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6229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docx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能源肥矿企业交流会发言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矿井稳产高产

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简要回顾年顶板(防冲)及开拓开采工作;二是查找年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年顶板(防冲)和开拓开采工作安排。

一、年顶板(防冲)和开拓开采工作回顾

年,生产技术专业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强化顶板(防冲)和开拓开采技术管理,严格技术审批审查,超前安排采场接续,较好地实现了接续合理、产量均衡、采掘提效等目标。

主要工作是:

(一)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效果明显。

根据省局要求组织,认真研究优化开拓方案和调整采场接续,超前制定了年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实施方案。

1.老区各矿特别是曹庄和白庄矿加大了煤柱收缩力度,简化了生产系统、节约了维护成本,白庄矿一季度提出了上下组煤配采方案,合理规划了三年内回采接续方案。

2.梁宝寺超前考虑、科学安排采场接续,以防冲安全为前提,加快了3200采区西翼、-708m大巷开拓工程施工,制定了2015年下半年形成3200采区西翼工作面、2016年形成3600采区工作面的接续方案。

3.新投产的杨营和陈蛮庄煤矿在开拓未展开、接续较困难的情况下,优化方案、提高单进,杨营今年二季度形成了2个综采面生产的格局、陈蛮庄3400和3100采区的掘进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4.兴杨公司提出了东风井煤柱回收方案意见;鑫国公司加快了4400采区开拓准备工作。

(二)开拓开采技术管理稳步提升。

1.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等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完成了《肥矿集团技术标准》,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顶板安全管理的特别规定》、《关于强化规程措施闭合管理的通知》和《集团公司采煤工作面验收规定》等制度。

2.高度重视矿井重点项目、工程和采区技术管理。

每季认真研究分析各矿生产接续、技术方案和隐患排查等工作,根据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办公会意见指导,各矿技术管理稳步推进。

梁宝寺矿完成了3800采区开拓和井田压煤区域开采方案比较;杨营矿通过高分辨率解释资料和巷道实际揭露,多次优化调整了31K00和3500采区设计;陈蛮庄根据煤种稀缺接续紧张实际,多次分析论证充填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并利用西大巷开拓优化3206面接续相邻3402面的方案,避免了孤岛开采。

3.严格技术审批。

严格按上级各类技术文件和法律法规要求组织编审各矿井开拓方案、矿井技术改造、水平延深设计、采区设计及有关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及时进行严谨审查批复。

4.找煤扩量工作取得成效。

结合老区实际,充分排查利用矿井浅部剩余储量,设计回采了曹庄3601面、白庄32100面等多个煤柱工作面,回收的边角和煤柱资源对稳产增效、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起到了重要作用。

5.严格规程措施管理。

集团公司定期组织规程措施检查,对检查出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严肃处理。

四季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强化规程措施闭合管理的通知》,重申了规程措施责任分工、闭合机制和责任考核,有力深化和推进了规程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采煤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倾角综采采煤成效显著。

陈蛮庄3206面是全国首个大倾角、软煤层、不对称褶曲构造、大采高、高地温工作面,经过详实调研、严密组织、及时总结分析,通过采取顺序移架、单体辅助调架、断层段中部进刀、合理调整采高等工艺,通过选用四象限变频采煤机、进口煤机液压制动装置,成功解决了平均倾角31°(最大40°)、切眼中下部褶曲变坡等一系列国内难题,实现了安全生产,目前已达到月产6.0万t的水平,为今后类似条件的回采积累了宝贵经验。

2.集团公司逐步推开了坚硬顶板、坚硬夹矸、高承压水体上的八层煤综采工艺。

除曹庄矿外,白庄矿今年也在8804工作面成功应用、并已实现8层综采连续生产。

3.试验成功十层煤综采工艺。

在曹庄矿10501面攻克了受水威胁、遇水软化底板、小岩柱破碎顶板等难题,成功采用了综采工艺,目前该面已安全度过初压,实现正常推采。

至此,集团公司在所有主采煤层(3、7、8、9、10层)均成功采用了综采工艺。

(四)高掘高效成效显著。

年集团公司制定下发了《年关于开展安全高掘高效活动实施意见》,高掘高效效果明显。

曹庄矿综合单进达211米/月,白庄矿综合单进达212米/月,梁宝寺公司综合单进达到了179米/月。

(五)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化。

1.高度重视冲击地压防治体系建设。

梁宝寺、二号井、杨营和陈蛮庄均健全和建立了冲击地压防治体系,形成了“冲击危险性评价—冲击危险区域圈定—防冲措施落实—防冲效果检查—防冲工作总结”的闭合运行体系。

2.针对各矿实际,明确防冲重点。

一是梁宝寺明确把冲击地压防治作为采场接续安排的前提和基础,优化采场布置、提升在线监测和防治技术水平;二是二号井重点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体系,目前二号井已基本形成了评价、监测、解危的程序化运作,保证了联合试运转顺利通过;三是陈蛮庄和杨营煤矿完成了目前埋深的冲击倾向性鉴定,促进了陈蛮庄竣工验收顺利通过,为矿井当前和今后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依据。

