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210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复习.docx

《信息技术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复习.docx

信息技术复习

第一章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2、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1)改变知识传播途径、存贮方式和更新速度;2)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师生关系;3)加强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

3、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1)实现教育机构的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2)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服务;3)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4、信息素养概念(InformationLiteracy):

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组成:

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

5、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协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1)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2)能够有效地检索所需信息;(3)能够正确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并且把所选择的信息融人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评价系统之中;(4)作为个人或群体的一员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5)了解与信息利用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并合理、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

6、信息素养的正确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涵盖多种信息源)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 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快速的获取信息、高效的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的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意识、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7、信息素养的培养:

1)提高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2)在常规的课程和教学中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新的探索3)通过基于资源的学习实现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促进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提高4)建立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新体系,确保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发展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6)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每个公民都成为有信息素养人的良好氛围7)研究和论证与信息素养有关的问题,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8、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六要素:

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9、六要素的相互关系:

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

10、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

(1)按传统的辅助教学类型可分为:

讲解演示型、操作练习型、个别学习型、仿真模拟型、启智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2)按资源应用的目的可分为: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图书情报信息库;管理信息库;动态综合信息库。

第二章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课件开发的热点:

基于教学策略(TeachingStrategy)课件;电子作业支持系统(ElectmnicPeoformanceSupportSystem,EPSS);群件(GroupWare);积件(IntegratedWare)。

EPSS:

指一种具有“及时学习”或“即求即应”学习功能的课件类型。

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提供所需的知识。

这类课件主要由知识库、交互学习/训练支持、专家系统、在线帮助以及用户界面等部分组成。

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

是指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或策略于课件(包括课堂教学和个别化学习课件)之中。

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为了体现最佳的教学思想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尤其是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更应该考虑如何获得比通常方式教学更佳的效果。

教学模式选择策略、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献策略、学习过程控制策略、人机交互策略、以及反馈评价策略

⏹群件

指能支持群体或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课件类型。

群件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已不局限于个别化或课堂的方式,完全可以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积件

是指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素材元素或知识单元。

这类课件也可视为结构化了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利用某个著作工具,教师只需简单地将部分素材元素进行一定的组合,很快就可形成一个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在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涉及与实施中,引入信息资源和技术,使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增强学习动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算能力,掌握高成词的认知和思维技能。

2)提高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3)使学生直接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和使用过程,掌握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个别化学习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协作精神。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兼收并蓄,综合地运用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整合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决定整合方法;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整合

5、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

A,演示型课堂整合教学模式

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在课堂上采用讲授方式进行教学。

不足:

教学表达能力较为有限;教师无法有效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无法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及时的反馈。

教师利用自制或购买的课件、教学资源来辅助课堂教学。

是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整合的最低层次。

该模式的核心是利用技术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

B,学生探索型整合学习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实现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索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实际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

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C,研究型整合学习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探索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

学校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改造加工后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开展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

学生所进行的研究不一定是要探索人类未知的知识,只要能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过程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6、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内容具有很强地综合性和开放型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又很强地自主性3)学习结果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4)评价方式多元性

7、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1)诱发研究兴趣2)选择并确立研究课题3)制定研究方案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和实验数据6)形成研究报告并汇报7)评价、改进

第三章

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协同性;实时性;集成性

2、AUTHORWARE的常见图标工具

3、AUTHORWARE的交互方式

第四章

1、我国远程教育的5项特征:

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先进性,高效性和系统性。

是(丁兴富)提出。

2、常见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管理软件(不是课件制作软件):

TOPCLASS

BLACKBOARD

在线教学管理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

目前此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主要功能:

(1)测评并提高学员学习效果。

(2)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3)实现基于课堂、网络辅助的教与学活动。

(4)实现远程教育。

(5)支持终身继续教育。

(6)发挥网络优势,通过采用混合课程,完美结合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优势。

(7)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机构竞争力,提高报考率。

(8)利用一个平台框架,集成课程与学习管理功能,集成教学机构学生信息、安全性及认证协议。

(9)提供管理教学机构数字化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平台框架。

WEBCT

3、网络教学系统中的智能代理:

