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5419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docx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

 

.KJ133查询软件使用说明书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主界面2

第二章系统管理4

第三章查询分析8

第四章考勤报表20

第五章报警查询32

第六章车辆管理41

第七章窗口42

第八章帮助42

 

引言

Kj133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包括各种考勤数据和报警信息。

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和管理这些数据我们开发了Kj133查询软件,把各种报表分类汇总在一起。

有关各种报表的使用将在本说明书中作详细介绍。

第一章主界面

1.登录

如图:

1-1。

用系统中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均可登录,输入用户号,回车,自动显示该用户号对应的用户名。

在密码栏输入密码后按确认键或直接回车,即可以登录进入系统。

如果是第一次登录,除了sys帐户外其它帐户登录进去之后菜单内所有功能都没有权限使用,所以首先需要管理员使用sys用户名登录进入系统后在权限管理内为新用户增加权限。

还有一点与客户端明显不同的是,查询软件可以使用同一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多用户同时登录而不会出现帐户冲突的提示。

图1-1

如果数据库没开,会显示数据库连接失败的提示,如下图:

1-2。

然后重新配置可用的数据库,操作方法见第二章第2节数据库设置。

图1-2

2.主界面

主界面包括菜单栏、标签栏、按钮栏以及数据区域组成。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标签栏,当同时打开多个报表时,标签栏会按打开的先后顺序依次显示相应的报表(菜单“窗口”要选择“窗口并列”模式),查看不同的报表点击相应的标签即可,也可使用操作按钮进行切换或者关闭当前的报表。

如图1-2所示。

这种设计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方便比较不同报表间的数据。

图:

1-2

第二章文件

文件菜单如图2-1

其中打印样式设计部分可参照KJ133软件使用说明书报表设计相关章节。

第三章系统管理

系统功能菜单如图2-1,包括班次设置、巡检路线设置、权限管理、数据库设置、员工信息查询、分站历史查询及定位器历史查询

图3-1

3.班次设置

班次设置是用于定义每个班的上下班时间、考勤时间、迟到早退时间,系统根据班次设定的时间,判断员工下井属于哪一个班次,然后在考勤月报中体现出来。

见下图:

3-2。

 

图3-2

“加班起计”设置的时间含义是下井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就记为加班。

“迟到延时”就是从“开始考勤”时起超过设定的时间考勤就记为迟到。

“早退延时”就是“结束考勤”时间之前超过设定的时间下班就记为早退。

4.巡检路线设置

巡检路线设置主要用于设置安检人员、瓦检人员的巡检路线。

设定巡检路线后,在移动轨迹查询时可以调出来进行对比,观察有关人员是否按要求到过有关位置,如图3-3。

图3-3

左侧部分显示的是已经设置好的巡检路线。

包括路线编号,路线名称,说明。

选中一条路线下面显示的是该路线经过的详细信息。

在右侧“巡检路线设置”部分设置巡检路线。

修改路线:

选中一条路线后右侧显示了该路线信息,重新输入需要修改的信息点击“修改”即可。

要修改经过的路线在顺序里填写需要修改的序号,在地点类型里选择需要巡检的地点。

下面显示的是该地点的信息。

选好后点击“修改”即可。

新增路线:

先设置“巡检路线设置”里面的信息,设置路线编号,注意编号不能和已有编号重复,路线名称,和简单说明文字,设置好后点击保存,新路线就会显示在左上窗口,当然路线里还没内容,需要继续填写。

选中新路线后设置“经过地点设置”信息。

先填写顺序里的序号,这个设备是路线里第几个经过的就设置几,后面设备类型点击下拉框选择具体哪个分站或定位器,选好一个保存,以后过程类似,直到所有路线都设好。

5.权限管理

原则上只有管理员可以使用此功能。

打开权限管理,如果客户端注册了班组和用户会看到下面界面,如图3-4。

注意这里看到的用户信息是在客户端注册的,这里只能修改用户对查询软件的操作权限不能修改用户的其它信息。

如果想付给部门、组别或者个人某个权限只需选中其中的权限点击“增加”即可。

注意部门、组别、用户三者的权限是继承关系,即用户具有该组别的全部权限,组别具有该部门的所有权限,所以想取消用户的个别权限首先要删除部门及组别该权限。

图3-4

6.数据库设置

数据库设置用于修改软件使用的数据库信息,见下图2-3。

在“提供程序”选项卡选“MicrosoftOLEDBProviderforSQLServer”,然后在“连接”选项卡填入服务器IP地址、在输入登录服务器的信息里选择“使用指定的用户名称和密码”,输入数据库用户和密码,请勾选“允许保存密码”复选框。

