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26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ydt 9262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docx

整理ydt9262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最新历史版本:

YD/T926.2-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

电缆、光缆技术要求返回词条

∙编辑时间:

2010-09-0910:

52历史版本:

∙内容长度:

174162图片数:

24目录数:

0

∙修改原因: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

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综合布线中的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子系统用电缆、光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对称电缆、光缆。

本部分不包括某些应用对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的特殊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D/T9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7424.2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GB/T7424.2-2002,IEC60794-1-2:

1999,Opticalfibrecable-Partl-2:

Genericspecification-Basicopticalcabletestprocedures,MOD)

   GB/T7424.3光缆第3部分:

分规范室外光缆(GB/T7424.3-2003,IEC60794-3:

2001,Opticalfibrecables-Part3:

Sectionalspecification-Outdoorcables,MOD)

   GB/T12357.1 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

A1类多模光纤特性(GB/T12357.1-2004,IEC60793-2-10:

2002,Opticalfibres-Part2-10:

Productspecifications-SectionalspecificationforcategoryA1multimodefibres,MOD)

   GB/T13993.3通信光缆系列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

   GB/T15972.40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衰减(GB/T15972.40-2008,IEC60793-1-40:

2001,Opticalfibres-Partl-40:

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Attenuation,MOD)

   GB/T15972.4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1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带宽(GB/T15972.41-2008,IEC60793-1-41:

2001,60793-1-41:

2001,Opticalfibres-Partl-41:

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Bandwidth,MOD)

    GB/T15972.4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截止波长(GB/T15972.44--2008,IEC60793-1-44:

2001,Opticalfibres-Partl-44:

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Cut-offwavelength,MOD)

   GB/T15972.49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9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微分模时延(GB/T15972.49-2008,IEC60793-1-49:

2003,Opticalfibres-Partl-49:

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Differentialmodedelay,MOD)

   YD/T838.1-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

总规范(YD/T838.1--2003,IEC61156.1:

2001,IDT)

   YD/T838.2-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

水平对绞电缆(IEC61156.2:

2001,MOD)

   YD/T838.3-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3部分:

工作区对绞电缆(IEC61156.3:

2001,MOD)

  YD/I838.4-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分:

主干对绞电缆(IEC61156.4:

2001,MOD)

  YD/T926.1-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1部分:

总规范(YD/T926.1-2009,ISO/IEC11801Ed.2.1:

2008,Informationtechnology-Genericcablingforcustomerpremises,MOD)

  YD/T 926.3-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

连接硬件和接插软线技术要求(YD/T926.3-2009,ISO/IEC11801Ed.2.1:

2008,Informationtechnology-Geneticcablingforcustomerpremises,MOD)

   IEC60793-2-50光纤第2-50部分:

产品规范B级单模光纤分规范

   IEC61156-5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

1000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水平电缆分规范

IEC61156-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

1000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电缆分规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注:

在公式中的缩写词“lg”表示“log10”.

3.1术语和定义

3.1.1

   布线Cabling

   能与信息技术设备相连的多种通信缆线、接插软线及连接硬件组成的系统。

3.1.2

   插入损耗InsertionLoss

   在相等阻抗的信号源和负载之间插入一个装置所引起的损耗。

这个装置本身的阻抗可能与负载和信号源的阻抗不同。

   注:

工作衰减或工作插入损耗有时与这个定义相关.

3.1.3

   插入损耗偏差 InsertionLossDeviation

   测得的级联组件插入损耗与由各组件插入损耗之和所确定的插入损耗之间的差异。

3.1.4

   等电平远端串音 EqualLevelFar-endCrosstalkRatio(ELFEXT)

   一个信道的主串线对的远端串音衰减与同一信道的主串线对插入损耗之间的差值,单位为分贝(dB)。

   注:

这也适用于计算构成信道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主串线对的远端串音衰减与主串线对的插入损耗之间的差值.

