效果优于三阶梯止痛药。

陈高阳等[6]在治疗25例癌痛患者中,第一阶梯仅口服中药止痛胶囊,第二三阶梯止痛中同时加服西药,与纯西药三阶梯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吴勉华等[7]使用癌痛平胶囊(蚤休、鼠妇、制南星、制白附子、制乳香等)治疗癌痛,与口服舒尔芬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无显著差异。

卢峰等[8]用癌痛克(全蝎、土鳖虫、九香虫、大黄、人参、灵芝、黄芪等)治疗癌痛患者40例,结果完全缓解22.5%,明显缓解37.5%,轻度缓解17.5%,无效25%,总有效率75%。

罗海英等[9]用仙龙定痛饮(制南星、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地龙、全蝎)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总有效率84.34%。

  2外治法

  中药外治疗法是通过局部皮肤或经络的吸收透入及刺激直接作用于体表患处,具有局部治疗和全身调节的作用且用药量少、疗效明确、患者易接受的优点。

陈孟溪等[10]应用复方蟾酥散(蟾酥、麝香、冰片、肉桂、细辛、草乌、血竭、桃仁、三棱、莪术、青黛、泽兰、黄柏、茜草等原药研末混匀,按处方剂量分包,密封)外敷治疗。

以上海中药三厂生产的蟾蜍膏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在疼痛缓解度、镇痛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止痛持续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徐慰泉[11]用消坚止痛散(延胡索、乌药、鼠妇、冰片、土鳖虫、血竭等)贴敷治疗,治疗时用陈醋调成糊状,敷贴痛处每24h更换1次,疗程为7d。

对照组用牛黄解毒丸,每日1次,疗程为7d。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田华琴等[12]以癌理通(蟾酥、马钱子、麝香、白药膏等)外敷治疗40例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血小板降低明显大于对照组,安全性与之相仿。

陈保平[13]用乌头镇痛膏(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等)治疗60例癌痛患者,有效率93.3%,平均起效时间30h。

嵇玉峰等[14]用麝冰止痛膏(麝香、延胡索、当归、丹参、台乌药、冰片、土鳖虫、血竭、干蟾皮、朱砂等)外敷治疗中晚期肝癌中度疼痛26例,与奇曼丁对照组20例相比,效果相当,但止痛起效时间快,且毒副作用少。

周洁[15]采用止痛散(乳香、没药、血竭、冰片等)治疗20例患者,与美施康定组20例对照。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止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止痛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杨晨光[16]用癌症止痛贴(马钱子、乌梢蛇、乳香、没药、冰片、蜈蚣)贴于疼痛部位,每日1换,共观察7d,治疗癌性疼痛30例。

结果止痛作用总有效率96.7%,起效和止痛持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h和25h,临床症候改善总有效率70%。

胡爱萍[17]以抗癌止痛带(徐长卿、蟾酥、鼠妇、麝香等)治疗癌痛患者29例,总有效率89.7%,与强痛定组比较疗效相当。

杨劼等[18]选用延胡索、麝香、冰片、蟾酥、牛黄、珍珠水解液制成元麝止痛液,治疗癌痛38例,总有效率86.84%,较扶他林乳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

  3针刺疗法

  中医针刺是治疗癌痛的又一特色,其应用方便,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改善肌体因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的疼痛。

卞镝等[19]研究发现,针刺治疗通过促进IL-2的分泌和IL-2R的mRNA表达,对癌痛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改善作用,从而达到直接和间接治疗癌痛的目的。

洪晓瑜[20]运用耳针治疗41例肝癌疼痛患者,取耳穴肝、心、神门、交感、皮质下,总有效率95.1%。

  4展望

  中医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一、二阶梯(非吗啡类药物)癌痛治疗的内容。

首先,中药有升高痛阈,减低肌体对不良刺激反应程度的作用;其次,可以改变精神内环境来延缓及减轻疼痛的发生。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在众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中,中药止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药止痛作用缓慢而持久,与西药止痛剂配合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并具有无成瘾性、耐药性及毒副作用少等优点,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和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

(1)统一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建立系统化的中医药治疗癌痛疗效标准是今后应迫切解决的问题;

(2)规范临床研究设计来克服没有随机性、缺乏对照、及样本量太小等问题,只有采用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临床证据,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3)应积极结合现代肿瘤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开展癌痛实验研究及作用机理的探讨,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4)借鉴现代药剂学方法和技术,将其融于中药制剂研究中,积极开发注射剂和中药透皮给药等先进剂型,则能更好的在癌痛

“三阶梯药物止痛法”中推广应用。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实践中其现有优势和今后开发应用前景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周岱翰.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0.

  [2]刘明霞.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42例[J].国医论坛,2005,20(5):

5-6.

  [3]彭海燕,章永红.王瑞平,等.消痛方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21(12):

46.

  [4]李景梅,王晓婷.癌痛散治疗癌性疼痛9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4,21

(2):

41.

  [5]范寅根,陈春锦,游芳,等.痛得安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03,18(6):

483-484.

  [6]陈高阳,刘延庆,高鹏,等.中药止痛胶囊治疗癌性疼痛2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5,26

(1):

16-17.

  [7]吴勉华,陈海波,周红光,等.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杂志,2005,25(3):

218-220.

  [8]卢峰,任青华,王丽,等.中药癌痛克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2004,13(5):

325-327.

  [9]罗海英,徐凯,陈达灿.仙龙定痛饮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J].河北中医,2004,26(3):

174-175.

  [10]陈孟溪,黄立中,何英红,等.复方蟾酥散外敷治疗癌痛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3(3):

37-39.

  [11]徐慰泉.消坚止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6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

(1):

27-28.

  [12]田华琴,黄志庆,梁贵文,等.癌理通外敷治疗癌性疼痛60例[J].陕西中医,2004,25(3):

232-235.

  

  [13]陈保平.乌头镇痛膏治疗癌痛6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

815-816.

  [14]嵇玉峰,黄金活,梁洪江,等.麝香止痛膏外敷治疗肝癌疼痛26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

(2):

31-32.

  [15]周洁.止痛散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

(2):

312.

  [16]杨晨光.癌症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30例[J].陕西中医,2007,28(5):

521-522.

  [17]胡爱萍.抗癌止痛带治疗癌症疼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

71-72.

  [18]杨劼,寇胜玲,旋志刚.元麝止痛液的制备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05,27

(2):

243-245.

  [19]卞镝,成泽东,张宁苏,等.针灸对癌痛患者免疫机制的调节[J].辽宁中医杂志,2004,3(4):

334-335.

  [20]洪晓瑜.耳针对中晚期肝癌疼痛的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康复,2002,14(6):

2136-213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