3.防冲技术水平取得新提高。

一是梁宝寺矿利用弹性波CT技术反演应力场,已在3308面进行了冲击危险性评价,提高了评价精度;二是梁宝寺矿创新提出了《利用卸压孔进行孔内注水综合卸压防冲方案》,通过施工“-5°”俯角卸压孔进行孔内注水,改变卸压保护带煤体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煤层冲击危险性;三是研究分析采区与条带回采次序、工广煤柱和构造的应力叠加规律,掌握了梁宝寺3304工作面多处反复卸压后煤粉钻仍然反弹超标的机理,确定了在村庄搬迁之前暂不回采、搬迁完成后布置大面一次采出的开采方案;四是各冲击危险矿井应力在线和微震监测系统使用正常,实时监测,及时分析预警,卸压解危措施更具针对性;五是梁宝寺矿和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对3201孤岛煤柱刀把工作面进行科研攻关,制定了专项防冲措施进行实施,现已安全推过应力最集中最危险的孤岛煤柱刀把,接近安全停采。

(六)开拓开采设计研究更加深入。

今年以来,梁宝寺、杨营等矿进行了地应力测试,掌握了井田一定区域内地应力分布规律,为开拓回采设计科学选择方位、层位、巷道保护煤柱、停采线留设、开采顺序和回采工艺等提供了基础资料,做到规避风险、合理利用应力场态势。

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依据更加科学合理。

曹庄煤矿推广创新开采设计,应用了沿空留巷技术,降低了掘进率,回收出工作面之间煤柱,提高了煤炭回收率;陈蛮庄3400底部排水和供电硐室布置在3煤以下稳定细砂岩层位中,成本投入低、支护效果好。

(七)优化支护效果提升明显。

1.刚性支护逐步减少,柔性支护推广范围更加广泛。

在深井高应力区、过断层、动压区、离层沉降区等地点,逐渐推广锚网索配合锚梁支护体系,提高了支护效果。

2.深部支护取得突破。

通过支护体、围岩、应力集中部位的耦合设计,有效限制围岩破坏变形,取得了支护稳定、变形可控的明显效果。

梁宝寺二号井井底车场、主要硐室(胶带大巷机头硐室最大断面达77m2)及大巷采用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筋锚杆、全断面锚索、二次注浆锚索工艺,成功治理了深部高应力、塑性变形大、支护易失稳等难题(说明一下断面、深度、支护强度及效果);陈蛮庄3400采区底部巷道埋深达1100m,并处于3煤异常区内,通过选择合理层位,采用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筋锚杆、全断面锚索耦合支护工艺施工,目前巷道支护体系稳定可靠。

二、年顶板及开拓开采存在的问题

1.处室垂直管控力度小,个别矿在“三支队伍”作用发挥、零星岗点和个人正规操作方面还存在问题。

如白庄矿在8层二合顶管理和敲帮问顶制度落实方面还存在漏洞,导致一些问题发生,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杨营矿在3103面停采过程中出现了顶板管理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致使生产被动、工期延误。

2.鲁西南新建矿井开拓尚未全面展开,生产接续相对紧张。

杨营矿3501面就出现了安装滞后,影响正常接续的问题。

3.相同条件下工作面单产、掘进效率较国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4.冲击地压、顶板及矿压监测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矿压分析、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面还不够到位。

5.开拓开采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特别是专业人员数量和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6.在科技创新、推进采掘新技术和新装备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三、年顶板(防冲)及开拓开采技术工作安排

随肥城老区采场向下组煤逐渐转移、鲁西南新建矿井投产、梁宝寺煤矿向深部延伸,顶板(防冲)管理及采掘技术管理难度和广度逐渐加大。

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是我们所有专业技术人员所应思考、解决和面临的课题。

年顶板(防冲)及开拓开采技术工作重点是:

(一)继续优化布局,合理集中生产。

要结合各矿井实际,研究制定年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方案。

新建矿井要加快开拓准备力度,肥城老区各矿井要把边角煤回收,尽快收缩和简化系统。

曹庄矿要进一步加大-120m大巷煤柱收缩力度,同时对年采场再分析、再优化,避免2个十层面同时生产;白庄矿-250m水平32100煤柱面上半年回采完毕、下半年回撤封闭3100采区,尽快收缩系统;梁宝寺要规划好矿井长远接续,保证3年后乃至10年内矿井不减产;陈蛮庄要进一步研究3200、3400采区工作面接续顺序方案,统筹考虑开拓布局和掘进方案。

(二)加强开拓开采技术管理。

新的一年,生产技术工作面临复杂多变的现场条件和更多更广管理内容。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工程和采区的技术管理力度,保证技术管理稳定有序;三是认真履行技术审批职责,确保合法合规生产;四是强化规程措施管理;五是抓好巷道开门设计和特殊开采条件技术管理。

具体安排如下:

