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167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 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5词五首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斜(huī)/千(zhàng)里/勒()/羌()/麾()/(qíng)苍

舴艋()()

2.根据课文填空。

(1)词是兴起的一种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后来才称为“词”,又称“”、“”等。

(2)温庭筠,原名,字,晚唐太原祁人,是词派的重要作家。

(3)《武陵春》的作者是,她是(朝代)著名的女词人。

号,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4)范仲淹(980~1052),字,(朝代)家、家。

苏州吴县人。

(5)苏轼是(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弟合称“”。

(6)辛弃疾(1140~1207),字,号,著有《》,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思想和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课内达标

3.下列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是什么含义,请加以解释。

(1)脉脉:

(2)边声:

(3)千嶂:

(4)沙场:

(5)了却:

(6)聊:

(7)骑:

(8)倾城:

(9)物是人非:

(10)舴艋舟:

4.名句默写填空。

(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倾诉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绵绵情意。

(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___,。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渔家傲》中描写边塞落日雄奇壮美的句子是:

“千嶂里,。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企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6)用典是古诗词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请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一个用典的句子:

___,___,___。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点明自己“倦梳头”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

(8)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独特的表现忧愁的句子是:

________,

(9)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豪情。

(10)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指出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3)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4)将军白发征夫泪。

()

(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6.走进名人,品读美文,我们会惊喜地发现:

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温庭筠的愁情恰似江水悠悠,令人肠断魂销;范仲淹将无限的愁思赋予白发和泪水;李清照的人生之舟难载离愁别绪。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名句?

请写下来。

7.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望江南》一词通过动人的情景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盼望丈夫归来的妇女形象。

B.《渔家傲·秋思》一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萧条景色的描写,通过作者情怀的抒发,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主要是抒发作者为国效力而不得的失意情怀。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描写了作者对收复中原的渴望,同时又写出了自己年事已高,壮志不能实现的惆怅。

扩展阅读(A)

(一)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地区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表明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轻松愉快。

9.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____,下阕写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10.“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试加以描述。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词的意思是什么?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2.“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分别指代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和

13.作者采用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情绪。

(三)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4.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和____等景物,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对这两个进行简要赏析。

(四)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

平岗细草呜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②。

[注释]①些:

语气词,无实义。

②荠(jì)菜:

一种野菜,生于田边、村舍附近或路旁。

16.这首词描写的内容是____。

17.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18.“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②。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④。

零落成泥碾作尘⑤,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

残破的桥。

②无主:

无人过问。

③更著:

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

任凭。

群芳:

其它的花。

⑤零落:

凋谢。

19.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0.试从含义及作用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下面两句中“风雨”的异同。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含义:

作用:

(六)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1.词的上、下片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词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2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七)一剪梅

[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②,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⑤。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

粉红色的荷花。

簟(diàn):

竹席。

②轻解:

轻轻地提起。

③锦书:

指书信。

④雁字:

雁阵。

传说大雁在飞行的过程中会排出各种字样的队形,故称雁阵为“雁字”。

又,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在匈奴牧羊十余年。

后来他将一封信系在大雁的脚上,汉武帝打猎时射下了这只南飞的大雁,设法营救了苏武。

后来就有了大雁能替人送信的传说。

回:

南飞。

此时是秋天,大雁从北往南飞。

⑤两处闲愁:

指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无限思念。

24.词人触景生情而作此词,她所看到的景和由此触发的情分别是什么?

25.“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一句写情名句。

我们之前学过李煜《相见欢》词,其中有一句在写法上与此非常类似,请写出李煜的这句词。

(八)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①,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注释]①轩:

窗。

26.找出这首词上片中抒发情感的关键句。

27.这首词的上片中加点词语“十年”和“千里”有什么艺术表达效果?

28.苏轼这首怀念亡妻的《江城子》与其《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同一时期,但两词的风格却迥然不同,请略作分析。

(九)小重山

[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②,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①寒蛩(qióng):

指秋冬时的蟋蟀。

②旧山松竹老:

指家乡沦陷已久。

29.“帘外月胧明”属于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30.下阕首句“白首为功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31.词的最后三句运用了“知音”的典故,你知道这一典故是有关哪两个人物吗?

这么写的作用是什么?

3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3.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全词突出渲染了一个“”字,言浅意深,表达了词人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34.词中用了两个“欲说还休”,有何妙处?