然后选择使用的数据库tyzh,点击“测试连接”,如果测试可以连通,点击确定保存信息。

如果对连接设置进行了改动,需要重新启动程序才能生效。

图3-5

7.员工信息查询

如图3-6,表中列出了所选员工的详细信息,修改员工信息参照KJ133软件使用说明书在客户端相关模块中进行操作。

图3-6

8.分站历史查询

分站历史查询用于查询分站的历史修改情况,即查询一个号码的分站,在各个时间段里所使用的信息(例如名称、坐标等)。

这一历史信息,在分站位置经多次变化后尤为有用。

例如,随着开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分站位置不断变化,直到更换到下一个新的采区。

界面如图3-7

图3-7

9.定位器历史查询

定位器历史查询用于查询定位器的历史修改情况,即查询一个号码的定位器,在各个时间段里所使用的信息(例如名称、坐标等)。

这一历史信息,在定位器位置经多次变化后尤为有用。

如图3-8

 

图3-8

第四章查询分析

查询分析菜单如图4-1。

包括:

明细记录查询、历史数据查询、识别区停留信息查询、在场信息查询、活动区域查询、移动轨迹查询、温度历史查询、部门时点查询、部门时段查询、带卡查询、人数曲线查询和区域时段查询。

 

图4-1

10.明细记录查询

用于查询历史信息,如图4-2。

明细记录查询采用分页查询,可以修改页记录数,页面控制按钮可方便控制翻页。

右侧状态信息,有“状态与”和“状态或”两种选项,可用于筛选信息。

“状态与”表示同时具有几种条件,例如选择右侧信息栏内“卡信号中断”按住“ctrl”键继续选择“超时”,点击“查询”,下面信息列表会列出同时具有这两种条件的信息。

“状态或”表示具有几种条件之一即可,如果还是选择“卡信号中断”“超时”则下面信息列表会列出包含卡信号中断,超时以及同时具有两种条件的全部信息。

 

图4-2

明细记录查询表内记录着下井人员活动的最详细信息,通过该表可以查询到人员井下活动的详细情况。

具体包含的信息介绍如下:

人员信息:

包括卡号、姓名、班组、工种。

分站信息:

包括经过分站的号码和名称。

定位器信息:

包括经过的定位器号码和名称。

状态信息:

指目前卡的报警信息,卡的报警信息有很多,例如:

定位中断指没有收到定位器信号、卡信号中断指卡不在分站信号覆盖范围、处于呼叫状态指卡正在被上位机呼叫等等。

起始时间:

指卡进入该区域的时刻,即被分站或者定位器收到的第一时间。

截止时间:

指卡离开该区域时刻。

保持时间:

即停留时间,用截止时间减去起始时间即是。

结束原因:

指卡状态变化,卡状态包含很多种情况,例如:

分站位置信息、定位器位置信息、分站天线信息、信号是否中断、升井入井信息等等,当其中任一种状态变化都会在明细表内增加一条记录,所以可以说明细记录是人员下井情况的最详细记录。

11.历史数据查询

历史数据查询表里记录的是系统每个轮询各个分站收到的卡信息,该查询以各个分站的信息为主表,每个分站每个轮询收到的卡的明细记录为从表。

界面如图4-3。

该表信息量比较大也是采用分页查询,可以使用状态信息“状态与”或“状态或”筛选信息。

右侧页记录数也可手动更改,下方有页面控制按钮。

如果勾选“关联定位信息”定位信息栏会显示卡相应的定位信息及这一状态维持的时间。

 