教学Agent、管理Agent、伴学Agent、搜索Agent、通信Agent等。

4、网络教学系统中的智能Agent主要作用:

实时监督、教学分析、信息过滤(推荐)、协作学习和智能推理。

5、教学代理群的组成(图)

6、引入智能代理技术后的电大远教系统模型

第五章

1、“学教并重”网络教学模式:

讲授型模式:

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

在Internet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在Internet上实现讲授,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而且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不必集中于同一地点。

其最大缺点是缺乏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那种氛围,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利用Internet实现讲授型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

1)同步:

利用网络及时通讯工具2)异步:

利用邮件,BBS,BLOG,WIKI等网络功能

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通过基于Internet的CAI软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密切通信来实现。

在Internet上应用CAI软件有三种方式。

1)是各种CAI软件以软件资料库形式存放在Internet上,供学习者自由

下载。

学习者将CAI软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然后再运行该软件进行

个别化学习。

在这种模式中,Internet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资料库的

作用。

2)是直接在网上运行用的CAI软件。

因此利用嵌在Web网页中的CAI软件

是目前开发网络CAI软件的主流方向。

内嵌在Web页面中的CAI软件

大大增强了教学材料的交互性与实时性。

3)在Internet上应用CAI的方式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2、协作学习的类型:

竞争、协同、伙伴、角色扮演

3、网络课程开发的教学设计原则:

(1)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2)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教”);(3)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4)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4、BLOG的特点:

易用性;个人性;共享性;动态性;积累性

5、Blog教育应用领域:

1)可用于发布课程教学信息2)可作为师生、家校互相交流的平台;3)可用于教育叙事研究 ;4)可用于支持问题讨论式学习 ;5)支持基于项目或问题的研究性学习;6)应用于师生发布和出版个人作品 ;7)用Blog拓展个人学习兴趣 ;8)以个人BLog形式建立电子档案袋 ;9)建立团队BLog,拓宽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渠道

6、wiki的概念:

Wiki是Web2.0的代表性应用,常被译为“维基”,指的是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的超文本系统。

7、IRC的名称;特点

IRC的名称是

MSN、IRC可以满足网络学习同步交流的需要。

可应用于教师讲授、小组协作、个别辅导型等教学模式

MSN:

个别辅导

IRC:

教师讲授、小组协作。

IRC与QQ区别?

IRC是标准点对点式的软件,而QQ是非点对点式的软件,并且可以跨操作系统,跨平台性好

第六章

1、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和高分辨率现实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并通过使用传感设备与之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2、特点:

(1)依托学科的高度综合化;

(2)人的临场化;(3)系统或环境的大规模集成化;(4)数据表示的多样化和标准化,数据存储的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高速化与数据处理的分布式和并行化。

3、关键技术:

实物虚化:

将现实世界的多维信息映射到计算机的数字空间生成相应的虚拟世界,为高性能的计算处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

包括:

基本模型构建、空间跟踪、声音定位、视觉跟踪、视点感应等关键技术

4、虚物实化:

通过各种计算和仿真技术使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所产生的各种刺激以尽可能自然的方式反馈给用户。

5、高性能的计算处理技术特点:

高计算速度,强处理能力,大存储容量、强联网特性。

6、虚拟现实系统的特征:

沉浸性(Immersion)、导航性(Navigation)、交互性(Interaction)

7、计算机交互的硬件设备

输入:

数据手套(dataglove)骨骼传感器(exoskeletons)定位器(positiontrackers)语音识别器(speechrecognitionhardware)

输出:

头盔显示器(head-mounteddisplays)空间音频设备(spatialaudiohardware)触觉反馈设备(tactilefeedbackdevices)全身运动显示器(full-motiondisplay)