3.1.5

   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 PowerSumEqualLevelFar-endCrosstalkRatio(PSELFEXT)

   一个信道的所有主串线对的远端串音衰减与各主串线对的插入损耗之差的功率和,单位为分贝(dB)。

   注:

这也适用于计算构成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永久链路或部件中多对主串线对的远端串音衰减与主串线对插入损耗之差的功率和。

3.1.6

   对称电缆 BalancedCable

   由一个或多个金属对称电缆元件组成的电缆。

3.1.7

   对绞线 TwistedPair

   由两根绝缘导线按规定方式扭绞在一起所组成的电缆元件,以构成一个对称的传输线路。

3.1.8

   屏蔽对绞电缆 ScreenedBalancedCable

   具有总屏蔽层和/或单个元件屏蔽的对称电缆。

3.1.9

   工作区软线:

工作区软光缆 WorkAreaCord

   连接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软线。

3.1.10

   工作温度 OperatingTemperature

   布线运行时使温度上升后的稳定温度。

3.1.11

   光缆 OpticalFibreCable(orOpticalCable)

   由一个或多个光纤、光纤束或光缆元件组成的缆线。

3.1.12

   横向变换损耗 TransverseConversionLoss

   共模信号功率与注入的差模信号功率之比。

3.1.13

   混合缆线 HybridCable

   在一个总护套内,不同型式或不同类别的两个或多个缆线单位和/或缆线的组件。

   注:

组件可以具有总屏蔽层。

3.1.14

 接插软线 PatchCord

 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的缆线、缆线单位或缆线元件,用于在配线盘上建立连接。

3.1.15

 缆线Cable

 在总护套内,型号和类别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电缆线对或光纤的组件,分别对应于电缆或光缆。

 注:

组件可以具有总屏蔽层。

3.1.16

   缆线单位 CableUnit

   型号和类别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缆线元件的单独组合。

   注1:

缆线单位可以具有屏蔽层。

  注2:

扎纱组是缆线单位的一个例子。

3.1.17

   缆线元件CableElement

   缆线中的最小结构单元(例如:

线对、四线组或单根光纤)。

   注:

缆线元件可以具有屏蔽层。

3.1.18

   连接装置Connection

   把电缆或电缆元件连接到另外的电缆、电缆元件或专用应用设备用的配对器件或带有终端的组件。

3.1.19

   连接硬件 ConnectingHardware

   连接缆线或缆线部件的装置或组件。

3.1.20

   耦合衰减couplingattenuation

   耦合衰减是导体中传输功率与由被串共模电流传导和产生的最大辐射峰值功率之比。

3.1.21

   非屏蔽对称电缆 UnscreenedBalancedCable

   没有任何屏蔽的对称电缆。

3.1.22

 软线Cord

 最少带有一个终端的缆线、缆线单位或缆线元件。

3.1.23

   设备软线 EquipmentCord

   将设备连接到配线架的软线。

3.1.24

 衰减Attenuation

 信号在两点之间传输功率减小的量值。

 注:

衰减袭征电缆中的总损耗,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表示。

3.1.25

   水平缆线 HorizontalCable

   连接楼层配线架到信息插座的缆线。

3.1.26

   跳线 Jumper

   不带连接器的电缆、电缆单元或电缆元件,用于在交叉连接装置上建立连接。

3.1.27

   外部串音 Alien(Exogenous)Crosstalk

   从一个信道的主串线对耦合到另一个信道的被串线对的信号。

   注:

这也应用于从建立一个信道的所用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的主串线对耦合到建立另一个信道所用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的被串线对的信号。

3.1.28

外部近端串音衰减Alien(Exogenous)Near-endCrosstalkLoss(ANEXT)

   在近端测量的一个信道的主串线对与另一个信道的被串线对之间的信号隔离度。

   注:

这也应用于建立一个信道的所用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的主串线对与建立另一个信道所用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的被串线对之间的信号隔离度的测量结果。

3.1.29

  外部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PowerSumAlien(Exogenous)Far-endCrosstalkLoss(PSAFEXT)

   一个或多个信道的多对主串线对与另外的信道的被串线对之间的在远端测量的隔离度的功率和。

   注:

这也应用于计算一个或多个信道的多对主串线对的远端串音衰减与另一个信道的被串线对之间的信号隔离度的功率和。

3.1.30

   外部远端串音衰减 Alien(Exogenous)Far-endCrosstalkLoss(AFEXT)