图4-3

分站信息栏内记录着分站每个轮询收到的卡数,温度信息以及卡的报警状态信息。

其中信息栏的每列都可进行排序,点击列名处,信息就会按照这列信息的内容进行排序。

默认排序状态是按记录时间排序,同一时间周期的分站按分站号从小到大排序。

如果勾选了“关联定位信息”,鼠标选中分站信息栏内任意一栏,下面的定位信息栏就会显示出该分站收到全部卡的详细信息,包括:

卡号、姓名、工种、班组、定位器号、分站号等信息,这里“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的定义是指卡进入目前状态和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例如:

卡移动导致天线位置变化或者定位器信息发生变化等。

“保持时间”指卡保持这个位置状态不变的时间,即截止时间减掉起始时间。

结束原因:

表示卡位置状态变化的原因。

 

12.识别区停留信息查询

区域停留信息查询表主要记录了下井人员在井下各个分站的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停留时间,进入位置及离开位置和原因等。

上面的对话框用于筛选需要查询的人员信息,如图4-4。

“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可以勾选。

 

图4-4

默认情况信息按时间排序,每条记录表示一个卡从进入分站到离开该分站的时间。

进入位置、离开位置指的是定位器信息,如果卡进入分站信号范围时收到了定位器信号,则这里记录的就是定位器号。

为了方便查询可以先点击“卡号”按卡号排序,同时按住CTRL键点击“进入分站时间”按照时间排序。

这样显示的结果就会比较清楚有序。

“离开原因”指区域信息变化即分站位置发生改变。

“断线时间”指卡被别的分站信号收到之前,离开当前分站信号之后中断时间的总和,有可能是几个时间段之和,例如员工进入分站信号盲区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被分站重新接收到如此反复几次这个过程。

这里反复的次数就是下列的“中断次数”。

13.在场信息查询

用于统计各个分站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收到过的人数总和。

点击菜单后,进入图4-5所示界面。

在统计栏输入要统计的日期时间范围后按“统计”按钮,系统统计完毕后在左侧“统计”栏显示每个分站这段时间内收到的卡总数。

注意此处的起始日期、起始时间之间,以及截止日期、截止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联合的关系,即表示选择的时间段是从2008年6月10日9:

28:

55到2008年7月10日9:

28:

55。

如图中选择1288号分站,在场人数14人,右方详细信息表将列出这14个人。

 

图4-5

点击左边分站记录,右边详细信息栏可关联出相应的详细信息。

注意,“最早记录时间”、“最晚记录时间”只是表示该统计时间段内,该卡最早记录下来的时间,以及最晚记录下来的时间,并不一定在最早记录时间和最晚记录时间这个范围内,该卡一直停留,也不一定最后该卡离开了该分站区域。

在“文件”菜单中可以打印。

14.活动区域查询

用于查询射频卡在一个时间范围内活动地点、出现频率。

如图4-6所示界面。

在统计栏输入要统计的卡ID、日期时间范围后按“统计”按钮,系统统计完毕后在浏览栏显示统计结果。

图3-6统计卡62在2008年6月10日早上9:

28:

55到2008年7月10日9:

28:

55之间的活动区域。

注意此处统计的并不是“6月10日到7月10之间,并且时间在9:

28:

55到9:

28:

55之间”的数据。

即起始日期、起始时间之间,以及截止日期、截止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联合的关系。

统计完成后,可按出现次数范围查询。

选中出现的某个分站记录,右侧详细信息栏详细记录了卡每次出现的准确时间。

例如图中选中5号分站,卡在该分站共出现1次,详细信息栏即显示这1个记录;

每次统计的结果保留到下次统计之前为止。

右侧下角显示对应的地图信息。

 

图4-6

“出现次数”指射频卡被分站收到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的次数,例如卡在统计时间内经过该分站一次,但是在经过时他的天线位置或者定位器信息发生过变化,那么这里卡的“出现次数”就会大于1。

