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295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docx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文学常识

1.《牡丹亭》属于哪一剧种(   )

A. 昆曲                                    B. 杂剧                                    C. 戏剧                                    D. 黄梅戏

【答案】A

【解析】【分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属于昆曲。

​故答案为:

A

【点评】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

“江州司马青衫湿。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C.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汉阴”指汉水北岸。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答案】C

【解析】【分析】C.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

“汉阴”指汉水南岸。

“阴”指山北水南。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属于现当代诗歌。

B.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C.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分别是以知授人,以事感人的文章。

D.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均骈散结合,读起来节奏富有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C

【解析】【分析】“记叙文和说明文则分别是以知授人,以事感人的文章”改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则分别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文章”。

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文体常识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4.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 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答案】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这句话分类标准混乱,戏剧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科学幻想剧等。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C.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D.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答案】D

【解析】【分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蒲松龄是清代人,不是明代的。

据此,答案为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C

【解析】【分析】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号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天上的街市》等。

B.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叫作阳。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

B项,刘义庆是南朝宋人;

D项,山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叫作阳。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雌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

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长短句”。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它说: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有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基本的文学常识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9.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10.《野有蔓草》与下列______项无关。

(   )

A. 《诗经》                                  

B. 比兴                                  

C. 大雅                                  

D. 郑风

【答案】C

【解析】【分析】《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欣喜之情难以抑制。

全诗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层,表现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感情。

作为华夏先民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此诗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

​故答案为:

C

【点评】大雅属诗经中的雅诗类。

是根据音乐来分类的。

是在周初社会景象比较繁荣的时期,适应统治阶级歌颂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

只是由于他们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容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

11.阅读下列新闻完成题目。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2)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经营:

________。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

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5)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6)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

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

【答案】

(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

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3)本义经手管理,此为经心营造

(4)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5)我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

(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学习中对电头的了解可知,这则新闻的电头是: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分析这个电头可知,它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

作用是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时分东、中、西三路大军,这三路大军的渡江地点和登陆地点不一样,因此可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3)根据平时积累及语境可知这个词语的意思为:

本义经手管理,此为经心营造。

(4)在理解新闻内容的基础上从新闻中摘取有关的词语即可,摘录时注意句子的主语和褒贬义。

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有:

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贬义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有: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5)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

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

根据以上方法可概括这则消息的标题为:

我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

(6)本题第一问要在理解这则新闻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再根据平时积累答题。

第二问属于开放试题,只要能结合本文主旨谈自己的感受,文从字顺即可。

【点评】

(1)本题考查新闻电头的知识以及电头的作用。

电头,又叫做"消息头",是消息体裁的外在标志。

它是用来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地。

电头多放在新闻稿件的开头,用括号或比较显著的字体区别于正文。

电头的作用是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只要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4)本题考查筛选词语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词语即可。

(5)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 首先,要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

其次,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

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

(6)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及运用能力,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而个性化阅读,则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谈从中受到的启示或感悟。

这样的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2.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

(   )

A. 《湘夫人》                      B. 《孔雀东南飞》                      C. 《声声慢》                      D. 《关雎》

【答案】B

【解析】【分析】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B.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 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不在内容上。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项表述不正确,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不是苏联作家。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14.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我校决定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2)《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 “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

(3)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4)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答案】

(1)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2)示例一:

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并践行这些传统要求。

因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就算有些要求有点过分,我们也应遵从,順从也是一种孝。

示例二:

我不认同这些要求。

新时代讲究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即可,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示例三: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要求。

对一些好的传统,我们应该传承;对此不合理的要求,则应摒弃。

(3)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4)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分析】

(1)参考图片可以看出是一个小孩搀扶一个父辈走路。

“孝”的古文字也由两部分组成,上面代表大人,下面是“子”,据此可以猜测“孝”的本义是晚辈侍奉长辈。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可以认同,可以不认同,也可以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

答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3)从A可以看出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从B可以看出与父母平等相处,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

从C可以看出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4)注意题目要求,主题是“父爱、母爱”,形式是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15.学校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针对社区及农村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

(2)请你写出两句关于“孝顺”的名言,诗句或警句。

【答案】

(1)①(针对老人)儿女经常回来看望你吗?

你感到孤独吗?

②(针对子女)如果你们和老人是分开居住,老人突发疾病时你们是如何救治和照顾的?

(2)①百善孝为先;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子欲养而亲不待。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问卷调查的能力。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所涉及的问题应该围绕活动的主题,从实际出发。

此题可以从老年人和子女两个角度来设计问题,表达出对“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关注。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积累。

关于“孝顺”的句子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任选一句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

(1)①(针对老人)儿女经常回来看望你吗?

你感到孤独吗?

②(针对子女)如果你们和老人是分开居住,老人突发疾病时你们是如何救治和照顾的?

(2)①百善孝为先;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子欲养而亲不待。

【点评】

(1)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明确题目要求,针对问题去提问,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

题干要求是:

针对社区及农村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注意是社区和农村两种情况,针对两种人提问:

老年人和他的家人。

(2)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歇后语的积累在于平时,积少成多,注意归类。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培根

16.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读图】观察上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答案】

(1)①孝道、尊老、幸福、和谐等。

②画面中祖孙三代,爸爸在帮爷爷洗脚,孙子在给爸爸擦背,整个画面温馨、感人,生动地演绎着爱的传递。

 

(2)不顶撞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常回家陪伴父母等。

 

(3)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应将图画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孝道、尊老、幸福、和谐角度答出其意思即可。

同时要注意古诗句的积累,具体行动要联系实际。

 

17.班里准备举办名著《红楼梦》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帮助大家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一小组搜集了与《红楼梦》有关的歇后语,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①刘姥姥出大观园——________

②贾宝玉的丫鬟——________

③王熙凤害死尤二姐——________

(2)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红楼梦〉》。

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

(力求有创意)

栏目一:

________

栏目二:

________

栏目三:

________

(3)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红楼人物”评选活动。

请写出你最喜爱的一位,并介绍一个与其相关的故事。

【答案】

(1)满载而归;喜(袭)人;心狠手毒

(2)红楼诗词;红楼药典;红楼菜谱

(3)示例一:

林黛玉——黛玉葬花。

示例二:

贾宝玉——宝玉挨打。

【解析】【分析】

(1)根据对《红楼梦》歇后语的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红楼梦》的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都可以深入研究,如诗词、菜谱、制药、为官等,可以据此设计栏目名称,如红楼诗词;红楼药典;红楼菜谱。

(3)根据对这部小说人物和情节的积累,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并介绍一个与其相关的故事即可,注意不要张冠李戴。

故答案为:

(1)①满载而归;②喜(袭)人;③心狠手毒

(2)红楼诗词;红楼药典;红楼菜谱。

(3)示例一:

林黛玉——黛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