   在远端测量的一个信道的主串线对与另一个信道的被串线对之间的信号隔离度。

   注:

这也应用于建立一个信道的所用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的主串线对与建立另一个信道所用的永久链路或部件中的被串线对之间的信号隔离度的测量结果。

3.1.31

   外部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PowerSumAlien(Exogenous)Near-endCrosstalkLoss(PSANEXT)

   一个或多个信道的多对主串线对与另外的信道的被串线对之间的在近端测量的隔离度的功率和。

   注:

这也应用于计算一个或多个信道的多对主串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与另一个信道的被串线对之间的信号隔离度的功率和。

3.1.32

 线对Pair

 一个对称的传输线路的两根导线。

线对通常是一个对绞线对或一个实线电路。

3.1.33

   信息插座 TelecommunicationsOutlet

   终端水平缆线的固定连接装置。

   注:

信息插座提供工作区布线的接口。

3.1.34

   溢出注入OverfilledLaunch

   测量光纤时的约束注入是角度和位置都溢出的注入,以模拟LED的注入。

3.1.35

   纵向变换损耗 LongitudinalConversionLoss

   对称线对近端的共模注入信号与近端的总差分信号的对数比,用分贝表示。

3.1.36

   纵向变换转移损耗 LongitudinalConversionTransferLoss

   对称电缆近端的共模注入信号与远端的总差分信号的对数比,用dB表示。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c.

AlternatingCurrent

交流

AFEXT

AlienFar-endCrosstalk(Loss)

外部远端串音衰减

ANEXT

AlienNear-endCrosstalk(Loss)

外部近端串音衰减

d.c.

DirectCurrent

直流

DRL

DistributedReturnLoss

分布回波损耗

ELFEXT

EqualLevelFEXT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ELTCTL

EqualLevelTCTL

等电平横向变换转移损耗

FEXT

FarendCrosstalkAttenuation(Loss)

远端串音衰减

IEC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

IL

InsertionLoss

插入损耗

ILD

InsertionLossDeviation

插入损耗偏差

ISO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Min.

Minimum

最小

NEXT

NearendCrosstalkAttenuation(Loss)

近端串音衰减

N/A

NotApplicable

不适用

OF

OpticalFibre

光纤

OFL

OverfillcdLaunch

溢出注入

PSACR

PowerSumACR

ACR功率和

 

PSACR-F

PowerSumAttenuationtoCrosstalkRatioattheFar-end

远端ACR功率和

PSACR-N

PowerSumAttenuationtoCrosstalkRatioattheNear-end

近端ACR功率和

PSAFEXT

PowerSumAlienFar-endCrosstalk(Loss)

外部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PSAFEXTnorm

NormalizedPowerSumAlienFar-endCrosstalk(Loss)

外部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标称值

PSANEXT

PowerSumAlienNear-endCrosstalk(Loss)

外部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PSANEXTavg

AveragePowerSumAlienNear-endCrosstalk(Loss)

外部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平均值

PSELFEXT

PowerSumELFEXT

ELFEXT功率和

PSFEXT

PowerSumFEXT(Loss)

FEXT功率和

PSNEXT

PowerSumNEXT(Loss)

NEXT功率和

RL

ReturnLoss

回波损耗

TCL

TransverseConversionLoss

横向变换损耗

TCTL

TransverseConversionTransferLoss

横向变换转移损耗

TO

TelecommunicationsOutlet

信息插座

4缆线要求

4.1概述

 本条规定了YD/T926.1-2009第7章常规设计导则用缆线的最低性能要求。

本条的要求适应于20℃的基准温度。

这些缆线包括:

 a)YDfl'926.1-2009第5章中规定的安装在水平和主干布线子系统中的线缆,YD/T926.1-2009第7章常规设计导则的对称布线的电缆,YD/T926.1-2009第8章光缆布线中的光缆;

 b)跳线所用的对称电缆或电缆单元:

 c)按照YD/T926.3第5章规定的装配为接插软线的对称电缆,并用于YDfr926.1-2009第7章常规设计导则中。

   对称电缆应按YD/T838.1-2003规范进行测试,并符合4.2节的要求。

   光缆应符合GB/T7424.2中有关测试方法和GB/T13993.3中光缆特性,同时还应该满足4.4节的相应要求。

4.2对称电缆

4.2.1基本性能要求

   本部分中各类电缆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

   5类——100MHz;