15.移动轨迹查询

移动轨迹查询主要用于以动画形态演示员工的下井路线,通过移动轨迹查询可以清楚地看到员工以前在井下的活动情况。

见图4-7,输入员工编号或姓名拼音,如果勾选“定位器为主”轨迹可以记录经过的定位器信息,选“始终保留中断的定位器”,则轨迹不记录经过的分站。

若在“保留中断的定位器”后面输入时间,例如默认的10分钟,同时去掉“始终保留中断的定位器”,如果射频卡定位中断超过10分钟就回到分站的位置。

如果不选“定位器为主”此选项轨迹只记录经过的分站。

若需要和提前设定的此人巡检路线比较,则选择已经设置的路线,勾选“显示巡检路线”,图上会以蓝颜色线显示该卡应该经过的路线,绿线显示的是他下井实际经过的路线。

右边的信息栏记录的是轨迹信息。

“选择查看最近一次下井”显示的是最近的一次下井路线,“选择下井时间”可以选择以前所有下井路线中的一次。

如果想直观的观察卡的行进过程可以点击播放,小人图标会以一定速度在图上移动。

右侧对应的以蓝色突出显示他移动到位置。

绿色标注显示的是他经过地点的次数,经过次数越多的地点颜色显示越深。

播放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或停止播放。

同时可以使用工具栏内放大缩小图标调整地图大小,或者点击

可以改变地图的颜色。

通过双击右侧列表内的信息,可以改变播放进度,直接小人会跳到该时刻继续播放,此设计方便用户调节播放进度。

 

图4-7

16.温度历史查询

用于查询分站采集的历史温度数据。

选择需要查询的时间段点击“查询”就会把所有分站的温度信息显示出来。

如图4-8。

“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可以另行设置。

如果只查某一个分站,直接在对话框中输入分站号即可。

系统每一个轮询分站都会采集一个数据,所以这里表的数据量会很大。

查询采用的是分页查询技术。

 

图4-8

 

17.部门时点查询

部门时点查询主要用于查询某时刻所有人员下井的部门人员信息。

单击

可以显示该组别内的详细个人信息,包括卡号,总时长,平均下井时间,当前分站等信息。

显示关系图依次是部门,组别,成员,见下图4-9。

点击“展开”按钮可以看到每个部门和班组内的所有员工信息,点击“折叠”按钮则只显示部门信息。

可以在“查找员工”对话框内输入员工姓名或者编号直接找到该员工信息。

图表右上角显示当前下井的总人数。

 

图4-9

部门时点查询表可以很方便的查询任意时刻各个部门的下井情况,包括每个人的下井时间和所处的位置。

“当前分站”指卡现在所在的分站,“平均时常”指这个班组在所有员工下井时间的平均值。

“当前位置”指当前所在的定位器位置。

 

18.部门时段查询

用于查询一个时间段内各个部门的下井信息,操作和部门时点查询相似。

界面如下图4-10。

 

图4-10

部门时段查询可以从宏观上看出各个部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主要信息包括各部门下井总人次,下井总时长、平均下井次数等信息。

展开部门可以清楚看到该部门内所有人员的下井信息。

“下井平均时长”指按班次数平均的每班次时长。

“平均下井次数”是员工下井的总次数除以员工人数得的值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19.带卡查询

带卡查询主要用于检查替人带卡的可能行。

界面如下图4-11。

比较的依据是根据两张卡的下井轨迹。

首先选择下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可以只选日期不勾选具体时间。

比较点数:

是把时间段等分成相应的时间点,然后比较每个时刻点两个卡的状态信息,不是每个点的数据都是有效数据,两张卡的状态至少要有一张卡有分站信息,这时这个点的数据才有效,最后利用有效的数据再计算相似度。

用分站号、定位器号一致的数据数除以总的有效数据数,计算的百分比大于设定的“最小相似度”的数据在列表中显示出来。

最小停留时间:

即员工的下井时间。

设定完参数点击“查询”下方浏览栏右侧会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两张卡组合。

浏览栏左侧显示了这段时间所有卡的下井信息。

也可以勾选“单组查询”,直接输入两张卡的员工编号,如果输入姓名或者卡号需要点击“

”转化为对应的员工编号才可以进行比较操作。

 

