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769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docx

风机检修离心式风机检修

离心式风机检修

工作原理:

当叶轮在电动机的带领下转动时,充满与叶片之间的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甩出,进入机壳。

同时获得能量(压力能和动能)。

此时,在叶轮进口就产生了负压。

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叶轮,如此反复,风机就起到不断排送空气的作用。

检修项目:

一:

大修项目:

1.清理机壳,检查机壳磨损及腐蚀情况。

2.修补或更换磨损的叶轮、叶片。

3.检查紧固风机轴承箱地脚螺栓。

4.检修轴承。

(包括更换滚珠轴承及更换润滑油)

5.检查主轴是否弯曲,检查轴颈的状况。

6.检查对轮,修理和更换磨损件。

7.轴承冷却水系统检修。

8.风机叶轮静平衡效验。

9.对轮找中心。

10.检修风门挡板及转动装置。

11.修理试运行。

二、小修项目:

1.检查焊补磨损的机壳、叶片。

2.检查调节风门及转动装置。

3.检查轴承间隙,包括滚动轴承及润滑油情况。

4.检查效验叶轮静平衡。

5.轴承冷却水系统检修。

6.检查对轮,更换磨损零件。

7.检查对轮中心。

8.检查风门挡板及转动机械。

9.修后试运行。

检修工艺:

一:

停机前的检查和准备:

1.停机检修前检查轴承和电机的震动及油温情况。

2.检查轴承盖油封的漏油及润滑油质、油位情况。

3.检查风机轴承,电动机轴承内部有无摩擦和其它声音,并判明原因,一便在检修时消除。

4.检查风机轴承冷却水的来水、放水斗的排水是否畅通正常。

5.轴承座、蜗壳、电动机的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6.风机的外壳、伸缩节(软连接)及法兰连接处是否损坏或泄露。

7.风门是否开关灵活,外部连接装置是否完好。

8.察看运行记录,了解满负荷时的电、电压,必要时可做效率试验。

9.准备好检修所用的备品、备件,材料和专用工具。

10.工作场地应有照明,清除与施工无关的一切杂物。

11.联系切断电机电源,取下操作电源溶丝。

所有有关闸板、截门应严密关闭,并在上述各处挂上工作牌,经工作负责人检查呜呜后方可允许开工。

二:

对轮的检修:

1.取下轮罩,查明或打上对轮连接的位置符号,再卸下对轮螺丝。

2.用百分表和塞尺检查对轮间隙,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

3.对轮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详见《装备与找中心》。

三:

轴承及轴承箱的检修:

1.将轴承座(箱)外部抹干净。

然后拆卸油杯、温度计及冷却水装置。

2.打开放油孔,用容器装盛从油箱内放出的润滑油。

检查油是否含有水分、杂质、金属末如有应查明原因。

3.松掉上盖、端盖螺丝,拆卸时必须作好上盖、盖端与轴承座(箱)的配合记号,保留好上盖及端盖的原有各衬垫。

4.将轴承座(箱)内及轴承上的余油抹干净,检查轴承座是否有裂纹、沙眼。

油面镜有无破损,油位中心标志与实际要求是否相等。

5.发现穿透性沙眼,可在沙眼处钻孔,用铅填实,发现裂纹可视其裂纹程度决定焊补或更换。

6.清洗端盖,检查金属轴封磨损情况,清洗回油槽,对于毛毡轴封则应取下羊毡,清洗检查卡槽以及羊毛毡是否硬化,是否紧嵌在卡槽内。

如果羊毛毡硬化则予以换新。

7.检查冷却水道,检查弯头、水管、轴承箱内水道有无堵塞或沙眼,裂纹,并修理缺陷;检查、修理冷却水阀门。

8.检查清洗轴承座(箱)上有螺丝、定位销,清除其锈垢和毛刺。

四:

滚动轴承的检修:

1.将轴销吊起可用支架支起,使轴承外圈可以自由转动。

2.抹净轴承上的余油及杂质。

3.用塞尺(或压铅丝)检查滚珠颈向游隙,检查轴承是否走外圈或走内圈。

检查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面和夹持器是否有破裂、麻点、锈斑、分层、脱皮、变色等现象。

对因走内圈或走外圈而明显磨损的轴承。

可以换新或镀铬修补其磨损量。

4.装好轴承座上盖,用塞尺(或压铅丝)方法检查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间隙。

(所用铅丝直径约为所测间隙的2倍左右)。

5.装好端盖,用上述方法检查推力间隙、膨胀间隙。

6.上述(4、5)两条在风机全部检修完毕、整体装复时进行。

7.清洗、检查、拆洗、装复轴承的工艺标准详见《轴承质量标准》。

五:

叶轮和轴的检修:

1.拆开人孔门盖,初步检查叶轮磨损情况。

2.检查叶轮晃度及叶轮进口对集流器的间隙,作出记录。

3.拆开蜗壳的上罩,卸下集流器,然后将转轴吊出壳体,放置在专门的拖架上,起吊应有经验的起重工在场,并由一人统一指挥。

吊出后的叶轮视其情况决定是否用水冲洗表面。

4.检查叶面、轮盘及各焊缝的磨损、裂纹、采取焊补或换新。

5.检查铆钉头的磨损及紧固情况。

6.更换叶片:

a.先将新叶片称量重量,按基本等重的叶片在叶轮上以180℃称置焊。

b.吹割旧叶片时,必须对称地吹割,即使全部更换叶片,也应在叶轮四周均匀留下4片或多片,待新叶片在其它部位点焊完后方可吹割。

c.电焊完毕最后施焊时,必须对称地分段施焊。

d.焊接完毕后应检查焊缝质量,并检查叶轮前后轮盘是否变形,如变形需做效正处理。

7更换叶轮:

a.吊住叶轮,使其在卸除轴盘螺丝或铆钉后不致甩落。

b.卸下螺丝或割掉铆钉头冲出铆钉,用榔头震击取出叶轮。

c.装新叶轮时应对正轮盘与轴盘的铆钉或丝孔。

旋紧四个螺丝使轴盘贴紧或夹紧。

d.铆钉直径大于8mm的要热铆,加热温度为1000---1100℃(樱红色)。

终锻温度不低于

50℃,环境不低于10℃。

e.铆钉加达到温度后,迅速置人铆孔,下面用顶具拖住,上面用铆枪或铆锤罩结实。

铆接时必须对称铆接,以免受热不均。

f.铆接完毕后用小锤敲击铆钉头,判断铆接松紧,以响声清脆为好,否则须取下重铆。

8.对于单面进风转子轴盘的卸拆:

a.卸下转子轴端并3和锁紧垫圈。

b.让叶轮或轴任意一端着地靠实,另一端吊住但可作移动,然后装好后专门拉架,火焊加热轴盘到一定的温度后,用拉架或大锤振击使轴盘与轴脱离。

9.卸取后,检查轴盘的轴孔、键及键槽,消除其缺陷。

10.检查轴盘是否有裂纹、变形及磨损情况,并视其情况进行焊补或更换。

11.对新轴盘的加工要求:

a.轴盘与轴的配合应有0.00~0.03mm的过盈。

b.轴盘轴孔必须与轴盘上的叶轮套合处外圆同心,中心偏移不超过±0.15mm。

c.轴盘上靠置叶轮盘的平面必须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其轴向偏差不超过0.02mm。

12.检查轴及轴颈有无伤损、裂纹、磨裂等。

13.检查轴颈的椭圆度、圆锥度。

14.在机床或本身轴承经百分表检查轴弯曲,弯曲超过限量时进行直轴。

15.在安装位置检查轴的仰度和挠度。

16.轴盘、叶轮的装复、拆卸程序反向进行。

仍用火焊热或以铝板垫住大锤敲击复位。

17.装复后,应检查轴盘复位情况。

18.装复后的转子或叶片经过焊补,清灰及换新均应进行效静平衡。

六、蜗壳、集流器、风门、伸缩节的检修:

1.清洗蜗壳内部。

2.检查蜗壳、集流器、风门和伸缩节,有无裂纹、锈蚀、磨损、穿孔,决定修补或更换。

3.检查风门及装置的磨损情况,开关是否灵活,风门装置方向是否正确,风门与门轴是否松动、弯曲、变形。

开关标记是否符合实际,轴流导向器的滚轮是否灵活,,转动装置是否卡涩。

并对缺陷进行消除。

4.检查人孔门螺丝是否完好和门盖磨损、腐蚀程度,根据情况修复或换新。

5.清理门盖及蜗壳内结合面,将残余垫料铲刮干净。

七、风机的修复:

1.将检修合格的转子(滚动轴承及对轮已套在轴上)吊入蜗壳。

起吊工作应由起重工主持。

2.将轴轻轻落在轴承座上,注意防止滚动轴承与轴承座的碰撞。

3.用煤油清洗轴承、轴承箱,并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盖好轴承箱的上盖。

4.盘动转子,初步找叶轮机壳内位置以及轴承位置。

5.检查轴水平,并进行调整(通过在轴承下加减垫片的方法进行)。

调整时注意轴承座下所加垫应不超过3块。

6.按要求最后调整叶轮在机壳内部的位置,并将各有关间隙作记录。

7.测量调整轴承各部间隙、顶部间隙调整好后作出记录。

并装好轴承座上盖及端盖。

同时加好润滑油,好温度计等。

8.装复冷却水管及轴承座水道连接弯头。

9.盖好蜗壳上罩。

10.对轮找中心,对轮轴向、径向偏差作好记录。

11.装复对轮螺丝及对轮保护罩。

12.检查蜗壳内清洁无杂物后关闭人孔。

13.打扫现场。

质量标准:

一、对轮:

1.对轮外缘的晃度,轴向摆动不大于0.05mm,径向摆动不大于0.08mm。

2.对轮找中心时,其圆周和端面允许偏差不超过0.05mm。

3.两半对轮中间间隙为4—7mm。

4.对轮应完整无裂痕,销子螺丝与橡皮圈配合不松动,橡皮圈与对轮轮孔有一定间隙。

一般为0.50---1.00mm。

5.对轮与轴向配合要符合下表要求:

轴径(mm)

配合紧力(mm)

φ50—80

钢制≯0.02

铸铁≯0.01

φ80—120

钢制≯0.025

铸铁≯0.015

φ120—180

钢制≯0.03

铸铁≯0.02

6.对轮轴孔的锥度及椭圆度的误差均不得大于0.032~0.04mm。

二、蜗壳进风室(集流器)

1.蜗壳进风室不得漏风。

2.衬板完整。

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1/3,固定焊接牢固,不得脱落。

3.人孔门、检查门严密不漏。

4.轴承应固定牢靠。

与进风室结合处焊接严密。

5.集流器完整,不得磨损。

6.集流器与叶轮的间隙应符合要求。

三、滚动轴承:

1.夹持器不得有裂纹、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3时必须更换,滚珠不得有麻点等缺陷。

2.滚动轴承用稀油润滑时,加入量应位于滚动轴承下部滚珠的中心线处。

3.滚动轴承装置时,油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