8、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1)提高教学环境三维逼真环境;2)构建生动学习环境;3)学生在虚拟现实中的进行高层次交互;4)利用网络构建虚拟学习社区

9、知识管理的概念:

帮助个人和组织获取、存储、发布、共享、创造知识的过程,使得知识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并使知识在该过程中增值。

10、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

1)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2)知识共享;3)知识创新(关键问题);4)学习型组织(概念);5)知识网络

显性知识:

能通过计算机进行整理、归纳和存储。

隐性经验:

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是我们知道却难以言述的知识.

11、知识管理与教育整合的应用:

教育资源库,个人知识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搜索技能

12、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概念: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

13、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至少例举4种)

知识工程:

如何从现实世界获取知识、如何将已有知识在计算机中合理表示、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机器学习:

如何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自然语言处理:

理解(听懂、看懂)和产生自然语言;专家系统:

模拟人类专家求解问题的思维过程,解决某一领域的各种问题。

机器人技术:

模仿人类/动物的感知和行为能力;人工神经网络:

用硬件(如电路)和算法来模拟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问题求解:

问题表示空间、搜索策略、规约策略。

(下棋程序)

AGENT技术:

分布式人工智能,模仿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反应性、自治性、社交能力、自发行为。

14、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整合:

1)教学设计自动化(研究领域)2)教学自动测评

15、数据挖掘的概念:

是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确定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出有用信息的过程。

16、数据挖掘的分类:

1)关联分析(Association)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

2)序列模式分析(SequentialPatterns)也是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前后关系,或因果关系。

3)分类分析(Classifiers)给每一个记录赋予一个标记,按标记进行分类,然后检查标定的记录,描述记录的特征。

4)聚类分类(Clustering)

是分类分析的逆过程。

按照一定规则处理输入的未标定记录,合理划分记录集合,描述不同类别的特征。

17、数据挖掘的结果:

1)广义型知识(Generalization)根据数据的微观特性挖掘出来,具有表征性、普遍性,具有较高层次概念的中观或宏观的知识。

2)分类型知识(Classification)反映同类事物共同性质以及不同事物之间差异性的特征知识3)关联型知识表明事物之间的依赖或关联的知识。

用于数据库的归一化,查询优化等操作4)预测型知识(Prediction):

根据时间序列型,从以往和当前的数据中预测未来的数据变化情况。

5)偏差型知识(Deviation)描述差异和极端特例。

对各种特例,离群值,实际观测值与系统预测值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

18、数据挖掘的教育应用

第七章

掌握好课堂上讲过的例题

第八章

1、概念图(conceptmapping):

阐述(表征)、组织和管理知识的一种工具。

以综合、分层的形式表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2、概念图结构:

由节点(结点)、连线和连接词组成;特征:

①概念、②命题、③交叉连接、④层级结构

3、概念图的理论基础: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概念同化理论(简述)

理论基础: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学习:

学习者有学习的意向,并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2,同化:

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

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层级排列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

3,概念深度:

不同,可以非常笼统,也可以非常具体。

根据概念具体的程度可以渐进地对概念进行区别。

学习者应会辨别新概念的层次。

4、概念图绘制流程:

1)选择一个中心主题2)找出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关键概念

3)确定概念的层级关系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5)添加具体的实例和说明

6)重新整理概念图的结构,反复进行修改

5、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差别(简述)

(一)  从思维的发展上看,概念图给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小组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能够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从表现形式看,思维导图有一个处于根节点位置的中心概念,而概念图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三)  从表示的知识的时间性看,概念图不体现时间性,而思维导图有明显的时间性。

6、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教育应用(论述)

一、作为评价工具

1、总结性评价

2、形成型评价

3、自我评价

二、教学设计工具

三、知识表达工具

7、能够画出结构正确的概念图;画出内容丰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