图4-11

选中右侧信息栏中一条数据,双击,在下方信息栏就会显示这条记录中两张卡的路线,数字表示的是经过的分站号,括号内的数字是定位器号,如果没有收到定位器就显示为0。

如图中所示两张卡的轨迹,共有12个点的卡状态是有效数据,其中只有第一个点的状态两张卡不一致,所以相似度是11/12*100%=91.7%。

20.人数曲线查询

可通过曲线的形式直观地查看全矿、各区域人数的变化,并与定员数对比;可用鼠标取得曲线上任意一点各曲线的人数值。

曲线高于定员线即为超员,交点为超员的时间(可用鼠标取得时间值)。

曲线中超过定员数的部分可显示为红色,以示报警。

左下角显示方式分为两种:

“添加”和“覆盖”;选择添加时新选数据与现有数据显示在同一页面,选择覆盖显示清除现有数据显示新选数据。

见图4-12

图4-12

21.区域时段查询

可查询任意时段各区域的人数。

选择某区域任意一个时点的记录,可查看其工种分布和人员明细。

见图4-13。

图4-13

第五章考勤报表

考勤报表如下图5-1。

包括:

未出勤人员明细、井下考勤明细、入井次数统计、入井次数月报、员工考勤日报、员工考勤月报、部门考勤日/月报、部门入井月报、重点岗位日/月明细报、重点岗位日/月报。

 

图5-1

 

22.未出勤人员明细

按员工、班组、工种,开始结束日期等设定条件查询,下方将显示所有未出勤人员的简表,包括员工编号、姓名、卡号、班组、工种、职务等,如图5-2

图5-2

23.井下考勤明细

井下考勤明细报表记录着员工详细的上下井信息。

包括入井升井时间、入井分站、升井分站、入井定位器等信息,并可以打印。

界面如下图:

5-3。

在“查询”栏输入要统计考勤的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点击“查询”按钮进行查询。

也可以使用多种参数设置查询考勤信息,例如:

设置工作时间大于5小时,搜索结果会列出下井时间超过5小时的员工。

图5-3

“入井时间”指的是员工下井后被井下考勤分站收到的时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走到井口打卡的时间,通常系统记录的入井时间会比员工到达井口的时间要晚,具体会晚多少取决于员工从井口到井下考勤分站信号覆盖范围的时间。

通过井下考勤明细里记录的入井分站、升井分站可以初步判断员工的考勤记录是否正常。

正常的升井入井分站应该是井口的考勤分站号,如果是别的分站则说明这个的卡的轨迹有问题。

具体原因有多种可能,可能是考勤分站停电造成的,也可能是卡出问题工作不稳定了。

如果是系统停电造成的记录不准可以不用管,如果不是系统原因而是卡的原因就要注意,核实一下员工是否应该换卡。

24.入井次数统计

可查询任意时段员工下井次数,取一个月为时段即可查询员工每月下井次数。

根据指定的下井时间,统计一个日期范围内各个射频卡下井的次数。

如图5-4。

输入需要统计的日期范围,点击“统计”按钮即可完成统计。

每次统计的结果保留到下次统计之前为止。

统计完成后,可在查询栏选择或输入查询条件,按查询按钮对统计结果进行筛选。

 

 

图5-4

注:

必须先统计再查询,这样可以在统计的日期内进一步查询想要得到的数据。

如果先查询,不能选择日期,查询结果也不是想要查询的数据。

 

25.入井次数月报

入井次数月报用于统计员工一个月的下井情况包括下井次数、下井总时长、平均时长和早中晚班次的次数。

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班组或者员工进行查询。

如对矿领导每月下井次数及时间统计可按班组查询矿领导。

如图:

5-5。

 

图5-5

表内有的员工下井总次数大于早班+中班+晚班的次数,是因为一个班次内有多次上下井,但是记班还是一个班次,这种情况比较多的工种是司机。

 

26.员工考勤日报

用于查询员工某一天的下井情况,包括上的班次、下井次数、下井总时长。

见下图:

5-6。

选定日期点击“统计”即可看到当天全部员工下井信息。

可以选择班组或者某个员工点击“查询”查询某个班组或某个员工的下井信息。

 