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课文知识链接

1.词的常识:

①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属性的词调,也称词牌。

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的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②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都是极少数。

③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有些词调除正体外还有变体,并非都是一成不变的。

④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⑤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词谱对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规定,各不相同。

2.作者简介

(1)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人,也是当时作词最多且对后世长短句的发展影响极大的词人之一。

温庭筠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虽为唐初名声显赫的太原温氏后裔,但是,到他的父亲这一代,早是家道式微。

温庭筠少年时代即善思敏悟,才华横溢。

长大后,更是博闻强记,通晓音律,善为管弦,而且尤以诗词文赋见长。

世传温庭筠每入试,押官韵作赋,从不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得“温八吟”之号。

又曾经“八叉手而成八韵”,人称“温八叉”。

大约是因为其长相较为丑陋的缘故吧,所以时人亦有称他“温钟馗”的。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文正”。

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范仲淹曾长期镇守西北边疆,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为西夏人所服,称赞他“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做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即作于密州太守任上。

当年春夏,密州天旱,旱蝗灾害相继发生。

苏轼曾到常山祈雨,果然得雨,他再往常山祭谢,归途与同僚会猎于铁沟,途中写了一系列作品,这首最为人们所称道。

(4)李清照(1084—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从小就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其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金兵入侵中原,李清照举家南逃。

后来赵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李清照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愁苦。

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5)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辛弃疾在文学创作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1188年,好友陈亮(也是南宋著名的词人)造访辛弃疾隐居之地带湖,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促膝谈心,共同商讨御敌大计。

南渡近三十年,辛弃疾梦寐以求的是指挥百万雄师,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然而他的美好夙愿,直到两鬓斑白,也没能实现,课文中这首《破阵子》词表达了作者这种复杂的感情。

3.词派常识

花间词派诞生于晚唐五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

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一句。

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但只继承了温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多数作品尽力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辞藻艳丽,色彩华美,题材狭窄。

豪放派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词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

豪放派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如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婉约派婉约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词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婉约词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参考答案:

25词五首

1.晖;嶂;lè;qiāng;huī;擎;zé;měng;2.

(1)唐五代;配合音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2)岐;飞卿;花间(3)李清照;南宋;易安居士(4)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5)北宋;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三苏(6)幼安;稼轩;《稼轩词》;爱国主义;战斗3.

(1)形容阳光微弱;

(2)边塞特有的声音;(3)崇山峻岭;(4)战场;(5)了结,把事情做完;(6)姑且;(7)一人一马称一骑;(8)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9)景物依旧,人事已变;(10)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舟。

4.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将军白发征夫泪;(4)长烟落日孤城闭;(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0)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5.

(1)夸张;

(2)用典;借代;(3)借代;(4)互文(即:

将军白发和泪和征夫白发和泪。

意思是说,将军和士兵们戍守边疆多年头发都白了,因思念家乡而落泪);(5)对偶6.醉里挑灯看剑;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C8.D9.边塞秋色;思乡之情10.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11.将士们难以入睡,将军和士兵们戍守边疆多年头发都白了,因思念家乡而落泪。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2.叶的茂盛;花的凋零l3.委婉含蓄14.夕阳落花归燕l5.这两句词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16.农村(田园、乡村)风光l7.破、鸣、点。

18.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19.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尚节操、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意思接近即可)20.含义:

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

(意思接近即可)作用:

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但烘托的内容不同:

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21.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相宜的深幽意境。

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

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作品表达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纯朴美好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22.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知树林旁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可是过了石桥转个弯,那店又出现了,这叫人多么高兴啊。

体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3.“明月”“清风”这些都是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相宜的深幽意境。

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整,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不是事物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24.南飞的雁阵;与丈夫分别两地的相思之情。

2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6.无处话凄凉。

27.“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之中,又有难以逾越的生死阻隔,词人怎能不产生“无处话凄凉”的无奈感慨?

时间、空间、生死,种种界限难以跨越,词人只好乞求于梦中相会了,又为下阙“记梦”作了铺垫。

28.《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但描写了打猎的壮阔场景,也表现了词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意境豪放雄阔,是典型的豪放派词作。

而这首《江城子》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哀婉动人,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具有典型的婉约风格。

29.景物;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人物苦闷的内心感情。

30.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1.俞伯牙和钟子期;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只图眼前的安逸而不思收复失地,也表现了作者知音太少的苦闷心情。

32.上阕写蟋蟀哀鸣,自己半夜梦回千里之外,内心苦闷难当。

下阕表达了家国衰败、功业难成、无人理解的忧愤心情。

33:

愁;痛苦。

34.作者连用两句“欲说还休”,采用叠句形式,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