曹庄矿要进一步分析剩余储量赋存,做好找煤扩量工作,尽量做好煤层配采,提高煤质;同时总结10501综采经验,做到十层煤综采连续生产。

白庄矿要抓好采场优化、提高单进、加快接续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进度,保证采场接续。

杨营煤矿要督促尽快完成西翼延深设计,编制西翼延深三类工程网络图,抓紧安排西翼延深工程施工,为矿井中远期接续打好基础;杨营年采场调整要确保今年和矿井3年后的大接续;31K02、3505面必须提前掘进完成、确保3501面和3105面接续。

陈蛮庄要根据3101面实际情况,分析提高3200采区开采上限,做到精采细采;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大倾角、软煤层、复合顶板、煤层异常区下的充填留巷工艺难点,做好课题研究,争取充填留巷成功,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同时优化工作面接续。

(三)努力提升单产单进水平。

总结年肥城老区各主采煤层综采工艺和鲁西南新区大倾角、软煤层、大采高、高地温和放顶煤工艺技术成果,继续提升装备水平和提高机械化开采程度,进一步提高工作面单产。

总结年集团公司掘进连续运输、综掘配套工艺技术成果,研究提高支护效率的方案措施,继续提高掘进单进水平。

(四)高度重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1.深入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研究,积极调研冲击地压防治先进技术与经验,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防冲科研攻关,努力提高防治水平。

2.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规范冲击地压监测。

一是回采前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划定危险区,编制防冲设计、制定防冲监测和治理措施;二是综合分析工作面、采区和矿井地应力和微震监测数据,全面解析应力分布及煤体弹性能积聚态势,及时卸压解危;三是加强工作面煤粉监测。

3.重点区域必须反复卸压。

一是梁宝寺和二号井要始终超前采煤工作面300m施工卸压孔卸压;二是梁宝寺要进一步研究超前工作面100m进行煤体高压注水防冲措施,在两顺槽超前10~100m进行长钻孔静压注水,改变煤体物理性质、降低煤层冲击危险性;三是冲击地压矿井掘进全煤巷道全部施工卸压孔卸压;四是排查所有留底煤巷道,全部施工底板卸压孔重复卸压,并及时注水封孔。

4.梁宝寺和二号井要高度重视防冲工作,在冲击地压防治上不能有丝毫放松。

一是同一采区严禁2个工作面同时生产;二是梁宝寺今年孤岛工作面较多,要加强监测,提高预警级别,及时落实卸压解危措施,及时消除隐患;三是梁宝寺3200西翼掘进要与3200采区工作面保持规定距离,避免相互扰动;四是二号井3煤具有强冲击性,要逐头逐面进行冲击倾向危险评价,落实各项防冲措施。

5.杨营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煤粉监测,严格落实埋深800m以深卸压措施,岩巷揭露煤层前必须编制专项防冲措施。

6.陈蛮庄3102面为孤岛煤柱开采。

要落实应力在线监测、超前卸压、煤粉检验等防冲措施。

(五)进一步提升顶板支护设计水平。

1.要进一步减少和杜绝刚性支护,全面推广柔性支护。

特别是在过断层、动压区、离层沉降区,全面推广锚网索-锚梁或可缩支架,淘汰刚性支护。

2.加大深部高应力支护技术研究,提升对深部高应力支护机理和支护设计的认识和高度。

要认识到深部高应力支护必须允许其进入塑性状态,认识到支护体系必须允许围岩释放塑性变形能,认识到避开围岩加速变形阶段进行支护。

(六)强化顶板(防冲)管理责任落实。

进一步强化顶板管理责任制落实。

一是强化规程措施闭合管理,做好跟进分析、规程落实;二是深入开展顶板管理和防冲大检查活动;三是严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顶板管理责任在现场的落实,严查“三支队伍”作用发挥情况,强化岗位标准化建设,保证员工正规操作,消除零星岗点操作隐患。

(七)强化顶板管理,实现顶板安全。

1.强化顶板隐患排查与治理。

组织采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确认和措施审查,同时督促整改,做到排查治理并重。

2.明确顶板管理重点区域。

曹庄、白庄矿要高度重视风氧化带和煤柱回收的顶板管理;梁宝寺矿及二号井顶板治理重点是孤岛工作面防冲管理和深部矿压管理;杨营煤矿要重点研究火成岩侵蚀规律、构造多变及煤层赋存不稳定造成的顶板管理复杂性问题;陈蛮庄要做好大倾角、软煤层的顶板管理。

3.切实抓好顶板管理重点环节。

要加强对采煤工作面初采、安撤、过断层构造、过老空区、煤柱回收等重点环节的顶板管理措施;要加强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淋水区、煤层异常区、巷道开门、贯通预透、穿层等重点环节的顶板管理。

年是集团公司发展史上关键的一年,顶板管理和采掘技术管理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强化顶板(防冲)技术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尽心、尽职、尽责,就一定能取得生产技术工作的新突破,持续推进顶板管理和开拓开采工作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