图5-6

表里用数字1表示有班,0表示无班。

日报表格也采用了统计、查询两种操作,利用统计先查出一天的数据,统计完成之后可以查询班组或者员工当日信息。

 

27.员工考勤月报

如图:

5-7,考勤月报用于统计员工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包括早、中、晚班次统计,总出勤,出勤数等情况。

可以查询某个班组或个人信息。

图5-7

“出勤数”表示出勤的天数。

“总出勤”表示出勤的班次,有时候总出勤大于出勤数表示一天下了2个或3个班次,在日报的小表格里有标注。

因为格子小有的字不能全部显示出来,想看的时候把表格拉宽就可以看清这天的详细班次情况。

28.部门考勤日/月报

部门考勤日/月报用于统计各部门所有员工的日工作情况或月工作情况。

与员工考勤月报不同的是用户还可以自己选择任意时间段查询各部门工作情况。

部门考勤日报如图5-8、月报如图5-9。

图5-8

日报统计的是一天部门总人数、入井人数、入井次数、早中晚班次数以及总时长、平均时长、人均入井次数。

可以选择班组进行查询。

月报统计的是部门一个月的下井情况。

统计内容和日报一样。

 

 

图5-9

 

29.部门入井月报

部门入井月报宏观反映了部门一个月下井情况,这张表内含有上个月的下井数据,方便进行比较。

主要包括上个月和本月入井次数、下井时长、人均时长、平均次数、本月低于两小时数以及本年度总次数。

可以使用班组查询。

如图5-10。

平均时长为按班次数平均的每班次时长。

 

图5-10

 

30.重点岗位日/月明细报

“重点岗位出勤明细日报/月报”按每日(每月)统计各重点岗位员工考勤情况。

主要对比不同员工的各项指标差别。

包括以下信息:

1、当日(月)入井次数、各班次数;2、当日(月)入井的总时长、平均时长、平均入井次数。

如图:

5-11。

 

图5-11

重点岗位指:

安监/瓦检员、矿领导、劳务工、外委工、车辆、机关人员、区队领导、车辆司机、正式工。

 

31.重点岗位日/月报

“重点岗位出勤日报/月报”按每日(每月)统计各重点岗位类型考勤情况。

主要对比不同岗位的各项指标差别。

包括以下信息:

1、当日(月)入井数、次数;2、当日(月)入井的各班次数;3、当日(月)入井的总时长、平均时长、平均入井次数。

如图:

5-12。

 

图5-12

各岗位人数为当前带卡人数,包括劳务工数(包括计件工、计时工)。

各早中晚班的数量,是经过班次统计处理的班次数。

 

第六章报警查询

报警查询报表如下图:

6-1。

包括分站报警查询、所有报警查询、卡电池报警查询、定位器电池报警、定位器无信号查询、呼救历史查询、入井超时查询、异常工作报警、超员报警查询、区域超时报警查询和区域禁入报警查询。

 

图6-1

32.分站报警查询

用于查询分站因信号中断产生的报警信息,产生报警信息的原因可能是线路故障导致信号不通,也可能是分站停电导致的没信号。

选择起始时间后查询这一时间段内的所有分站报警,还可以单独查询某个分站的报警信息。

如图6-2。

图6-2

“报警次数”的计算是用分站中断的时间除以系统轮询时间,即系统运行时分站有多少个轮询不通信号的次数。

这个表的数据反应了这段时间内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利于分析哪些分站通信不好。

33.卡电池报警查询

如图6-3。

用于查询卡电池报警信息。

除了即时发现报警信息,应定期查询此项报警情况,以及时更换射频卡电池,避免因电池没电影响员工考勤。

图6-3

一般卡电池从开始出现报警到最后没信号还可使用半个月左右时间,这段时间卡只要下井就会在客户端报警窗口显示报警信息。

在井口刷卡时,验卡程序也有提示。

应尽早提示员工更换电池。

34.定位器电池报警查询

如图6-4。

用于查询定位器电池不足的情况。

除了客户端即时发现处理外,应定期查询此项报警情况,以更换定位器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