   5e类——I00MHz,且支持双工应用;

   6类——250MHz:

   6A类——500MHz;

   7类——600MHz;

   7A类——l000MHz。

YD/T838.1-2003总规范及相关分规范给出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要求,包括按照YD/T926.1-2009中7.2节常规设计导则,其最低要求符合YD/T926.1-2009第6章规定的性能级别。

电缆要符合表1中所列标准的要求,主要性能要求见附录A,电缆的命名见附录B。

表1对称电缆的基本要求

YD/T838.2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

水平对绞电缆

YD/T838.3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3部分:

工作区对绞电缆

YD/T838.4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分:

主干对绞电缆

IEC61156-5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

1000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水平电缆分规范

IEC61156-6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

1000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电缆分规范

注:

按照YD/T926A-2009中第7章常规设计导则,6类电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比YD/T926.1-2009中第6章的要求高1dB

4.2.2附加要求

4.2.2.1概述

   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应满足本条的附加要求。

除本部分另有规定外,测试方法应按照YD/T838.1--2003的规定。

4.2.2.2对称电缆主要机械物理特性

 对称电缆的机械性能见表2。

表2对称电缆主要机械物理特性

   电缆特性

 单 位

   要 求

   l

   导体直径a

   mm

   0.4—0.8

   2

   绝缘外径b

   mm

   ≤1.6

   3

   主干电缆外径c

   mm

   ≤90

 

   4

 

 

   无机械或电气损伤的温度范围

 

 

   ℃

   安装时:

0~+50

   运行时:

--20—+60

 

   5

 

 

   最小弯曲半径(安装后)d

 

   直径小于6mm的4对电缆为25mm,

 

   直径大于6mm的4对电缆为50mm

a导线直径小于0.5nun或者大于0.65mm时,可能不能兼容所有的连接硬件。

b当满足所有其他要求时,绝缘外径可以到1.7nun。

这种电缆可能不能兼容所有的连接硬件。

c宜尽量减小电缆外径,以便充分利用管道和交叉连接的容量(见YD/T926.3-2009的第4章)。

d安装过程中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参考制造厂商的建议

4.2.2.3特性阻抗

   电缆的特性阻抗应符合附录A的A.2.11的要求。

4.2.2.4衰减

   电缆的衰减常数,应符合附录A的A.2.3的要求。

   衰减的计算值小于4dB时,其最大要求应取作4dB。

4.2.2.5ELFEXT和PSELFEXT

   见附录A的A.2.7和A.2.8,ELFEXT和PSELFEXT从lMHz到规定的最高传输频率都应满足。

   如果FEXT大于70dB,则无须测量ELFEXT和PSELFEXT。

4.2.2.6载流能力

   每根导线的最小载流能力应为175mA。

   在最高环境温度60℃时应能满足此要求,通过设计应达到合格。

4.2.2.7耦合衰减

   试验方法和要求见附录A的A.1.7,屏蔽电缆的耦合衰减应符合附录A的表A.2中Ⅱ型的要求。

4.2.2.8转移阻抗

   屏蔽电缆的传输阻抗应符合附录A的表A.1中2级的要求。

4.2.3软电缆的附加要求

   本条规定了电缆用于接插软线、工作区和设备软线的附加要求。

除衰减、直流环阻和回波损耗在本条中规定外,这些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4.2.2节中各类别对称电缆的一般要求。

   衰减(单位为dB/100m)和直流环阻应不超出4.2.2节中所规定的150%。

附加的长度限制参考YD/T926.1-2009中的7.2节。

 注:

I回波损耗(肛)应在100m的长度进行测试。

符合这些要求的替代测试方法也可以使用。

4.3对称电缆传输多路信号的附加串音要求

4.3.1概述

   本条包括在同一电缆中可能出现多路信号时的布线系统。

   支持多路信号的主干电缆应符合4.3.2节的要求。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